华娱青葱岁月 第437节

第493章 《喜羊羊》庆功发布会(一)

  即将踏入七月的暑气蒸腾着全国的街巷,《喜羊羊》的放映倒计时在观众们的心中滴答作响。

  当最后一场放映的字幕随零点钟声落下时,一些观众与社交媒体上涌起成片的叹息,期待中的延期上映终究未能实现。

  部份观众们有些失望,《喜羊羊》没有延期上映。

  在舆论反转与下映前这段时间里,网上就有一些议论:“相关部门对动画电影产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说明《喜羊羊》有很大机会延期上映!”

  某些电影评论博主也发表过相关文章:“当《喜羊羊》的票房曲线与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产生共振,谁能断言这不会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打破档期桎梏的历史性契机?”

  这句设问点燃了万千观众的期待,如果真能够延期上映的话,那《喜羊羊》的最终成绩又会走到哪一步?这令支持它的观众们很是激情澎湃。

  甚至有影迷群体自发性形成“洪流”,在国家电影等官媒网站下发表#喜羊羊能否再创奇迹#的相关言论。

  可惜,事情的发展不遂观众所愿,《喜羊羊》并没有获取到延长发行与上映的秘钥。

  #安华院线延期申请函在6月25日送达相关部门,附带的还有全国三十七个城市影院经理联名签署的支持建议书。

  于此,有些电影专业人士发表分析文章:“这让我想起九十年代的国产保护月政策。当一部作品承载了超出商业与艺术范畴的使命时,进退之间便需要更谨慎的权衡。“

  国家电影风向标专栏披露:“意识形态领域的战略考量才是核心因素。在舆情刚刚平复的关键节点,任何可能引发新争议的动作都需暂缓。”

  一些媒体和电影人的分析都很专业,圈内人士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观众们就算看不太明白也明确了这个结果。

  华逸尘和安茜没所谓,能延期上映自然更好,不能延期上映也不妨碍《喜羊羊》已是获得巨大成功的事实。

  尽管未能续写银幕传奇,《喜羊羊》的票房数字也已然震憾业界。

  很多观众又把目光放在总票房成绩上,截止昨日6月29号,《喜羊羊》的票房已经达到了5.87亿。

  最终票房成绩是否破6亿?全国各地的观众们都在等待媒体来公布消息。

  圈内的人则把心思放在安华头上,国产动画电影打开了市场局面,往后该题材会是怎样的发展前景,这是圈内人最关心的事情。

  而《喜羊羊》斩获了如此成绩,料想安华会有什么动作才对,或是举办一个新闻发布会什么的,以宣示它的成功并透露些行情出来。

  事情也如圈内人所料,《喜羊羊》的庆功发布会早有安排。

  既发生过轰动的舆论,又引发了广大群众的关注,还斩获了如同奇迹般的成绩,面对观众、面对行业总要第一时间露面表些姿态为好。

  就这样,仅在《喜羊羊》下映的第二天,6月31号这6月份的最后一天。

  这个被特意选定的月末节点,在首都香格里拉酒店的水晶厅里,一场注定会被载入华国动画电影史的聚会拉开了帷幕。

  发行方安华、制作方广东原创动力、制片方上海文联影视传播,还有华影集团,四家企业代表联袂出席发布会,并作为主讲嘉宾。

  “好,请大家安静一下。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喜羊羊》发行方代表华逸尘先生;

  制作方广东原创动力公司董事长卢永强先生,《喜羊羊》总导演黄伟明黄导;

  《喜羊羊》制片方代表上海文联影视传播的董事,陈英杰先生;

  还有特别主讲嘉宾,华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坪先生。”

  光亮明媚的大会厅里,圈内人士、观众粉丝、业内媒体组成的发布会见证团共三百多人。

  随着“哗啦啦”的掌声响起,华逸尘和韩三坪等主讲嘉宾们在头排起身,一边整理西装,一边泛起欣然色泽迈步上台。

  “华逸尘!好帅呀!”观众席里传来一位女士的尖叫。

  全场的人循声望去,个个都眼泛趣意,有的人心中更是有些感慨。

  自从舆论把华逸尘近乎全方位的信息曝光,再加上华逸尘以自己名义发表的那篇反击舆论的文章出现,华逸尘就彻底坐实了行业引领者的形象,得到了观众市场海量的关注。

  感慨的地方在于,华逸尘既不是演员也不是明星。

  一个资本,或者说是一个企业家,也能够如同明星般受到众多观众青睐与追捧,这是在行业内从未发生过的事。

  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在往后又会因华逸尘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难以言明但又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未来的未知趋势了。

  华逸尘看了眼那位女士,微微一笑,转身上了礼台。

  家人们也来了,和安茜一起为华逸尘鼓掌,眼里头尽是欣慰。

  华家的人好不容易来趟首都,不知下次还有没有机会再来,都决定玩一个痛快。

  武汉的家人见状,看两家子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也就决定留下来一段时间相伴游玩,趁此机会活络下两家的关系。

  前两天本决定要离去的,但听到今天有场华逸尘要出席的发布会,就又多留了两天一起来见证。

  对于两边家人们来说,见证一下自家晚辈的事业荣光,这既是一件与有荣焉的事,也是一件难得的经历与趣事。

  礼台上有五张沙发座椅,华逸尘、卢永强、黄伟明、陈英杰都很客气,礼让并伸手示意韩三坪坐中心位。

  “这么客气干嘛,我就一个特邀发言人,你们来。”韩三坪和气道。

  “华总华总,您请上位。”卢永强等人又把华逸尘推至中心位。

  华逸尘哭笑不得,旁边有主持人看着,现场有那么多人等着,他也不墨迹,走了两步至中间沙发椅子上坐下。

  镁光灯频频闪烁,这一幕画面被众多镜头捕捉并定格。

  今天是《喜羊羊》的庆功会,按理说要以导演或制片人为中心才对。

  有韩三坪在场,再不济也应以他这个行业老大为中心。

  而一个发行人坐中心位,这在行业里头是几乎没出现过的事。

  但在场的人不以为意,无丝毫的奇怪之感。

  制作人是谁、制片人是谁,若没华逸尘把《喜羊羊》搞爆,电影圈内没几人会去认识和了解《喜羊羊》背后的情况。

  在电影圈人士眼里,若韩三坪不坐中心位,那华逸尘当之无愧。

第494章 《喜羊羊》庆功发布会(二)

  广东原创动力公司的董事长卢永强,虽在电影圈不被人所知,但在电视动画圈很出名。

  他于2004年组建了一支原创动画制作队伍,致力于华国动画领域的发展,以搭当黄伟明为导演,在2005年打造出了第一部《喜羊羊》动画电视剧。

  先是在广东本地的少儿频道播出,深受儿童市场欢迎后,再推广至全国少儿频道播出,《喜羊羊》就此得到了全面开花的发展,让他在业界也得到了“喜羊羊之父”的称誉。

  出于一份运气,也是出于一份实力,他属于是出道便成功的典型人物,在电视动画圈很富声誉。

  至2008年,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金后,他对动画电影便有了野望。

  正如电视圈的人大多都渴望进电影圈一样,他也渴望能将事业发展进电影圈。

  有不菲的原始资金作为底蕴,加之《喜羊羊》动画的成本不高,进电影圈属于是成功了就打开了一条宽广之路,失败了也完全承受得起的局势。

  就这样,经过大半年的制作与审核,在08年年底就被安华一个电话打来主动要发行权。

  站在他的角度上来看,他是运气爆棚的。

  《喜羊羊》电视剧发展几年一路顺畅也就算了,这电影圈的大门还没入,他还发愁有没有电影发行方接受自己的动画呢,就有一家在电影圈的知名企业主动上门来发行?

  宣传也好,发行与上映也罢,后续一系列事归为制片方联系与处理,他只管制作。

  他和陈英杰一商议,就决定顺势而为。

  毕竟动画电影市场不景气,有家企业主动愿意发行《喜羊羊》,那自然就省了很多求爷爷告奶奶的事。

  把《喜羊羊》的发行权交给安华后,他们也就不管了,宣发上的事想管也没法管。

  隔行如隔山,没有电影圈的话语权,想帮忙也帮不了。

  坐等了小半年的时间,眼看着《喜羊羊》的宣传在舆论上的一起一伏,他和整个公司的人都如同坐过山车一样,心情是一天一个样,七上八下的。

  但万没想到,天降鸿运般,从电视圈转战电影圈的第一战,一如曾经的入行电视圈的情形一样,这一回又是出道即成功,且是巨大成功!

  面对媒体记者问总票房的情况,卢永强红光满面地朗声道:“6.02亿!”

  “噢”全场爆发出一声惊呼。

  饶是有所猜测《喜羊羊》总票房会破6亿,但被亲眼证实依然是感到震惊的。

  电影市场从02年发展至去年08年,单部电影最高票房规模从1亿开始慢慢上升到3.2亿。

  按市场规律来说,理应是朝4亿、5亿的规模循序渐进的迸发。

  哪想出了个《喜羊羊》,跳过了4亿和5亿这两个阶段,一举就来到了6亿关卡。

  这是让人感到震撼的,但同样也是让电影圈中人感到兴奋的。

  别管《喜羊羊》是因为什么特殊情况才有的这个成绩,这个实打实的数字,毋庸置疑的证明了国内电影市场于当下的潜力再度被扩开了几个档次。

  这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在创作电影上的积极性无疑提高了很大的动力。

  眼下,他们最想知道的是,《喜羊羊》的成本是多少?

  正常来讲,这算是一个商业机密。

  但此刻的卢永强并不在意,实话实说:“600万左右,至于宣发上的资金……”

  他探头偏向华逸尘,华逸尘也不藏掖:“宣发成本在2700万左右。”

  “哇”全场又是一阵惊呼的声音传来。

  制作费用600万,宣发费用2700万?

  很多电影资深人士也懵了下,因为这情况有点离谱,宣发费高于制作费,这已经打破了一部电影在运作上的结构了。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制作动画的成本好低啊!

  但转过头来回想,就《喜羊羊》那质量确实有点简陋,比起如《秦时明月》那样的三维动画要特效没特效、要立体建模没立体建模,这600万的成本就能够理解了。

  可就算如此,600万加上2700万,《喜羊羊》的总成本也只有3300万,却是得到了抹零后6个亿的回报!

  这尼玛,这得赚多少钱?

  制作方和制片方什么情况不知晓,他们电影人士当下只对安华的情况有所了解。

  6个亿减去8.8%的基金和税后,余近5.5亿。

  5.5亿里头,院线服务费5%加影院固定分成的50%,这55%就是3亿左右,也是全国数字影院总分成额。

  安华在数字行业票房市占率是20%左右,那3亿的20%就是6000万,这是安华院线所得。

  5.5亿减去3亿后的2.5亿,是发行方、制片方、制作方等合作整体的分成。

  流传出来的情况是,安华发行分成是12%,那2.5亿的12%就是3000万。

  3000万加6000万,安华院线整体获利预计9000万!

  而2.5亿减去安华发行分成的3000万还有2.2亿,抛开投资商群体的分红,抛开制片方的分红,估计制作方广东原创动力公司赚的还没有安华多。

  这尼玛就离谱!

  在一部电影运作中,发行方是赚得最多的,这是让人大开眼界的。

  只能说,拥有院线的发行方就是牛逼,而拥有市占率高的院线的发行方,这简直就有点无敌。

  因为发行方是中间渠道商啊,制作方和制片方一年从事工作的量是有局限的,人都是有精力的。

  但发行方不同,发行方一年可以宣发N部电影,从事的工作跟人的精力没关系,只看事业规模的庞大程度能撑得起多少部电影的发行,理论上来讲没有上限。

  按安华这情况来看,每一部电影都是最大获利者,那一年发行个十部电影,那年利润不得逆天?

首节上一节437/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