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后来的观众戏言,春节档电影好不好,就看这部电影的票房能不能打过《喜羊羊》。
直到《喜羊羊》被举报下架,在2015年开始,《熊出没》才接替了它的春节档位置。
如若不然,《熊出没》能不能上位都是个问题。
但在现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还是广东原创动力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电影,也是国内第一部由电视动画衍生出的动画电影。
正如安茜所说,制片方在尝试把这个ip电影化,他们安华也在做去发行并把这个ip拿下,来作为安华院线每年都有收益的固定发行与上映的ip项目。
“那二位,希望我们合作愉快。”陈英杰笑着伸手。
不被看好的本土动画电影,注定只有国企院线会以扶持的目的来发行上映,那些民营的资本院线肯定不会把本土动画电影放在心上。
而不缺发行片源的国企讲究雨露均沾,并不会给多的资源在一部电影上倾斜,除非有什么政治文化上的推广目的。
因此,安华能够看好他的这部《喜羊羊》,属实是意外之喜,也没有什么理由让他去拒绝这个好事。
该谈的也跟安华的那位罗钟斌罗总谈好了,合作利益上的宣发分成,安华也很符合行情的只拿12%,那这也没有什么让他忧心的了。
“合作愉快。”华逸尘和安茜分别与他握了握手,发行《喜羊羊》的事就此搞定。
第448章 已是展翼
跟陈英杰简单碰了个面,确立了发行的事后,夫妻二人便离开了公司,前往一家酒店的会场参加一场发布会活动。
有关海外电影发行的事情上,万达和太平洋院线当初提前截胡了《变形金刚》和《终结者》。
剩下的海外电影中,投资最大的就是《2012》了。
当然,《阿凡达》抛除在外,业内还没人知道《阿凡达》的发行是什么个情况。
只着眼于官方下发的十部海外电影名单,投资最大的《2012》很轻松的就被华夏今典院线给拿下了。
毕竟是行业龙头,让好莱坞资本更信任其实力,拿下这部投资最大的电影还是不在话下的。
酒店的会场辉煌明亮,西装革履的嘉宾在各自坐位上交流,媒体记者们的摄影器材也在各处备置着。
“韩总,元宵快乐。”
“元宵快乐。”
华逸尘和安茜入座,旁边坐着韩三坪,附近全是院线同行及一些资深行业人士。
韩三坪看了看两人,打趣道:“看二位红光满面,精神抖擞,这回湖南过年一趟,想来很是愉快。”
华逸尘眼角微扬,“还可以。”
韩三坪略微欢颜,“哪里叫还可以,潇湘电影集团的董事长、党官员亲自接机,怀化的市领导拉横幅在火车站接车,就华总那县里面的情况我还不清楚,就这两个情况足以表明,二位回家过年这趟旅途定是颇有荣光的。”
“还得是韩总,消息就是得到的快。”安茜欣悦道。
“行业里好不容易出现两位大才,那必须关注。”韩三坪捧了句,既衬托了两个人的优秀,语气中体现出的上位者姿态也不失尊严。
这时,坐在后排的万达老总叶宁出声:“羡慕华总哦,如此年轻就如此风光了,我们恐怕一辈子都享受不到。”
华逸尘扭头说道:“哪天叶总跟我去趟湖南?以你为主,让你享受享受这份风光,怎样?”
韩三坪、大地的侯志平及一众同行资本,听到华逸尘的这番话后不禁失笑,都用揶揄的目光看了眼叶宁。
叶宁跟着华逸尘去湖南,借华逸尘的名望享受风光,那叶宁不就成了华逸尘的下属级别的人物了么?
叶宁摇头微笑,只暗道一句这华逸尘的嘴是真损。
在场这些跟华逸尘打过交道的资本同行们,能走到这个位置,都是些察言观色细腻之辈。
就从华逸尘这番话,他们就感到了华逸尘的变化。
若在以往的交流中,华逸尘此人较为低调、自谦。
但现在的华逸尘,却是可以随意的来调侃万达的叶宁了,一点都不带伪装,很轻松惬意。
那这华逸尘要么是膨胀了,要么是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更高了,要么就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的事业在整个行业的发展上变得更自信了。
如果是前者还好,膨胀的人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如果是后两者,那说明以后跟华逸尘打交道会越来越不好打,需要对他更为认真应对着来打交道了。
“华总,拿到了哪部电影?”侯志平问,虽面带微笑,但语气有点意味深长。
听到这个话题,附近众人齐齐看向华逸尘。
他们都清楚,在海外电影发行这个行业阶段,也是整个行业的竞争阶段中,安华早已提前出局,不受好莱坞资本的青睐。
所以侯志平这么一问,明显就是抱着笑话与调侃的心理。
他们也感到趣味,权当看戏。
“《喜羊羊》。”华逸尘道,直截了当,丝毫不隐藏自己的发行作品。
听到“喜羊羊”这三个字眼,同行资本们全部楞了下。
不知是真是假,俩俩互看一眼后都是面面相觑的模样。
“《喜羊羊》,那个动画片?”
“电视播出的吧,有电影吗?”
“好像有,听说搞出电影来了。”
“这……”
老总们聊了几句就哑火了,还真有《喜羊羊》的电影。
只不过,谁会去发行动画电影?
如果是海外的动画电影,那也没什么。
国内的动画电影?半死不活的,可以说他们搞院线的在发行选择上,压根就不会把这类题材考虑进来。
这几年民营院线不考虑的,都是由华影以扶持的形式买单,去垫资发行。
而垫资发行,就需要先出钱。
半死不活的动画电影题材,先出钱去垫资发行,大概率血亏。
而安华还是第一次迈上发行之路,拿这么一个玩意出来作为发行事业上首发的作品,怎么想的?
“华总厉害,难怪年纪轻轻就有如今这般成就,这眼光确实别具一格。”侯志平赞道,但他的语气很明显带着点刺,有点嘲讽华逸尘的意思。
华逸尘不以为意的样子,还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说道:“科幻题材还是空白市场的时候,我和我夫人的《重见天日》因此而崛起;
那光影软件专利也是新鲜玩意,更是行业中没有过的东西,安华因此而崛起。
我这个人信命,看得出来火的东西不搞,就搞看不出会火的东西,这也契合我的发展形象嘛。
这次万一又火了,各位老总可别模仿我哈,让我一个人独树一帜去撞南墙,各位配合一下。”
安茜低头捂嘴笑,韩三坪也绽放出了趣意浓浓的笑脸。
叶宁、侯志平等资本同行们哭笑不得,只觉此番言语实乃风趣,但又在心里直呼一句:这华逸尘太特么装逼了!
话里话外透露出的轻松写意,无不透露着华逸尘对发行动画片的成功有极大的自信。
可这自信哪里来的?
而且,火的东西不搞,就搞不火的?
特么的,华逸尘这波逼必须给满分,牛逼!
他们再次在内心中感叹,华逸尘的变化属实太大了。
念及往昔,华逸尘断然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纵使不知华逸尘的心里对他们的真实感观是什么,但在公众场合中那个谦虚、低调且很有礼节的阳光大男孩形象,已是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深刻记忆。
而如今呢,前一刻调侃资本老总,后一刻在他们面前大大的装了个逼,这就不符合他们以往对华逸尘的既定印象。
上次见面,还是在去年12月初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至今只过去短短两个多月,华逸尘到底经历了什么,竟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企业国奖?十大青年?荣归故里?
他们不清楚华逸尘的心里路程,但却能分析出个大概。
国家级的荣誉与随后的经历,或许让华逸尘这个自身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彻底自信了起来。
拿华逸尘以往和现在的处事形象来比较,如果说以前的华逸尘是努力拿稳重、严谨来伪装自己的年轻资本的话,那现在的华逸尘就仿佛是真正站在行业话语权顶端的掌舵者。
国家级荣誉的加冕、各地政商界的追捧,以及一次次成功经验的积累,让他无需再用谦卑的外壳遮掩锋芒。
此刻的他,玩笑般的言辞间带着看透行业本质的底气,举手投足之中皆是掌控全局的从容。
那些曾经需要小心翼翼维护的形象,已是化作刻进骨子里的强大气场,在谈笑间将讥讽碾碎,又有一种在轻松写意间就能把行业格局重新定义的气概。
比起以前的华逸尘还有迹可循的举止,现在的华逸尘开始让人看不透了。
同行资本们有感,华逸尘已是展翼,代表着行业里又多了一个令他们难以对付的人。
第449章 定档与发行的浪潮
贺岁档,当初韩三坪把它定下来的时候,只是为了给行业增添一个聚焦的档期。
在这个档期时间段内,全院线行业集体搞营销、优惠,从而把“贺岁档”这三个字打入行业、打入观众的心中,进而带动电影票房市场的规模与行业的发展。
发布会上,在李洪昌的公布下,《2012》这部电影就定档在了今年年底的贺岁档。
当下这个时代,电影行业对于贺岁档并没有明确的时间上的定义。
不像国庆档,以10月1号为中心的前后一个多月,直至10月底。
还有春节档,以大年初一为中心的前后一个多月,直至正月份结束。
劳动节的51档也差不多,以51为中心的前后一个多月为该档期时段。
这些都是时间较为明确的三个电影档期。
而贺岁档,韩三坪当初下定义的时候,只说了个该档期在12月31号结束。
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故此才称之为“贺岁”。
听到这样的定义,当年那些传统院线的人,就把整个12月份定位为贺岁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行业的发展,有些资本和导演、剧组又把贺岁档往前延伸到了11月份。
只因传统电影竞争激烈,为了提高作品竞争力,往往资本都会提前搞宣发。
12月份上映的电影放在11月份宣传,宣传的噱头又以“迎接新年”为情怀卖点之一。
如此营销,就让很多人把11月也当成了贺岁档。
虽然这个贺岁档的时间概念很模糊,但对于行业来说总归是利好的。
毕竟让观众的认知中多了一个月的电影热潮期,搞电影的企业和资本自然也就多了一个月的牟利、宣传的操作空间与时间。
华夏今典把《2012》定位在贺岁档的12月份,这并没有脱离原有的轨迹。
在华逸尘和安茜的大致记忆中,上一世的《2012》就是在2009年的12月份左右的贺岁档上映的。
蝴蝶效应并没有让它发生改变,是因为蝴蝶效应没有改变一个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