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青葱岁月 第13节

  QQ:……

  附图:青葱岁月营业执照.jgp。】

  安茜看著各大媒体网站上,自己发布的招聘信息,她感到十分有趣。

  这可是她两世为人从没做过的事,也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干人事的活。

  按理说,工作室成立,理应先把人事、财务、前台等基配人员招聘好。

  但按华逸尘的话说:“项目能不能成都是个问题,等成功了,有较为充足的资金了,再招这些人也不迟。”

  安茜觉得这也有道理,便依了华逸尘的规划,在这部短剧成功前,工作室大小事务都由他们两人亲力亲为。

  人生第一次招工,让她还不由自主地有点紧张了起来。

  可看著贴吧、天涯和博客老半天都无人回应的情况,又让她感到有些气馁,“都这么没眼光的么?”

  在办公室等了好几个小时,平台消息没人回,电话也没人打。

  安茜一边查资料,一边写影视立项的章程,都快无聊死了。

  一道“咳咳”的QQ声音,立马让她从办公椅上坐直,顿时就来了精神。

  加了好友,就见对面发来消息:“你好,是招编剧吗?”

  安茜眼睛一亮,终于有人上钩了。

  ……

  华逸尘走进电梯,左手提著公文包,抬起右手按“8”楼按键。

  他这几天忙著章印的事,每个章印都要拟定很详细的工作室行为章程,表明这个章印十分明确的用途,才能通过刻章单位的审,再通过公安的备案才具有法律效应。

  这刻章的章程,比在工商注册工作室的章程材料要复杂多了,被刻章单位来来回回要求重写好多次,到今天终于是顺利把各种章拿到手了。

  他从公安备案完刻章后,安茜就一个电话打来,说有两个编剧上门了,让他回工作室见面,他也就立刻赶了回来。

  工作室办公区域,长条双边可各坐五六人的办公桌,靠窗的顶头有两名年岁不大,各都30岁左右的男人对坐桌前。

  桌前各放了一杯用一次性杯子倒好的茶,还有一份打印出来的小故事文件。

  安茜在和他们聊著,看华逸尘回来后,介绍道:“杨老师,李老师,这位是我的合伙人,也是项目制片人。”

  杨文斌和李博抬头看了看,各自起身和华逸尘握手。

  “华制片你好。”

  “两位老师好。”

  华逸尘和安茜都很年轻,但在行业底层混久了,两位老师并不以为年轻人打工而心生抵触。

  对于他们而言,替谁打工无所谓,按行价给钱就行,让自己能够生存下去才是王道。

  在安茜的介绍下,华逸尘也大概了解了这两位老师的经验之处,参与过《一双绣花鞋》等悬疑剧的编剧工作。

  编剧也分层次,有统筹、总编和撰稿之分。

  统筹把握大方向,属于是编剧制片人,往往在电视剧与电影字幕上,会以联合制片人的头衔出现名字。

  总编在统筹制定的大方向上,掌握剧本的整体创作,是能在电视或电影中以“编剧”头衔署名的人,也是拥有剧本版权的人。

  撰稿人,就跟网络写手差不多,码字写文本的人,这类人是行业链最底层,按字算钱,没任何版权分成与其它福利。

  以目前工作室的资金实力,也只能招撰稿人来搞创作了,总编和统筹档次的编剧不用考虑。

  “谈得怎么样?”他把公文包放另一张桌。

  安茜欣欣然地说道:“两位老师很有见地,我觉得我们双方会有一场很愉快的合作。”

  杨文斌圆脸,有一圈连巴胡子,胡子不长,很浅。

  听到安茜的话,他对这个小故事开口赞道:“科幻,这个题材属于是国内荒漠。

  提到科幻,就让人联想到特效。提到特效,就让人下意识觉得要花高昂的制作经费。

  这份制作经费,也是让投资人和各大影视公司摇头的存在,才导致国内目前还没有科幻。

  安导和华制片的这个小故事,虽然只是低成本的短剧,但我从中看到了它的无限可能。

  我能想像到的就是,全程就只需提供那么几个特效就够,但并不妨碍它就是科幻的属性。

  加之故事的悬疑内核,这又是当下一个火热的元素。

  如此结合起来,或许这就是我们国内影视诠释科幻的一个方向。”

  李博,矮瘦身形,沉默寡言显得颓废的瓜子脸面相。

  他接过杨文斌的话,说道:“这个故事的场景少,更需注重悬疑性,人物又只有4个,那注定要从台词和场景细节及道具上下功夫来撑起故事。

  场景少,又悬疑,避免观众视觉干燥,就需要快节奏。

  可人物只有4个,按安导说又只要找表演水平一般的新人演员。

  那只能靠分镜语言来体现人物感,而非靠演员表演本身,然后再增加人物间的多重冲突拉开时长。

  这是我目前的想法,不知合不合二位胃口。”

  杨文斌情商高,不管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总之都有吹捧这个故事的嫌疑。

  李博很实在,把创作的想法一五一十都表达了出来。

  华逸尘也都看得出来,这两人都希望能胜任这个岗位,赚上一笔稿费。

  不过,能不能胜任不能靠嘴说说而已,还得实操。

  “这样吧,二位老师,我来给影视风格定个调,然后再一起实操一天,如果我们的理念能达成共识,那就合作愉快。”

  华逸尘废话不多说,转身就去办公室拿摄影机。

  安茜眼里泛起兴致,她看过华逸尘的毕业摄影作品,也知道华逸尘在HD区这块的GG摄影圈小有名气,但私底下还从未见过华逸尘实操,这让她心生期待。

第17章 影视风格定调

  影视文学创作前的风格定调,一般都是导演掌机做示范。

  国内的剧组环境多是导演中心制,作品风格如何一般都是导演说了算。

  制片人定调的也有,但是少。

  制片人还会掌机的,那更加少。

  国内环境不同于好莱坞,好莱坞有完整的制片体系,也有完善的培养制片人的院校专业。

  国内的制片人,多是资本的代表,投资商的代言人。

  就如同华艺兄弟的王忠雷,大部分华艺的电影都是他当总制片人,可让他来做掌机定调影视风格这种专业的事,那就难为人了。

  杨文斌和李博稍微感到些奇怪,起初以为这位华制片只是个稍有钱的小富二代,没想到看起来还有给影视作品定调风格的能力。

  “安导,来配合下。”

  华逸尘拿来摄影机,对准曝光不是特别强烈的墙面,打开电源开机。

  安茜放下环抱的双手,从窗前的位置离开,俏生生地往镜头前一站,饶有兴趣道:“随你指挥。”

  “两位老师。”华逸尘喊道。

  杨文斌和李博从椅子上起身,一左一右往华逸尘旁边走去。

  “这个故事在我这里有个框架,就按常规原创定调的方式来吧,我先展示第一集的第一个镜头,也就是故事开局。”

  影视化故事分改编和原创,改编自小说、漫画、动画等影视故事,风格基本维持原著风,定调的时候从原著抽取一两个经典文字桥段转换为镜头语言展示出来即可。

  原创影视故事的话,常规定调风格的方式,基本拿开头和结尾作为镜头示范。

  专业的编剧知道了开头和结尾的镜头画风,自然就明白中间如何运用文学构造的方式将两者连接起来。

  杨文斌和李博点了点头,目光紧紧注视著摄影机的小屏幕,倒要看看这个年轻的制片人对故事成片的影视画风是怎么个构思。

  “安导,你处在玻璃液罐中,被液体泡著,双手抱肩,低头闭眼。”

  安茜依言照做,双手交叉抱著肩头,低下脑袋闭上眼睛。

  杨文斌和李博都是专业人士,听到“玻璃液罐”、“被泡著”这两个词汇,立马就能想像出对应的画面,且萦绕出一丝诡异的感觉。

  华逸尘伸手向前,转动摄影机大光圈,将镜头孔径变小,让摄影机的光感器吸光能力降低。

  如此一来,镜头焦点中的安茜清晰,周围环境变得模糊起来。

  “镜头中周围的环境模糊,放在后期画面中,其实是一片黑暗,而玻璃液罐呈蓝光。

  也就是说,第一个镜头,只拍玻璃液罐和液罐中的人,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目光只聚焦在这个人的身上,把周围一切元素都屏蔽掉。”

  杨文斌和李博随言想像,黑暗的空间中,镜头中心呈现一个透著蓝光的玻璃液罐,液罐中有个沉睡的人,这副画面比方才的想像更奇诡一筹。

  “然后,做推镜。”

  华逸尘缓慢迈动脚步,拿著摄影机向前推进,正面对著安茜靠拢。

  当镜头给到安茜面部特写距离时,华逸尘道:“安导,瞬间抬头睁眼。”

  安茜抬头,猛地睁眼。

  杨文斌和李博紧盯著屏幕,脑子里的思维完全沉浸在华逸尘构造的画面中,这安茜突然抬头睁眼,属实把他们吓了一跳,两个人的脚步都不禁后撤了半步。

  两个人回过神,都有些尴尬,看个镜头也能被吓到,这还真是他们的人生初体验。

  与此同时,他们也对华逸尘的镜头构思和专业水平有了一份认可。

  整部剧的画风是什么,就这一个镜头足以让他们这些编剧有一份创作的思路。

  在他们的从业经历里头,能用一个镜头语言就把整个剧的风格说清楚的导演或制片人,起码也是行业经验的资深人士。

  大部分的经验浅薄者都是10%的实操,剩下90%都在拿嘴来说。

  什么要唯美点?要暗黑点?

  问题是,唯美也有不同种唯美的画风,暗黑也有不同种暗黑的画风。

  就告诉他们几个词汇,鬼才晓得导演具体要什么风格。

  镜头语言,往往是交流不清楚,也说不明确的艺术。

  对于他们编剧来说,代表性的镜头画风,比导演说一万句都顶用。

  给到他们具体的镜头呈现了,那他们自然就知道导演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风格。

  “华制片,以前在哪高就?”

  “没高就,才大学毕业,中戏摄影系。”

  杨文斌和李博相视一眼,稍有惊讶之余,只觉这年轻人有点构镜天赋,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安茜抬起右手,理著右耳边的头发,“两位老师,能想像到我们需要的影视画风是什么感觉了吗?”

  这个故事是她想到的,但这个镜头是她没想到的。

  而且在华逸尘的构思里,这个镜头还是放在电视剧的开端。

  届时当观众看这部剧的时候,几秒之内就会对剧有强烈感觉,喜欢的观众就会很快地被吸引追剧看后续。

  只用一个开局的镜头,就能把观众的目光牢牢抓住,她很欣赏于华逸尘的这份构思。

首节上一节13/16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