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当全能型人才 第158节

  这样的文章,没有对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洞察是写不出来的!

  此外,这篇文章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说理充分,文风老辣,嬉笑怒骂皆文章,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是写不出来的!

  这样一篇读得让他邵振青拍案叫好的文章,竟然出自这么年轻的小伙子之手?邵振青真的很有些难以置信!

  “邵先生,我是主张对外来文化要勇敢地有鉴别地吸收的,同时也绝不能认定外来的文化就全都是宝,我们的文化就全都是草,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就弃如履,我们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珍惜和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比如我们有几千年传承的中医文化!不知道邵先生对这篇文章的观点赞同吗?”

  张起峻回避了硬性回答《拿来主义》到底是不是他写的问题,可是他说的话,自然地就会让邵振青认为《拿来主义》就是他写的。

  这算是张起峻在这件事上给自己的良心留了最后一丝丝底线。

  “很好啊,好一个拿来主义!对他们送来的东西我们不见得要接收,可是他们好的东西,我们确实要勇于去拿!要动脑筋去拿!张先生!你这篇文章真的是振聋发啊!”

  风度翻翩的邵振青再次紧紧握住张起峻的手道。

  “听张先生口音是北疆省那边的人吧?不知如今在哪里高就?”

  这副样子,大有一副惜才爱才,想要把张起峻招揽到报社的意思了。

  “邵社长,在下确是北疆省人,如今办了一个皮毛厂和药厂,这次是为生意上的事来北平的。”张起峻道。

  “皮毛厂?药厂?”邵振青听了一时有些懵逼,在他的印象中,这完全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一个人怎么可能又搞皮毛厂又搞药厂?

  “是这样,邵社长,在下起初学医,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和皮毛加工业结缘,

  就搞了一家皮毛加工厂,然后有些余财后又入股了一家医馆,并办起了一家药厂。”张起峻简单解释道。

  邵振青听了噢了一声,其实还是不太理解,不过初次见面自然也不好深问,

  就问道:“生意如何?”

  “皮毛加工这块还可以,我们从国外进口了一些机器设备,提高了皮毛加工效率,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目前产品在北平和魔都等地很受欢迎。医馆和药厂目前也正在发展中。”

  邵振青听了又噢了一声,随即问道:“张先生是做生意的,听起来这生意做得很不错,如今看起来张先生也刚弱冠,不知怎么会写得这么一手好文章?张先生别误会,本人没有丝毫贬低商人的意思,只是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张先生是如何做到两不相误的?”

  这问题确实很困扰他。

  但张起峻也没办法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他就微笑道:“在下听说最近文坛上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作家,写了《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可这位作家却并非搞文化的出身,却是一个学医的。所以说,哈哈,搞文化这种事,在下认为其实功夫在文章外。”

  邵振青听了微微愣神一下,随即大笑道:“哈哈,张先生年纪轻轻,不仅才高八斗,还是一个妙人!不错,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此说来,写文章的功夫确实在文章之外啊,扎根于现实的生活,才是写文章的最大的养料啊!张先生经商还能写出这么一手好文章,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张起峻哈哈一笑:“彼此彼此。”

第290章 一篇谁也不敢评论的文章!

  张起峻和邵振青两人越说越合拍,恰好时间也已经到中午了,张起峻就带了王允卿、杨拉玉、沈敦子和邵振青一起去饭馆吃饭。

  邵振青这人果然很慷慨很豪爽,非要做东,结果最后还是张起峻抢先付了饭钱。

  饭桌上两人谈得也很合拍,邵振青说他们《京报》明天就会刊登《拿来主义》,还当场给张起峻付了稿费,邀请张起峻经常给他们《京报》投稿!

  张起峻自是求之不得,他还正想为中医鼓与呼呢,于是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第二天,《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果然见报,邵振青还亲自为这篇文章写了案提,更加大了这篇文章的影响力!

  这篇文章甫一见报,带来的影响力远超张起峻自己的想像!

  《申报》、《大公报》、《循环日报》等影响力颇大的报纸马上就转载了这篇文章,并且还各自针对这篇文章配发了评论,总体来说,肯定、赞成和褒扬为主流,否定和挑剔的评论并不多。

  最让张起峻啼笑皆非和汗颜的是,树人先生竟然也针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评论,称赞这样的“拿来主义”才是勇敢的具有彻底性的拿来主义,才是讲究辩证法的拿来主义!

  此外,张起峻还因此收到了不少报刊的约稿信件,还获得了报社转交他的不少读者来信!

  一篇文章竟然能引发这么大的轰动效应,真的让张起峻始料未及!

  张起峻估计原历史中树人先生发表这篇文章时,应该也远远没有引发这么大的轰动效应!

  究其原因,原历史中树人先生是在1934年发表这篇文章的,那个时段国人对西方文化已经远远没有如今这么敏感了,而且当时东岛国对这个古老国度已经彻底露出了凶猛的疗牙,东北三省的陷落,让国人对东岛国侵略者群情激愤,当时的社会矛盾主要是救亡图存!

  社会矛盾转移了,一篇《拿来主义》自然也就引不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了。

  而如今这个时段却是不同,如今正是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时期,人们普遍迷茫该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主张大力发展西医,废止中医就是这个思潮的一个具体体现。

  在这样一个普遍迷茫的历史时期,一篇正合时宜的《拿来主义》的横空出世,真的能起到特别大的振聋发的指导作用!

  趁著《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热度,张起峻在《京报》上发表了他自己的那篇《中医西医之我见》。

  这篇文章很长,篇幅是《拿来主义》的几倍!

  文风和《拿来主义》有很大的不同,主体是对中西医利弊优劣的详尽的论述,专业气息浓厚,如果篇幅再长点儿,那简直是一篇活脱脱的专业学术报告!

  文章一开篇,沿袭了《拿来主义》的文风,承接了一下《拿来主义》的内容,打了一个比方。

  文章说,孩子们从小大都是很敬畏和崇拜自己的家长的,长大后,孩子们见识了更大的世界,见识了更多的人,他们开始崇拜外边的人,并开始怀疑自己家中的长辈,并进而能指出家中长辈们的一些缺点进行批判,这是可喜的,这代表著孩子们在成长。

  可是,此时孩子们对外边优秀人物的崇拜,以及对自已家中长辈们的批判却未必公允,限于眼界和知识的缺陷,他们还不能客观地看到这个世界真实的全貌。

  但总有一天,当孩子们成长到一定的阶段,他们会开始认识到外边那些人的缺点甚至是荒谬,并重新认识到家中长辈的优点,他们会开始重新崇拜自己家中的长辈。

  但这并不是一个无意义的轮回,因为孩子们这时已经接受了外边人的那些优点,也会扬弃家中长辈们的那些真的错误的落后的东西,并继承家中长辈们优秀的可贵的东西。

  很明显,这里得“自己家中的长辈们”指代的是自己国度的传统文化,“外边的人”指代的是国外的文化。

  全文中也只有开篇的这一点沿袭了《拿来主义》的文风,接下来就是严肃认真地学术讨论了。

  接下来文章阐明了一下什么是“科学”

  文章指出,“科学”是一种用比较客观的方法来探索世界的途径,这种途径本身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意味著用这种途径探索出来的每种成果都是正确的。

  然后文章列举了几个西方科学发展史上出现的当时认为是无比正确的定理或者是推论,但后来却被证明是错误的,最终被推翻的事例。

  接下来,文章就开始阐述西医的优缺点。这部分就相当的专业了,其中包含著一大堆手术的专业名词和一大堆药品的化学分子式。

  以及,这些手术和药品在治疗人体疾病的时候,会给人体带来哪些负面作用和变化。

  哈哈,前世张起峻可是个科班出身的中医,他在大学里是学过西医的,虽然他西医的知识量远不能和后世的那些西医大夫们相比,但碾压这个时代国内的大部分西医大夫们却是绰绰有余!

  这就是用后世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优势来碾压这个时代人们的知识量了!

  当然,张起峻只是针对如今出现的一些手术和药品进行论述,小心地避免了露出狐狸尾巴来。

  最后,文章对西医的结论是,西医确实有其巨大的优点,但它也有巨大的缺陷和局限性!

  所以,不可盲目崇拜和信奉西医!

  接下来,文章在点明了中医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大力阐述中医的巨大优点!

  然后,文章指出,就目前来看,西医更擅长治疗什么病症,中医更擅长治疗什么病症。

  最后,文章语重心长地道,中医这么宝贵的传承,今天却有人一再贬低,甚至轻言废弃,这是对国人的不负责任,是对祖先的背叛,一旦因此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到时候你们到老祖宗坟头哭都来不及!

  我们国度的文明,在发展,在接纳新的文明时,要带著审视的目光去拿来,

  但不能因此就把我们手中的好东西抛弃掉!

  这样一篇长文,洋洋洒洒近万言,《京报》却给全文刊登了!

  并且,相继的,《申报》、《大公报》、《循环日报》等大报也相继转载了!

  只是,一时间却无一人对这篇文章发表评论!

  原因很简单,专业气息如此浓厚的文章,别说文人们,就连一般的医生也无法完全搞明白它的真假对错啊,毕竟这个时代兼通中西医的医生太少了。

  你说这篇文章说的是正确的吧?

  你搞不懂咋知道它是正确的?

  你说它是错误的吧?

  你搞不懂咋知道它是错误的?

  所以,一时间,此文一出,万马齐暗!

第291章 天才张拿来!

  张起峻发表了《中医西医之我见》后,一时众多报刊转载,却没有人评论此文,只时不时有记者来采访他,一时间,他倒似成了北平的一个小名人了。

  悠闲下来,他带著王允卿、杨拉玉和沈敦子接连游览了几天北平的风景名胜,景山公园、颐和园、地坛公园、北海公园,连此时很有些破损的长城也游览了一下。

  之后他们购买的那处二进四合院修好了,他们便退了王宝琴四合院这边的租房,住进了自己的四合院中,一面拍电报让人把韩金兰等第一批驻北平的销售人员送过来。

  此时他们买下的街面楼虽然还没接收过来,还无法开办销售店,但批发皮货也是需要有人在这里驻站的,最起码可以拓展一下批发渠道,另外也可以提前在北平雇佣合适的本地销售人员。

  至于韩金兰原来掌管的鹿滩市那个销售店,则由张起峻四爹张富禄去接管。

  这样的调遣安排中,张起峻这边也开始了在北平新一波的忙碌,写医学评论,拜访名医,接受同行访问,接受邀请参加一些医学研讨。

  在如此的频繁互动中,他跟北平的一些医疗机构、中医和西医大夫们开始了密切的交往交流,此外还在大家的关注下出手给人看病,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一时之间,他倒似又成为北平的一个小名医了。

  这一局面的打开,自然主要得益于他那篇《中医西医之我见》。

  这篇文章被《京报》刊登,又先后被《申报》、《大公报》等重要报刊转载,文化界不发声有情可原,但医学界如果不发声就要被文化界和学术界集体嘲笑了。

  为此,魔都《中西医学报》特地组织国内几名一流的中医大夫和西医大夫对此文进行了研讨,由中医大夫解读其中的中医部分,由西医大夫解读其中的西医部分。

  研讨的结果,虽然有些异议,但总的来说,此次与会的中医大夫和西医大夫们都认为这篇文章对中医和西医见解犀利,独到,深刻,并就此研讨会的结论对张起峻的这篇《中医西医之我见》形成了一篇长评,发表在《中西医学报》上!

  经《京报》、《申报》、《大公报》等影响力巨大的报刊转载,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医西医之见》这篇文章再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热度!

  由此,国内其他一些有名的中医和西医也纷纷对这篇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医说中医,西医说西医,既有认同,也有异议。

  针对异议部分,张起峻站出来再次发表数篇医学评论,一时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论战来!

  只是这种学术上的争论大家都还是很有礼貌的,且大家争议的地方不多,也不是涉及那种根本性问题的争论,所以大家都保持了一个友好的态度。

  只是随著这样的争论越来越深入,张起峻在中医上的相对深厚的底蕴,以及在西医方面超出如今时代局限的见解,逐渐让大家对他本人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按记者采访,这是一个还未及弱冠的小青年呐,他怎么可能会有这么深厚的医学底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广阔的医学视角呢?

  难道他背后是站著一个什么组织吗?

  重重迷惑之下,不少人甚至产生了这样的怀疑!

  要揭开这小青年神秘的面纱很简单,当面考较一下他,那就什么都清楚了!

  于是,在张起峻拜访北平名医的同时,其他不少医生也开始拜访他,此外,

  以国立北平医学专门学校打头,邀请他参加西医研讨会,相继的,一些中医医馆也纷纷邀请他会诊病人,研讨病情。

  (国立北平医学专门学校,中国政府举办的第一所国立西医学校,后改称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是北大医学部、西交大医学部等学校前身。)

  结果是,多家医学医疗机构考较下来,发现张起峻确实是有很深的中医底蕴,也有很宽广且很长远的西医眼界!

  以他的年龄,既非中医世家出身,又没有去国外学习过西医,只是跟著一个中医师傅学了几年中医,又较为广阔地涉猎过各种医学书籍(据张起峻自己说),就能拥有如今的医道见解和底蕴,真的可以称得上一个天才了!

  所以,时任国立北平医学专门学校的周颂声送了他一个外号一一“天才张拿来”!

  没想到这个外号一下子就在北平医学界传开了,一个记者听说后,还专门围绕张起峻这个外号写了一篇新闻报导!

  于是,张起峻这个外号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从北平传播到了魔都,从医学界传播到了整个文化界,大家茶余饭后说起张起峻,都说他是天才张拿来!

  随著他的这个外号广泛传播,随著他那篇《中医西医之我见》以及随后发表的若干篇医学评论掀起的广泛讨论,让中医西医各有优劣利弊的思想在医学界文化界深入人心,终于,他和其他中医大家一道,使得一度喧嚣尘上的中医废止论调,暂时得到了有效遏止!

首节上一节158/1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