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514节

第1108章 杀青

  大屠杀或者“慰安妇”这种题材在拍摄上会面临道德困境,艺术家的创作必须让位于道德,在宣传和发行上也存在这个问题。这种题材的电影要是大规模宣传,会显得很商业,会给人一种贩卖苦难的感觉。但如果不宣传,电影又完全没有关注度。

  这种题材的电影该怎么宣传,宣传度该如何把握,对任何发行公司都会是一个考验。《二十二》如此,《正义天使》也是如此。不过张然向郭可和张馨艺保证,他会亲自把关,确保电影在宣传上不会出现纰漏,更不会拿低级宣传作噱头。

  事实上,国内某些电影人道德水平真的低得可怕。在西方像《美丽人生》这种的电影都会引发质疑,因为很多影评人认为大屠杀这么严肃,怎么能拿来开玩笑呢?但国内有人为了票房,这种题材的电影会以低级的方式进行炒作。比如十几年前,电影《五月八月》在宣传时,在海报上公然打上了“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字眼,引发了公众的愤怒;上一世《金陵十三钗》在上映之前,张纬平拿床戏炒作也引发了巨大的批评。

  郭可相信有张然把关《二十二》的宣传不会出这种事的,他告诉张然,这种题材、而且是纪录片,亏本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能够有点盈利,他准备都捐给老人们。

  张然跟郭可和张馨艺聊了很久,聊电影发行策略,聊电影的宣传,也聊电影的票房。一直聊到晚上十点,张馨艺和郭可才离开。

  在张馨艺他们离开后,张婧初颇为感慨地道:“张馨艺看上去二乎乎的,没想到会参与这种项目,真的是让人刮目相看。”

  张然得意地道:“那是当然了,张馨艺可是我教出来的。”

  张婧初哈哈笑道:“你可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啊!”

  第二天,剧组继续拍摄张纯如采访夏淑琴的戏。张纯如在采访夏淑琴后,他们一起到屠杀发生的旧址中华门东新路5号进行了寻访。张纯如探访的时候房子还在,但现在已经拆迁。剧组为了拍摄这场戏,在石湫基地按照当初的样子将房子搭了出来。

  张婧初和扮演夏淑琴的演员表演都非常出色,这场戏很快就完成了。

  到了晚上,剧组在摄影棚拍张纯如输入白天采访内容的一场戏。

  当时,为了张纯如工作方便,杨夏鸣教授的夫人在南大科研楼借了一间空调房和一台多制式电视机。当张纯如采访回来后,就在这里播放采访时拍摄的幸存者证言,然后由杨夏鸣将录像内容口译成英文,张纯如再输入到笔记本电脑中。

  在拍摄准备工作做好后,张然喊出了“开始”的口令,三台摄影机从不同的角度对准了房间中的张婧初和杨夏鸣教授。《正义天使》这部电影中,有部分角色是由本人亲自出演,比如张纯如的父母,杨夏鸣教授也是如此。

  监视器中,杨夏鸣教授开始翻译夏淑琴老人的采访:“等我醒来,东瀛军人全部走了。”

  张婧初一边敲笔记本的键盘,一边问:“大概20个?”

  杨夏鸣教授道:“是的,20个。然后,我发现姐姐死在桌子底下了。”

  张婧初皱了皱眉,问道:“她多大?”

  杨夏鸣教授道:“大概15岁。衣服被扒光了,被流着血。”

  张婧初用微微发颤地声音问道:“被强奸了?”

  杨夏鸣教授神情凝重地点头:“是的,还有一个姐姐死在床上,衣服也没有了。”

  张婧初颤声道:“她多大?”

  杨夏鸣教授道:“大概14岁,她们两个都死了。”

  张婧初听到这里终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站起身,快步走到窗户前,想要透了一口气。按照剧情要求,张纯如在窗口呆了一会儿,接下来就会说,关于学法律的问题。不过张婧初没能控制住情绪,跑到窗口之后先双手抓住窗台不住流泪,然后直接蹲在地上失声痛哭。

  张然赶紧喊了“停”,走出指挥中心,来到拍摄现场。他搂着张婧初,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不住安慰道:“没事了!没事了!我在你身边呢!别难过了!”

  张婧初靠在张然怀里,抱着张然腰身,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把张然胸口都哭湿了。片场工作人员,尤其是女性工作人员都被张婧初的哭声“传染”了,也纷纷抹起眼泪来。

  等张婧初哭完后,张然温柔地道:“要不今天就算了,我们明天再拍吧!”

  张然知道拍这种戏对演员来说,是非常痛苦的。这两天张婧初总控制不住情绪,经常拍着拍着就会哭出来。其实今天这场戏还算好的,前两天拍张纯如到草鞋峡、燕子矶等大屠杀发生地调查,那才是真正的折磨。

  张纯如在调查的时候会把这些地方拍下来,然后会站在那里,闭上眼睛,将自己代入事情发生时的情境当中去。这是张纯如在创作时的一个特点,就是尽量让自己回到过去,回到事发时的情境当中去。

  张然知道将自己代入那种情境非常痛苦,就对张婧初说,你闭上眼睛,站在那里就行了,不用真的代入情境中。但张婧初坚持要代入大屠杀发生时的情境中,她认为这样才更接近张纯如的真实状态。

  在演这部分戏的时候,张婧初好几次因为失声痛哭而不得不中止拍摄。演完这部分戏后,张婧初整个人都快崩溃了,晚上做噩梦,而且开始掉头发。张然知道张婧初的心理状态受影响了,不过电影还有十来天就拍完了,没有停止拍摄,只是每天会让心理医生对张婧初进行心理辅导。

  张婧初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冲张然笑了笑,振奋精神道:“我没事的,哭出来心里就舒服多了,我们继续拍吧!”

  张然见张婧初这么说,便让化妆师过来给张婧初补妆,准备重新拍摄。

  十多分钟后,拍摄重现开始。张婧初起身跑到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天空不住喘气,身子微微发抖。杨夏鸣微微叹了口气,眼睛中写满了悲哀。

  等呼吸平静下来,张婧初回到了座位,她看着杨夏鸣郑重地道:“等到这本书写完出版后,我不当作家了,要去学法律,将来代表幸存者与东瀛政府打官司,让日方赔偿。”

  杨夏鸣非常诧异地道:“你怎么会这样想?”

  张婧初的目光很复杂,悲哀中混杂愤怒:“太不公平了,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东瀛士兵从东瀛政府领取全部养老金和其他津贴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受难者却默默地忍受贫穷、耻辱,以及漫长的身心痛苦。东瀛政府那么有钱,只要稍微赔一点,受难者的生活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应该有人站出来做这件事。”

  杨夏鸣听到这话非常感动,甚至有些惭愧,自己都没想过要做这些事,而张纯如却在思考,不过他还是提醒道:“东瀛政府至今都没有为南京大屠杀正式道过歉,想要他们赔偿非常困难!”

  张婧初点了点头,十分坚定地道:“打要求赔偿的官司,找东瀛人做律师显然不妥当,由于中国政府早就宣传了放弃赔偿,内地律师在这方面的门也已被关上,很难有所作为,而西方人也不会全心全意地为这些幸存者打官司,因为西方与东瀛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纠葛,所以,必须由像我这样的在西方的华人后代站出来,为这些幸存者奔走与呐喊。”

  A机的监视器中,张婧初的特写镜头,她的眼睛闪闪发亮,露出一往无前的决心,以及前所未有的坚毅。

  张然没有见过张纯如本人,也不知道她当初说这番时的眼神。但如果要让他选一个的话,那他相信就是张婧初此时的眼神。张然站起来,大声道:“停!婧初,你演得非常好。你的状态和眼神都非常出色,我们保一条!”

  七月的南京像一座大蒸笼,又闷又热。北方的夏天站在树荫下,或者有风吹过就会凉快些,但南京的热是从地面蒸发的水蒸气包裹着你,在太阳下带几分钟身上就有黏糊糊的感觉了,让人特别难受。

  七月十二号是《正义天使》拍摄的最后一天,而这天的戏是室外戏,整个剧组只能顶着烈日在太阳下工作。不过剧组没有任何一个人抱怨,工作也都无比投入。

  下午四点,坐在监视器前的张然长长舒了口气,电影拍了将近七个月,现在终于拍完了。张然站起来,拿着步话机,激动地宣布:“电影最后一个镜头过了。电影《正义天使》正式杀青!”

  现场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很多工作人员开始跟身边的人拥抱告别。《正义天使》的工作人员来自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在将近七个月的拍摄中,大家都成了朋友,现在要分别了,心里有非常多的不舍。

  张然从指挥中心出来,接过了第一副导演给他准备的喇叭,站在一张椅子上,大声道:“经过将近7个月艰苦拍摄,我们这部电影终于顺利杀青了!没有你们的努力,电影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完成,所以,我真的要对大家说声谢谢。”

  噼噼啪啪的掌声好似鞭炮,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直冲云霄。

  张然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个戏拍了将近七个月,我觉得每天就像在修行一样,每个部门同心协力,做到了最好,我也和大家在艰苦创作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对电影的拍摄印象非常深刻,每一场戏上对我来说都无比可贵。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希望以后还能继续合作,也希望我们这部电影能够取得成功。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正义天使》正式杀青了,但张然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1997年《新闻周刊》计划发表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长篇节选,但丰田等东瀛公司却以撤销广告为威胁,试图阻止《新闻周刊》刊发;在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正式出版后,更是各路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了,对张纯如进行攻击。等到《正义天使》上映后,这些牛鬼蛇神一定会跳出来的。

  对张然来说,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他也相信自己一定不会输!

第1109章 票房大爆

  7月12日晚,张婧初发微博宣布《正义天使》杀青,并发表了杀青照。在与张然的合影中张婧初在面对镜头微笑,与工作人员的合影却在抹眼泪。

  张婧初在微博中写道:“《正义天使》杀青了。经历过无数次杀青,但没有麻木,还是哭了。谢谢你,纯如,感谢你所做的一切;能够扮演你,是我一生的骄傲。张然说,电影杀青,战斗才刚刚开始!我们会以一颗坚强的心,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这一微博发出来后,引发了众多张婧初粉丝和张然影迷的热议和转发。很多人将张婧初的杀青照和张纯如的照片进行对比,发现张婧初的扮相跟张纯如非常像,纷纷感叹天工重彩的化妆术出神入化。很多人表示,等到电影上映之后会第一时间到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

  在《正义天使》正式杀青后,张然立刻投入了后期制作之中。《正义天使》这部戏张然不打算交给任何人来剪,而是由他自己来完成。对大屠杀这种题材的电影来说,一个平移镜头都涉及道德问题,张然必须确保电影的每一个镜头的组合都能够经得起考验。张然打算剪两个版本,一个五小时的导演剪辑版;一个剪三个半小时的正式上映版。

  就在张然为《正义天使》后期工作忙碌之时,《全频带阻塞干扰》在全球范围内正式上映。《全频带阻塞干扰》15号零点在全国正式上映,取得了8500万人民币的午夜场票房,轻松打破《速度与激情7》在前不久创造的5500万的内地午夜场票房纪录。

  这个成绩让电影圈下巴碎了一地,现在还有无数导演在为票房过亿奋斗,而《全频带阻塞干扰》午夜场票房就高达8500万,这不能说人比人气死人,简直只能用强得变态来形容了。

  午夜场的恐怖票房让很多人预感到《全频带阻塞干扰》票房会大爆,不过等电影第一天的票房正式出炉后,圈内圈外几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因为票房高达4.1亿元。

  午夜场票房加上白天的票房,电影全天票房达到了4.95亿。这个数字几乎把所有人的眼球都给惊爆了。所有人都知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票房肯定会大爆发,但一天票房就接近5亿元,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预期,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张然对这个成绩并没有感到奇怪,中国人拥有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毕竟我们的祖先曾经是那么辉煌。但现在大家在大银幕上看到的往往是美国人如何牛逼,美国人是如何拯救世界,所以,很多人心里都非常渴望看到中国人是如何牛逼的,是如何拯救世界的。

  几年前好莱坞电影《2012》里中国拯救了世界,就在网络中引发了热议,并引发了观影热潮。《全频带阻塞干扰》是真正以中国人为主角,并最终拯救了世界的电影,光是“看解放军迎战机器人大军,看中国人拯救世界”的宣传语就让很多观众热血沸腾了,这样的电影票房大爆自然在意料中。

  更重要的是《全频带阻塞干扰》根本没有对手,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敢捋虎须,都选择了退避三舍。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上映前一周,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上映后的三周一部大制作的电影都没有,只有几部小成本电影。本来《惊天破》、《大话西游3》、《三少爷的剑》、《勇士之门》几部电影打算《全频带阻塞干扰》上映后的三周之内陆续上映,不过《全频带阻塞干扰》在临安奇幻电影节首映后,这几部电影全部撤档,都被吓跑了。

  由于对手都吓跑了,《全频带阻塞干扰》便独霸了整个档期,再加上万哒已经不属于王家,现在跟世纪巅峰也已经和解,《全频带阻塞干扰》获得了高达78.7%的排片。

  张然看到这个排片数字颇为感慨,自从世纪巅峰与万哒开战后,中国市场就没有电影获得过如果高的排片了;同时,他心里也颇为遗憾,本来世纪巅峰与万哒都不放对方的电影,让分线制的雏形开始出现。但世纪巅峰和万哒和解让一切都归零了。不过张然相信随着中国电影市场逐步成熟,随着中国好电影越来越多,分线制最终还是会出现的。

  《全频带阻塞干扰》不光票房惊人,口碑也好得出奇,可谓好评如潮。

  “本来对这类电影不感兴趣,陪着男朋友去看的,真的是一部很燃的片子,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至少一个半小时的高潮,全程无尿点,喜欢林云、喜欢庄宇、喜欢许广志、喜欢所有宇航员,喜欢112师的解放军,他们都是超级帅。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看的零点场。场面真实,剧情紧凑。看到中间的时候很想上厕所,但是愣是没有找到任何尿点。作为一部科幻战争片,已超额完成任务,在真实度还原上,达到了国产影片从未有过的高度。细节处理也很妙,剥糖纸的那一段看的揪心。被林云圈粉了,有漂亮又坚强,当她说我尽责任,然后引爆炸弹的时候,眼泪哗哗的流。电影看到最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在燃烧。”

  “看了《全频带阻塞干扰》真是热血沸腾,里面的中国宇航员、解放军太帅了,看完电影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真的是特别燃的电影,不管是大场面还是小细节,看下来真的非常震撼,乌尔善不愧是张然的学生,太牛逼了。每个人物都非常立体,每个人物都让人泪目,程龙演的两段VR长镜头特别震撼,真的就得自己到了战场似的。张然扮演的庄宇简直太帅了,看得我口水哗哗的。不过最喜欢的还是陈湛湛扮演的林云,又酷又美的小姐姐,太喜欢她了。看完电影之后民族自豪感杠杠的,值得再去二刷三刷!”

  当然也不是没有打差评的,比如在豆瓣就有人打了一星,理由是“这样的电影为中国培养了多少意淫者就有多么坏”;有人给出的评价是“一部五毛电影,一星不谢”;有人给出的差评理由是“太血腥了,我都看吐了”。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给《全频带阻塞干扰》打差评没什么好奇怪,不过给差评的只是极少数。《全频带阻塞干扰》在豆瓣上的评分达到了9.4,这个分数不如《未来启示录》;但在格瓦拉、猫眼和淘票网上的评分都达到了惊人的9.8分,比《未来启示录》还高。

  对任何商业电影来说,格瓦拉、猫眼和淘票网等在线售票网站的观众评分都至关重要。在线售票网站的分数反应了普通观众的口碑,而决定票房走势的也正是普通观众的口碑。《全频带阻塞干扰》在几个在线售票网站的超高评分说明,电影票房会大爆发。

  事实也是如此,“看解放军迎战机器人大军,看中国人拯救世界”的宣传语刷爆了朋友圈。在首日刷新单日票房纪录后,在星期六,《全频带阻塞干扰》一天斩获票房5.1亿,再度刷新内地单片单日票房纪录。星期天,《全频带阻塞干扰》再拿4.3亿。也就是说,目前内地市场单日最高票房前三名均被《全频带阻塞干扰》拿下。

  三天过后,《全频带阻塞干扰》的内地票房已达到惊人的14.35亿,刷新内地首周票房纪录,也成为有史以来内地票房过10亿速度最快的电影。

  两年前,《全频带阻塞干扰》开机时,张然说过这部电影的票房能够达到60亿。当时有不少人表示怀疑,现在已经没有人觉得60亿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了。很多人预测,《全频带阻塞干扰》会像《未来启示录》当初那样,把众多的票房纪录刷新一遍。

  在全球范围内,在全球众多城市的唐人街,众人华人家庭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看电影,好似赶紧一般。因为很多人都已经听说了,这是一部中国人拯救世界的电影。大家平时看太多白种人拯救世界的电影了,现在听到有一部描述自己种族拯救世界的电影,大家自然都愿意走进电影院,对电影表示支持。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苏珊娜到华人街一家电影院观看《全频带阻塞干扰》。她发现虽然是工作日,但电影放映厅内还是坐满了想一睹影片风采的华人观众。制作精良的影片的确没有让观众失望,影片放映结束后,他们中不少人由衷发出赞叹。记者看到,有的华人观众眼角还泛着泪花,嘴角微微扬起,看得出是他们为中国从内心深处感到自豪。

  当然,走进电影院观看《全频带阻塞干扰》的不只华人。《未来启示录》的全球范围内获得的巨大成功,以及世纪巅峰的营销和推广,让《未来启示录》变成了一种文化,拥有大量的粉丝。现在电影的续集上映,这些粉丝和影迷自然是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而这些观众走进电影之后,也都得到极大的满足。看完电影,他们纷纷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观影体验,各种好评刷爆的了网络。

  在IMDB上,将近9万观众为《全频带阻塞干扰》打出了8.9的超高评论。当然,随着打分人数的逐步增加,这个分数肯定会逐步下降,但跻身IMDB250是毋庸置疑的。

  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上映首周,电影在所上映的62个国家和地区全部拿下冠军。《全频带阻塞干扰》以14.35亿人民币横扫了中国市场;以1.35亿美元横扫了北美市场;以1.15亿美元横扫亚太地区;以1.22亿美元横扫了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以7500万美元横扫了拉美市场。

  《全频带阻塞干扰》以6.6亿美元的惊人成绩刷新了全球首周票房记录,成为全球第一部首周票房突破6亿美元的电影。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上映之前,全球首周票房记录的保持者是《星球大战7》在今年年初创造的5.28亿。《全频带阻塞干扰》直接将这一记录拉到了6亿,比《星球大战7》高了将近1.3亿美元,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毋庸置疑,《全频带阻塞干扰》是一部现象级的电影,一股《全频带阻塞干扰》的风潮正在席卷世界!

第1110章 势如破竹的票房

  《全频带阻塞干扰》的火爆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央视《新闻联播》也出现了关于电影的相关报道。新闻题目叫做“电影《全频带阻塞干扰》在全球范围引发观影热潮”,报道时间高达1分35秒。

  一周之后,央视王牌节目《焦点访谈》用长达10分钟的专题节目再次报道了《全频带阻塞干扰》。节目中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全频带阻塞干扰》国内的票房已经突破40亿大关,轻松打破了《未来启示录》的记录,在全球总票房更是已经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4亿美元,连续两周夺得了全球周票房冠军。

  《焦点访谈》播放了《全频带阻塞干扰》在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等城市上映的镜头。在这些镜头中,在电影院购票处,排着密密麻麻的长队,购票大厅墙上的液晶显示牌,密密麻麻的显示着《全频带阻塞干扰》上映时间。《焦点访谈》对部分看完《全频带阻塞干扰》的外国观众进行了采访,这些观众对电影都是赞不绝口。

  随后,《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新任总局局长,他笑容满面地表示:“《全频带阻塞干扰》代表着当前中国电影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准,是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标杆。《全频带阻塞干扰》的成功不光因为有出色顶级技术,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种打动人心的精神。《全频带阻塞干扰》的成功为国产电影扬帆出海进指明了方向。”

  海外媒体对《全频带阻塞干扰》就不像国内媒体那样,几乎一片好评声了。有不少海外媒体无法接受一部中国人拯救世界的电影,给《全频带阻塞干扰》扣上了民族主义和政治宣传片的帽子。

  美国著名右翼媒体《旗帜周刊》发文抨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是一部政治宣传片,得到了中国军方的全力支持,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里面充斥着激烈的枪战、爆炸、坦克以及虚张声势的中式爱国主义。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军力急速膨胀,并开始海外扩张。《全频带阻塞干扰》强烈的宣传炫耀了中国的军事力量,电影中飘扬的中国旗帜完全是对美国的挑衅。”

  右翼网站大好莱坞的影评人汤姆森发文表示:“《全频带阻塞干扰》特效出色,战争场面非常壮观,是一部披着好莱坞的大衣,里面却装着民族主义内核的电影。《未来启示录》里面充斥着反美主义倾向,把美军贬得一无是处;而在《全频带阻塞干扰》里,却把中国政府和军队夸上了天,张然的态度值得我们注意。”

  《福布斯》在网站表示:“《全频带阻塞干扰》给全球电影寡头好莱坞敲了警钟,好莱坞在一定程度上正指望中国为它的特许经营权大片带来巨额票房。如果中国影片能够依靠本国人才和本国影星带来与好莱坞大片相近的刺激,美国科幻大片将变得没那么必不可少。”

  英国BBC也在网站上发文表示:“这部电影看起来很笨拙、无趣,特别是它的政治性。史泰龙在《敢死队》中用随和的喜剧色彩调和了那些主旋律基调,而成龙则一直避免政治。但张然却没有这种自觉,《全频带阻塞干扰》完全是政治宣传片,不断的出现中国国旗和军旗,将中国军队描绘成了救世主,整部电影的气质让人想起了雷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

  这些海外媒体对《全频带阻塞干扰》的不公正态度,引发了国内网民的愤怒,很多人在网上质问道:“美国人可以有《独立日》,为什么中国不能有《全频带阻塞干扰》?”、“西方人可以吹牛拯救地球,但实际连个罪案都破不了,中国人宣扬爱国主义怎么了?西方人看不惯?那有多远滚多远!”、“为什么美国人在好莱坞大片中拯救世界不是民族主义,东瀛人在东瀛动漫中拯救世界不是民族主义,而中国人在中国电影中拯救世界就是民族主义呢?”……

  海外观众和影迷对这些右翼媒体的观点并不感兴趣,觉得电影就是电影,为什么要扯政治呢,甚至有很多网友对出现了一部非好莱坞拯救世界的电影感到高兴:“这些年一直都是好莱坞在拯救这个世界,现在来个大反转,真的太棒了”、“太棒了!终于有人打破了好莱坞的霸主地位了”、“白人能拯救世界,其他种族同样可以拯救世界”……

  右翼媒体的差评对《全频带阻塞干扰》造成了一些干扰,电影烂番茄的新鲜度跌到了78%,平均分跌到了7.2;MTC的评分也跌到了79分。不过并没有影响电影在观众中的口碑,在IMDB上超过30万影迷为《全频带阻塞干扰》打出了8.6的高分。

  正因为《全频带阻塞干扰》在观众中的口碑极佳,电影在上映的第三周依然高踞全球周票房榜首位。《全频带阻塞干扰》在内地取得了15.4亿的票房,在海外取得了3.4亿美元的票房,周票房5.8亿美元,总票房突破了20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第五部票房突破20亿美元大关的电影,直逼《未来启示录》和《泰坦尼克号》。

  到了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全频带阻塞干扰》在下周肯定会超过《未来启示录》和《泰坦尼克号》,并最终向全球票房总冠军《阿凡达》的28.6亿美元发起冲击。甚至有人乐观的预测,《全频带阻塞干扰》最终票房有可能突破30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第一部票房突破30亿美元的电影。

  在听到这个数字后,很多人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谁也没想到《全频带阻塞干扰》竟然有可能超越《阿凡达》,成为全球票房冠军。

  七年前《阿凡达》横扫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电影圈和媒体一片哀嚎声,那种捶胸顿足,哭天喊地的势头,就好像中国电影真的死了一样。导演阿甘宣布“我们技术落后100年”;崔咏元心情复杂表示“我们的电影技术乐观估计也比这部影片落后100年”;陆钏表示“我们应该羞愧,这是我们中国电影人集体服气的一次完败”;甚至有公知高呼“技术上中国电影落后五百年,人性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千年”。

  谁也没也想到仅仅过去七年,一部中国电影,而且是纯中文电影竟然能够向《阿凡达》的票房发起冲击,这让很多人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非常不真实。

  不少网友想起在众多中国电影人被《阿凡达》吓破胆之时,张然在《对话》节目上关于《阿凡达》的讲话。那时很多人把张然的话当笑话看,但如今看来,张然才是正确的。

首节上一节514/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