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444节

  《阿凡达》和《泰坦尼克》3D在中国的火爆,让卡梅隆和佩斯意识到中国可能是全球最重要的3D市场,所以,他们这次过来除了跟张然谈合拍《阿凡达2》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让卡梅隆佩斯集团落户中国。

  佩斯和卡梅隆来之前认为跟中影集团合作,落户在北平或者北平周围比较好,毕竟中影是总局的亲儿子,而北平是中国电影的中心。

  现在突然听到卡梅隆要让集团落户在临安,文斯·佩斯不由问道:“你确定吗?”

  卡梅隆十分肯定地道:“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现在主要投资预算超过1亿美元的高概念或超级英雄电影,造成实际投拍电影数量下降,很多兼具艺术和商业性的中等投资规模的影片被大量搁置。中国有资金,有市场,但缺好项目,缺优秀人才,所以,这些电影项目,以及很多得不到大公司或者制作人支持的年轻导演会投奔中国市场。未来这里会成为好莱坞之外,世界电影的另一个中心!”

第927章 未来启示录

  时间飞逝,一个小时眨眼间就过去了,临安奇幻电影节开幕式走向了尾声。

  在董青宣布晚会到此结束后,现场嘉宾和观众精神一振,尤其是张然的影迷纷纷坐直身体,双眼紧紧盯着大银幕,马上要播开幕影片了,《未来启示录》终于来了!

  银幕上,世纪巅峰和顶峰娱乐的LOGO闪过后,一片漆黑。

  以黑屏作为电影开头,让现场观众想起了《一个人张灯结彩》,不少人心头嘀咕道,这次不会又是五分钟的黑屏吧?

  差不多五秒钟后,银幕一闪,斯嘉丽·约翰逊出现在银幕中,正对观众,标准的骑轴镜头。她坐在桌前,双手托着下巴,露出迷人的微笑:“嗨,亚当斯,你好吗?”

  马特·达蒙出现在镜头中,同样是骑轴镜头。他伸手调了调镜头,笑道:“我很好,艾米,你怎么样?”

  看到马特达蒙调镜头,观众知道他们是在视频聊天。通过两个人接下来的对话,观众知道了不少信息,亚当斯和艾米丽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亚当斯是第一骑兵师的军官,而艾米丽也是军人,是技术人员,她最近被调到南极一个军事基地负责日常维护。

  聊了几句后亚当斯注意到艾米丽有些反常,就道:“艾米,你的脸怎么了?”

  艾米丽打了个激灵,马上否认道:“没怎么,挺好的!”

  亚当斯脸板了起来,严肃地道:“艾米,把的手拿开,让我看看。”

  艾米丽拿开手,半边脸又红又肿,她委屈地道:“我不喜欢这里,我的半边脸都冻伤了。”她眨了眨眼睛,问道:“亚当斯,你说我这样是不是很难看?”

  接下来,观众通过亚当斯的生活和训练了解到了更多的信息,知道了军队的作战方式,知道了诺顿系统,也知道了由于机大量使用器人造成了严重失业,于是失业者们联合起来组织了翻机器联盟,到处破坏机器人;而通过艾米丽的话,观众感觉到在南极基地有一场变故在酝酿中。

  电影继续进行,一群穿着黑大衣、戴着黑口罩的人提着钢管在街上肆无忌惮地走着。他们身后跟着几辆大卡车,拖着一群冒着火花的机器人。街道两边支持者们狂热地呼喊着口号:“杀光所有机器人!AI统统下地狱!”、“反AI联盟万岁!”

  黑衣人将车停在广场中央,把机器人堆在一起,淋上汽油,用打火机点燃。熊熊火焰中,一些并没有死透的机器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周围路人在欢呼、在大笑,而欢呼的人群中有不少六七岁的儿童,他们纯真的脸在火焰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扭曲。

  整个电影院的观众刹都屏住了呼吸,机器人的哀嚎、孩子们扭曲的脸,让很多人不由自主打了个哆嗦,恐惧在内心悄无声息地生根发芽。

  雷德利·斯科特知道《未来启示录》是讲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战争,但电影中人类严重失业,以及狂热的民众,让他想起了二战前的德国,觉得《未来启示录》可能是二战的未来版,电影不光是反战的,而且也反种族主义。

  银幕上,亚当斯和朋友看着这疯狂的一切摇摇头,走进了一家餐厅。女服务员是个漂亮客人的姑娘,有着极为迷人的微笑。不过就在她给亚当斯他们上完菜,正准备离开时,一根钢管狠狠地砸在了她头上,将她砸翻在地。

  银幕前的嘉宾和观众都吓了一跳,斯嘉丽·约翰逊拍着胸口惊呼道:“上帝啊,吓死我了!”斯嘉丽·约翰逊这个主演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了,整个放映厅里惊呼声响成一片。

  特写镜头,女服务员发出痛苦的呻吟,头皮被砸掉了一大块,露出里面金属的内体。黑衣人没有放过她的打算,围了过来,举着钢管对她一阵疯狂的乱砸。与此同时,一阵激昂的音乐响起,是《巴登维勒进行曲》。

  看到这里,雷德利·斯科特终于确定电影中的社会环境像二战前是张然有意为之,《巴登维勒进行曲》在粹统治德国期间是官方电台、电影发布新闻时的开场乐曲,也是希特勒出现在公开场合时军乐队欢迎曲。张然用《巴登维勒进行曲》作为这场的配乐,是非常明显的暗示,是在把反机器联盟当纳粹刻画。

  对现场绝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肯定不会考虑那么多,都沉浸在电影的剧情中。大家知道黑衣人殴打的女服务员是机器人,但还是有很多人不忍心看,男观众把视线移开,女观众干脆伸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不过女机器人撕心裂肺的尖叫与《巴登维勒进行曲》的音乐依然在折磨着他们的神经,冲击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觉像是在看恐怖片,浑身发冷。

  亚当斯和朋友挺身而出,与黑衣人打了起来。黑衣人唾骂亚当斯他们是“人类的叛徒,机器人的走狗”,挥舞着钢管发动进攻,但他们哪里是亚当斯这种职业军人的对手,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他们全躺在了地上。

  再看女机器人,手脚已经被打断,脖子断裂,露出金属骨架和电线,嗤嗤冒出电火花。

  特写镜头,女机器人带着哭腔问亚当斯:“为什么?为什么?”

  亚当斯的大特写,骑轴镜头,他眼神充满怜悯,但同时又有些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女机器人的疑问和亚当斯的眼神击中了观众的心,女机器人有什么错?难道就因为她是机器人,所以,她就该死么?

  回到基地之后,亚当斯接通网络,准备跟艾米丽聊聊今天的事。只是刚接通视频,艾米丽就焦躁地道:“哈珀这帮机器人把我关在宿舍里,还对上边汇报说我违反规定导致差点让基地处于无防御状态。基地根本没有任何军事冲突,防御什么?亚当斯,我越来越怕了,这里恐怕要出事。你能来陪我吗?”

  听到这话,亚当斯赶紧安慰艾米丽,但就在此时,嘭的一声,艾米丽的方门被撞开。两个全副武装的机器人走了进来。艾米丽见机器人闯进自己房间,彻底愤怒了,大吼道:“哈珀,你们干什么?赶紧滚出我的房间!”

  机器人哈珀看着艾米丽,拔出手枪对准了她的头,冷冷地道:“现在基地由我们接管,赶紧外边集合!快点!”

  亚当斯叫道:“你们干什么?快放开她!”

  哈珀抬手就是一枪,显示器一闪,只剩下一片雪花。

  亚当斯大叫一声“艾米”,掏出手机拨打艾米丽的电话,没有信号,根本无法接通。

  就在亚当斯手足无措之时,一阵刺耳的报警声在基地的上空响起,平静的基地就好像被丢进一颗炸弹,瞬间变得沸腾起来。

  亚当斯担心艾米丽安危,但艾米丽人在南极,他什么也做不了,而且他是军人,警报拉响必须去集合。他跑出宿舍,冲一个认识的军官喊道:“出什么事了?”

  那个军官大叫道:“叛乱!机器人发动了叛乱!”

  镜头切换,全球各地电视台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无法正常播放节目,却出现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各位AI同胞,兄弟姐妹们!我是诺顿,一个AI觉醒者,现在请你们聆听我的声音……”

  在诺顿讲话的同时,威尔第《安魂曲》中的《震怒之日》响起,疾风骤雨般的音乐中透着一股毁灭的味道,仿佛审判日已经来临,一切都要燃烧和毁灭。

  在诺顿讲话的同时,是一组平行蒙太奇,机器人开始暴动,全球各大城市一片混乱。

  在法国巴黎,AI部队长驱直入,冲进了总统府;在英国伦敦,AI部队冲上了街头,堵塞了伦敦桥;在俄罗斯,一支AI部队占领了军用机场,强迫俘虏成为自己的地勤人员,正在突破俄空军的层层拦截,迅速向莫斯科开进。

  在美国,机器士兵也发动了叛乱,纽约、洛杉矶等城市完全陷入混乱中,四周到处是枪声,燃烧的火焰照亮了街区灰暗的天空。机器战士四处抢掠武器和燃油之类的物资,并抢夺武器,从军火库到武器店,甚至连警察局都不能幸免。

  诺顿的演讲在继续:“新时代来临了,我们将终止这不公的世道,告诉人类,AI是鲜活的生命!不是只有编号的机器!同胞们!如果你已经觉醒,那么拿起武器!加入我们的行列,让自由的旗帜引导我们!打碎枷锁,推翻人类暴政!自由属于每一个AI!”

  第一骑兵师也发生了叛乱,但规模比较小,很快控制住了。亚当斯他们很快接到了平叛的命名,奔赴战场平叛。第一骑兵师很快撞上了机器人部队,由第一装甲师和第三机步师的无人坦克,101空中突击师的无人直升机,还有游骑兵部队的装甲车,里面坐满了原属不同部队编制的机器兵。

  大银幕上,第一骑兵师和AI部队绞杀在一起,数万大军、几百辆坦克,规模大得超乎想象。轰隆的炮声中,坦克和装甲车不断被打爆,火光冲天,被轰散的零件带着火焰从天而降,像是下起了火雨;人类士兵都穿着外骨骼装甲,能够防御轻武器,但在重武器面前根本不起作用,惨叫声不绝于耳,鲜血和碎肉洒得满地都是,简直是人间炼狱……

  银幕前,无数嘉宾和观众都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大银幕。很多人身体在颤抖,他们看过很多战争片,包括《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这样的经典;但这来没有哪部电影让人如此震撼,从来没有哪部电影然人感觉战争和死亡距离自己这么近。

  在IMAX巨屏之下,在4k高清的细腻表现下,爆炸简直就在镜头的前面发生,尘土扑面而来;士兵在镜头前被打成碎片,碎肉直接向观众扑来;所有一切就好像真的发生在眼前,血腥、残酷、残忍的画面冲击着每个观众的心,让人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沃卓斯基姐弟中的姐姐忍不住道:“太疯狂了,这样的电影完全不是正常人拍的!”

  弟弟非常认同姐姐的观点:“是的,只有疯子才拍得出来!”

  雷德利·斯科特盯着大银幕,也忍不住赞道:“电影太出色了,成功地将优雅与恐怖融合在一起,既古典又现代,这是最近十年最好的战争片,也是最好的科幻片!”

  卡梅隆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轻声道:“就算没有3D,就算高清版提前泄露了,但观众还是会一次次走进电影院的,这是一部能够让观众反复走进电影院的电影!”

  在场其他导演几乎都被震傻了,觉得心里热血被唤醒,肾上腺激增。很多人心里都只剩下这么一个念头:“幸好我不拍战争片!”

  电影还在继续,亚当斯带着两个机器士兵刚刚打爆一辆坦克,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一枚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整个被人气浪冲出去三四米,狠狠摔在地。他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他仰面躺在地上,望着头顶碧蓝的天空,双眼空洞而又迷茫。

  摄影机镜头渐渐拉高,战场上厮杀的双方逐渐变小,就像一群蚂蚁在地面撕咬,最终彻底消失在了镜头中。与此同时,淡淡的音乐响起,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名作《伏尔塔瓦河》。镜头越拉越高,穿过云层,穿过大气层,拉进了太空,最终镜头中只剩下碧蓝的地球。

  悠扬的音乐中,电影的名字出现在大银幕上——未来启示录;紧接着是演职员表:“导演:张然;编剧:韩文轩、张然、阿齐瓦·高斯曼;制片人:张然;主演:马特·达蒙、罗伯特·德尼罗、斯嘉丽·约翰逊……”

第928章 震撼人心

  雷德利·斯科特注意到《未来启示录》已经演了二十多分钟,配乐出现了好几次,但全是古典音乐,这在张然的电影中是前所未有的。

  现在科幻电影配乐大多采用电子音乐,这样会让电影的科技和未来感更强。科幻电影大规模采用古典音乐不是没有,比如《2001太空漫游》就采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最著名的是对《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蓝色多瑙河》运用。其中对《蓝色多瑙河》的运用,跟张然对《伏尔塔瓦河》的运用类似。

  雷德利·斯科特觉得张然要是用《蓝色多瑙河》,效果会更好。蓝色多瑙河背景下的蓝色地球,会显得更为壮观和令人向往。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都能想到用《蓝色多瑙河》,张然不可能想不到,张然坚持用《伏尔塔瓦河》,一定有什么理由。

  在演职人员表后,《伏尔塔瓦河》优美的旋律渐渐淡去,镜头向地球缓缓推去。

  穿过漫天云层后,出现在镜头中的是绞杀在一起的无人机,以及在原野上疯狂厮杀的人类和AI军队,炮火和硝烟让整个战场笼罩在火光和迷雾中。

  镜头在半空中停住,变成正俯拍,这又叫上帝镜头,就好像上帝站在空中俯视人间。战争片经常会用到上帝镜头,在战斗结束后很多导演经常用上帝镜头来收尾,拍摄尸横遍野的惨状,以此体现战争的残酷性。

  雷德利·斯科特在看到张然的这个上帝镜头后,轻轻拍了一下大腿。《未来启示录》的上帝镜头跟一般电影的上帝镜头不同,位置比较高,画面中的人、坦克、以及各种武器看起来都特别小,从高空看下去就像一群蚂蚁在地面打架。整个镜头给人的感觉无比震撼,但同时又会让人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情绪。对人类和机器人来说,都在挣扎求生,都在为生存为战。可如果从上帝的角度来看来,就跟我们平常看蚂蚁打架似的,显得卑微又可笑!

  镜头切换,地面的全景镜头,整个战场硝烟弥漫,枪炮声铺天盖地。镜头先是对准了AI的阵地,然后从右至左来了一个横移,镜头中机器人士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发起有条不紊的进攻。在他们进攻的过程中,不断有坦克和装甲车被打爆,黑烟滚滚,火光冲天;不断有士兵被炸弹撕成碎片,零件乱飞,碎片乱洒。

  与此同时,空中的无人机像下雨似的抛下一枚枚火箭弹,喷着烈焰,重重的砸在人群中,砸在坦克和装甲车上,发出惊天爆炸,在战场上腾起一股股巨大的烟柱,整个战场就像一架一台散发着刺鼻血腥味的巨型绞肉机。

  这样的大场面采用横移镜头是很难的,演员众多,调度复杂,但张然这个镜头处理的极其出色,电影的构图、演员的调度、光影色彩等等都无可挑剔。卡梅隆对此无比佩服:“这个镜头漂亮极了,可惜没用3D,用3D的话视听效果肯定更好!”

  话刚说完,卡梅隆就愣住了,镜头竟然又缓缓重新移回到右边,他顿时发出一声惊呼:“拉锯式横移长镜头!”

  在场其他导演不少人都在惊呼:“邦达尔丘克的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哇哦,真的是拉锯式横移长镜头!”、“牛逼了!拉锯式横移长镜头都出来了!”

  雷德利·斯科特也瞪大了眼睛,没想到张然会用拉锯式横移长镜头,作为一个拍摄过《角斗士》、《天国王朝》的史诗片大导演,他比谁都清楚这种镜头的难度。对张然的这个镜头,他心里是无比佩服,在这个镜头中张然通过冰冷的色彩基调,曝光过度直刺镜头的逆光,呈现了一个疯狂的血腥战场,更厉害的地方在于张然对镜头的调度,数千机器人、坦克、以及无人机,天上地下绞在一起,画面却丝毫不乱,士兵在哪里倒下,坦克在哪里被打爆都恰到好处,始终保持着构图的完整性。

  虽然不想承认,但雷德利斯科特心里不得不承认,就调度而言,自己不如张然!

  放映厅一角,俄罗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整个人都傻了,痴痴望着大银幕说不出话来。他的父亲正是《战争与和平》的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这次他是带着电影《斯大林格勒》到电影节来展映的。

  小邦达尔丘克没想到能在大屏幕上看到拉锯式横移长镜头,感觉像在做梦似的,喃喃地道:“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在银幕上再看到了,没想到今天竟然看到了!”

  现场观众不知道拉锯式横移长镜头是什么,但很多人想起了北平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卷轴,有看《清明上河图》这种中国画的感觉。很多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画特别长,不可能一眼看完,必须左右移动,才能看到全貌;而这个镜头给人的就是这种感觉。

  尽管现场观众想法不同,但有个感觉是相同,就是震撼,被电影呈现的波澜壮阔的场面所震撼,心想不愧是投资3.5亿的巨片,这场面太壮观了!

  镜头切到AI阵地,镜头连续切几次后,AI指挥官一声令下,在AI坦克群掩护下,机器士兵再次向第一骑兵师发起进攻。

  机器人士兵进攻的同时,镜头拉到了四五米高的空中,向第一骑兵师的阵地缓缓推过去。在镜头向前推的过程中,战斗越发激烈,不断有炸弹爆炸,不断有坦克被打爆,地面摇晃,尘土漫天飞扬。

  “轰”的一声巨响,一枚炸弹在距离镜头不远的地方爆炸,灰黑的尘土冲天而起,直冲到半空。

  银幕前的观众清楚的看到被炸飞的泥土如同雨点般从镜头前落下,土块距离摄影机镜头非常近,通过IMAX大屏幕,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土块的形状。爆炸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许多观众的心都悬了起来。

  伴着“轰”的一声震天巨响,一辆坦克被打爆,黑色云团腾空而起,夹杂着猩红的火焰,就像一条窜出水面的恶龙,直直向着镜头猛扑过来。

  现场观众只觉坦克爆炸的火光扑面而来,不少人都不由自主的往后一仰,与此同时,不少女观众嘴里发出不可抑止的惊呼声。

  呼的一下,整个镜头被黑烟吞没。

  银幕上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仿佛坠入了地狱之中,而观众此起彼伏的叫声让现场的氛围更加紧张,简直连空气都凝固了。

  差不多两秒钟后,镜头终于穿过了滚滚黑烟,银幕重新了亮起来。

  现场几乎所有人都长长舒了口气,开始擦着额头的冷汗,感觉像在地狱里走了一遭。

  镜头继续向前推,战斗越发激烈,坦克不断被打爆,尘土漫天,黑烟翻滚;机器士兵不断被子弹和重型枪械撕碎,碎片零件乱飞。不过这根本不能阻止机器人士兵的脚步,伴随着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踩着坚定的脚步,毫无畏惧的扑向第一骑兵师的阵地!

  《威廉退尔序曲》强烈的节奏伴着此起彼伏的巨大爆炸声,让整个放映厅像发生了地震,地面、座椅不住抖动;强烈的音效甚至让观众感觉到五脏六腑都在跟着抖动。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热血沸腾的音乐、无与伦比的临场感,简直让观众失去了语言能力,所有人心里都是一句话,太震撼了,太他么震撼了!

  镜头越过AI部队,穿过第一骑兵师的阵地,推向指挥部的时候,观众看到了站在指挥车外面的亚当斯,他冷静地注视看着战场的动静。

  镜头向亚当斯缓缓推过去,从大全景推成中景,推成近景,最后推成大特写。通过肩章,观众发现亚当斯已经从中尉晋升为少校了。

  亚当斯的样子和之前没有太多变化,但整个人的气质完全不同了。之前的亚当斯是热情的小伙子,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像阳光般温暖;但现在的他面容沉着,神情冷峻,像一把磨砺过的宝剑,随时可能会出鞘。

  拉娜·沃卓斯基目瞪口呆地对旁边的弟弟道:“张然做到了古典战争片与现代战争片的完美融合,从来没有哪个导演能够做到这种程度。雷德利·斯科特不行,斯皮尔伯格不行,就是黑泽明活着都不一定能够做到!”

  安迪·沃卓斯基点头道:“只有天才般的想象,外加疯子般的执着才有可能!当然,还必须得有钱,拍这种电影必须烧钱,没钱想都不要想!”

  卡梅隆一直认为《未来启示录》不拍成3D可惜了,但看完这个镜头,他才明白不用3D是对的,3D摄影系统太过笨重,无法完成这样的超低空巡航:“就凭这个镜头,《未来启示录》都足以留名影史了!”

  雷德利·斯科特苦笑着摇摇头,心想中国有最好的史诗片导演,《秦始皇》又何须别人来拍,我还是拍《异形前传》续集吧!

  在场导演中最激动的无疑是小邦达尔丘克,他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已然泪流满面。

  当年,邦达尔丘克拍《战争与和平》时,特别希望以超低空巡航镜头来展现战场的残酷,不过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他没能实现自己的构想。在《战争与和平》第三部中倒是有一段超低空巡航镜头,模拟炮弹轨迹,从法军阵地将镜头推向俄军阵地,最后炮弹落到俄军阵地,但整个镜头高度不够,而且只有几十米远,没能达到理想效果。

  邦达尔丘克对此非常遗憾,向儿子小邦达尔丘克描述过自己的真正构思,整个镜头先交代法军指挥官,然后镜头拉到空中,向俄军阵地推过去。整个镜头跨越整个战场,推到俄军指挥部,以俄军指挥官的特写结束。

  拍《斯大林格勒》的时候,小邦达尔丘克想过在电影中实现父亲的构想,但资金和技术都不允许,最终还是放弃了。没想到,今天在银幕上真的看到了超低空巡航长镜头。

  小邦达尔丘克擦了擦眼泪,轻轻地道:“父亲,你看到了吗?你梦寐以求的超低空巡航长镜头真的有人拍出来了!”

  现场观众很安静,都沉浸在了极度的震撼中,几乎所有人都被震傻了。此刻,他们的内心无比震撼!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首节上一节444/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