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337节

  他们这帮人没事就喜欢骂商业片,认为那是堕落,宁皓的《疯狂的石头》骂,周星池的《功夫》,冯小钢的电影也是一堆人骂,只要是商业片他们就没有不骂的。这些神经病整天中国电影怎么怎么样,好像他们在为中国电影好似的,但实际上却在把中国观众往好莱坞电影赶!为啥中国观众现在都不愿意看国产片,为什么一提国产电影就说垃圾?就是这帮垃圾给害的!

  套用总理的一句话,人民就是喜欢娱乐片,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张婧初看完目瞪口呆地道:“你这个炮开得太大了吧?”

  张然坚定地道:“这些话我憋在心里多少年了,这次总算能一吐为快了!”

  张婧初担心地道:“可你连整个中国评论界都骂了,只怕半个评论界都会跳出来骂你!”

  张然笑道:“他们评论界才几个人,站在我身后可是亿万普通想要看好看电影的普通观众,这些专家教授要是敢出来,他们就会知道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其实影评对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很重要,好的影评能够发现被埋没的好作品,能够提供技术方面的真知灼见,鼓励和推荐好的电影人,可以对艺术作品的地位及价值产生影响。但现在中国的学术性影评,观点陈旧到可怕,而且极端得要命,几乎很难看到有价值的评论。

  中国电影烂,但中国影评比电影还烂!

  张然的微博受到了众多网友的热烈支持,短短几分钟的时间,竟然被转发一千次,评论更是超过了两千!

  “我靠,张然竟然骂人了!不过骂得对,我坚决支持!这帮老不死的,自以为懂艺术,你问他什么是艺术,他们缕缕胡子:要是黑白的,要是严肃的,要脱的,要是老百姓看不懂的而只有我教授能看得懂的,总之我说是艺术才是艺术!靠,我看你们是AV看多了!”

  “张然说得太对了,最烦这些挂着教授头衔的人。人家张然他们千辛万苦精打细算排出万难拍出片子,给老百姓找个乐子,你坐在大搂里闭着眼睛鸡蛋里挑骨头,什么素质呀!纯粹吃饱了撑的,真是没事找抽型!”

  “啥叫艺术片?票房惨淡无人问津的就叫艺术?最烦这种所谓的专家故作姿态,以为就自己懂艺术。不是看不起你们,要真论艺术,张老师甩你们八条街!”

  朱大柯很快在他的博客对张然进行了回应:“张然在他的微博中对我的《大地震的陈旧思维》一文所进行的批判,我看了以后很是震惊。张然竟然认为由于我的批评,谢晋和上影厂从此一蹶不振。这种看法并没有太多的根据。另一方面,上影厂没有在争论中及时反思,反而讳疾忌医,大加围剿,以为那样就以可以压制不同声音,结果日薄西山,终于由当年中国电影主力,沦为一个毫无创造力的三流公司,至今仍然只能靠招募港台明星和政府拨款来苟延残喘。它的悲剧性命运,正是中国电影业大衰退的历史缩影。

  更让我震惊的是张然对我的谩骂,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不喜欢我的文章,但不可以用‘傻逼’、‘神经病’这样粗暴又粗鄙的字眼骂人;这不是文艺批评,这些语言已经涉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网络虽然是自由世界,但任何人都没有借此来骂人的特权,也没有骂了人不负责任的豁免权。骂人者至少要接受道德法则的自审与公审,我希望这样一个事件,能为如何为网络立法和建设网络道德提供一个反面的例证。”

  张然迅速对朱大柯进行了回应:“骂人?要骂的是人才叫骂人吧?我就明说了,我早就想开骂了,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

  像朱大柯这样的所谓评论家中国有很多,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懂电影。尽管很多人号称在电影里研究多年,但实际上只能在狭小范围内以陈旧甚至谬误的理论制造学术垃圾,或许能背出几段巴赞或爱森斯坦的原话,说两句很多人搞不清冷僻知识,就跟孔乙己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似的。比如某位很有名的教授,大谈黑色电影,最后来句我看过一部经典的黑色电影《洛奇》。我勒个去,《洛奇》什么时候变成黑色电影了?

  其实只要翻翻国内电影期刊,每部热门影片出来,肯定都会出现一堆评论文章,但这些文章基本上都一个模式,把电影内容复述一遍,引用两句巴赞的话,或者抓住某种理论往影片上一套,要不然就是扯思想。这些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实际上是为了掩盖自己在电影技术和视听语言上的无知!我看个过朱大柯两篇影评,评价就是狗屁不如,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像朱大柯这样的人,如果是一两个倒也无所谓,但在中国却是一群,是中国评论界的主流!

  在美国商业片和艺术片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比如《蜘蛛侠2》在烂番茄和MTC上的评分比很多人心中的神作《肖申克的救赎》都高,难道《蜘蛛侠》比《肖申克》的艺术价值高?当然不是。之所以会这样,就是评价标准不同。但我们国内专家们不管评价任何电影,他们都拿艺术片的标准进行评价,在他们的榆木脑袋里只有表现人生哲理、揭示社会问题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这种观念不光统治着评论界,还统治着教育界,因为很多所谓的评论家本身就是大学老师。当他们站在讲台上课的时候,给学生灌输的就是这种观念,娱乐片是垃圾,好莱坞是垃圾场,教学生的全是欧洲大师那套,整天讲思想性、讲审美价值、讲美学意义,就是不讲真正的技术。

  咱们国内影视专业少吗?学电影的少吗?为什么年轻导演出不来?原因就在这里,这些年轻导演学的东西都是去情节、反叙事的,很多学生毕业了连视听语言基本功都不具备。现在需要的是能够讲好故事的导演,他们根本就不擅长这个,怎么可能出得来?

  中国电影最的大问题不是总局,不是审查,不是资金,也不是其他的,而是出在把持着电影评论和教育的这帮人身上,这帮祸害不滚蛋,中国电影就没有希望!”

  张然这个微博发出来后,半个评论界的人都被他的话给激怒了!

  我们是中国电影的祸害?

  我们能把谢晋打垮,能把张艺谋批臭,我们同样可以灭你张然!

  于是,这些专家教授开始攻击张然,攻击张然的电影,什么缺乏思想深度啊!什么文化买办啊!什么流氓美学啊!全出来了!

第672章 墙内开画墙外香

  国内影评界对商业片向来是有偏见的,而且这种偏见存在几十年了,这几年随着商业大潮的兴起,商业片越来越受重视。不过评论界对商业片的偏见始终没有减弱,只要是商业片导演几乎都被评论界的老专家老教授们批过。

  这些商业片导演们早对这些所谓的专家教授不满了,现在看到张然出来叫板,他们都纷纷出来声援张然,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

  最先出来的是宁皓,他到现在拍的几部电影都不受评论界待见,《疯狂的石头》还被北电黄式宪教授点名批过,说不是喜剧,是闹剧;而《疯狂的旅程》骂得更狠了。宁皓对这帮评论界的人早就不满了:“国内影评界的专家教授们思维还停留在三十年前,动不动就戈达尔,伯格曼,说轻点是跟不上时代了,说重点就是榆木脑袋。这些是中国电影理论界的主流,可以想而知,中国电影理论匮乏到何种程度了!”

  冯小钢的电影这么多年来,就没有受评论界的待见过,对评论界的怨气那可以说是大如天:“张然没说错,中国评论界好多人装大尾巴狼,动不动就扯思想、扯理论,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懂,整天举着思想和文化的棒打人,就是一帮文化纳粹!”

  当然,文化圈和影评界也不是铁板一块,支持张然观点的也不少。

  著名影评人周黎明认为:“电影有艺术片,有娱乐片,各有不同的批评标准。如果说,对一部主要指向是娱乐的影片,不谈娱乐手段成功与否,不研究接受效应,而是举起艺术、文化的大棒,将其一棍子打死,对整个电影产业是不利的。”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饶曙光表示:“这次的争论反应出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中国现在的电影批评系统严重落后于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没有建立起与中国电影产业化相适应的批评系统。其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包括评论家在内的大多数人对商业电影缺乏相应的评价尺度和标准。如果不能建构起商业电影的评价体系和标准,那么,中国商业电影、尤其是中国大片的健康发展仍然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张然在电影圈的影响力本来就大,而且现在是春节期间,大家都不上班,比较空闲,越来越多的导演,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授站了出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网络上掐成了一团。

  就在张然坐在电脑前,悠闲的浏览各种评论时,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接通之后,电话里传出来的声音让他吓了一跳:“张然,你好!我是谢晋!”

  张然吃了一惊,老头八十多了吧,没想到会给自己打电话,赶紧道:“谢晋导演!您好您好!没想到您会给我打电话,我真是受宠若惊!”

  谢晋呵呵笑道:“最近两天你们的争论我看到的,我打电话,是有几句话想对你说,过去我们中国电影讲故事的能力是很棒的,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但到了现在,中国电影讲故事的能力在退化。好莱坞特别善于讲故事和尊重观众,在学习好莱坞的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迄今为止,在世界电影中仍是好莱坞电影居首位,这就很值得我们探讨、研究。你现在做的是对的,做得很好,不要被那些评论家左右,一定要坚持下去!”

  张然听到这话颇为感动,原来老头打电话过来是给自己鼓劲的,就道:“我见识过好莱坞的强大,也知道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对,不会被别人轻易左右的。说实话,我根本不在意评论家说什么,现在国内评论家的水平低得可怕,他们的评论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我真正在意的是,这种漠视电影娱乐性,一味追求艺术性的思维还统治着教育界,这种思维是中国电影的大敌。我出来发声,就是希望引发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谢晋点头道:“所以,你才建立亚洲电影学院,用好莱坞的方式培养导演吧?”

  张然道:“是的,尽管北电这两年也开始重视商业片,但很多老师骨子里依然是蔑视商业片的,更重要的是商业片要比艺术片难很多,艺术片只要懂得使用电影语言、基本的手法都会,把艺术思想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商业片要取悦于观众,你功力不够,就吸引不了观众。北电现在的老师大多是理论派,几乎没有在商业片上成功的导演。自己的都不知道怎么吸引观众,怎么教学生?要改变这种局面,那我只能自己培养!”

  谢晋心中有些感慨,电影圈有很多人都对中国电影现状不满,时不时会有人出来痛骂,可往往都是骂完就算了,很少有人愿意从根本上去改变,只有张然在这么做,他开口道:“魔都原本是中国电影的高地,但现在离电影越来越远了,魔都应该像你们那样,建立一个向好莱坞学习的电影学院。对,就应该这么做,我去找领导谈!”

  等谢晋挂掉电话后,张然还有点愣神,这老爷子八十多多了,还风风火火的。在张然重生前魔都就联合北美的学院搞了一个什么电影学院,只是不知道最终效果如何,现在有谢晋老爷子出马,恐怕这个电影学院会提前几年出现。

  对中国电影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中国电影现在最缺的就是专业人才,如果能多两所将好莱坞电影工作规范为教学内容的电影学校,那么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必然会大大提高!

  这也许是这次的争论最有价值的东西!

  2月11号上午,一周票房出炉。《唐山大地震》在国内没有遇到任何对手,以7600万轻松拿下冠军。不过这个首周成绩对一部投资3亿人民币的大片来说,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要知道《集结号》投资仅仅8000万,而且在几乎没有大牌演员加盟的情况下首周都取得8000万的成绩。

  因此,不少媒体都在叫嚷“《唐山大地震》票房惨败”、“张然遭遇滑铁卢”,而影评界也抓住了一个抨击张然的点,迅速展开攻击。

  朱大柯也利用这个机会对张然进行了反击:“《唐山大地震》首周4天票房才7600万,票房惨败,难怪向来淡定的张然这回急了,直接对我这个批判者开骂!一个好的艺术家应做到德艺双馨。张然爆粗回应我,这根本不是真正大艺术家的格调。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文化教养的缺乏,面对公众舆论,缺少起码的自我约束能力。一遇到负面的东西就轻易丧失自我约束力,就跟人对骂,这样做令公众何堪?令那些推崇你的各阶层文化人士何堪?《唐山大地震》票房惨败,这也许从某一个层面说明,如果艺术家缺少自我约束的自制力和文化修养便难以拍出好电影。不是好电影,票房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张然对与《唐山大地震》的票房比较淡定,虽然总票房看上去不是很好,但连续两天都是逆跌幅,回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就在这天下午,《唐山大地震》在日本的票房出炉,首周4天取得了7.4亿日元,仅次于大热门《死亡日记:L改变世界》的8.46亿日元,排名日本票房榜的第二名;而在韩国,《唐山大地震》在韩国以55万人次成绩,成为韩国的票房冠军。

  香江的情况跟内地比较接近,观众忙着过年,前两天表现不佳,但到了初三开始回暖,首周四天取得了645万,排名第二。

  而在北美《唐山大地震》吸引了大量华人观众走进电影,各个城市唐人街的电影院人头攒动,最终首周取得了1410万的成绩,仅次于马修·麦康纳主演的喜剧片《淘金俏冤家》,票房突破2000万几乎没有任何疑问。

  除去这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外,其他只要有《唐山大地震》上映的地区票房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过统计之后,《唐山大地震》首周在全球取得了将近5000万美元的票房!

  对于一部不是卖打戏的华语片来说,可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

  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唐山大地震》的口碑也非常棒,这必然会带动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

  “前年东映翻拍了《日本沉迷》,国内大肆吹捧,把电影说成了杰作。现在看完《唐山大地震》,感觉差得太远了,不管是电影技法,还是对情感的描绘。日本以前有很大气的导演,他们能把电影拍出惊人的气势来。但现在日本已经没有这样的导演,就连年轻人也都娘化了,日本已经没有未来!彻底完蛋了!”——日本网友。

  “张然是世界级的导演,中国电影因为有他越来越强大了!我们韩国电影什么时候才能出一个张然这样的导演啊,他要是韩国人就好了!”——韩国网友。

  “内地的电影发展太快了,现在竟然能够拍出这种不输好莱坞的纯华语片。现在香江导演都在拍什么?除了古装片,就是警匪片,你们就不能拍点其他么?香江电影就是被这些不思进取的电影导演搞扑街的!”——香江网友。

  “电影非常震憾,充满感情且感人。张婧初奉献了专业级的演出,太有才了。你们绝对会喜欢她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不想透露太多的细节,但我可以这样讲:我哭了好几次,幸好我带了纸巾。”——美国网友。

  在内地除了部分专家教授,不管影迷还是普通观众对电影的评价都非常高,《唐山大地震》在时光网上的评分已经变成了8.6分,在豆瓣电影网上的评分更是到了8.8分;而在微博、在各个普通社区、在QQ群,《唐山大地震》也开始刷屏,许多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在向自己的朋友推荐这部电影。

  晚上七点的《新闻联播》开始后不久,电视中出现了《唐山大地震》的报道,镜头画面里影院人山人海:“中国导演张然的史诗性电影《唐山大地震》日前在北美上映,在当地华人群体中引发轰动……”

第673章 打脸了吧

  镜头中,一位中年妇女眼泪汪汪地道:“我也很少进电影院看电影,但是这一部和先生一起看了,今天是请了家里长辈们一起看,真的特别感动,特别温暖!”

  紧接着,一名五十多岁的老人激动地道:“这部电影真实的表现了中国人的情感和善良,过去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形象有很多误读,其实我们是一个重亲情重感情的民族。我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也作为这个民族的一分子,感到非常的自豪!”

  在进行了一圈采访后,镜头回到了演播室,主持人罗京表情严肃地评价道:“十年前,在国际的荧幕上、舞台上,来自中国的面孔也并不多见。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舞台,世界也成为了展示中华文化的舞台……”

  《新闻联播》对电影票房无疑是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的,《新闻联播》对电影的肯定,必然会导致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包场。当然,在对电影票房起到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引发了公知对张然的讨伐,他们纷纷叫嚣,政府果然出来为张然这个大五毛买单了!

  本来《唐山大地震》的票房一直在回暖,现在有《新闻联播》助攻,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票房一天高过一天。

  2月14日是情人节,对电影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档期,情人节档期。

  在这天,卖玫瑰小贩早早就守在门口占据有利地形。在全国众多电影院,从上午8时起,售票口前都排起了长队,出售饮料、零食的柜台前有长队在等待。电影城大厅内满是手拿零食说笑着等候电影开场的情侣。许多买不到电影票的人焦急地四下打听着有没有退票,甚至拦住有票的人问是否愿意高价转卖。

  在这天,上映的爱情片和恐怖片不少,比如郭涛主演的《婚礼2008》,比如大甜甜主演的《狂蟒惊魂》。不过这些片子几乎都无人问津,售票厅里几乎都是相同的声音“要两张《唐山大地震》的票”。

  对男生来说,情人节最适合的有两种电影,想要女朋友躲在怀里默默哭泣就看感人的电影;想要女朋友在怀里尖叫就看恐怖片。不过国产片恐怖片实在太烂,根本就不吓人,达不到让女朋友躲在怀里的效果。

  于是,《唐山大地震》就成了情人节这天情侣们的最爱。

  2月15日,情人节票房数据出炉,《唐山大地震》票房竟然达到了3850万!

  这个数据刷新了情人的单日票房,也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单日票房记录!

  得知这个数据之后,电影圈一片哗然!

  尽管这几天《唐山大地震》票房在回暖,但在很多票房专家看来,情人节挡最受欢迎的应该是爱情片和恐怖片,而《唐山大地震》属于历史片,或者灾难片,电影又那么惨烈,情侣们肯定不爱看。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唐山大地震》在情人节会爆成这样,所有人都被这个数据震惊得目瞪口呆。

  三天之后,一周票房数据出炉,《唐山大地震》在经历了首周的平淡后,终于迎来了大爆发,取得了1.75亿的票房,累计票房达到了2.5亿!

  这个成绩让影迷与业内人士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而那些叫嚣《唐山大地震》票房惨败的媒体和专家只觉脸火辣辣的,好像让人给抽了似的!

  这个成绩出来后,电影的三个投资方世纪巅峰、中影、以及唐山方面都欢呼雀跃,电影才上映十一天,就取得了这个成绩,按照这个走势票房,按照电影的恐怖口碑,票房突破3亿是指日可待,突然4亿也没有什么疑问。

  毫无疑问,《唐山大地震》将再次刷新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

  紧接着,《唐山大地震》上周的海外票房也出炉了。

  在这周《唐山大地震》日韩在持续发力,在日本《唐山大地震》取得了8.34亿日元的票房,成功超越《死亡日记:L改变世界》,成为票房冠军;在韩国《唐山大地震》以53万人次继续高居榜首,总人次超过了百万。

  在这周,《唐山大地震》在香江彻底爆发了,取得了1134万的成绩,成为本周香江票房的冠军;在这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都全面爆发,都取得了当地票房冠军。

  与整个东亚地区的火爆相比,《唐山大地震》北美地区的表现则比较稳定,取得了830万的票房,排在第四名,累计票房2240万,直接冲到了北美外语片票房排行榜的第七名。

  在欧洲《唐山大地震》的表现参差不齐,在法国有欧罗巴影业宣传;在英国,顶峰娱乐有宣发团队,还有大量的百视达门店参与宣传;由于宣发做得好,在英国和法国《唐山大地震》票房高歌猛进,但在其他地区大部分都表现平庸,部分地区甚至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不过总的来说,《唐山大地震》的表现是极为出色的,在全球取得了5500万美元的票房,总票房已经突破一亿美元的大关,这个成绩超过了周星驰的《功夫》,仅次于《卧虎藏龙》和《英雄》,在华语片中排名第三。

  《唐山大地震》票房爆发,自然让粉丝们喜不自胜,在网络上,张然粉丝,以及《唐山大地震》的影迷纷纷跑到朱大柯的博客下面留言。第一个留言的网友率先回复道:“哈哈,打脸了吧!上影厂发来贺电!”

  “哈哈,打脸了吧!谢晋粉丝发来贺电!”

  “哈哈,打脸了吧!北电表演系发来贺电!”

  “哈哈,打脸了吧!唐山人民发来贺电!”

  “哈哈,打脸了吧!秦川人民发来贺电!”

  在不到五个小时,朱大柯受到了两千多条打脸贺电,这些贺电不光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有来自火星、来自那美克星的,这一条条打脸的贺电简直谩骂还要让朱大柯难受,这真的是在打他的脸啊!

  朱大柯郁闷至极,觉得张然脑残粉实在太多,而且这些脑残粉完全不讲道理,跟他们实在无法沟通,于是他决定关闭博客,不过在关闭博客之前,他写了封告别信:“我的这个开了近半年的博客,在我写完这篇告别辞后即告关张。我对张然的批评其实完全是文艺批评,我也欢迎对张然对我提出批评,但张然却纵容他的粉丝到我的博客对我进行各种谩骂,整个博客以及变成了公共厕所,已经超出了批评的底线。所以,我决定,在发表这封公开信以后,就要关闭我博客的评论版了,我不想听到聒噪和谩骂。中国电影要发展就必须冷静下来,要经得起批评。谢谢大家的光临。再一次谢谢。”

  不得不说朱大柯这手玩得很漂亮,给人一种张然禁不起批评,发动粉丝谩骂,而他是不堪谩骂最终不得不退出博客的印象。果然,在朱大柯宣布退出博客后,批评家们以此为攻击点对张然和他的粉丝展开咯猛烈的抨击。

  其中作家陆兲明的话说得特别难听:“这些人骂到朱大柯不得不关闭自己的博客,他们的这种做法,总让我想起当年的红卫兵,想起一些黑道上的人欺行霸市。这些小孩子从小生长在一个没有人对他们说不的环境里。长此以往,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以为自己怎么干都是天才的做法,那么当他们长大起来的时候,这是很可怕的。如果让我说,朱先生有一点估计错误,就是还把对方当成文化人来对待了。”

  对陆兲明这话张然的粉丝自然无法接受,于是他们纷纷到陆兲明博客下狂喷,怎么难听怎么骂,怎么恶毒怎么骂,不是死爹死妈,就是断子绝孙。

  陆兲明是文化人,哪里遇到过这种辱骂,差点没把心脏病气出来。

  网友们对陆兲明的围攻惹恼了导演陆钏,陆兲明是他爹,他这个做儿子的不可能坐视不理,更何况他在心里是非常痛恨张然。如果没有张然,那他就是新生代导演中的第一人,如果能够把张然打垮批臭,那他就能够成为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了。

  因此,陆川发了一篇长微博,声援父亲陆兲明,而且还@了张然:“我知道父亲在维护一种批评的自由。如果说在老一辈的手中,我们得不到批评的自由,那么在张然这一拨人的手中,我们就能得到了吗?我们依然得不到,说他们是红卫兵,一点没错。我讨厌红卫兵,因为他们会把铜头皮带抽在老舍的脸上,现在某人的粉丝不是在这么干吗?管好你的狗!”

  张然中午在奥运运营中心看到了陆钏的话,他马上进行了回复:“说到红卫兵,我觉得网友真不是。因为红卫兵喜欢扣帽子,喜欢挥舞着某种大棒打人。现在网友骂几句就成红卫兵了,现在要自由了,那么请问挥舞着文化殖民的大棒攻击谢晋和上影厂的时候,正义的陆兲明先生去了?张艺谋《英雄》上映,说电影是文化恋尸癖;说电影是法西斯美学;正义的陆兲明先生去哪儿了?现在网友骂朱大柯几句就被说成红卫兵,到底谁是红卫兵?

  我始终认为电影批评应该从电影出发,评论电影不讲电影怎么样,整天扯思想,只能说明中国电影理论和批评的贫乏。现在中国的电影专家教授们还整天捣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那点东西,但现实是意大利和法国电影已经被好莱坞虐成狗了。法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土电影不得不出台法律,将好莱坞影视作品限制在40%,才勉强保住了30%多份额。现在中国评论界整天说好莱坞是垃圾,如果好莱坞是垃圾,那这些被好莱坞虐成狗的算什么?垃圾都不如吗?口口声声好莱坞没有艺术,那什么叫艺术?这帮狗屁专家教授整天把中国电影挂在嘴上,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中国电影会怎么样,他们对中国电影的批评只是满足他们内心的道德癖,就像过去的酸腐文人喜欢给寡妇立贞节牌坊。他们宁可中国电影放弃百分之九十九的市场份额,宁可中国电影市场被好莱坞统治,也要保全电影作为艺术的处女身。对这帮祸害,我就三句话:去你妈的!滚你妈的!操你妈的!”

第674章 给陆钏上一课

首节上一节337/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