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291节

  张然见其他人都不说话,只好站出来了:“我们之所以用缶,在于我们需要一个像鼓,但又不是鼓的乐器。它上面必须蒙面,这样敲击鼓面才能发光,用其他乐器不是没有效果,就是有活体传承,不能乱改的!”

  提出观点的领导坚持道:“中国古代乐器那么多,既然你们能找到缶,那就有可能找到更合适的乐器,你们再找找!”

  张然觉得蛋疼无比,真尼玛是领导一张嘴,下面跑断腿。明明有好方案不用,非要瞎改,哪有这样的!

  汇报结束后,张然没有时间抱怨,直接启程奔赴唐山,为电影开机做最后的准备。电影将在9月15号举行开机发布会,只有十天了,有不少事需要他亲自处理。

  与张然一同启程的除了张婧初,还有张然班的学生。让他们到这种大戏中跑跑龙套,对他们来说也是难得的体验。其他学生们都是第一次进电影剧组跑龙套,都挺兴奋;只有杨迷特郁闷,老娘能当央视女一号的,现在竟然跑龙套,这也太惨了吧?

  杨迷觉得特别委屈,缠着张然要角色:“张老师,你说我现在好歹也是备受期待的新人,怎么着也不能让我纯跑龙套吧,怎么着也得给我安排两句台词吧?”

  张然把杨迷的手从自己的胳膊上摘下来,问道:“你会说唐山话吗?你一口京片子我怎么给你安排台词!”

  杨迷振振有词地道:“难道唐山就没有北平人了?我演在唐山的北平人不行么?”

  张然很严肃地道:“电影整个现场所有演员都是唐山口音,突然冒出一个北平口音,显得突兀,会破坏电影的气氛。这样,我给你安排个没台词,但可以露脸的角色!”

  杨迷马上道:“要有特写镜头!”

  张然怒道:“你还敢挑肥拣瘦,再闹我让你演尸体!”

  在张然看来口音是角色灵魂的一部分,这必须要做好。如果演员口音不对,观众就很容易出戏。张然当初去看吴雨森的电影《赤壁》,梁朝伟、金城武的口音就不说了,最要命的是张震和赵微,明明演的是兄妹,结果一个台湾腔,一个北平腔,这尼玛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妹?

  相反,美国电影这种状况就比较少,如果电影涉及到口音问题,在电影开机之前,剧组会拿几个月训练,会请口音指导对演员的口音进行纠正,正式开拍了,口音指导也会在现场对演员的口音进行纠正。

  国内影视作品演员的口音经常让人出戏,其实就是剧组不重视,演员也懒得下功夫。不过张然可不惯这毛病,他对这部戏所有电影演员的要求就是口音要达标。王珞丹、季辰他们五月份就到唐山体验生活了,像宋珠儿这种小朋友要上学,也找了专门的老师,每天晚上培训一个小时,专门练唐山话。

  张然不是唐山人,也听不出来他们说的到底怎么样,不过到了剧组之后,他专门请了几个唐山当地的老人,让他们检查王珞丹他们的唐山话说得怎么样。直到大家都说王珞丹他们的口音没问题,他才彻底放心。

  《唐山大地震》这部戏的场景非常多,需要的群众演员也特别多,而且需要唐山口音,肯定不能到外地找。9月11号,剧组在南湖公园的外景地公开招募群众演员。来报名的有好几千人,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张然看到有位老人带着四五岁的小孙女来报名,就问:“大爷,你觉得这地方有没有当年的感觉?”

  老人有些激动地指着街对面的站台,道:“看到那个10路站牌没有?当年我经常坐这趟车,从起点唐山火车站到终点古冶站,车费是4毛2分。”

  听到老人这么说,张然满意的点了点头,霍廷霄他们把工作做得很扎实。

  时间很快到了9月15号。张然一大早就起了床,洗漱之后,他站在窗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部戏筹备了整整一年,现在终于要开始了!

第573章 开机发布会

  张然准备出门的时候,才想起有个问题自己昨天忘了说,今天的开机仪式是地震纪念碑前举行,到时候会有向地震罹难者敬献花篮并默哀的仪式。这种场合不能穿得太鲜艳,应该穿黑色或者素色。

  王珞丹他们应该懂这个的,毕竟在唐山体验了几个月的生活,应该有这个认识。张然担心的是自己班的几个学生,尤其是杨迷,整天咋咋呼呼的。要是他们穿得花枝招展的出现在那种严肃的场合,就丢人丢大发了。

  不过当张然敲开女生的寝室,看到眼前的杨迷,微微一怔,杨迷竟然穿了一件黑T恤,再看其他女生,袁珊珊、林晓璐和焦俊燕也都是黑T恤。张然笑了起来,虽然这些孩子平常咋咋呼呼的,但其实还是很懂事的。

  杨迷见张然露出了笑容,故作警惕地道:“小然然,你怎么笑得这么猥琐?告诉你,可别打我的主意啊!”

  张然在杨迷的头上拍了一巴掌:“我打你个大头鬼!”

  离开女生房间,张然又敲开了班上男生的房间,男生们也都是一身黑。接下来,张然又来到宋珠儿的房间,发现她妈妈也给她换上了黑色的连衣裙,看来大家都很注意这个问题。

  等来到遗址公园,张然发现到场的媒体记者也不例外,基本上都穿的是素色,整个遗址公园里就没有颜色亮丽的服装。

  阴沉的天空下,抗震纪念碑广场被庄严肃穆的气氛所笼罩。现场没有音乐,也没有海报,只有黑底白字的“唐山大地震开机仪式”牌匾,向人们昭示着今天的与众不同。

  当电影频道的主持人金纬宣布开机仪式正式开始后,剧组全体人员首先向抗震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向地震罹难的二十四万同胞默哀三分钟。

  接下来,先是唐山市市长陈国英致辞,然后韩山平在现场表示,他相信在张然导演的率领下,《唐山大地震》一定会拍摄成功。

  待张然发言时,他并没有说太多,只是简单表示:“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全力做好电影的拍摄,历史地再现当年英雄的唐山人民铸就的伟大的唐山抗震精神!”

  下午,张然率领众主创出席了《唐山大地震》开机后的首次发布会。上午的开机仪式,张然他们没有接受采访,因此媒体记者们是摩拳擦掌,准备好了各种问题,等着向剧组的主创发问。

  《唐山大地震》本身是举国关注的题材,而且又是张然亲自执导,就关注度而言绝对是拳打冯小钢,脚踢张艺谋。整个发布会,简直让国内有关的记者们都蠢蠢欲动。

  这次发布会的大厅很大,比张然以为举行发布会的大厅都要大。即使是这样,整个现场依然被挤得满满当当,可见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关注。

  新闻发布会依然由金纬主持,在唐山市宣传部长讲话之后,张然和张婧初他们这些主创被请上了舞台。张然作为导演自然坐在了正中间,左边是张婧初,右边是王珞丹,其他演员按照角色的重要程度依次排开。

  张然简单介绍了一下剧中的人物关系,张然和张婧初扮演一对夫妻,不过地震之后,张然扮演的角色就死去了;他们有一双儿女,女儿由宋珠儿扮演,儿子由唐山的一个小演员扮演,戏份比较少,但很关键;季辰和王珞丹扮演张然的弟弟妹妹,曹炳坤扮演王珞丹的丈夫;胡君扮演的是张婧初回家所坐汽车的司机。

  等演员们自我介绍完毕,金纬向张然抛了个问题:“张导,听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专门从德国进口了一套最先进的地震仪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套设备吗?”

  张然知道金纬抛这个问题给自己就是想让自己介绍一下电影的特效,这是电影的最大看点之一。他冲金纬笑了笑,道:“首先我要说明一定,这部电影的特效尽管有很多国外团队参与,但真正起主导的作用的还是咱们中国自己的团队。这部电影跟《时空战士》不同,《时空战士》主导特效的是澳大利亚团队,那时候我们的技术和人家差得太远,只能给人家打下手。经过这几年的积累,现在我们有能力自己来做这样的大项目了。你说的那个震动平台其实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不过材料是进口的,然后请唐钢的师父帮忙焊接和组装的。

  这个震动平台的作用是这样的,以前拍地震的戏,基本上是靠演员的表演去表现晃动的感觉,但出来的效果不是很真实;而我们这部电影最大的追求就是真实,所以特效组就设计了震动平台。前几天,剧组的演员还去试过。”

  张然指着胡君,道:“胡君就去试过,当他站在震动平台上,启动之后,几下就被晃倒在地上了,站都站不起,整个效果跟真实地震的状态非常接近。《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非常难拍,最难的地方在于特效。这个特效的难点就在于必须模拟真实的地震,这个特别难做。其实好莱坞大片的那种天塌地陷啊,一座大楼垮塌了啊,那种还没有那么难。我可以这样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工业目前能够做到的最高水准,它可能会改变国人对中国电影的认识。也许可以改变世界对中国电影的认识!”

  很快进入了记者们喜闻乐见的采访的阶段,记者们都变得踊跃起来,都抢着起来提问。

  张婧初是电影的女一号,有记者首先向她提问:“婧初,我们都知道你没有结婚,更没有孩子。但这次在戏里却要扮演两个孩子的母亲,是否觉得是一次挑战?”

  张婧初显得颇有自信:“这个角色对我来说不是个挑战,反而能让我把对母亲的理解释放出来,你可能不了解我,其实我是个很有母性情怀的人。”

  说的时候,张婧初在桌子下面把手伸给了张然;而张然则笑着握了握她的手。

  马上有记者把问题抛给张然:“张导,年初电影启动的时候,你说过电影会在7月底开机,是什么原因推辞到了9月份呢?”

  张然解释道:“在7月初我们拿到了新型的4K摄影机,采用4K摄影机拍摄,那这部电影将是世界上第一部4K电影。可能大家不明白4K是什么概念,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相当于VCD跟DVD画面的区别,画面清晰度差别很大。使用这种摄影机,以前的很多方案就不能用了,所以推迟了一个多月。不过我认为是值得的,我们这部电影投资3亿,要在国内收回成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海外的表现就非常重要。只是外语片在海外很难卖,海外人士知道唐山大地震的也不多,电影要在海外发行,你就必须要有宣传点,而世界上第一部4K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

  有记者问道:“你刚才说电影特效很多,很难做,还说《唐山大地震》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新高度,那这部电影是好莱坞风格的灾难片吗?”

  张然觉得记者的理解有误,纠正道:“我们肯定不能像好莱坞灾难片那么拍,要是让好莱坞拍,电影大概是这样的。男主角是国家地震局的研究人员,负责地震研究工作。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漂亮的妻子,一双可爱的儿女。大地震的半年前,男主角通过观察,认定唐山地区在7月底会有7级以上的大地震。男主角意识到这个事情很危险,就作了一份详尽的分析,向上级报告。

  不过由于之前预报地震,引发发了不少骚乱,主管领导就把男主角的报告打了回来,并要求男主角不要再研究下去了。但男主角不听,并且越级上报了这件事。这下就激怒了主管领导,他不但停了男主角的职,还把他调到了外地。

  地震发生前夜,各种临震数据表明大地震即将来临,男主角坐不住了,他借了辆汽车,准备回城找妻子和孩子。可是他刚进城,大地震就发生了,地动天摇,天崩地裂。男主角疯狂的躲避着楼房的垮塌,地面的裂缝,一路之上险象环生。最终男主角依靠过人的本事躲过了一波又一波的险情,赶回了家。

  然而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家已经倒塌,变成了一片废墟。男主角简直快要崩溃了,痛苦的捶打着地面。就在这时,地下传来了儿子的叫喊声。原来妻子和儿女凭借男主角传授的地震知识,在地震发生时候躲在了墙角,他们并没有死。男主角激动之余开始拼命挖掘,救援队知道后也赶来帮忙,众人一起挖掘救人。经过艰苦的发掘,男主角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被救了出来,整个现场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好莱坞大概就这么拍,但要是《唐山大地震》拍成这样,你能接受吗?”

  在场记者听得目瞪口呆,真要让好莱坞拍,恐怕真是这样,但这还是无比惨烈的唐山大地震吗?

  张然笑了笑,随即严肃地道:“好莱坞灾难片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但要是《唐山大地震》拍成那样,不要说观众饶不了我,连我自己都没办法原谅我自己。几个月前,我到唐山的时候,问过一些经历过大地震的老人,问他们觉得这部电影应该怎么拍。几乎所有人只有一个要求,真实,就是要真实。有个大爷对我说,他讲的真实,不是说里面的故事要讲全他们的经历,只要能抓好一个人和一件事,符合真实,就足够了,所以,我们这部电影最大的追求就是真实。”

  尽管张然把事情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但是第二天媒体给出的标题依然夸张“张然:《唐山大地震》比好莱坞大片更真实”、“张然猛批好莱坞特效虚假”。

  看着手里的报道,张然十分无语,这群没节操的媒体,我什么时候猛批好莱坞了?他把报纸往垃圾桶一塞,随即提高嗓门道:“大家停一下,我说个事,今天我们这部戏就正式开拍了,我们这部戏有非常多的群众演员,他们基本上来自唐山本地,很多有过家人在大地震中罹难或幸存的经历,他们能参与这部电影是我们的幸运,所以,一个镜头要是过了,大家一定要鼓掌,千万不要怜惜掌声!”

第574章 合成长镜头

  业内人士都称大型摇臂为大炮,这玩意看上去确实像大炮。张然他们使用的大型摇臂简直可以称为重型大炮,有12米长,可以让摄像机升到6层楼的高度。

  摄影组将调试好的摄影机装在了摇臂前端的安装平台,紧接着,为摇臂安装遥控器,以及电源和充电器,随即又接通电源,对摇臂进行调试。

  在确定摄像机水平旋转、垂直俯仰都非常灵活后,摄影组向前推动摇臂,将摄影机从二楼的窗口缓缓推进房间,将摄影机的镜头画面对准了墙上的一张全家福。

  对电影来说,开场镜头特别重要,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牛逼导演开场镜头一定非常牛。《唐山大地震》的开场镜头就是从这张全家福开始的,爷爷和奶奶坐在第一排,一个抱着孙子,一个抱着孙女,张然、张婧初、王珞丹、季辰站在后排,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微笑,是非常幸福的一家。

  这张全家福对电影来说非常重要,不但能够揭示人物关系,后面几次转场也是通过全家福来完成的,地震发生后张婧初和王珞丹拼命挖掘亲人,这张全家福也会被挖出来,是家庭和亲情的象征。

  在摄影组忙碌的同时,张然正在二楼的房间给两个小孩讲戏。两个小孩比较活泼,在房间里跳来跳去的。张然赶紧将两个小家伙拉到身边,道:“我的乖儿子,乖女儿,听老爸的话,这栋楼很危险,我们不能跳来跳去的。”

  这真不是吓唬两个小朋友,这片拍摄区的楼房基本上都是半布景、半真实的楼,既没浇筑、也没有不挖地基。现在工作人员进楼测光、布景,而且演员在进出,再加上各种机器设备也都搬进了楼里,张然真的是提心吊胆,生怕大楼塌了。

  尽管演职人员都上了保险,但要是人真的没了,保险有啥用?

  与此同时,副导演于飞鸿也正在楼下给群众演员讲戏,并指挥群众演员走位。同时,她还一遍遍的叮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笑,一旦被穿帮就得重拍。”

  半个小时后,拍摄工作准备好了,演员也已经就位。

  这场戏张然需要亲自出境,于飞鸿暂时接手了导演的工作,她拿起步话机发令:“各组准备,下面我们开始实拍。开机,打板,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群众演员开始走动,演员开始进行表演。

  摄影机对着全家福拍摄了两秒钟后,操作员开始向后拉动摇臂,与此同时,张然出现在了镜头中,跟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说着话。

  摇臂很快拉出了二楼的房间,随即开始旋转,将镜头对准了刚刚走进小区的王珞丹和曹炳坤。

  小区里的一个大爷看到王珞丹他们,笑着问道:“李娜,你和小曹回门来了?”

  回门又称归宁,是指女子出嫁后首次回娘家探亲,一般是在新婚之后第三天。

  王珞丹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腼腆地笑了笑,道:“我和曹坤回家来看看!”

  就在这时,传来宋珠儿脆生生的喊声:“小姑,小姑!”

  摄影机镜头又摇了起来,对准了趴在窗口欢呼的宋珠儿。她对着楼下的王珞丹喊道:“小姑,接住我的飞机!”说完,她对着手里的纸飞机哈了一口气,猛地掷了出来。

  纸飞机没有落在院子里,在一阵清风的帮助下,飞了起来,而摄影机的镜头也跟着纸飞机指向了天空。

  监视器后的于飞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站了起来大声,道:“停!”随即又大声道:“大家休息一下,等导演来看这个镜头怎么样!”

  张然从楼上走下来,走进了院子里一个由蓝布搭成的帐篷。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建设,现在张然剧组拍戏,在拍摄现场特效、DIT、导演组等部门会聚在一个帐篷里工作,这样既能避免很多干扰,也方便导演发号施令,张然他们习惯性的把这个地方称为“大本营”。

  走进帐篷,坐在导演的位置,张然拿起步话机问摄影与录音有没有问题,在确认没有问题后,他让工作人员在等离子大屏幕显示器上播放刚刚拍摄的画面。等画面放到王珞丹和老人对话的时候,张然发现了问题,有群众演员看镜头了。

  张然从“大本营”出来,来到院子里群众演员面前,叮嘱道:“刚才的镜头没有过,我们需要重新来一遍。大家记住了,千万不要看镜头,一看镜头,那这场戏就穿帮了,需要重来!”

  拍摄很快重新开始,但这次依然没有过,摄影师和宋珠儿没有配合好,纸飞机飞的时间太早,没有配合上。

  直到第七遍,张然才对整个镜头满意,演员走位都很准,表演也不错,整体效果相当出色。不过张然还是没有叫过,转头看向旁边的语言指导老师,问道:“苏老师,演员的口音有问题没有?”

  指导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而且是张然粉丝,她看了张然一眼,没有说话。

  张然不解地道:“怎么了?演员的口音到底有没有问题?”

  指导老师鼓足勇气道:“其他人的口音比较标准,就是导演你的口音有点问题。”

  张然大惊:“啥?我的口音有问题?我唐山话这么标准,怎么会有问题?你不会听错了吧!”张然见指导老师不说话,众人都幸灾乐祸的看着自己,走到帐篷门口,冲和王珞丹搭话的老大爷招手:“大爷,你过来下。”

  等老人过来后,张然用唐山口音说了句话,然后问道:“大爷,你是明事理的人,你觉得我这唐山口音怎么样,地不地道?”

  老爷子想了想,道:“我觉得说得还可以,就是带了点保定口音!”

  周围的群众演员都大笑了起来,帐篷里的工作人员更是笑成一团。

  其实张然不是不相信指导老师,只是连拍了好几遍,他发现很多群众演员变得有些紧张了,就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放松下来。他咳嗽一声,厚颜无耻地道:“看来我真的很有语言天赋啊,都没人教,竟然掌握了保定话。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吧!”随即他对着步话机,大声道:“各组准备,我们重来一遍!”

  接下来,张然让指导老师一字一句的教了好两遍,直到字音都抠准了,拍摄才重新开始。这次整个镜头再没有任何瑕疵,张然高声宣布:“这个镜头过了!”

  剧组的人没有忘记张然的吩咐,纷纷开始鼓掌,群众演员们也都跟着鼓掌,整个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电影第一天的拍摄进行得非常顺利,到下午五点就完成了全天的拍摄任务。群众演员散去了,场工们则开始整理现场,收拾拍摄器材。

  吃过晚饭,张然没有休息,就在会议室召集剧组的主创开会。这是每个剧组的例行公式,进行拍摄总结,讨论第二天的拍摄计划,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讲完自己这边的情况,张然抬头看向宁皓,问道:“你们第二小组的拍摄情况怎么样?”

  像《唐山大地震》这种大片,不会是导演每个镜头都在亲自坐镇,许多不需要主角露脸的场景,一般都交给第二摄影组拍摄。这样,不同场景的戏可以分散到不同的地点同时进行,能够大大加快影片制作的进度。

  好莱坞大片在拍摄的时候,经常会有几个摄影组一起开工,比如拍《明日帝国》的时候,男主角在伦敦城郊的摄影棚拍摄;与此同时,在另外一个摄影棚中,邦德的替身正在完成邦德在水中的戏;在伦敦一家购物中心,一个摄影组正在拍由替身完成的,邦德开着宝马横冲直撞的戏;在美国的摄影组正在佛罗里达,邦德从空中跳机的戏;在百慕大,还有一个摄影组正在完成邦德驾驶快艇的戏。要是这些镜头让导演一个个来拍,那一部大片拍下来,拍摄时间可能要翻一倍。好莱坞大片之所以能四五个月就完成拍摄,原因就在这里。

  张然本来也打算三四个小组一起拍,这能够为后期节省不少时间,可惜他们手里就两台red one,实在没办法。当然,用胶片拍也可以,但第二摄影小组主要负责特效镜头,用胶片拍在后期的时候不如用数字方便。

  宁皓对今天的工作很满意:“演员配合得很好,群众也特别支持,整个拍摄非常顺利。”随即他让工作人员将硬盘拿过来,跟机器接好,在显示器播放今天拍摄的画面。

  第二摄影小组拍摄的镜头,宁皓说好没用,必须要张然点头才能过。要是张然不满意,那第二天就必须重拍。

  张然看完宁皓今天拍摄素材,发现这里镜头没有问题,至少是符合他之前的想象与要求的。他点点头道:“没有问题,我们现在去剪辑室,剪辑之后看看接上的效果如何。”

  《唐山大地震》的开篇镜头是一个长镜头,张然对长镜头倒没有什么偏好,长镜头的优点是真实,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会拖慢电影的节奏,让观众觉得累。因为从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来看,看镜头3到5秒后,视觉注意力就会逐步下降。

  张然之所以在开篇使用长镜头,主要是电影的人物众多,很多人物开篇必须要出场,比如胡君,但电影开场的时候胡君跟主角一家没有关系,直接给他镜头安排出场,会显得很突兀。因此,张然打算通过运动长镜头来展示这些人物,为电影后面的发展作一个铺垫;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现70年代唐山的风貌。

首节上一节291/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