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290节

  尼尔呵呵笑道:“我们可没有他们这么乱。他们每个人都想当导演,完全是一盘散沙!”

  “是啊,每个人都想当导演,眼里只有导演,这样的人往往成不了好导演的!”张然微微点头,随即拍了拍手,大声道,“停停停,先不要拍了,我不知道把任务交给你们之后,你们是怎么协调的,就你们的表现,两个字业余!我很难相信你们之前是电影专业毕业的,或者从事过电影行业。我现在问一个问题,我们的专业叫什么?”

  众人齐声回答道:“影视制作!”

  张然笑了笑,道:“不错,我们的专业叫影视制作,而不是导演。事实上,国外很多影视学院并没有专门的导演系,都是影视制作。因为导演对综合性能力要求特别高,如果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足,单纯想做导演是很难的。”张然的专业也是影视制作,只不过说影视制作专业很多人会不明白,就一直是说导演系。他看着尼尔道:“尼尔给他们讲讲,你们当初是怎么上课的吧!”

  尼尔收起笑脸,严肃地道:“我上学的班有24个学生,第一年要拍24部短片。我们的要求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我拍片,其他23人为我服务,同时,我为其他人服务。我们每个人既做导演,又给别人做制片人,还要为另一个人做摄影,同时给第四人做美工。这样一年下来,我们什么都会了,我木工做得很好,电工手艺也不错,只是谁喊一声,我马上可以把电缆厂开过来,把电线接上!不过那是对没有学过电影的新手,你们都学过,或者从事过电影工作,所以对你们的要求更高,你们是每个月12部短片。如果按照你们现在的配合,肯定无法完成!”

  在场的学生全傻眼了,他们知道每个月要完成一部短片,但没想到会是这样。他们本以为可以去北电其他系拉人,没想到必须全部自己干。

  张然露出一个嘲讽似的笑容:“可能有人会想,我想做导演耶,我为啥要掌握摄影、美工这些技能,让其他人来做不就行了吗?告诉你,如果这些都不能掌握,就不要做导演梦了!当你们走出校门,是新人导演,第一部电影是最难的,钱往往都是东拼西凑来的,工作人员水平也很低,你靠什么保证电影质量?你必须什么都懂才行。只有这样,当我们成为导演,才知道怎么协作团队,才会有预见性,走到哪里都能一眼瞧出是什么状况,没有人可以骗你。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把自己的东西有效地表现出来。遇到了困难,你也才知道怎么去解决。谁都想当将军,但在当将军前,你必须是个好士兵!”

  张然看了眼手表:“马上就要开始走红毯了,你们才拍了三个镜头,按照你们原来的拍摄计划,根本不可完成,现在该怎么办?你们以后做导演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赶紧想办法!”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震天的尖叫声和欢呼声,很显然红毯仪式已经开始,有明星来了。北电的学生见到明星的次数比普通人要多很多了,能够让他们这么激动,来的应该是大明星。

  巫尔善知道事情麻烦了,按照原来的计划没法拍了。是放弃那些没拍的镜头,还是怎么办?他求救似的看了张然一眼,然而得到的只是冷笑。巫尔善知道张然指望不上了,这个时候只能靠自己的决断了。他吸了一口气,大喊一声:“尹成贤,马上把斯坦尼康背上,跟我去门口!”

  众人也顾不上跟巫尔善争执,再争下去拍摄就完不成,七手八脚的帮尹成贤穿上马甲式斯坦尼康,把摄影机装好,然后簇拥着他往门口跑去。

  尹成贤跑到大楼的门口,将画面对准红毯,这时他才注意到来人竟然是章子怡和基努·里维斯,难怪会引发如此大的欢呼声,这两位是国际巨星啊!

  章子怡和基努·里维斯的出现,让四周的记者兴奋不已,没想到两位大明星竟然这么早就登场了。记者们本以为他们应该是今天最大牌的明星,但他们快发现自己错了,整个红毯星光闪耀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上一世,万达投资的青岛影视产业园区将举行启动仪式,莱昂纳多、妮可·基德曼、凯瑟琳·泽塔·琼斯、凯特·贝金赛尔等好莱坞巨星登场亮瞎了无数人的眼睛。这一次,亚洲电影学院的开学仪式上,张然倒没请多少好莱坞明星登场,不过他请的人丝毫不逊那些明星。

  “哇塞,吕克·贝松来了!”

  “是李安!他不会也是亚洲电影学院的老师吧?”

  “那是谁?天啊!是马丁·斯科塞斯!”

  “怎么可能?张艺谋导演竟然和斯皮尔伯格一起来了!”

  随着一个个重量级人物的登场,现场气氛彻底被引爆。不管是北电的学生,还是前来采访的记者,全都激动了,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这些人会出现。

  今天到场的国内明星也不少,张婧初、李彬彬、黄圣依等等,要是以往都是红毯上的焦点,每个名字都让人心头一颤。但今天他们全都变成了小粉丝,只有恭恭敬敬要签名的份。

  当然,国内大影视公司也没有缺席,除了华宜,其他能来的基本上都来了,如中影韩山平、光线传媒王长田、博纳的于冬等都悉数前来捧场。因为今天来的除了大导演,还有国外的一些影视公司,比如狮门影业的老板,对博纳这些国内影视公司来说,是难得的拓展人脉的机会。

  有的记者忍不住感叹道:“张然的面子真是够大的,内地影视圈的大佬基本上都来了,还有吕克·贝松、斯皮尔伯格这些国外的大佬,真的太牛了!”

  这句话顿时引起了记者们的共鸣:“是啊,虽然来的明星不多,但来的人可比明星牛多了。张然真的太厉害了,也只有他才有能力把这些人请来!”

  “我倒不觉得完全是张然的力量,关键是咱们国家电影市场快速崛起,老外垂涎咱们的市场,不然让电影学院放津巴布韦试试,你看这些人会不会去!”

  “这话也有道理,不过如果不是张然,其他人肯定没这么大面子,你让王中垒试试,绝对请不动的!”

  “别说话,又有人来了!”

  听到这话,记者们仿佛训练好似的,都转头向红毯的入口望去。

  此时走上红毯是一对夫妇,男的是个老人,而且已经六七十岁了,老态毕现;而他的身边的女人是个华人,四十多岁的模样,穿着低胸金色亮片晚礼服,整个人显得高挑性感,特意烫过的大波浪,让她那英气十足的脸多了几分女人味。

  “这是邓文迪?”

  “默多克和邓文迪,怎么可能?”

  “我没看错吧,他们怎么可能来?”

  在场记者们惊呆了,默多克和邓文迪这对夫妇平日里不喜欢到处张扬,在媒体上露面不多,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出现在这里,实在出人意料。

  默多克和邓文迪的到来为红毯秀画上了一个句点,不过媒体记者在兴奋之余有些苦恼,今天来的大人物太多了,该怎么写实在是幸福的烦恼!

  其实出席开学典礼的还有不少官员,北平市副市长蔡复朝、广电总局局长佟刚、以及教育部、北平市教委、文广局、北电大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都出现了开学典礼的现场,只不过为了保持低调,他们并没有走红毯。

  上午十点整,开学典礼正式开始。本次开学典礼由北电副院长谢晓京主持,在开场致辞中,谢晓京代表北电向远道而来的领导和嘉宾表示了感谢。随即,大屏幕上播放了短片《电影梦》,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了一阵涟漪。紧接着,国内国外很多知名人士也纷纷通过视频向亚洲电影院学院送来了开学祝福。

  接下来,北电校长张慧军、韩国中央大学校长金昌洙和日本大学校长高梨公之被请上舞台,共同发表了讲话。

  三位校长共同为亚洲电影学院描绘了一张全新的人才培养蓝图:“发展深度浸入式培养模式,学生就好像生活在电影公司的制作车间或工厂。学校不仅营造了北美的影视工作氛围,而且完全采用国际领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快学生国际化,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学院的诞生对中国电影而言,甚至对亚洲电影都是一个新纪元。”

  讲话结束后,三位校长在热烈的鼓掌声中走下台。谢晓京看眼坐在第一排,正跟张婧初交头接耳的张然,微笑道:“下面有请亚洲电影学院院长张然先生上台致辞。”

第571章 工业化和类型化

  张然整整西装,意气风发的走上舞台。只是他刚一上台,底下的学生们就开始疯狂的鼓掌,整个气氛十分热烈。

  张婧初鼓掌鼓得比谁都用力,在她看来,张然意气风发的模样,简直无与伦比;而担任微电影摄影的尹成贤也把镜头对准了张然,准备把张然的音容笑貌记录下来。

  张然看着台下坐着的人群,心中十分感慨。

  国内建了很多影视基地,也建了越来越的影院和银幕,甚至几年后就会成为银幕第二多的国家,但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却极为缓慢,根本原因就在于缺电影行业高端人才短缺,技术人才也同样缺乏。

  亚洲电影学院,就是希望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提供人力支撑!

  张然吸了口气,道:“今天,我非常高兴站在亚洲电影学院第一届开学典礼的现场。在这喜庆时刻,我代表亚洲电影学的全体成员,向前来参加开学典礼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在场的学生和嘉宾都纷纷鼓掌。

  张然笑着道:“现在中日韩三国的电影在本土都处于被美国压制的状态,美国电影为什么强大?就在于美国电影是两条腿走路,简单说,美国电影分为两种,好莱坞电影和纽约电影。洛杉矶是商业电影的中心,六大就在这里;纽约是独立电影的大本营,斯科塞斯、李安、伍迪·艾伦等大师都在纽约。

  从美国电影诞生就一直存在着两种路线的斗争,一边是犹太冒险家在西海岸的洛杉矶构筑出梦工场好莱坞,他们商业至上;另一边则是东海岸的艺术家们以纽约城为大本营,坚守戏剧传统和艺术追求,不断创新第七艺术。好莱坞电影带动了市场繁荣,使电影变成了产业,卖到了全世界;而纽约电影,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探索,拓宽了电影的边界,他们探索的东西如果被接受,又会应用到商业电影类型片中,为好莱坞注入新鲜的血液。”

  李安和斯科塞斯微微点头,他们是纽约电影导演,现在也都跟好莱坞有合作,比如李安的《绿巨人》就是环球影业的;斯科塞斯的《无间行者》是华纳的;不过他们在本质上还是纽约导演。

  而在场的学生则是恍然大悟,原来美国电影是这么回事,两条腿走路,难怪这么强大。

  张然丝毫不停,陡然提高声调道:“而中国、日本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条腿走路,在艺术领域做得很不错,拿奖的影很多,但在商业片做得很糟糕,观众不爱看。韩国应该是东亚三国中做的最好的,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商业导演,同时还有金基德、洪尚秀这样的艺术片导演。我跟朴赞郁导演交流过这个问题,韩国电影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就在于韩国从90年代开始,他们有一批电影人,导演、编剧、制作人,他们下决心,非常坚定的向好莱坞学习,彻底的走类型化道路,因此今天韩国电影走在了亚洲前列。当然,韩国电影也存在自己的问题,我这里就不多阐述。我们成立亚洲电影学院的目的,就是跟好莱坞接轨,更好的向好莱坞学习,进而推动整个亚洲地区电影产业的融合与繁荣。”

  朴赞郁点了点头,韩国电影曾经是香江电影的倾销地,他们那一代电影人咬着牙,先是学香江,后来学好莱坞,这才有了现在韩国电影的崛起。不过韩国电影市场太小,必须要向外发展,而中日跟韩国文化相近,市场又足够大,如果能够携手合作,共享市场的话,那么就有机会制作好莱坞大片规模的电影了。

  张然继续道:“我们知道好莱坞大片很厉害,也知道好莱坞强大,那么好莱坞最强大的地方在哪里?我认为在于工业化。什么是工业化?就是专业分工。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好莱坞电影生产工艺约有140多个工种,而中国只有40多个工种。这就说明中国电影产业仍处在粗放化阶段,尚未达到精细化和现代化。

  好莱坞电影是以精细分工的生产流程作为基础的,其实不只好莱坞大片这样,几十万,一两百万的小成本电影同样遵循严格的生产流程。我曾经到一个小成本剧组实习,那部电影预算就批了三次升降机,就是说只能使用三次。因为开升降机需要请专门的工人,需要花钱。所以只能开三次,多一次也不行。有一次,我跟摄影师去找制片经理,想租两块柔光镜片,就是最普通的那种,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没有预算。我们软磨硬泡,最终还是没成功。

  而在国内做电影,导演或者制片人求爷爷告奶奶,搞来一点钱,准备拍电影。但这笔钱的使用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监管,总有一部分钱被用于其他方面,甚至被人黑掉了。对这种事导演头疼,投资人也头疼。可谁也没办法,剧组缺乏没有专业分工,没有专业人才来管。”

  这一段话说的都是事实,连张艺谋都在暗暗点头。国内剧的组制片主任克扣盒饭,外联制片会从场地上捞钱都是常态,如果有专业人士监管,能够节省不少钱。

  张然继续道:“对商业电影的细分就会产生类型片,这样的细分是方便观众能针对某种明确观影需求找到准确的产品,并对电影的内容有个预期。简单说,他要是想被吓一跳,那肯定看恐怖片;要是想大笑一场,那定选喜剧片;而为导演你就必须满足观众的需求,冲着恐怖片来的观众,那就要让他觉得恐怖;冲着喜剧片来的观众,那你就要让他觉得搞笑。

  你不能抛弃类型反其道而行,例如宣传自己是喜剧片,结果里面的人死光光,结局特别惨;比如你宣传自己是恐怖片,却一点也不吓人。要是这样,观众看完肯定非常失望。最近我们国内出产了许多大片,但观众评价都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观众是冲着武侠来的,那他就是想看大侠行侠仗义,闯荡江湖,但走进电影院却没有这些,看到的是英雄各种受虐,然后惨淡收场,那他能接受吗?他不骂你才怪了!”

  台下的张艺谋听到这话,脸色不由微微一变,他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就特别压抑,结局也特别惨,按张然的逻辑,这次只怕自己会被骂得很惨。

  张然没有注意到张艺谋的反应,继续道:“七月份的时候我们在官网布置了一个作业,把从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你们那个地方每年最卖座的前10部电影全看一遍。到了八月份我们又布置了一个作业,从这一百部电影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三部电影,把电影完整的拉一遍。我不知道咱们北电的同学有没有跟着做的,有的话请举手?”

  在放映厅的一角,有个男生把手举了起来。

  张然的视线转移到墙角,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个系的?”

  男生站起来道:“我叫陆阳,是导演系的研究生!”

  张然笑着点头道:“你是在场所有学生中少数有类型片意识的,中国电影市场比较迷信名气,不太容易看到新导演出现,宁皓为什么能出来?就在于他有类型片意识,他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所以他出来了。你既然有这方面的意识,那就加油吧!”

  陆阳赶紧道:“谢谢张老师!”

  张然冲陆阳笑了笑,继续道:“回到刚才的话题,为什么要看那一百部电影?就是让大家知道受欢迎的电影是怎么回事,你连观众喜欢看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写出受欢迎的剧本?之所以让大家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三部,在于这三部电影应该是你最喜欢的类型,是平常看得比较多的类型,那么这种类型应该是你最熟悉、最擅长的,也是可以作为发展方向的。至于拉片,就是让大家对电影的结构有个认识,以后才好写剧本。

  好莱坞对剧本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故事到了第5分钟,就会有人提出问题或者作出陈述,而这个问题或陈述就是影片的主题;而到了第12分钟又必须如何……电影被切割成很多块,每过几分钟都有明确要求,有非常清楚的流程,就像生产车间,看上去似乎很教条,但是很科学,这是好莱坞几十年积累的财富。”

  张然顿了一下,看看在继续拍摄的巫尔善他们,又看看墙角的陆阳,提高声音道:“当你们掌握了这些结构,掌握了类型片的技巧,那就有可能拍摄出优秀的类型片。现在整个亚洲都缺优秀的类型片人才,缺乏优秀的类型片,有足够大的舞台给你们,我相信你们的能力,相信你们终将扛起亚洲电影的大旗!行了,我就不多说了,谢谢大家!”

  当张然的致辞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好似雷鸣一般。

  北电学生文艺青年不少,很多人看不上类型片,觉得是流水线的产物,缺乏艺术性;但他们对张然却没有丝毫的轻视,只有满满的敬意。不光是张然向学校捐了钱,让大家有钱拍片,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在为中国电影做事。

  中国电影说大话的人太多,踏踏实实做事的太少。

  看着台下起来鼓掌的学生们,张然忽然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并没有白费,他的笑容顿时变得无比的灿烂。

  接下来,张慧军、金昌洙和高梨公之三位校长分别向专业导师们发放了聘书,而阿曼巴、朴赞郁又代表老师向巫尔善他们12个学生授予了专业道具。尹成贤上台的时候,还背上斯坦尼康,手里还拿着摄影机,那手忙脚乱的场面引得在场观众一阵爆笑。

  下面的项目是剪彩,蔡复朝、佟刚、默多克等领导和嘉宾被请上舞台。一番介绍之后,一队年轻女孩走了出来,一个个都抱着一个盘子,里面放着的不是剪刀,而是一块场记板,不过和场记板填写的内容不同,上面写着“亚洲电影学院”、“2006.9.4”等字样。

  佟刚他们每人拿了一块场记板,放在胸前,一阵哗啦的闪光灯之后,张然大喊一声:“ACTION!”

  场上的嘉宾立刻合上场记板,伴随着清脆的响声,亚洲电影学院就此诞生!

第572章 准备开机

  9月5号早上,北平北苑会议中心一号楼前,聚集了不少人。张然、张艺谋、张继钢等奥运会创意小组的全部都到齐,今天创意小组将第一次向奥组委领导小组汇报开幕式方案。

  创意小组的对自己的方案非常有信心,都非常轻松,此时大家正拿张然开玩笑。

  张继钢看着张然笑眯眯地道:“张然,你行啊,都做上院长了,是不是该请个客啊?”

  蔡国强也道:“对啊,小张院长,今天晚上你做东!”

  张然无语地道:“我这算什么院长?你们听说过12个学生的院长吗?我们这个亚洲电影学院听上去很唬人,实际上就是个培训班。我这种院长北电附近多的是,掉块广告牌下来,砸死十个,其中八个都是院长!”

  张合平笑道:“那不一样,其他那个院长谁请得动斯科塞斯,请得动默多克?这个客你应该请!”

  斯皮尔伯格出现在开学典礼上众人并不稀奇,他是开幕式艺术顾问,参与过创意小组的讨论,本人也特别喜欢张然,不过默多克的不一样,这可是世界报业大亨,他的出现谁也没有想到。

  张然也没有详细解释,默多克过来主要是为了MySpace中国的事,默多克很看重这个项目,认为这是新闻集团立足中国的关键点。他笑了笑道:“行,我请客,不过今天不行,今天这个会开完,我就要赶到唐山,为电影作最后的准备。”

  很快,奥组委领导小组的领导来了,众人进入会议室,开始了会议的正式内容。

  第一项工作是由工作部部长张合平对这几个月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在总结中,张合平对张然和张艺谋两位总导演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对整个方案的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张合平总结后,张然开始进行方案汇报。他插好U盘,准备好演示动画,就来到了投影幕布前,沉着地道:“各位领导,下面我对整个方案进行简单的介绍!开幕式预计是三个半小时,分成三个部分。文艺表演前仪式部分,约10分钟,包括欢迎仪式,国旗入场,升国旗,奏国歌等;文艺表演部分,约持续一个小时;文艺表演后仪式部分,包括运动员入场式、奥组委主席致辞、国家主席宣布奥运会开幕,以及点火仪式。

  文艺表演前仪式部分首先是倒计时,这是传统展示项目。我们的开幕式倒计时跟以往所有的倒计时都不一样,是和文艺表演结合在一起的,叫击缶而歌。

  7点58分,天边打来一道光,体育场碗边上亮起日晷的影像,紧接着,日晷反射一道光到体育场的一角。体育场里是2008面缶,分成两个长方形缶阵。缶上面有LED,敲击缶面会发光。日晷反射的光打到体育场后,缶阵从一角亮起,然后席卷全场。等到时间快到59分的时候,所有乐队都停止击缶,静静等待。时间到了59分,乐手开始击缶,一排打出汉字的六十,一排打阿拉伯数字60,然后50,40,到最后10、9、8、7……”

  张然讲解的同时,银幕上开始播放击缶而歌的动画,这个动画是天工重彩做的Previz,是完全按电影镜头做的3D故事版,整个效果非常好。

  会议室鸦雀无声,在场所有的领导都被震住了。所有人只有一个感受,要是开幕式能够做到这个效果,那绝对会让整个世界震惊。

  三个月前,张然接受美国国嘴拉里金采访的时候曾说,开幕式会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有些领导觉得张然太过年少轻狂,把话说得太满了,但此刻,所有人都觉得要真是这个效果,那真的称得上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而接下来的部分,也没有让人失望,特别是画卷。当漆黑的银幕上,亮起一个卷轴,然后缓缓打开的时候,在场的领导无不为之动容,都知道我们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但是能用如此诗意,富有意境的方式来表达实在太震憾了。

  张然他们的方案文艺表演分为四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为《画卷》,通过一幅画卷来表现中国文化的起源;第二部分通过文字来体现中国灿烂的文化;第三部分,通过普通中国人的一天,展现当代中国的风貌,城市与农村的交融是这部分的主题;第四部分则通过丝绸之路和升起的地球展现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方案中,击缶而歌和画卷的创意得到一致好评,被认为是巨大的亮点,而展现当代中国的第三章显得比较单薄,不论创意,还是表现形式都不够新颖。

  蔡复朝指出:“我觉得应该把当代中国,现代中国生活的那种的元素和符号提炼出来,加以艺术表现,而不是说一个农村孩子,这边一个城市的楼,这太具象了,显得有点太实,好像艺术表现力略感不足!”

  旁边的一位领导补充,道:“太生活化了!”

  蔡复朝点了点头,继续道:“我觉得第三章是整个方案当中最弱的,其他的很好,特别是击缶而歌和画卷,太震憾了。第三章比起来,就显得太过逊色。我认为是这样,恕我直言吧!”

  刘琦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这个不能丢,这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贡献,这个不能没有!你们看看在哪里,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文艺形式也行,其他的也行,反正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四大发明,这也可以为今后咱们继续搞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

  张然倒是同意上四大发明,开幕式文艺表演就民族优越感的,就是要表现我有多牛逼,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比较大的,确实应该上。

  不过让张然意外的是,尽管击缶而歌好评如潮,但还是有领导提出了异议:“击缶而歌确实好,但这个缶跟否定的否是同音呐,击缶击缶,你一打否定了,这个寓意不好!”

  有领导附和道:“确实是个问题,用缶不好,开场就来个缶,那不等于奥运会刚开幕就给否了,你们看看能不能换个乐器,最好不要用缶!”

  整个创意组全懵了,这尼玛挨的上吗?这也太能联想了吧?

首节上一节290/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