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230节

  “曹炳坤感觉不错,贾乃亮你演的时候稍微收点,不要特别用力去演!”张然拍了一条,将两个演员叫了过来,对男主角贾乃亮进行指导。

  张然有点后悔,当初对01表本的学生训练时虽然运用了格洛托夫斯基的训练技巧,但训练量和难度都有所减轻。格洛托夫斯基正规训练很多动作比杂技难度都要大,而且每天要训练八个小时以上,一般人根本受不了。因为训练强度不够,所以现在班上的很多学生的控制力不是特别好。

  又拍了一条,总算达到要求了,张然挥了挥手:“这条过了,大家休息二十分钟!”

  就在这时现场的工作人员跑过来,激动地道:“导演,邱厂长,还有马克·穆勒先生来了!”尽管邱元旭现场已经不是青影厂的厂长,但剧组的工作人员是老人,还是习惯喊他邱厂长。

  张然听到马克·穆勒微微一怔,难道是哪个马克·穆勒?抬头看邱元旭正和一个高大的白人向这边走来,光头,戴着眼睛,有点像美国演员史坦利·图齐,正是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他赶紧站起来,笑着给马可穆勒来了个拥抱:“马主席,你是来找我喝酒的吗?晚上我请你喝二锅头!”

  马克·穆勒用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道:“那我们说定了啊,红星二锅头!”

  张然知道马克·穆勒来找自己,多半是为选片来的,当即招呼他们坐下,然后让助理给他们拿了水果和饮料来。

  马克·穆勒对着张然道:“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选片,除了各个单元的电影,开幕影片和闭幕影片也准备选中国电影。你的电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只要能够完成,肯定要带到威尼斯的。”

  张然一怔,开幕闭幕影片都选一个国家的电影,对三大电影节来说有点少见,不由问道:“今年怎么开幕影片和闭幕影片都在中国选?”

  马克·穆勒笑道:“去年与中国官员会面时我表达了一个想法,到中国电影百年的时候,威尼斯电影节一定会想办法用最美丽的方式来祝贺生日。今年是中国电影百年,是实现这一想法的时候了!”

  张然这才想起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威尼斯搞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站起来躬身行礼:“我不敢代表别人,只代表我自己,一个普通的中国电影人,对你说声,谢谢!”

  马克·穆勒笑着摆手:“不要这么说,我喜欢中国电影,希望帮中国电影打开世界之门。其实中国有很多伟大的导演,只是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导演的伟大。”说到这里他看着张然道:“我来找你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希望《三个傻瓜》做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第二是希望邀请你担任主竞赛单元的评委!”

  按照进度《三个傻瓜》10号左右就可以杀青,电影又没有太复杂的后期,两个半月足够了,做开幕影片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做评委张然真的没有时间:“电影节开始的时候正是新生开学的时候,今年我带新学生,缺席三四天问题不大,但做评委要在威尼斯呆半个月,确实没有办法。”

  马克·穆勒知道张然是表演系老师,听到他今年带新生,就没有再劝:“那真的很遗憾,中国电影百年评委中肯定得有个中国人,看来只能找别人了。你的电影一直在采用DI技术,是现场剪辑,我想看看已经完成的部分。”

  张然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就道:“等我把这个镜头拍完请你吃饭,下午咱们看已经完成的部分。你觉得怎么样?”

  马克·穆勒点头:“可以。”

  丁胜很快过来通知张然,各部门已经准备好,可以开始拍摄。张然拿着步话机,正声道:“各部门准备!”

  随着张然这话说出口,剧组都进入了工作状态。

  场记拿着场记板,大声道:“第七十五场,第四镜,第一次!”

  紧接着是清脆的打板声音。

第446章 入围

  下午,天工重彩的放映室中,张然为马克·穆勒播放电影《三个傻瓜》已完成部分。

  5月邱元旭带着《三个傻瓜》的片花到戛纳影展电影交易市场进行预售,受到海外买家的追捧。马克·穆勒当时也在戛纳,在看完片花后将其列为开幕片的候选片。

  片花给马可·穆勒的感觉是电影的故事有点俗,镜头语言上没有新的突破。有《飞行家》的珠玉在前,《三个傻瓜》就显得有点平庸。

  不过此刻,随着电影的播放马克·穆勒发现《三个傻瓜》是一部典型的时空双线型电影,全片采用现实和回忆相结合的时空设计,从主人公十年后的相约开始,分为两条时空线,一条是现实寻找,寻找主人公于波,也即电影所塑造的理想人物;一条是回忆,回忆于波的大学时代,并利用模范学生张子辰与于波的对比探讨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人应该如何生活等形而上的命题。两条线同时讲述,切换自如。

  电影在现实与回忆之间过渡得非常流畅,没有让人产生过渡的不适感,这样的时空交错式叙事可以自如地压缩或扩张叙事空间,从而容出大量篇章去进行必要的艺术渲染,以千变万化的电影时空、丰富多彩的电影结构,创造意境,表达内涵。

  尽管马克·穆勒现在看的是粗剪版,而且还有一部分情节没有完成,依然看得津津有味。他这次到中国来,第一个找的是张艺谋。在连续完成两部商业片后,张艺谋回归艺术电影,和日本演员高仓健合作了电影《千里走单骑》,非常受关注。

  不过马克·穆勒在新画面看完《千里走单骑》后感觉不如预期,电影比较文艺,但看起来很累。而张然的《三个傻瓜》恰好相反,马克·穆勒本来没对这部电影抱太高的期待,这是一部喜剧片,而且是给学生拍的,是张然的游戏之作。没想到看完之后进入出乎意料的好,整部电影拍得出乎意料的精彩,在给人带来欢乐的同时,更让人获得了一种力量。

  当片子结束后,放映室的灯光亮起来。

  张然看着马克·穆勒问道:“老马,你觉得怎么样?”

  “我喜欢这部电影!”马克·穆勒笑了笑,“《三个傻瓜》能够超越语言界限的力量,几位主演恰当地表现了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生活,在迷茫的时候如何应对人生,令人产生心灵共鸣。既然你没有时间做评委,那就不需要回避,这部电影就不要做开幕影片,放在主竞赛单元比较好!”

  张然微微一怔,选片委员会的人都还没看呢!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三大电影节论资排辈非常严重,之前入围过主竞赛单元,拿过电影节奖项的,再次入围的可能性就很大,组委会基本上对这些人的片子免检了。如果这位导演的作品之前拿过最高奖,那相当于就有了一张主竞赛单元的终身通行证。像张艺谋的《三枪》入围柏林电影节,加斯范桑特的《青木原树海》入围戛纳就是这么回事。

  张然拿到了金狮奖,从某种程度而言,他的电影在威尼斯就已经属于免检产品!

  能过入围主竞赛单元,肯定比做开幕影片要强,能够获得更多曝光的机会。如果能够获奖,那获得的报道就更多了。不过张然的时间是个大问题:“今年电影节是几号开幕?”

  马克·穆勒道:“8月31号!”

  张然就道:“如果能够进主竞赛单元,希望能够把《三个傻瓜》的首映安排在前面两天,因为3号我们要开学!”

  “这个当然可以!”张然是威尼斯的嫡系,又是全球范围内最受瞩目的青年导演,这点小要求自然根本不算什么事,马克·穆勒直接答应了,“我把你的电影安排在1号晚上首映,你觉得怎么样?”

  “谢谢,马克!”

  从放映室出来,张然将马克·穆勒请进办公室,跟他继续聊电影的事。谈自己的构思,阐述自己的想法。马克·穆勒虽然是中国通,但终究是外国人,未必能够完全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聊了一阵,聊到最近的国产电影,张然突然想起件事来,问道:“这次你过来,除了看《三个傻瓜》,还准备看哪些片子?”

  马克·穆勒就道:“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另外准备邀请陈凯哥导演的《无极》做闭幕影片。不过现在你的电影进主竞赛单元了,那就准备邀请《无极》做开幕影片!除此之外还准备看看陈可欣的《如果爱》、李玉的《红颜》,以及朱文的《马背上的法庭》。”

  张然笑着点点头:“那我向你推荐一部电影,马丽雯导演的《我们俩》,我觉得是你喜欢的现实主义风格!”毕竟是张婧初主演的片子,能推一把是一把,再说《我们俩》的质量本来也不错。

  马克·穆勒知道马丽雯,看过她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不过他并不喜欢这部电影,觉得太过煽情。艺术片忌讳煽情,尤其是无节制的煽情,讲究冷静客观。一般来说一部电影如果观众的反应是特别感人,我都看哭了,那这部电影基本上跟三大无缘。

  马克·穆勒相信张然的审美,他既然敢推荐这部叫《我们俩》的电影,那应该不错:“你有马丽雯的联系方式吗?”

  “我给她打个电话。”张然掏出手机,拨通了马丽雯的号码,“马姐,现在有空吗?那赶紧到天工重彩来一趟,带上《我们俩》的数字拷贝,再带一张DVD过来。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席马克·穆勒在这边,他想看看《我们俩》的样片。”

  “好,我马上过来!”马丽文情绪明显激动。

  马丽雯来得很快,一路上她不住的催促出租车司机,恨不得飞过来。

  电影也确实没有让马克·穆勒失望,构思巧妙,传达出实实在在的人情冷暖。虽然还是有煽情的地方,但整体上比较克制,整部电影的水准比《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要高不少,是他非常喜欢的类型。马克·穆勒向马丽雯表示,自己回威尼斯后会向选片委员会作推荐,争取将电影带到威尼斯去。

  马丽雯跟张然不同,在国际上毫无名气,她的片子要进威尼斯必须要由选片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才能确定是不是可以到威尼斯,到哪个单元。不过有马克·穆勒作推荐,肯定比马丽雯报名参赛的机会大多了。

  6月10号,01表本的学生没有呆在学校,全跑到《三个傻瓜》的片场来了。如果是平时肯定会被张然骂一顿,不好好在学校学习,怎么到场乱跑?不过今天张然并没有骂他们,因为今天是《三个傻瓜》杀青的日子。

  下午四点,随着张然“这个镜头过了”的喊声响起,01表本的学生顿时发出了震天的吼声。《三个傻瓜》是他们的毕业大戏,现在终于杀青了!

  这部戏是一男生为主的戏,女生戏份很少,很多人都只是打酱油,在里面露个脸。不过这部戏对他们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是大家的毕业作品,也是01表本全体学生和老师都参演的电影,以后恐怕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他们对这部电影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里面。

  张然拥抱了曹炳坤他们几个男生,刚伸出手准备拍拍白灵的肩膀以示鼓励。没想到白灵靠在了他的胸前,抓着他的衣襟,呜呜地放声哭了起来。

  张然一怔,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问道:“白灵,怎么哭了?出什么事了?”

  白灵哽咽着道:“张老师,我舍不得你,舍不得大家!”

  班上的学生知道白灵在说什么了,现在校学校的广播里都已经开始放吴奇隆的《祝你一路顺风》,毕业季真的来了,这些天大家说得最多的也是毕业。白灵这话就像会传染似的,女生一个接一个的落泪,男生的眼眶也不知不觉变红。

  张然安慰道:“好了好了,别哭了,我最讨厌谁哭哭啼啼的!现在你们还没毕业呢,就是真到了毕业的时候也不准哭。你们是笑着走进北电的,我希望看着笑着走出去!”

  “张老师,毕业以后你还会找我们拍电影吗?”贾乃亮看着张然,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肯定会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啊!当然,也要看你们的表现,如果你们不认真表演,那肯定不会找!”张然笑着拍了拍贾乃亮的肩膀。

  安慰了学生一番,张然缓缓的舒了口气。其实他的心里也有点感伤,毕业季已经到了,学生们很快就要离校了,他也非常舍不得这些学生。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是需要学会离别的。

  晚上的杀青宴,不光张然班的学生到场了,就连陈道名、冯远怔他们这些早早杀青了人也都前来参与,整个场面十分热闹。

  “咱们01表本的毕业作品终于拍完了!”张然看着自己的学生笑道,“不过这部戏的征途才刚刚开始,电影应该是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了,所以你们协调下档期,到时候跟我去威尼斯。另外,贺岁档电影首映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到场。要是谁不到场,就把他逐出师门!”

  班上的学生边笑边鼓掌:“谁缺席就把他逐出师门!”

  办完庆功宴,张然并没有时间亲自抓后期,把很多工作都丢给了丁胜,因为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工作在等着他,奥运会开幕式竞标。当然也不可能完全不管,他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处理电影的事。

  13号上午,张然开车来到首都国际机场。他从车上下来,在后备箱里取出一块写着“林樱”的牌子,来到出口处等候。出口处等着接机的人不少,好在张然戴带着口罩,棒球帽,外加一副大墨镜,倒没人认出他来。

  不久之后,耳边传来了机场广播的声音,纽约飞来的航班已经抵达;张然立刻行动起来,占据有利位置,将手中的牌子举了起来。

  又过了十多分钟,身穿休闲服,背上着背包的林樱出现在出口处,同行的还有沈伟他们几个纽约的艺术家;林樱看到了张然手里的牌子,招手示意,同时加快了步伐。

  张然迎了上去,笑着招呼道:“各位,欢迎到北平来!”

第447章 点火方案

  两天之后,张然竞标团队的会议在香格里拉酒店进行。

  林樱他们这些从纽约来的艺术家都被张然安排在香格里拉酒店下榻,到得比较早。张然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林樱他们正在里面聊着;而国内的人只有易忠天和韩力勋到了,他们家不在北平,也是在这里下榻。

  不过双方之间似乎有点隔阂,纽约那一帮人坐在一起聊,而易忠天和韩力勋坐在一起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林樱他们中文都不是特别好,像唐·米歇尔更是完全不会,交流起来不是特别顺畅。

  不久,群殴他人都陆陆续续到来,赵飞、三宝、郭佩、佟瑞瑞、任东生、杨东霖等等。张然为他们作引荐:“来,我给大家介绍介绍!”

  “这位是我的老搭档,摄影师赵飞。”

  “这位是作曲家三宝老师。”

  “这位是服装师郭佩。”

  “这位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编舞佟瑞瑞。”

  ……

  会议九点钟开始,还没到时间,大家坐着闲聊。佟瑞瑞看着张然,问道:“张然,你知道中演团队他们竞标的外方导演是谁吗?”

  张然哪里时间关心这个,问道:“谁啊?”

  佟瑞瑞道:“听中演的朋友说,是詹姆斯·卡梅隆!”

  听到詹姆斯·卡梅隆,张然笑了起来,要是中演团队胜出,那在开幕式上观众也许能看到鸟巢版的阿凡达也未可知了!卡梅隆是牛人,不过张然并不畏惧,淡淡地道:“斯皮尔伯格竞标,詹姆斯·卡梅隆也跑来了,这回动静有点大啊!”

  要说影史地位能够碾压斯皮尔伯格的有一把,但要说名气,全球找不出超过斯皮尔伯格的导演来。听到斯皮尔伯格会参与竞标,不光佟瑞瑞,就连林樱他们都非常吃惊。唐·米歇尔问道:“斯皮尔伯格在哪个团队?”

  张然笑了笑,道:“张艺谋团队,雅典八分钟对老谋子的打击有点狠,为了壮大声势,他邀请了斯皮尔伯格参加他们的团队,斯皮尔伯格也同意了。”

  张艺谋团队实力本来就强,现在斯皮尔伯格加入,整个团队的实力又有提升,真的有点一骑绝尘的感觉。竞标团队的不少成员顿时感觉到了压力。

  佟瑞瑞见张然面带微笑,跟没事人似的,问道:“你好像一点都不担心?”

  张然淡淡一笑:“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是竞争美国奥运会开幕式,听到斯皮尔伯格竞标,我二话不说掉头就走,但这是竞争北平奥运会开幕式,我敢说斯皮尔伯格不如我,他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吗?他了解现代中国吗?他不了解。你对一个文化都不了解,那你拿什么来呈现,所以没什么可怕的!”

  在场的人都微微点头,确实没什么可怕的。唐·米歇尔看向张然的目光充满了赞许,他参与奥运会,也参与过很多大型活动。他非常清楚组织这种大型活动必须要有一个核心,这个人必须自信,而且要沉稳,到了关键时刻才能扛得住。他很喜欢张然身上的这股自信!

  时间很快到了九点,张然环视一圈,笑道:“我们正式开始讨论竞标方案吧!”

  话音刚落,会议室齐刷刷都是拉椅子的声音,每个人把自己的椅子往前拉了拉,正襟危坐,其中佟瑞瑞他们几个还打开了面前的记事本,准备作记录。

  张然清了一下嗓子,表情严肃地道:“奥运会开幕式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文艺表演前仪式部分,包括欢迎仪式、展示奥运五环、国旗入场;第二部分,文艺表演部分,奥组委竞标的要求是在表现内容上,要重点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建设成就和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竞标方案最重要也就是这一块,我们该演什么,怎么演?第三部分,点火仪式,都在说奥运会开幕式成功,奥运会就成功了一半。点火仪式成功,开幕式就成功了一半,这个非常重要。相信这两个月来大家肯定都有一些想法和点子,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好的创意都可以提出来。我们把其中的亮点提炼出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意方案!”

  林樱第一个站出来:“我设计了一个点火方案,火炬手高举火炬,从场地中央缓缓升起,蓦然火炬手点燃浮在空中的一个巨大的圆环,这个圆环就是主火炬。点燃的圆环在漆黑的夜空中飘飘渺渺地飞向火炬台,并和火炬台上的燃料系统对接上。”

  韩力勋沉吟道:“我觉得方案不错,一个空中飞行的火环,视觉冲击力会很强,但我有个疑问,技术上能实现吗?”

  林樱点头道:“我向无人侦察机控制技术专家作了请教,答案是可行,我们也做了试验,在技术上可以实现。”

  张然觉得林樱而方案可以,视觉冲击力很好,但似乎缺乏足够的内涵支撑:“我觉得柱子升到半空点火有点平淡,我看不如这样,不如把圆环放在三四十米高的空中,点火人顺着一根绳往上爬。点火人一尺尺、一寸寸往上攀,一点点靠近圆环,然后将圆环点燃,紧接着圆环飞到火炬塔!整个向上攀登的过程就是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体现,会更有意思。”

  众人都鼓掌叫好,加上攀爬的过程整个点火一下就变得有意义了,观众会担心点火人掉下来,不管是视觉,还是心理,给人的冲击力都非常强烈。

  大家觉得这个点子真的太牛了!

  不过韩力勋提出了的疑问:“想法很好,但能实现吗?要爬到三四十米高的高空,谁有这个能力?”

  林樱非常喜欢这个攀爬的过程,笑着道:“这个很容易,通过一个的滑轮系统,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就可以爬上去。”紧接着她简单解释了一下其中的原理。

  对林樱的方案一番讨论后,王大仁举手道:“我有一个想法,可不可以让火炬手骑自行车,沿着跑道骑半圈,然后飞起来,飞向火炬塔,在空中将火炬塔点燃,火炬手继续飞,飞出鸟巢,消失在夜空中,就像电影《ET》那样!”

  张然想象着自行车飞向火炬塔的画面,慢慢点头:“我觉得想法不错,自行车本来就是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国又是自行车大国,而且从视觉上来说也比较有冲击力。”

  韩力勋也觉得不错:“方案很好,不过技术上怎么解决。如果是飞到半空,直接吊威亚就可以了,但你这个方案最后还要飞出鸟巢,在技术上怎么实现?”

  王大仁挠了挠脑袋,不好意思地笑笑:“这个我没有考虑过,林樱姐,你觉得怎么样?”林樱是整个团队的技术专家,技术问题她最有发言权。

  林樱沉吟了一下道:“可以在鸟巢外部架设一个高空索道。这样威压可以吊很高,那就能做从地面飞到空中,飞出去的表演。”说着她拿起一支麦克笔,来到黑板上画出鸟巢,在左边画了两根高柱子,在右边画了两根矮柱子,然后详细解释这个索道系统的原理。

首节上一节230/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