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191节

  《综艺》认为《飞行家》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电影,打出了100分的满分。综艺在评论中写道:“电影美得惊人,一个画面都好像是一幅画作,独立而带有美感,镜头独特移动的方式更有一种画卷般的美感。在剧中灯光的使用也巧妙的明确了几个年代和相应的寓意,例如78年的画面过曝最严重,画面带有强烈的毛刺感;92年逆光镜头多,反应人物与现实的冲突,97年则接近现实。影片在银幕比例上的创意更是一大亮点,电影的画面采用了1.37:1的标准比例,梦境部分采用了1.85:1的画幅,最让人震憾的是乔正飞驾驶着飞机起飞的时候,电影的画面缓缓展开,变成了2.35:1比例,就像打开一卷画,给人的内心以强烈的冲击!”

  不过《好莱坞报道者》认为《飞行家》是一部糟糕的电影,他们的评分只有50分。文章写道:“《时空战士》让我们见证了一位天才导演的横空出世,而《飞行家》则让我们见证了一位天才导演的陨落。《飞行家》实在不像一部电影,而像一部舞台剧。其中最不像电影的地方,是它的镜头语言,以及场面调度。

  用不同的光线来表现不同的时代,这个想法很好,但大量的过曝镜头和逆光镜头导致画面过于刺眼,让人很不舒服,观众难以入戏。正因为如此,很多记者选择了退场,大家觉得很难受。

  《飞行家》另一个让人出戏的地方在于电影的景别缺乏变化,电影的画面没有纵深,只有横移。因此人物动作也如同舞台表演一样,借用楼梯,把人物码在上面,如同提线木偶,生活的质感都被桎梏住了。”

  同样给出差评的还有英国的老牌杂志《帝国》,文章写道:“《飞行家》有很好的想法,将大量的社会新闻运用到了电影中。然而张然对这些新闻的运用只是皮毛,并没有深入进行探讨,没有像贾樟柯那样精准的表现当代中国社会的荒诞现实:消费狂热,社会溃败,官僚腐化,贫富差距,这些困扰着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

  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关于78、92、97中国的记忆符号,绿军装,大字报、录像机、BB机,这些时代的道具轻易就能将观众从大银幕上拽入到那个曾经生活过的年代,进而唤起内心的共鸣。但遗憾的是整个故事的展开方式却如此平庸而乏味,选择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故事却与这个时代背景没有发生多么切实的关联和戏剧性的张力。

  张然似乎是太着迷于在电影中安排进这些过往回忆,在电影的故事情节编排上,人物角色都成了鸡肋,沦为时代风貌的陪衬物,也就是说,作为电影中核心的人开始消失了,他们只是代表着我们常常见诸报端的各色既定人物形象。

  大量的新闻融入导致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就像电影中被津津乐道的中国时代变迁的主线一样,人作为事件的主角却只剩下一个脸谱化的符号,大段大段的镜头用两张毫无表情的脸对视一代而过,我们却无法感受到人物的内心!”

  《飞行家》的评论有点两极分化,但总体来说,还是好评为主。对这些媒体比较了解的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比较先锋的媒体几乎都给出了好评,而给出差评的媒体往往比较保守。

  争议声中,《飞行家》的关注度急速攀升,成了整个电影节最受关注的影片!

第369章 组委会电话

  法国的《电影手册》,英国的《视与听》是全球最权威的电影杂志。尽管各有特色,读者群也不同,但在业界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比如希区柯克,最初美国人评论界并不待见他,是《电影手册》派的评论家发现了他的价值,把他送上了神坛。贾樟柯能够从第六代中脱颖而出,靠的也是《电影手册》对他的肯定。

  电影手册对《飞行家》的评论出来得比较晚,是在电影首映的一天之后。满分为五分的评分,《电影手册》给出了五分评价,这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揭幕以来,《电影手册》给出的唯一一个五分。

  《电影手册》催生了法国新浪潮,对电影创作特别强调作者性,推荐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的电影。平和缺乏个人风格的电影在他们眼里都是渣,故而李安、张艺谋的电影始终被《电影手册》无视,而侯孝贤、贾樟柯就备受推崇。

  《飞行家》这种拥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电影,得到《电影手册》的赞誉并不意外。只是他们给出的评价实在太高了,标题是《张然展示了电影新的可能性》,文章写道:“马丁·斯科塞斯在看过《小武》后激动万分,在纽约相见时,他对贾樟柯说,每过十年、二十年,就会有人重新发明电影。相信斯科塞斯在看完《飞行家》后,会说出同样的话,因为《飞行家》比《小武》走得更远。《飞行家》不但告诉我们世界新的情况,还向我们展示了电影新的可能性。

  《飞行家》无疑是近年来最优秀的中国电影,尽管不无瑕疵,但在艺术表达上相当独特、成熟、到位,在感情表达上极端丰满,在视听语言上充满了创造性。最突出的是它的语言元素,是他对电影语言的使用,而这种语言元素又非常突出地表现为它的一个高度风格化电影场面调度的设置。

  整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冒了很大的风险,以违背电影语言语法的基本规定为开端。任何学电影的人都知道,电影艺术是扁平的、二维的,作为导演要利用光影造型创造第三维度的幻觉。作为导演一定要多用纵深调度,少用水平调度。因为当摄影机水平地滑过画面的时候,会暴露并强化电影是扁平的。相反,人物从画面深处入画,迎着镜头走来或者人物从画框下缘入画向纵深走去的时候,纵深感就非常强。但《飞行家》以身涉险,整部电影的几乎全是水平机位的横向移动,横移成为整部电影最常规性的电影语言元素,因此整部影片就成了一个高度风格化的表现方式。

  这种风格化的场面调度与场景和空间的设置,让画面趋于扁平,它传递出的是乔正飞这个人物在现实中的困境,他所处的非常狭窄的、没有纵深的、无可去把握的这样一种社会空间,同时也传达出人物对生命遭遇,社会位置的心理体验。

  与这横移对应的纵深调度、垂直调度在电影中也是有的。当乔正飞驾驶飞机三次试飞,就是三次纵深调度。个强有力的纵深调度不但让观众一直压抑的情绪得到了最大的释放,同时让我们人是能够把握住命运的,而这种把握感在电影当中就是通过人物与摄影机的同步运动,通过人物成为了一个可以左右和主导摄影机运动动机,通过人物在调度当中呈现出对空间的占有和空间对于他们的展开。

  可以说,《飞行家》风格化的视听语言颠覆了传统,巧妙的呈现了影片的主题意义价值因素,使影片的故事表达变得摇曳生姿。”

  《视与听》同样对《飞行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电影,他们认为《飞行家》对光线的运用可以与《天堂之日》相比。文章写道:“逆光是一种极具艺术魅力和较强表现力的光照,它能使画面产生完全不同于我们肉眼在现场所见到的实际光线的艺术效果。

  在《飞行家》中逆光镜头主要集中在乔正飞的身上,很多时候视觉中呈现的只有一个轮廓,一个剪影,对大脑能够产生更强的冲击性,客观提升了对事物的敏感。太阳象征着权威,象征主流思想,给乔正飞逆光镜头就是暗喻他对现实的背离,对梦想的执著。反观刘娇,她在少女时期多用柔光,色彩绚丽,有一种梦幻感,这是内心的外化,说明她对未来对世界充满着希望。不过成年后她的光线趋近与自然,光位也是正常光位。这说明她所憧憬的,就是正常的生活,追求普通人的生活。这也是她和乔正飞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

  导演通过逆光的手法,对人物进行了更深入的刻画,使作品的内涵更深,意境更高,韵味更浓。”

  尽管《电影手册》和《视与听》的影评出来得比较晚,但两本杂志对《飞行家》的评价之高,简直令人震惊。毋庸置疑,等到十一月《飞行家》肯定会在两本杂志的年度十佳电影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电影手册》和《视与听》的推波助澜之下,《飞行家》一跃超过《深海长眠》,成为媒体眼中金狮奖的头号热门。

  10号下午,有消息灵通的记者打探到内部消息,评委内部发生了激烈争论,评委们在金狮奖的归属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争论的焦点就集中在《飞行家》和《深海长眠》两部影片上,不出意外,金狮奖就在这两部电影中产生。

  对于拿奖的事,张然并没有想太多。电影节拿奖很难说,不是媒体反映好就能拿奖,也不是电影质量高就能拿奖。关键在于评审团的评委是否喜欢,如果评委喜欢,质量相对平庸也可能拿奖,如果评委不喜欢,评分在再高,质量再好也没用。

  就在中国记者们对这个小道消息欢呼雀跃时,张然正跟张婧初饶有兴致的游览威尼斯。在国内,认识他们两人的人非常多,每次上街都要精心打扮装扮,而且时间也不能太久,否则很容易招来一大堆围观群众,很难享受过逛街乐趣。在威尼斯,认识他们的人不多,可以非常放松的闲逛。

  有句话说,到了威尼斯,不坐贡多拉,等于没来威尼斯。贡多拉是意大利威尼斯特有的传统划船。因为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不通汽车的城市,所以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贡多拉是长约12米、宽约1.7米的黑色平底船,装饰华美,两头高翘呈现月牙形,钩嘴形的船头可以方便地探索桥洞的高度。这种轻盈纤细、造型非常别致的小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贡多拉中,张婧初依偎在张然的怀里,感受着他身上的温度跟心跳,微微侧着侧脑袋好让脸颊贴着他的手臂。虽然略感觉到有些热,但她很享受这种感觉,她喜欢躺在张然怀里,那种感觉特别安心。

  “叹息桥到了!”船夫停下船,出声提醒道。

  张婧初连忙张开眼,坐了起来,抬头望向传说中的叹息桥。到威尼斯来,她最期待的景点就是叹息桥。

  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传说一个死囚在叹息桥上最后一瞥时,看到顺流而下的凤尾船上一男一女在拥吻,那女子是当初和他海誓山盟的爱人,又气又恨的他发出一声悲叹,一头撞死。于是后来就有了一个传说,情侣在桥下接吻,爱情将会永恒!

  从北平出发,张然就听张婧初念叨叹息桥,还以为是特别宏伟的桥,现在一看真是大失所望,撇嘴道:“这就是叹息桥?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张婧初轻轻咬着嘴唇,带着笑意道:“桥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承载的意义。我听人家说到威尼斯的人,一定要坐小艇;坐小艇的情侣,一定要在叹息桥拥吻,那样爱情会天长地久!”

  张然转头看了看,桥上有两对恋人在接吻,旁边停着的贡多拉上也一对年轻的情侣正在接吻。那对恋人发现张然在望着他们,便冲张然大方的笑笑,张然也冲他们笑着点点头。

  “喂,你看人家干嘛!”张婧初拉拉张然的胳膊,她希望和张然能够天长地久。

  张然看着张婧初期待的眼神,笑着伸出手,捧住了她娇嫩的面庞,嘴唇大力的吻在她的嘴唇上,随即他的舌头探进她的口腔,将她的舌头缠绕,用力吸吮。

  张婧初的双手抱着张然的身躯,眼睛微微的闭上,热烈的回应着。

  一定要天长地久啊!

  两人吻了很久,等到分开时都有些缺氧了。张然呼吸有点急促,张婧初更是大口的喘着气。两个人的视线互相落在了对方的眼里,水光掩映下格外动人。

  张然笑着开玩笑:“要不咱们吻个三生三世?”

  张婧初喘着气,道:“好,不过你等我休息一下!”

  张然刚要笑着开口,手机突然响了。他拿起看了眼,是电影节官方的电话,赶紧接通:“喂,你好!”

  电话那头道:“张然先生,我是电影节组委会的工作人员,组委会邀请《飞行家》剧组出席明天晚上的颁奖典礼,希望你们能够准时出席。”

  张然一怔,随即笑了起来。

  电影节有一个传统,在电影节闭幕的前一天,组委会会通知获奖的剧组参加颁奖典礼。没有接到通知的剧组就意味着没奖,就可以收拾包袱离开了。

  现在组委会邀请《飞行家》剧组出席颁奖礼,说明《飞行家》有奖拿!

  组委会的人见张然不说话,问道:“请问,你们否需要派车接送?”

  “当然要!”张然这才回过神来,赶紧道。电影节的豪华礼宾车非常昂贵,自己租要1万美元,张然可不想话这种冤枉钱。

  挂掉电话后,张然见张婧初诧异的看着自己,喜笑颜开地道:“刚才接到了组委会的电话,让我们明天出席颁奖礼!”

  张婧初一怔,随即直接跳了起来,大声欢呼:“太好了,太好了,啊!”张婧初太激动了,完全忘了自己在船上,结果脚下一滑,直接往水里跌去。

  张然吓了一跳,赶紧伸手去拉,但还是慢了一步,眼看着张婧初掉进了水里。

第370章 场外奖

  “啊!噗!救命啊!”张婧初脸色苍白,显得十分慌张,口中大声呼救。她双手拼命扑腾,引得水花四溅。

  张然知道张婧初会游泳,而且水性相当好,看她装模作样的在那里呼叫,笑着鼓掌道:“这演技我给九分,不给十分是怕你骄傲!”

  张婧初手一划拉,带起一泼水浇在了张然的脸上:“讨厌,我都落水了,你都不配合我一下!”然后她委屈地伸手道:“拉我上来!”

  张然趴在船舷边,握住张婧初的手往上拉,嘴里哼道:“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

  张婧初见张然还在笑自己,眼珠滴溜转动,随即猛地一拉。张然猝然不及,一下子被她拉进了水里,泛起大股的泡沫和水花。

  张然抹了一下脸上的水珠,对张婧初怒目而视:“好你个张婧初,简直太恶毒了!”他真是没想到,张婧初居然会拉自己下水。

  张婧初哼了一声,噘着嘴得意地道:“我掉进水里了,你还嘲笑我,活该!”

  张然向四周看了一眼,桥上还有小艇上的人都在看着他们笑,也不想跟她计较:“行了,赶紧上岸吧,你看那么多人都在看我们呢!”

  现在是夏天,水一点儿都不冷,张然先稳住了身子,把张婧初从水里托了起来,并把她往船上推了上去,然后自己也爬上了船。

  张婧初浑身湿透了,轻薄的连衣裙帖在身上,她那不算太大的胸1部,平坦的小腹和纤细的大腿就呈现在了张然面前,展现出无穷的吸引力。她打湿的长发凌乱的披在肩膀上,额头滴着水滴,脸色红润,显得别有风情。

  张然忍不住道:“媳妇儿,你这是在玩湿身诱惑啊!”

  张婧初看了一眼自己的身上,耳根子都羞红了,她倒不怕张然看,全身上下哪有张然没看过的地方。只是这是公开场合,其他人要是盯着看,那她就有点受不了。她不由嗔道:“讨厌,我都这样了,你还取笑人家!”

  张然笑着道:“穿湿衣服会生病的,现在回丽都岛来不及了。我看这样,先找个旅馆,在找身干衣服来换!”

  丽都岛离得远,赶回去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怕是衣服都干了。张然问了一下船夫,让他找个近一点宾馆靠岸,然后他脱下身上的衬衫,用力的拧了拧,给张婧初穿上,防止她走光。

  船很快靠了岸边,张然拉着张婧初就进了酒店。开好房间后,张婧初倒房间里洗澡去了,张然在前台问了一下附近哪里有卖衣服的店,然后去买了两身衣服。

  张然洗完澡,从浴室出来,张婧初正坐在床上看电视。张然在张婧初旁边坐下,随即拿起遥控器按了一下,电视里传出“嗯嗯哦哦”的声音。他顿时批判道:“大白天的竟然放这种节目,简直堕落,简直太堕落了!”只是看了几秒钟后,他的手却袭向张婧初的小蛮腰:“媳妇儿,要不咱们学习一下意大利人民的先进经验?”

  张婧初打了一下张然的手:“别闹,赶紧把衣服换上,我们还有好多地方没参观呢!”

  “我们换的衣服都送去干洗了,不可能不要了吧!在房间里呆着也无聊,不如做些有益身心的运动!”说着张然把张婧初扑倒在床上。

  “大白天的,你,我们还要参观,那你快点!”张婧初在张然娴熟的手法下很快也动情了。

  “我很快的!”张然保证。

  张然和张婧初回到剧组所在的酒店时,已经是六点半了。当他们刚走进酒店的大厅,赵飞就焦急地走了过来:“哎呀,张然,你们两个跑哪儿去了?电话也打不通!”

  张然这才想起自己的手机泡了水,还没买新机,问道:“出什么事了?”

  赵飞看了看手表,焦急地道:“四点钟的时候,国际影评人联盟通知我们,《飞行家》获得了费比西奖,让我们晚上去领奖。你们的电话一直打不通,我就让黄垒他们先去现场了,七点钟开始颁奖,只有半个小时了,你们赶紧去换衣服吧!”

  费比西奖,又叫国际影评人奖或者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是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其他国际电影节上颁发的场外奖项,该将项并不隶属于任何影展单位,而是属于国际影评人协会。该协会每年都会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组成自己的评审团,并抢先在电影节颁奖大会前一步颁发奖项。

  张然看了一下手表,看做赵飞,道:“飞哥,你先去现场,我和婧初去换衣服。如果来不及,你们帮我们把奖领了就是了。”他的语气很沉稳,一点也没有慌张。费比西奖而已,不到现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赵飞见张然这么说,点了点头:“好吧,你们抓紧时间,我先去现场了!”说完,他匆匆离开,赶往颁奖现场去了。

  回到房间,张然换上了西服,张婧初也快速挑了一件蓝色的裙子,然后迅速换上。她在张然身前转了一圈,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张然仔细看了看,点头道:“这一身不做头发也可以,看起来挺清新的,很适合你!”

  费比西奖的颁奖典礼也不像主竞赛单元奖项那么正式,而是以酒会的形式进行,跟金球奖有些类似,不过奖项没有金球奖那么多,只有三四个,因此不能算是颁奖典礼,就是在酒会上顺便发几个奖。

  张然和张婧初赶到现场,找到了《飞行家》剧组所在的桌子,刚坐下去,就听到前台的主持人大声宣布:“获得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费比西奖的是……”

  主持人有意的拖长了腔调,台下的人也纷纷竖起了耳朵,记者们举起手中的照相机,等待答案揭晓。

  “中国电影《飞行家》!”

  现场的嘉宾纷纷鼓起掌来,《飞行家》现在是电影节的夺奖大热门,而且得到了《电影手册》和《视与听》的力挺,在影评圈的评价极高,《飞行家》大家都一点都不意外。

  屁股还没坐热的张然,整了整自己的衣服,在掌声和闪光中迈步走到了前台,从联盟秘书长克劳斯·艾德手中接过奖状。他看了看奖状,用中文道:“感谢影评人联盟把这个奖项颁给我,对像我这样的年轻导演而言,这是个重要的鼓励。感谢剧组的所有成员,没有你们的努力就没有这部电影。谢谢大家!”

  台下掌声雷动,大家都相信费比西奖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在电影节的最后一天,从早上开始,陆陆续续不断有场外奖颁出。

  果然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11号从早上开始《飞行家》接连拿到了好几个,最具创新电影奖,电影未来奖最佳影片奖,帕西内蒂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奖。

  张然搞不清楚这些奖到底是些什么奖,在电影节期间类似的奖项有几十个,很多奖项名字还特别拗口,根本记不住,他也懒得管那么多,有奖拿他收下就是了。

  其实电影节的场外奖是不同的组织颁发的,每个奖项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天主教文化奖,是由新教与天主教会国际电影组织颁布的奖项,授予出色地描写人性的作品。因此场外奖和主竞赛单元的大奖并没有太多的关联,拿到场外奖并不意味着能在主竞赛单元的大奖中有所斩获。

  当然场外奖拿得多,说明电影的质量靠谱,获得主竞赛单元奖项的希望肯定比没有获奖的电影希望要大。

  在电影节即将结束的时候,最能反应一部电影是否会得奖的最要依据是剧组是否会参加颁奖典礼,因此很多记者就千方百计的打听剧组的行程。电影频道的居文佩也专门找到张然打听消息,张然没有隐瞒,告诉她会出席晚上的颁奖礼。很快,威尼斯的中国记者都奔走相告,《飞行家》肯定有奖了。

  各国的媒体记者根据这两天各个剧组的动向,以及电影所产生的反响,认定本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强有力的竞争者是中国电影《飞行家》和西班牙电影《深海长眠》。

  三大电影节都有自己的特点,戛纳重大师,柏林偏政治,威尼斯好艺术。威尼斯电影节一直强调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些缺陷,只要有所创新就能被电影节所接纳。因此《飞行家》这种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有强烈艺术特色的电影特别受到威尼斯的青睐。

  而《深海长眠》讲述了一个名叫雷蒙·桑佩罗的西班牙人的真实故事,他在一次意外中损伤了的颈部,导致高位截瘫,一直卧病在床30年。在这30年中,他一直致力于支持安乐死的斗争中,并且努力争取安乐死的权利。这是一部题材沉重的电影,但导演处理得哀而不伤,生活细节和美景冲淡了生死权的争论,是一部直指人心的佳作,也是本届电影节场刊评分最高的电影。

  另外两部被认为有能力向金狮奖发起冲击的是英国电影《维拉·德雷克》和韩国电影《空房间》,这两部电影媒体评价都很高,场刊评分一个排名第三,一个排名第四。

  《维拉·德雷克》是一部描写50年代英国非法堕胎的电影,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维拉在家人和朋友的面前是一个把爱完全地投入到自己的普通工人家庭的无私女人。同时,她秘密走访一些妇女,帮助她们进行人工流产,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怀孕。她的行为在当时的英国是违法的。电影在威尼斯首映时,《维拉·德雷克》因为题材敏感在电影院遭到了宗教人士抗议,导致播放一度中断,但主流媒体对电影评价极高,认为是一部杰作。

  《空房间》是韩国导演金基德的作品,讲述了一个贴广告传单的小男孩和一个受丈夫虐待的家庭妇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整部电影叙事手法相当独特。在媒体看过这次电影之后,引起了轰动,纷纷表示这部电影绝对不会空手而归。

  当然,这只是媒体的猜测,金狮奖到底会花落谁家很难说。在电影节期间,一切皆有可能。真正的结果需要等到晚上8点的颁奖礼才会彻底揭开!

第371章 开奖

首节上一节191/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