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227节

  这些都是工农兵学员,后来也叫工农兵大学生。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们也经历过阵痛,经历过艰难的心路历程。他们中间,也会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所以,他们不会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他们也自有他们的光彩。

  两人回到兵团,就真的步入了正轨。

  兵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屯田。那么要真的忙起来,真是要人命了。人都不能歇息,更不要提机器了。凡是农用机器,那真是连轴转。换人不换车,三班倒的拼命干。

  只要机器不停,四爷这边的三个人就不能停。一样是三班倒,时刻得守在田头。有了故障,立刻检修。半点都不敢耽搁。

  就算林雨桐怎么给四爷搭配伙食,开小灶。他还是迅速的瘦了下去。倒是自己,好似才开始发育一样。胸口开始涨的难受,身条开始长了。去年穿的衣服,都已经能当七分袖穿了。

  “长了这么多吗?”林雨桐不确定的问四爷。

  四爷上下打量了一下,然后站起来。林雨桐这才发现,其实四爷的衣服也短了。只是没有自己这般明显就是了。

  两人相对半天,然后才失笑起来。

  两个老妖精,也有了成长的烦恼。

  这天白晓梅急火火的跑过来,拉着林雨桐就往外跑:“你快跟我走。”

  林雨桐这边还忙着呢。天热了,地里正收麦子。他想配点解暑的药来。

  “你快跟我走。”白晓梅不有分说,拽着她就跑。

  林雨桐跟着她跑,莫名其妙的道:“到哪去啊?”

  “到了你就知道了。”白晓梅拉着林雨桐跑的飞快。

  这人干一天活,也不累?

  到了地方,林雨桐才知道她什么意思。原来是师部的文工团到下面慰问演出。正有个小姑娘要跟四爷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呢。

  “看见没?看见没?”白晓梅恨铁不成钢的道,“别整天窝在你那小医务室里面,也出来看看。再不看着点,这人都被抢走了。印臻这么好的同志,你可得好好的把握。”

  林雨桐只想笑。但还是严肃的道:“一定把握,一定好好把握。”这世上除了自己,再没有谁能把握他了。

  “那姑娘叫徐小芳,不知道是什么路数。前几年没见过她来咱们连。今年来了没两天,就瞄上印臻。昨天带了鸡蛋给印臻塞,今天又不知道带了什么来。总之,你看见了。缠得紧着呢。”白晓梅低声道。

  林雨桐只看了一眼,就把注意力放在唱戏的几个人身上了。这唱的是红灯记?

  样板戏?

  以前只在长辈的言谈中听过这个词。但现在却真的出现在了眼前。听到耳朵里,还真是别有滋味。

  这些文工团的演员也不容易,在田间地头,趁着别人吃饭的时候表演。难能可贵。这在后世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么接地气的演出,值得赞赏。

  林雨桐一点都不吝惜自己的掌声,频频鼓掌。

  “嘿!”白晓梅拽着她,“我说你,这心是不是太大了点。”

  林雨桐看了那姑娘一眼,就这样的,拉倒,当四爷是没见过女人的愣头青啊。“是自己的,撵也撵不走。不是自己的,拉也拉不住。”说着,就拉着白晓梅问道,“你最近跟那个程浩怎么回事?惺惺相惜?”

  白晓梅小声嘟囔了一句,“没什么事。”不过脸却红了。

  晚上回去,林雨桐就盘腿坐在炕上,拉着一张脸。瞪着眼睛瞅着四爷看。

  四爷半点都不为所动,“哟!这是干什么?想罚爷跪搓衣板?”

  跪搓衣板这个典故,当时还把四爷惊了一下。他一直以为不会有这样的悍妇,谁知道前两天真有一对老知青夫妻,老婆见到自家男人盯着人家文工团的姑娘瞧,晚上叫男人跪搓衣板。本来两口子在屋里的事,别人也不知道。谁知道这男的也逗,他累得狠了,见老婆睡了,也靠在墙上打盹。谁知道这一睡,就真睡着了。人累了一天,睡着了那真是雷打不动。就这么跪了一晚上。也就把跪着的姿势保持了一晚上。第二天腿都麻的站不起来了。当天肯定是没法下地了。连长还以为他那是偷懒呢。没想到闹了半天,是搓衣板的功劳。全连上下没有人不知道的。

  所以,他这会子也拿话打趣林雨桐。

  “怎么?不行?”林雨桐只要一想到四爷跪搓衣板,瞬间就憋不住了,‘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

  “我看见你过去了,怎么不到我跟前去?”四爷坐到炕沿上,问她。

  “打搅了爷的好事可怎么是好?”林雨桐挑眉笑道。

  四爷就刮了林雨桐的鼻子,“老醋坛子!”

第294章 那个年月(23)五更

  收庄稼的时候,最怕什么?

  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无常的天气。

  北大荒也有自己的小气候,那就是东边日出西边雨。这雨说下也就下来了。

  可这麦子不收行不行?搁在地里那才是真的烂的。见了雨,收割机就不太好用了,尤其是现在这样的机器设备,那真是能把人急死。

  怎么办?一人一把镰刀,人力收割。

  全连谁也别想躲过去。包括林雨桐和四爷。

  一人一垄麦子。这个时候,只要站在地头,你就能深刻的感觉到,这北大荒的地,到底有多大。一眼望不到头啊。

  虽然下雨,但天闷热的厉害,小伙子们都是背心。酱红色的,绿色的,白色的,蓝色的。就这几样。放眼望去,衣服上全都是什么‘劳动最光荣’‘广阔农村,大有作为’‘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字样。

  四爷身上的背心,是林雨桐在空间里找的。白色的。干干净净,啥也没印。倒显得有些特别了。

  林雨桐脖子上还搭着擦汗的毛巾,穿着长袖。连袖口都系的紧紧的。给自己和四爷的身上,都带了个小药包,防止蚊虫叮咬的。

  四爷和林雨桐都会割麦子。以前在圆明园,麦子种的不多,但都是自己收割的。偶尔会叫上四爷的那些糟心兄弟。当然了,叫谁不叫谁,那都得是恩宠。有一次,九爷将差事办砸了。怕弘晖责罚他。于是,他二话不说就进了园子,死乞白赖的就是不走。那时候,正是收麦的时候,也刚好是田里的瓜要成熟的时候。他主动要求住瓜棚里,给四爷看瓜田。说是怕谁偷了瓜。见他的鬼去,谁胆敢在圆明园里偷西瓜。结果弘晖叫弘昭进园子请人。弘昭本身就淘气,长到多少岁,他都淘气。见是九爷看瓜田。一不做二不休,竟是真的将园子里的瓜偷偷的摘了,凡是长得个头大的,看着熟了的,全都给半夜摘了藏起来了。九爷第二天吓的都站不起来了。自己不看瓜田,这瓜不丢。自己一看瓜田,这玩意它怎么就丢了呢?叔侄两个,这个说那个是偷瓜的贼,那个说这个是监守自盗。连四爷气的都没法子。一对没出息的玩意。

  如今再想起,还真的就是上辈子的事了。

  如今,两人弯下腰,收麦的心情却不再是一样的。

  他们两人分到的垄子紧挨着,四爷就多占了半垄,相当于他要收割一垄半,林雨桐只要收割半垄就行。

  林雨桐哪里舍得他辛苦啊。于是手下翻飞,割的飞快。等超过四爷了,再回头接他。两人如此交替,竟然也不输给别人。虽然不是拔尖的一组,但也没落到后面去。

  雨下个不停,顺着人的脸往下流。林雨桐脖子上的毛巾,不一会就湿的透透的。挂在脖子上又湿又沉。

  中午是不能回去吃饭的,司务班送了窝头来,一人分两个窝窝头。就着雨水往下咽。

  林雨桐不得不感叹这些人吃苦耐劳的品质。

  她吃了一个,将另一个给了四爷。这地方,大庭广众之下的,也不能偷吃。就算偷吃,自己一点一点吃,不惹眼。四爷就不行了。他也不客气。估计也知道自己吃窝窝头,有些难以下咽。接过去啃了。林雨桐这才把身上水壶里的水给他喝。只要是防止淋雨感冒。

  四爷看了林雨桐一眼,将他的外套递给林雨桐,“穿上。”

  里外都是湿的,穿不穿有什么不一样?

  林雨桐摇摇头。四爷固执的将衣服披在林雨桐身上,然后抬她的胳膊,塞进袖子里。

  这又怎么了?

  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外面再穿一件湿衣服,捆在身上能好受吗?

  直到四爷整理胸前的衣服,林雨桐才明白过来。

  自己身上穿着的是白衬衫,但里面却是粉色的胸罩。这个时代的姑娘,穿的是那种背心。像是后世的老大妈穿的那种一样。所以,那样的衣服湿了,也看不出来什么。但林雨桐这个塑形的效果真是杠杠的。再加上发育良好。胸前波涛汹涌。这一湿,效果可真就有点少儿不宜了。

  她尴尬的笑笑,自己整理衣服。还不忘挑逗他,“……想不想……?”

  四爷瞪了她一眼,“回去再收拾你。”

  幸亏一个个的累得跟狗似得,也没人注意她。这么抬眼看去,有的躺在麦茬地上,扎人也不在乎,到处是水,是泥也不嫌弃。就那么四仰八叉的躺着。任由雨点往身上打。还有些两人或是三人,背靠背坐着,头顶蓬着一件衣服,好歹能挡一下雨。

  后世的人总说,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林雨桐觉得,真应该叫他们看看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这是女人当牲口用,男人当机器用。

  下午的雨,没有停下来的迹象,稍微休息了半个小时,就得继续干。

  等天黑下来,林雨桐和四爷才算割到了头。坐在地头休息。还不能擅自回去。因为不知道连长会不会说什么连夜加班的话。

  结果晚上倒是不用在地里加班了。因为得回去到大场上加班了。

  今天拉回去的麦子,必须连夜的脱粒。然后烘干,否则,捂在一起就发热霉变了。

  这一忙,就又是一晚上。等到天亮了,终于能歇着了,可是林雨桐还是不能安生。因为知青宿舍的大炕,得用来烘干麦子。这些知青,就都得挤在林雨桐的小院里。男一边,女一边,炕上,炕下。还包括前面的医务室,机修班,都被占据了。那些老职工也一样,三五家男女分开挤在一处。剩下的地方全都得腾出来。

  这不是夏收,这简直就是一场战役。

  林雨桐跟四爷也没办法开小灶了。吃起了食堂。这段时间将人累得狠了。兵团倒也没小气,杀了一头猪,炖着豆角茄子,每人盛上一碗。林雨桐竟然觉得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好吃。

  “你觉得呢?”她这么问四爷。

  四爷揉了揉她的头发,不是饿得很了,谁会觉得这个能跟山珍海味比。

  可就是这般的努力,今年的麦子还是不成了。减产不说,还有许多发霉的。已经可以预见,后半年大家的口粮,就是这发霉的小麦了。

  收了夏粮,就该种玉米黄豆了。这个播种,更是要命,因为你得注意农时,稍微晚一点,到了秋里,它等下霜的时候成熟不了,一样白瞎。

  好在能用机械了,四爷解放出来了。林雨桐也要注意采收各种药材了。不用去田里了。只要把需要的告诉几个半大的孩子,他们去找,林雨桐在家里炮制就好。

  但是这个时候,连里又下了新的任务。鉴于大家去年冬天没有蔬菜吃,那么今年,允许各家各户,单身的知青们,自己开荒,给自己种菜。要在食堂吃饭的,就每天将菜称量好,交给食堂,叫司务班做熟就成。但这个开荒种菜,不能耽搁大家的集体劳动。

  那也就是必须是晚上或者天不亮就起来加班干。

  想用连里的机器,那就是做梦。机器不耗油啊?连里这点油容易吗?再说了,开动起来,万一坏了算谁的?

  用牛用马用骡子,那更是做梦。牲口不歇上一歇,第二天还能干的动吗?能为了自己,损害连里的利益吗?

  坚决不能。

  总之,机器得歇着,牲口得歇着。就是人不用歇着。

  连连长指导员都自己上阵给自己开菜地了,其他人还想搞特殊化吗?

  干!

  于是,点着火把,沿着河岸的一溜,一人能开出大半亩地来。四爷跟林雨桐开了一亩多地。能种什么啊?除了白菜,就是萝卜。其他什么菜都来不及了。

  为了不叫自家的菜显得不特别,林雨桐都不敢怎么过分的用泉水浇地。每次一桶水就勾兑小半杯,即便是这样,也叫自家地里的菜显得比别人的都精神抖擞。

  “当时,我撒了一点草木灰。”四爷是这么解释的。

  但是当时黑灯瞎火的,谁知道他撒了还是没撒。

  但对方还是信以为真,“本来我也打算撒了,当时就偷了那么一下懒,这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真是‘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半点做不得假。”

  四爷煞有其事的跟着点头,这话都是对的。

  到了秋上,林雨桐这一亩白菜和半亩萝卜长的特别好。每个萝卜挖出来都有一尺长。粗壮的很。

  林雨桐囧囧有神,但是他们一点都不爱吃萝卜。

  “给王叔送一车去。”四爷就道。这是自己种的,送人也没什么。城里的菜,供给的比乡下还艰难。别看王叔有点权力,一样困难。

  林雨桐点点头,过年去做客的时候。见王婶连白菜根都舍不得扔。切成薄片用水煮了一样吃。

  城里待客,大冬天的能端出一碗清水熬萝卜,那都得是大方的人家。

  林雨桐将萝卜缨子都摘下来,用生姜腌制。这玩意比萝卜好吃。谁要是不要萝卜缨子,她都要。等腌制好了送人,也是一样拿得出手的礼了。

第295章 那个年月(24)

  林雨桐低估了这些人对于粮食的执着。当她喊着有谁不要萝卜缨子的时候,一群人都热切的看着她。这玩意要是做不好,确实是不好吃。但它确实也是能吃的,只要是能吃的东西,没人舍得不要它。见林雨桐收了那么些菜还惦记萝卜缨子,就知道她肯定会做。要不不好吃,不会这么急巴巴的。

  于是林雨桐自己作死的,被很多人拉着,替他们做。

  连司务长都笑眯眯的来了,打听有什么秘方啊?

  于是,林雨桐成了连里的红人,因为萝卜缨子。

首节上一节227/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