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士卒亲眷周元虽然大都不认得,却也见到几个熟悉身影。
其中有靖安校尉姜任的妻妾,还有其子姜桢、其女雀儿。
又有不少榜魁之宴时的面孔聚于一处,想来是杜翊、尹猛那些勋贵子弟的亲眷。
见此,他从仪仗卫手中接过符节,立于战车之上挥动,命仪仗军士齐呼。
“出征顺利、将士有功,一应家书、皆在途中。”
直到他的仪仗队离开广阳街,过街穿坊遥遥远去,那些将士家眷才逐一散去。
靖安校尉姜任那尚且年幼,又初返京城的女儿未见到父亲身影,颇为不解的询问自家娘亲。
“阿娘,父亲为何不与周将军一同回家。”
“你父亲军务繁忙,过些时日才会随军返乡。”
“哦,是这样啊,我还想回靖安郡过水月节,也不知我那些玩伴有没有想我。”
温和妇人摸了摸小雀儿的脑袋,这种问题她不知该如何作答。
姜任的正妻闻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说了一句。
“小雀儿,往日再好也会过去,你与桢儿待会随阿爷前去竹乡伯府拜见,如此才会常有往日欢乐。”
“夫人说的对,雀儿也会长大的。”
小雀儿不知自己阿娘与大娘是何意,却也明白今日要拜访客人,遂生拘谨之心满脑袋如何躲避,不再想靖安郡之事。
姜任家眷能想到的事,其他将士家眷自然也能想到。
为此周元回府不过片刻,就有客人不断拜访。
其中勋贵家眷与怀州人士最多,皆携带财物作为拜礼,周元不好一一接待,命府中管家收下礼物登记成册。
并转告来客,今日需入宫参宴无法招待,明日可来府中聚宴。
有府中侍者见礼品众多,不知是福是祸,偷偷询问管家是否该提醒家主退回部分。
不想管家毫无忧虑,反而欣喜。
“莫要胡思乱想,少府丞纳礼是为了让将士亲眷安心,一粒米不少、一车金不贵。
些许凡礼皆是托付,生则同欢、亡则抚照。”
第447章 以何为乐
去岁水月节周元尚陪坐营帐为他人备礼,今岁水月节却变成了安居府邸广纳拜礼。
短短三百余日,他便获得了当年那些同僚不敢奢望的地位。
此时他那些靖安同僚亦在新任校尉的主持下,筹备水月佳节之宴。
谈笑间话归一处皆言竹乡伯旧事,追忆去岁同乐时、兴致与君同坐日。
却不知会有几双不甘之手会伸入水中捞月,去复制那位乡野少年的月宫之喜。
亦不知会有多少厮杀汉彻夜难眠,细细品味那勇武少年的贫寒富贵。
无论如何众将士感慨之余话锋逐渐一致,非我等懈怠、而是他途径于此。
新任靖安校尉闻言亦有感叹,水中月影何其虚幻,他能从中捞出月宫之门,当是天星降世化人,再度升空曜世实属常理。
在靖安军士心情复杂思念往昔时,周元也在更换大魏功勋礼服五凤鸿鹄袍。
此袍洁白精致,取五凤之白、鸿鹄坚贞之意,怀州都督亦得授此袍,他爱惜有加不染杂尘,却总归没有周元这件新整。
“少丞,东城崇义坊的姜老将军携儿孙拜访,您看该如何安排?”
周元的管家曾是犯官,治罪出狱后亦保留了以往处事之能。
自他接管敕造竹乡子府以来,多有留意迎来送往之事,知京城谁家是少丞故交,谁是因权贵而拥簇者。
后竹乡子府兼周边府院升为竹乡伯府,可他心中的故交名单非但没有降级,反倒价值更大了。
“请他们入华容堂安歇,我这便前去相会。”
待管家退步而去后,周元遣侍者取怀州特产入箱装封,做为回礼令其送于府外等候的姜府家丁。
当他再次见到靖安校尉姜任的父亲与两位家弟时,他们少了几分迎合,多了几分拘谨。
倒是姜任的长子姜桢一如既往的恭敬,少年老成、不见慌乱。
其女雀儿则含羞躲避,好奇观望。
“我等见过少丞,佳节之日未约突访,还望少丞莫怪。”
“诸位不必多礼,你我两家本是故交自当多多走动。
姜兄之事你们莫要担忧,从军而行无战无功,恰逢我督军挂帅定有所关照。”
“多谢少丞抚照,大郎既入阵征战便该舍生忘死,少丞给他个机会便是,成与不成皆看他自身造化。”
几人落座镂花紫檀椅闲聊几句后,姜父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欲递送周元,机敏侍者忙上前接下以作转呈。
“此乃原靖安军司马蔡诚之信,他言少丞难得返京定访客众多,便托我送上信件恭贺佳节。”
周元闻言将之放于桌案,又于姜家众人闲聊片刻,期间姜父调转话题,言府中有事便不打搅少丞见客了。
临走时还让姜任子女姜桢与小雀儿拜别,周元见此亦起身送客。
不想小雀儿突然开口,使得姜家众人面色大变。
“将军大人,明年我能和父亲一起过水月节吗?”
“少丞莫怪,稚子懵懂不明大事。”
姜父上前便要赔礼,被周元伸手制止。
“老将军何必如此,父母爱子、儿女依恋本是常情,怎会不妥。
小雀儿放心,我亦记得去岁水月节事,待来年或能再复。”
姜任一家离开了,此行虽有些惊险,却未尝不是好事。
无论结果如何,少丞依然记得旧事,也有意关照姜任的子女。
“阿爷,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倒也没错,只是少丞已非当年少年郎,我们却依旧如故。”
姜桢见小妹懵懂之态,突然生出一丝羡慕之情,生于郡县亦有利,不藏思虑多欢笑。
当姜家众人欲乘车回府时,听闻家丁言竹乡伯赠予回礼且皆为怀州特产,不由心生感触。
“走吧,周少丞是厚道人。”
此刻姜家众人心中忐忑逐渐消失,谈笑间皆言今岁水月佳节是聚福之日。
另一边,周元也拆开了蔡诚的书信,却见往日那豪爽军汉,已生出几分扭捏。
“未能亲至,还望少丞莫怪。
我本想登门拜访,却在这偌大的京师长了几分见识,自惭形秽之余有些不知所措。
想来兄弟你事务繁忙,我这粗俗军汉就不打扰了,等你空闲时可遣人传信,届时我定来与你痛饮。
除此之外望兄弟步步高升,我亦安好,有你盛名抚照众羽林将士待我甚好,就是看不得我有丝毫懈怠。
说你将我丢到羽林左营卫是对他们的信任,不将我练成灵武之士不好向你交代。
言止与此望兄弟莫因我烦心,说不得再过些年月我就能入宫演武了。”
周元看完信件将之合拢收好,终究是他走的太快,往日故交无法追随,难免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思虑片刻,他取出笔墨纸张写下一句话,命府中侍者送往羽林左营卫。
“明日我于府中设宴,款待众将士家眷,望蔡兄不吝一醉。”
随后他又见了杜翊、尹猛等最早追随他的勋贵子弟家眷,忙碌至申时末方才乘车前往皇宫赴宴。
一路上有不少京城百姓、各地游子随行观望,颇为热闹之余惹得仪仗军士不时驱赶。
“那些个闲汉莫要拥挤,否则别怪我等蛮力粗俗。”
“说谁是闲汉,我等皆是各地英才,特来瞻仰少丞容颜。”
“我管你是何方人士,再挡路便是闲汉。”
在一众仪仗军士的努力下,周元的车驾得以脱离嬉闹坊市,入章台街直抵皇宫建章门。
此时怀州都督的车驾早已抵达,见他至此招呼其下车步行入宫。
“如何,可有与民同乐之感,也怪你久不回京,否则百姓见多了便不会如此热情。”
“确有同乐之感,不过却是百姓以我为乐,我则乘车作陪。”
“哈哈,你出身民间自带亲和,百姓才敢追随嬉闹。
若是各地都督车驾出行,百姓惧其威严避之不及,可见不到此等盛况。”
“且多看看此景吧,再过些年月你或许不会变,但他们未必敢再寻你欢闹。”
谈笑间周元返身观望,却见男女老少挥手致意,面孔之上皆带欢笑。
更有不少人寻热闹而来,于人海中问询,前方是谁家郎君。
见此他整理衣襟拱手一礼,回身与怀州都督张舜并排入宫。
第448章 再入月宫
入建章门行玉石辇道,过双凤阙寻入阁道,再经壁门则至明神台,可见五德殿。
一年来大魏皇宫唯一的变化是明神台处多出众多桌椅,勋贵重臣之貌一如从前。
除此之外,还多出一位督阵之帅、辅国少丞、竹乡勋贵。
有不少人记得上元节时周元作陪营帐,虽被太祝赞为明珠出海、福运深厚,却不明其中深意。
今日入重臣之列同赴佳节盛宴,才使他们知晓太祝妙术通玄、少丞明珠为星。
国朝重臣相互熟悉,客道几句便三三两两寻周元谈笑,试问宗室何其繁忙,竟不为少丞寻觅家眷。
说笑间频频侧望,却非盼望魏皇驾临,而是在等太祝与九卿太常现身。
此时九卿太常与太祝已至阁道,但太祝说什么也不肯再行一步。
“太常卿就莫难为我了,你且先行,我等上几刻再去赴宴。”
“太祝何出此言,莫不是担忧见那周少丞。”
“非也,我与少丞私交虽少,却也有半分举荐称赞之恩,他如今功成名就可证我推算有几分道理。
这本是好事,但他行过快、升过高,难免让我沾染一些光辉。”
“可我知道,他有如今成就,绝非命数使然。
其中道理我解释不清,诸公卿当各有所思,我此时赴宴必被拥簇,再敢言命理之术必多算多错。
老夫欲借少丞故事扬我果老星宗之名,却是被名声所累、难以随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