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征服三河城的一大目的,图的也就是城内的铁匠。
三天前,他正式向手工业总会下达命令,要抽调五名铁匠外加二十名学徒去赤溪县锻造甲胄,管吃管住,待遇绝对丰厚。
“大人,他们都愿意为您献上绝对的忠诚!”
铁匠行会的伊萨克会长代替五名工匠做出了答复。
伊萨克目前身兼数职,他既是市议会的议员,又是手工业总会的常务副会长,平日里还要管着铁匠行会的上百名大小铁匠。
他为林恩准备的这五名铁匠,乃是行会里最拔尖的一批,掌握了北境现存的绝大部分锻造技术,连投石机的核心结构都能制作,是行会里的绝对核心。
一开始,伊萨克在接到抽调命令时还很是肉疼,可碍于领主老爷的威势,他又不得不低头臣服。
可两天前,在军营里见识过板甲的恐怖防御力之后,他立刻就意识到这是能让三河城铁匠行会再次腾飞的巨大机遇。
林恩向他展示的,正是那具曾遭受过黑杉伯爵刺击的受损板甲。
虽然板甲的正面遭受了极为恐怖的冲击力,可这具板甲依旧没有被洞穿,只是向内凹陷了几公分,并在凹陷的圆心处破损了一个小洞。
靠着圆弧形胸甲的卸力作用,再加上内部锁甲与武装衣的防御力,身穿该板甲的骑兵只是遭受了一定的内伤,养上一阵就能恢复如初。
当天,林恩站在五十米开外,用十字弩向这具已经破损的板甲连射了三箭。
受击处就只有轻微的擦痕与凹痕。
在此距离内能轻易击穿锁甲的十字弩,竟然拿这具破损的板甲毫无办法。
看完林恩的演示,不敢置信的伊萨克甚至亲自上手射了两箭,结果依旧如故。
他彻底癫狂了。
比起这具板甲,铁匠行会过去打造的那些锁子甲完全上不得台面。
货比货得扔,两者压根就不是一个级别的甲胄。
如果说三河城的铁匠行会能掌握此等甲胄的锻造技术,可以想象,全北境王国的订单都将如雪片般涌来!
本来,伊萨克想的是派两名高级铁匠,外加几名中级铁匠应付老爷。
可在见识过板甲的恐怖防御力后,他直接就将全部的核心铁匠都拿了出来。
配套的二十名学徒也都以中级铁匠充数,堪称是精锐尽出,人数占到全行会中高级铁匠的半壁江山。
若非身兼数职,伊萨克甚至都想亲自去赤溪领学习先进技术。
不对,这哪是去学习啊,这就是去朝圣!
看着伊萨克那副虔诚又激动的模样,林恩哪能不知道他那点小心思。
但没所谓,他压根就不怕走漏了技术。
以这年头的交通水平,技术的传播速度本就不快。
就算敞开了让他们学,传遍北境的时间至少也要以十年为单位来计算。
“很好,那就签下这份契约,明天我就安排船只送你们去赤溪县。”
林恩笑容可掬地掏出了一份羊皮纸契约,活像搞人口买卖的人贩子。
按照契约内容,这些铁匠需要为林恩干满五年才能离开。
可即便是卖身契,他们都毫不迟疑地在羊皮纸上按下了自己的指印。
对于他们而言,已知的锻造技术已悉数掌握,未知的先进技术值得他们付出五年时光。
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210章 来自南境的威胁
会见完两拨工匠后,林恩的工作依旧没有结束。
傍晚时分,他在军营中设下薄宴,招待来自三河城的一批知识分子。
这批知识分子以教士为主,还包括少量的城市新兴市民与世俗贵族后裔。
在北境王国乃至整个大陆,接受教育的代价都极其高昂。
有钱有闲能够读书的,无外乎就是教士、贵族与商人,而且教士大多也是从后两个阶层中产生。
如今林恩要组建秘书班子与外交班子,还要为白河领配置一整套的中央法庭与巡回法庭,能选择的人才范围相当狭窄。
事实上,在白河流域这片地界上,这三种类型的人才都被他给得罪了。
三河城西郊的十余座修道院都被林恩充公,土地、人口、财产悉数并入白河领,就连硕果仅存的十来只大铜钟他都准备拆下来,用于浇铸青铜臼炮。
教士们失去了绝大部分经济来源,只能靠部分教徒的捐助度日。
贵族就不说了,连根都被林恩给掘了。
教士们好歹还在城内保留了两座教堂充作栖身之所,可贵族们仰赖的土地分封制度已经被林恩给彻底取缔。
三河城内的土地贵族们大多源于过去的六座男爵领。
今年三月的绿湖领战役后,一大半的本地贵族都逃去了金鹿堡,但依旧有一小部分人选择留在三河城看看情况。
其中就包括年迈的河沼领男爵以及他年幼的孙子。
可林恩依旧没放过他们。
在一统白河领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拿下了三河城。
现在这些落魄贵族都彻底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只能仰赖林恩的鼻息苟活。
至于说商人,同样也被林恩给得罪了。
他们原本在市议会中拥有压倒性的席位优势,如今却被迫与手工业行会平分秋色,需要在城市的日常开销中负担更多支出,心里能没点怨气么?
当然,商人阶层并非铁板一块,以市长利昂、粮商马塞尔为首的一批商人已经与林恩彻底绑死。
而且怨气归怨气,林恩愿意给知识分子‘出仕’的机会,这可是他们天大的福报。
人都是讲地域讲出身的。
如果在家乡就有合适且高薪的岗位,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况且北境的交通环境极度糟糕,现在还遍地盗匪,出门在外没强力保镖那不就等于送货上门么?
这年头知识分子若想将手头的知识变现,总共有三条路。
给贵族、城市打工,或者进教会拼搏。
三河城的教会眼瞅着是没什么前途了,这些知识分子若想就近找份好工作,还真就只能寄希望于白河伯爵大人。
明眼人都知道,三河城虽然还挂着自治市的名号,可这‘自治’真的还算是自治么?
市长都能直接钦定,市议会的名额分配更是说改就改,就差派出军队进驻城市了。
晚宴结束后,坐在林恩身侧的芬恩站了起来,向与会人员介绍这次‘boss直聘’的招聘清单。
芬恩曾是原白熊领的年轻管事,受林恩之命与小艾伯特管理食盐交易站,负责与荒民进行食盐交易。
后因工作出色,被林恩调到身边当了秘书,负责一部分文书工作。
光论文秘方面的能力,芬恩只能说相当勉强。
唯二的优点就是出身较低外加忠诚可靠,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林恩的一手提拔。
但他的个人能力已经很难再大幅成长了,历练一年下来依旧只有一颗星的评价。
毕竟就是个小地方出身的庄园管事,年少时没读过多少书,成年后也没经受过太多的历练,大部分能力都点在了管农民上。
要芬恩写点简单的文书还勉强能应付。
可一旦涉及到诸如法律、城市或者商业等复杂内容,他就要抓瞎了,都要来向林恩详细请教才敢动笔。
林恩当然也想用优秀秘书,可他之前压根就找不到人啊!
他就是个马匪头子出身,还是从外地到沼地公爵领来打拼,能有多少高级人脉?
如果他真是领主出身,哪怕只是个男爵,在起势后都能找到各路亲戚来辅佐他。
翻遍族谱,找遍七大姑八大姨,总能找到几个读过书的亲戚。
奈何他真不是领主啊!
等到林恩全取白河领,人才匮乏的问题依旧严峻。
毕竟就是几块乡下男爵领拼凑出来的伯爵领,原有的贵族阶层被杀的被杀,逃跑的逃跑,能有多少人才?
林恩跑遍了白河领,也就现任苍鹭县县长奥列格算个可造之材,三十岁就有三星的评价。
至于身边的芬恩,林恩计划过一阵就将他外放为新占领地的县长,也算是人尽其用了。
好在林恩这会拥有了三河城,琳琅满目的人才可谓任他挑选。
在台下坐着的一帮人里,他已经物色好了一名人选。
那就是大粮商兼新任市议员马塞尔的亲弟弟维克多。
此人今年三十岁出头,乃是正儿八经的修道院学校毕业生,还去琥珀港的教会大学攻读了法学的学士学位。
回到三河城后,维克多在市议会担任公证人,负责起草各类法律文件,包括商业契约、财产继承文书、各类市议会文件等。
他精通北境的世俗法律与城市法律,能撰写多种类型的公文,在三河城以严明公正而著称,放眼整个北境,都称得上是高素质人才。
哥哥继承家业经商,弟弟攻读法学或者神学,在大型自治市的商人家庭里是非常常见的配置。
林恩计划是将维克多提拔为自己的书记官兼法律秘书,将来时机成熟就外放为中央法庭或者巡回法庭的法官。
顺带一提,马塞尔十六岁的女儿已经住进了西郊军营,暂时负责照顾林恩的日常起居。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马塞尔与维克多两兄弟都已经与林恩有了‘姻亲’关系,是相对能够信任的自己人。
一想起这事,林恩还真有些头疼。
除了马塞尔之外,还有好几个商人也想将姿色出众的女儿或者侄女塞进军营。
毕竟有利昂的优秀榜样为代表,从黑市商人一跃成为新任市长,谁看了能不眼红?
林恩真不是好色之徒,但这些年轻漂亮的女孩他又不能不收。
他要不收,那马塞尔兄弟能对他死心塌地吗?
人家维克多能放弃前途光明的公证人职务,来他的宫廷里当秘书么?
他们就是想让整个家族更进一步乃至好几步,这想法有错吗?
一点错没有啊!
等芬恩宣读完了这次的招聘清单,在台下当托的维克多当即起身响应,并毛遂自荐要给领主大人当书记官。
有维克多带头,随后又有十来人表态愿意为领主大人效力。
林恩默不作声扫了一眼,发现这些主动出仕者大多出自商人家庭。
占比最多的教士群体则较为安静,暂时没人起身。
人数最少的贵族群体就不消说了,本就是小猫三两只,还都低着头,压根就没有给领主大人效命的想法,能来赴宴大概率还是迫于林恩的‘淫威’。
对于这种情况,林恩并不觉得奇怪。
给领主当官,就等于在身上烙印下了这个领主的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