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 第386节

  治军、治乱、阴察、将苑……

  李长安只写了三十六篇中的六篇,就足以让张慎汗流浃背了。

  “小友……不不不,李兄上过战场?”

  张慎看完了六篇初稿,已经彻底断了收李长安为弟子的想法,因为他知道手中书稿的分量,其中的兵政见解比他还高明。

  如果没有长年作战的经验,是写不出这样的论述的。

  众人听到一把年纪的大儒管李长安叫李兄,竟然平辈轮交,这已经足以让人震惊了。

  李长安轻笑一声,“我在梦中上过战场,还打过好几年仗,所以才有所得。”

  兵政三十六篇,就是上辈子诸葛亮作的武侯三十六篇,其中也有李长安的不少心血。

  这些论述见解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可不是一般学子的纸上谈兵。

  杨砚看着张慎失态的模样,好奇的问道,“张先生,李兄的兵道水平如何?”

  张慎苦笑一声,“老夫不敢评价,不如请魏公来评判吧。”

  随后,他转向李长安道,“李兄,这书稿才六篇,其余三十篇何在?”

  “还没写出来,张先生就来了。”李长安淡淡的说道。

  杨砚马上问道,“李兄,不知能否将这书稿借给我,我带回去请魏公过目?”

  李长安没有答应魏渊的邀请,总要有个理由,这份书稿如果真有张慎说的那么神奇,也许能向魏渊交代。

  人家李长安志在兵家,不愿意加入打更人衙门,是志不在此。

  李长安道,“当然可以,不过记得还回来。”

  他的字可是很值钱的,哪能随便送人。

  这个时候,张慎将书稿牢牢捏住道,“李兄奇文共赏,这书稿还是先带回去给赵院长看看,如果赵院长看中了,说不定会呈给长公主。”

  众人眼看着杨砚急眼了,要和张慎争起来了。

  “两位何必着急,每人拿三篇就行了。”

  最终,李长安一锤定音,杨砚和张慎每人拿着三篇书稿,然后手抄了另外的三篇,赶了回去。

  众人很快散去,除了许平志留下和女儿话别,其他人都离开了。

  云鹿书院。

  赵守手里捏着怀庆公主的信,有些不太明白,眼高于顶的长公主为什么会示意自己去招揽李长安。

  李长安的诫弟子书他是看过的,仅凭一篇文章也不太能说明什么,而且还不一定是李长安写的。

  长公主是如何判断,李长安一定是个人才的,女人的直觉吗?

  没多久,他眼前一阵气息波动,张慎言出法随已经到了院长房间的门口。

  “赵院长,我有急事啊!”

  赵守打开门,就看到张慎风尘仆仆的站在门口。

  “谨言,何事如此匆忙?”

  张慎将手中的六篇书稿交给赵守,目光中兴奋难耐。

  “奇人!奇人啊!李长安真是个奇人!”

  两人同僚多年,赵守从未见过张慎如此失态过。

  但是,随着他的目光投向最上面的书稿,看到遒劲放达的字迹,他的脸色就变了。

  难怪长公主如此急切,只凭着字迹,李长安就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书法大家。

  随后,赵守也陷入了和怀庆一样的状态,一时间沉迷于欣赏字迹,而不是品读内容。

  “院长,看内容,别光看字啊,快啊……”

  赵守吞了吞口水,埋怨的对张慎说道,“你又急!”

  “如此奇文,应当慢慢欣赏啊。”

  张慎道,“杨砚也拿着书稿去找魏渊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眼前的赵守已经不见了踪影,瞬间移走了。

  打更人衙门。

  杨砚和南宫倩柔第一时间求见了魏渊,魏渊同样收到了长公主的信。

  他脑中的疑问和赵守几乎是一样的,李长安到底哪里吸引了怀庆殿下。

  “魏公,这是李长安的兵政策论,张大儒说内容是非常好的。”

  魏渊一边接过书稿,一边问道,“李长安没有答应你们吗?”

  杨砚说道,“他说要考虑一下,六扇门王侍郎、云鹿书院张大儒都去招揽他了。”

  “但是李长安都没有答应,而是说要考虑一番,一般这么说就是要待价而沽……”

  随后,南宫倩柔用手肘顶了杨砚一下,原来魏渊已经深深的被书稿内容吸引了。

  魏渊是兵家,和张慎一样,虽然觉得字迹好看,但是先看的是内容,不会沉迷于欣赏字体。

  “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

  “将有五善四欲。五善者,所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

  “将有五强八恶。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

  魏渊看着看着,竟然不自觉的念了出来,因为这些关于将略的部分,和他治军带兵的经验不谋而合,而且站在更高的角度总结了出来。

  渐渐的,魏渊的双手开始颤抖,脸上多年不变的淡然神色渐渐变的激动亢奋起来。

  杨砚和南宫倩柔面面相觑,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的魏公,竟然有些失态,这情景简直和张慎一模一样魔怔。

  “好好好!真是妙啊,这番论述就是我多年心中所想之事啊!”

  杨砚感觉魏渊的状态,简直就跟手底下的银锣马上进入教坊司时一样,急不可耐。

  “下面的呢?”

  魏渊看完六篇之后,目光灼灼的看向杨砚,“下面去哪儿了!”

  杨砚结结巴巴的说道,“下面没了啊……就这么多。”

  他说完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一时间就想不出来。

  随后,杨砚和南宫倩柔两人眼前一花,魏渊就直接从浩气阁最高层的眺望台上跳了下去。

  然后大名鼎鼎的魏青衣化作一道青影,一纵一纵的朝李长安府邸方向而去。

  李长安府邸的院子里,许平志还在叮嘱徐玲月,两人马上分别了。

  “女儿,跟着李大人可千万要勤快一些,不能想在家里一样睡到中午……”

  “你也看到了,李大人的府上来的都是贵客,不能出一点差错!”

  许玲月郑重的点了点头,刚刚的阵势她已经见识过了。

  许平志接着说道,“既然把你送过来了,我也没法反悔了,你一定要小心从事,不然的话可能会蹲大狱的……”

  许玲月紧张的缩了缩脖子,蹲大狱这种事情,她可从来没想过。

  正在这个时候,门口传来一道男子声音,“李先生,魏某请你去打更人衙门坐一坐。”

  许平志突然两腿发软,看到门口的一道青衣身影,差点就跪了下去,魏渊亲自来了!

  徐玲月也是心头猛跳,“是来抓李大人的吗?”

  紧接着,又一个声音传了过了,“魏渊在我身后十步!”

  魏青衣的身前十步,出现了一个老儒士,“李先生,还是先去云鹿书院瞧一瞧吧!”

  许平志父女这才镇定下来,原来这两个人是请李长安去做客的。

  魏渊脚下轻点,瞬间跃到了赵守前面,“赵院长,明明是我先来的。”

  赵守不以为然,呵呵笑道,“魏渊在我身后百步!”

  一阵气息激荡而过,两人再次拉开百步距离,赵守率先进入了李长安的大门。

  魏渊脸色发黑,“儒门之人,当真是不当人子!”

第277章 李兄,你已经是金锣打更人了

  赵守和魏渊两人先后进入了李长安的院中,许玲月甩下许平志小跑着迎了上去。

  “两位大人,公子说了,如果还有客来,请去书房一叙。”

  随后,许玲月带着两尊大人物往李长安书房走去,六进的大院着实不小,要走好一会儿。

  许平志则躲在一个角落,和小厮们混在一处,压根没有露面。

  没有实力的小人物,最好不要接触权势太大的人物,不然人家随便一句话就决定了小人物的命运。

  这是七品百户许平志的处世哲学,尤其是魏渊这种强大到骇人的人物,还是不要有任何接触的好。

  赵守和魏渊进入了李长安书房,看到李长安正在写字,笔下流出的字迹,正是兵政三十六篇的后续内容。

  “老夫赵守,不打扰李兄,李兄继续!”

  赵守连忙说了一句,就乖乖站在旁边,目光死死盯着新落成的书稿。

  “这是朝中第一大权臣魏渊,你不用理他,有我在,他不敢把我们读书人怎么着?”

  魏渊就晚进来几息功夫,已经被赵守占了先机,什么叫你们读书人,魏某也是饱学之士。

  什么叫第一大权臣,说的好像魏某是来找麻烦似的。

  此刻的魏渊又恢复了儒雅的气度,随口说了一句,“魏某来请李先生前往打更人衙门一叙。”

  但是他看向李长安手稿的那一刻,目光再次炽热起来了,有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他再次打量了李长安一眼,还不到二十岁的样子,竟然能写出这样的大作,难道真是梦中打过仗。

  原本纠结李长安来历的魏渊,现在已经不再纠结了,先把人招揽到手再说。

  以魏渊多年的识人经验来看,如果能让李长安加入打更人衙门,能帮他解决不少麻烦,所以必须拉拢。

  他和赵守都是抱着招揽李长安的目的来的,明争暗斗,阴阳怪气是少不了的。

  没多久,李长安将手中的书稿分成了两份,“时间有限,只写了六篇,请两位先生指正。”

  他将将略兵法的三篇递给魏渊,将纳言治人的三篇递给了赵守,他要让这两位亲眼看到,这些书稿出自自己的手笔。

  魏渊和赵守看完之后,又交换看了对方的内容,然后才依依不舍的将书稿放回桌上。

  之后三人关于书中的内容讨论了很久,最终魏渊和赵守都相信了,这书的确是李长安自己写的,因为他对其中的观点解释的非常清楚。

  因为上一辈子写这本书时候,李长安就和诸葛丞相讨论过无数次,可以说倒背如流。

  两个多时辰之后,魏渊和赵守对视了一眼,两人刚开始都是震惊和无法相信,但是现在都相信了李长安的确有开宗立派的实力。

  “李兄,是否有空去打更人衙门一叙。”

首节上一节386/6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