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知道,许玲月小美女是个欠欠的绿茶,有点子小聪明和小腹黑,总之是个很好玩的少女。
“许玲月留下吧,先试用一个月,你们四个先回家,如果许玲月表现不好,你们还有机会。”
许平志将四个少女送走之后,再次回到了大堂中,这才开口道,“大人,实不相瞒,徐月正是小女。”
现在不交代,李长安试用期间说不定要自己打听的,让李长安自己查出来可就不太好了。
李长安装模作样的说道,“老许,这如何使得。”
许平志连忙说道,“大人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义薄云天,让玲月伺候大人,她一定受益匪浅的。”
许玲月也不失时机的说道,“婢子愿意伺候大人!”
李长安满意的说道,“机灵点,如果做错了事情,我会替许兄调教你的。”
侍女的事情办好了,许平志还没来得及告辞,门口下人就带进来一个穿着官袍的中年男子。
身着麒麟补子,赫然是一位三品官员,这下连许平志都震惊了。
自己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三品的刑部王侍郎竟然亲自登门了,而且看神色还很客气。
“李兄乔迁新居,王某不请自来,还请莫怪啊。”
李长安同时兼着刑部六扇门的捕头,王侍郎怎么说也是他的上司,现在以兄弟相称,姿态已经很低了。
“王大人到访,寒舍蓬荜生辉啊。”
两人寒暄了几句,许平志也不好意思开口离开,只能紧张的坐在下首,和以前说不上话的王侍郎搭上了话。
许平志发现,李长安和三品侍郎说话,完全是游刃有余,见识和礼数都不缺,气势更是隐隐比侍郎大人还强一些,完全不像一个江湖侠客。
王侍郎也是有些惊讶,刑部尚书亲自安排,让他务必将李长安聘为六扇门的总捕头,他当然不敢怠慢。
但是聊了几句他就发现,李长安果然不是白丁,看来儒门修为真的是扎扎实实修炼上来的。
“李兄,尚书大人今日进宫去了,要不然的话他就亲自来了,你为六扇门总捕头报了仇,手刃了要犯,刑部想聘任李兄为六扇门总捕头,秩同正五品郎中,一年俸禄四百两白银。”
总捕头是五品武官,这个起点已经算是非常高了,六扇门也有招揽江湖人物的惯例,但是直接聘用总捕头还是第一次。
所以,许平志端着茶碗的手,忍不住的颤抖了一下,不到二十岁就正五品,比他这个七品百户高了三个官阶。
他庆幸的看了一眼许玲月,但凡晚一点将许玲月介绍给李长安做侍女,他的动机都会显得更不单纯。
王侍郎满怀信心,李长安如果完全无心仕途,又怎么会来到京城,正五品的起点,一般的江湖人物根本无法拒绝。
“多谢尚书大人和侍郎大人的好意,请容在下考虑一番。”
王侍郎正在绽放的微笑突然凝固了,李长安竟然没有立刻答应,难道他堂堂三品侍郎的面子还不够吗,不知不觉间,他的脸色就有些冷了。
“李兄,这样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多少人几辈子都修不到的。”
对于王侍郎这样的反应,李长安很熟悉,官面上的人物都在乎面子,这位三品王侍郎并非真的佩服李长安的功劳和能力,只是奉命行事。
如果李长安拂了他面子,他立刻就会变脸的。
李长安只是笑而不语的,但是门外的下人再次来报,“大人,两位金锣打更人求见。”
听到两个金锣求见,王侍郎的脸上的傲慢顿时收拢起来,打更人衙门谁敢招惹啊,专门监察百官的衙门,而且来到还是两个金锣。
他刚刚进门的时候可是自恃身份,直接闯进来了,下人也不好阻拦,但是两个金锣却没有直接闯进来。
这么不跋扈的金锣打更人,王侍郎还是第一次见。
“请他们进来吧。”
随后,杨砚和南宫倩柔两人走了进来,然后堂屋中除了李长安的人都站了起来。
“见过杨大人、南宫大人……”
王侍郎和许平志几乎同时开口,可见金锣打更人的威风,尽管官阶不高,但是地位一点都不低。
两个金锣打更人并没有理会,而是向李长安拱了拱手,“李兄,我们又来叨扰了。”
李长安指了指下首的椅子道,“两位大人不要客气,就当是自己家,坐吧。”
两人坐下之后,王侍郎和许平志才拘谨的坐了下来,对面坐着打更人,两人都觉得屁股底下有刺。
“李兄,我们此来,是传魏公的意思,想请李兄入打更人衙门,做银罗打更人。”
杨砚语气平淡,但是王侍郎和许平志已经瞪直了眼睛,两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接入打更人衙门,做银罗打更人!
打更人衙门是何等地位,魏渊又是何等身份,一般人根本进不去打更人衙门,能进去的都是层层筛选,万中挑一。
在一板砖扔出去能随便砸死几个官员的京城,打更人衙门是最不能得罪的。
许平志从惊愕中挺了挺胸膛,如果和一个银罗打更人相熟,京城没人敢欺负他许平志了!
站在角落还没上岗的徐玲月,美目睁得溜圆,她一日间见到了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大人物,也不枉费她苦口婆心劝解李茹,终于同意她来应聘。
看来这个李大人真是不简单啊,这么多大官都求着他。
“两位大人,银罗一个月多少俸禄?”
杨砚说道,“银罗根据年限,俸禄不同,但是我肯定你能顶额领取俸禄,一年五百两应该是有的,但打更人是不会缺钱的……”
王侍郎和许平志都知道,打更人抄家的时候可没少捞钱,而且一般大官富商抄家大案都是打更人在办。
可以说打更人的俸禄,并不重要,只要做了打更人,下半辈子就无忧了。
当时,他们将做打更人面临危险事都忽略了。
“李兄,魏公有言,只要李兄表现好,一年就能升任金锣。”
金锣打更人,虽然没有明确品级,但是至少完全不怵三品官员,金锣打更人可说是有权有势了。
魏渊放话了,这种重视程度可以说是空前的,王侍郎和许平志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王侍郎也知道,一个受六部管辖的六扇门总捕头对李长安不会有吸引力了,难怪他要考虑一下,原来有这么好的出路。
“麻烦转告魏公,多谢他的抬爱,请容我考虑一番。”
又是考虑一番!
王侍郎都懵了,杨砚和南宫倩柔也是大感意外。
如果李长安不热衷权势,是不会来京城的,如果有心经营权势,怎么会拂了魏公的面子。
那可是山海战役的大功臣,当今陛下身边的第一大红人,掌管着打更人和都察院的大奉巨擘人物!
李长安到底有什么底气,敢拒绝魏公的邀请!
第276章 魏渊:请李先生去衙门坐一坐
大堂中的众人,一个个神色古怪。
刑部王侍郎时不时偷瞄一下两个金锣打更人的神色,他本以为李长安拒绝六扇门总捕头,是为了加入打更人衙门。
但是现在看来,李长安对于魏渊的招揽竟然也不积极,匪夷所思啊。
两个金锣打更人是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李长安的表现实在太意外了。
杨砚和南宫倩柔来之前认为,李长安没有理由拒绝,魏渊已经如此重视,以李长安的实力一旦靠上魏渊,前途简直不可限量。
“许百户,你别抖腿了。”
王侍郎冷冷的提醒了一下,许平志讪讪一笑,停止了抖腿。
许平志实在太紧张了,打更人衙门的名声很大,但不一定有多好,加入打更人固然一步登天,但是得罪打更人会死得很惨。
所以,他又开始患得患失起来,把女儿送到这里来,到底对不对。
李长安的胆量,比他预想的可是大多了。
其实,李长安想的一点都不复杂。
这个世界上,怀庆公主和魏渊这一派的人还算正派,是可以暂时依靠的。
但是以李长安的实力和前两世的见识,是不可能每天去点卯上班的,他也有信心用自己的能力在京城站稳脚跟,成为怀庆和魏渊的同盟,而不是下属。
毕竟,魏渊再厉害,在李长安眼里不过一个权势滔天的宦官而已。
所以,加入打更人按部就班打工,那是不可能的,这辈子是绝无可能打工的。
尴尬的安静没有延续多久,李长安府上又来了一位访客,大儒张慎。
张慎是云鹿书院四位大儒之一,四品君子境,兵法大家。
此人早年所著的《兵法六疏》是大奉武官、将领的必读刊物,是大奉少有可以与魏渊相提并论的兵法家。
一袭蓝袍的张慎走入大堂,手里拿着一份诫弟子书的手抄本,诫弟子书的原稿在怀庆手里,但是内容早就从誉王府传了开去。
云鹿书院的学子听到之后,将这篇短文交到了书院,本来就打算探一探李长安虚实的张慎,就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这篇劝学立志的短文,言简意赅,行文和立意都非常高明。
原本对李长安学问有所怀疑的张慎,也因为这一篇文章彻底转变了态度,毕竟文如其人,这些大儒可都是行家,识货。
“见过张先生……”
张慎来了,连金锣打更人都起身见礼了,这可是德高望重的大儒,着急了连魏渊都敢骂的。
但是,李长安还是纹丝不动的坐着。
张慎坐在了王侍郎让出来的座位上,神色期待的说道,“小友的诫弟子书,写的真是妙啊,不知道想不想加入云鹿书院,赵院长说了,四位大儒里你可以选一位做老师。”
李长安答非所问道,“听说张先生擅长兵法,在下新作了一份兵政三十六篇,想请张先生指教。”
张慎听到这句话,眉毛顿时挑了起来,看来李长安是早有准备啊,大奉朝论起知兵,也只有魏渊敢和他叫板。
《兵法六疏》流传甚广,早就奠定了他的兵家名声,难道李长安是打算拜自己做老师了?
一定是这样的,不然为什么会提前准备好兵政方面的策论,看来这次是来对了。
“小友竟然喜好兵道,从那篇诫弟子书中倒是看不出来,你且将你的大作拿出来,如果真的有见地,我就可以收你做弟子!”
张慎喜形于色,他已经打定主意了,就算李长安的策论水平再低,他也要收下做弟子。
毕竟有诫弟子书那样的功底在,就足以证明这个年轻人是个万里挑一的可造之才。
至少云鹿书院最优秀的学子,是做不出来那样的文章的。
李长安微微一笑,转头对许玲月说道,“去书房将书稿拿来。”
大堂上人很多,新来的许玲月也不好问书稿具体放在哪里,只能硬着头皮去书房找,兵政三十六篇这些字她还是认识的。
张慎不由的再度审视了一眼李长安,李长安气度坦然,身上的气势让张慎感觉到很熟悉。
就是魏渊和赵院长身上那种,长期积累了威严的感觉,一点也没有向自己请教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像是拜师,好像是一副让你开开眼界的架势。
张慎不由坐直了身子,挽了挽袖子,今日高低也要指点这个年轻人一番,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大兵家!
许玲月来到书房,只见新买的书架空空如也,书桌上倒是有一摞书稿,开头正是兵政三十六篇的字样。
她将书稿拿出来,恭恭敬敬的递给张慎。
张慎看到李长安字迹的时候,瞳孔就猛地一缩,这手字已经把云鹿书院所有人都压下去了!
大堂中顿时安静了下来,因为张慎的惊愕神色太明显了,这位涵养极深的大儒竟然如此喜形于色。
接着,所有人都看到了,张慎翻页的手在颤抖,一边看着,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眼李长安,眼中满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