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些颜料起火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太子想象。
火苗一遇到颜料,迅速变成了呼啸的火舌!
火势骤起,将附近的几盒颜料都点燃了!
“走水了!救火啊!”
太子刚喊了两声,就迅速被火焰吞没!
本来只是想引起注意的小火,变成了吞没东宫的大火。
颜料是李长安专门为李承乾准备的。
太子不是爱玩刺杀吗,让他享受一下被刺杀的快感。
太后在药物的作用下,睡眠极好,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孙子已经被烧成了炭。
因为不敢保障李承乾一定用颜料引火,所以李长安还是安排了双重保险,绝不能让太后阻扰庆帝的怒火。
广信宫里,男默女泪。
没多久,洪四庠就来报告,“陛下,太子自焚而死。”
至少从表面来看,因为忧惧而自焚,这就是事实。
“咯咯咯!”
“陛下哥哥,你把太子吓成了老鼠!”
“你挑动儿子们斗,让李长安磨砺太子,现在失算了吧!”
庆帝急火攻心,撂下李云睿转身就走,李云睿还在继续发癫。
“太子被你吓死了,李长安也超脱了掌控!”
“陛下哥哥,你也太失败了……没有我你可怎么办啊……”
庆帝去看了一眼李承乾烧焦的尸体,一言不发的回到了御书房。
太子必死!
就算他不自杀,庆帝也会帮他体面的死。
皇宫对外宣称太子暴毙,但是那一夜的火,很多人都看到了。
关于太子的各种传音,甚嚣尘上,但是没有一条说中的。
因为这一次,庆帝杀人杀的还算干净。
三天后,庆帝在御书房召见几位重臣。
李长安、大皇子、秦业、林若甫、陈萍萍、范建等六部尚书,大理寺卿、督察院左都御史。
当然,陈萍萍的接班人,鉴查院提司兼领一处主办,如今朝中炙手可热的小范大人也来了。
“诸位,今日之事是鉴查院提议。”
“因为事关重大,牵涉较广,所以请了诸位前来。”
“陈院长,你说说吧。”
陈萍萍推着轮椅,从袖中拿出一沓奏折。
“鉴查院发现,秦王李长安有篡位谋逆之举!证据确凿!”
庆帝古井无波的脸上,顿时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秦王要造反?”
“他有造反的必要吗?”
“他可是大庆第一功臣,陈院长可有实证?”
御书房中的群臣,都是心领神会。
秦王的势力太大了,皇帝坐不住了。
第157章 叶轻眉?她该死啊!(33)
对于陈萍萍的指控,李长安神色淡然。
“陈院长,我和陛下兄友弟恭,造反谋逆之说从何谈起啊?”
此刻的范闲,尽量做出一副镇定的样子。
因为陈萍萍谋划这件事,没有让他参与。
范闲知道,凡是有一丝风险的事情,陈萍萍都不会让他参与的。
陈萍萍希望,范闲能够平平稳稳的接过鉴查院。
陈萍萍不疾不徐的说道,“秦王殿下,你将大雪龙骑军、墨甲龙骑军调来京都附近,可有圣旨?”
“按我大庆律法,没有圣旨怎能随意调兵!”
李长安不以为然道,“本王在红山口遇刺,调这两路骑兵只是防备刺客而已。”
“对方为了刺杀本王,调动了军中精锐和攻城器械。
本王调用骑兵防卫,有何不可?”
陈萍萍接着说道,“殿下平安回到京都,就应该将骑兵遣返定州。”
李长安看了秦业一眼道,“京中仍有刺客同党,本王不放心。”
秦业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秦王殿下,天子脚下,谁敢妄动刀兵。”
“老臣掌管枢密院,殿下既然已经卸下大都督职务,就没有调兵之权。”
庆国的亲王虽然可以有私兵,但是也只能有一千人,两万人的确多了。
“所以,殿下应该将两万骑兵即刻交付枢密院。”
李长安冷声道,“可以,但是请鉴查院彻查红山口遇刺一事。”
“秦易被斩杀前有口供,刺杀案为李承乾和秦业主使!”
“口口声声说本王是大庆第一功臣,鉴查院不去调查刺杀案,却问本王为何调兵自保。”
“你们鉴查院,就是如此监察天下的吗?”
“想让本王撤军,先将主谋绳之以法!”
“此事……”庆帝刚刚开口,却被李长安无情打断。
他指着秦业说道,“秦业老狗,你立刻御前自裁,本王马上撤军!”
秦业是军中老将,更是庆帝亲信,今天摆明了是要替庆帝打头阵。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庆帝面前,“陛下,秦易刺杀一事,老臣全不知情!”
“老臣愿意接受鉴查院调查,让陈院长还老臣清白!”
庆帝缓缓说道,“好了,这件事还扯不到谋反上。”
“鉴查院好好查查,如果确定元凶已然伏诛,也好让秦王安心。”
庆帝的话外音是,调查清楚了,赶紧让李长安撤军。
不过今天李长安有备而来,这两万精骑兵以后就要常驻京郊了。
陈萍萍说道,“老臣领命。”
“秦王殿下,老臣第二问,攻下西秦都城,给西秦文武分封官爵,是否请旨?”
李长安道,“本王既然打下西秦,当然要第一时间稳定人心。”
“试问,如果不是本王第一时间稳定了西秦,又如何能利用高要顺利拿下韩信兵权,又何来千里奔袭北蛮的大胜!”
“陈萍萍,本王在前线拼死拼活,你鉴查院没有提供情报支持也就罢了。
却在这里拨弄唇舌,挑拨是非,其心可诛!”
“要是按你说的,事事都要请旨,战机早就错过了!”
陈萍萍针锋相对,毫不相让,“秦王殿下看似处处出于公心,实质上还是在邀买人心!”
“老臣第三问,你私自决定定州军人员安排,将重要将领都换成叶家人或者你在西秦收服的将领,是否请旨?”
“你在西北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没将陛下放在眼里。
你处处自作主张,目无国法,甚至有对抗朝廷之心!”
“整个西北和西秦国,已经被你打造的针扎不入,水泼不进!
这不是造反谋逆,这又是什么?”
陈萍萍说完,李长安嗤之以鼻,“胡说八道!”
“请问,陛下哪路使者没有进入西北?
朝廷派的安抚官员,没有进入西北吗?”
“西北不是不让朝廷的人进去,而是不让你鉴查院的人进入!
因为,你鉴查院图谋不轨!”
听到这里,庆帝插话道,“好了好了,不要伤了和气。
一个是朕的骨肉兄弟,一个是朕的左膀右臂。
长安的确没有阻挡朕的使者进入西北。
西北人事由大都督决定,无可厚非。
如有不妥之处,朝廷慢慢纠正就是了。”
李长安心中冷笑,庆帝这老登,还是这么虚伪,现在还在装好人。
这句话就是说,以后朝廷要慢慢换掉李长安的人。
庆帝看似将陈萍萍的每一项指控都按下,实际上却将主动权都收回到自己手里。
表面上在维护功臣,他还是仁君圣主,实际上尽是小人勾当,当婊子还立牌坊。
庆帝接着对陈萍萍说道,“陈院长,这些事情秦王虽然处置失当,但也算不上谋逆。”
陈萍萍又掏出一份奏折,“陛下,秦王狼子野心,已生谋逆之心,臣有实证!”
“秦王殿下!老臣第四问!
你在西秦国收编了情报组织琅琊阁,为何迟迟未向陛下禀明!”
“陛下,诸位同僚,经过鉴查院查明,西秦国的琅琊阁绝非江湖门派!”
“琅琊阁,乃是和鉴察院一样的密探衙门!
数万爪牙遍布北齐、大庆、东夷城、北蛮、西胡!”
“秦王殿下能顺利深入雪域和草原,就是因为有琅琊阁的情报支持!”
私自收编情报机构,这可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