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祖龙第一宠臣,赵高麻了 第153节

“燕国姬踽,见过墨将军!"

在一名仆人的搀扶下,这位燕国官服的白发老人,手持拐棍,在十余步对着墨拱手道。

而这一次。

墨没有下马,与易水下马走路还礼不一样。

此刻即使是面对这个年纪比他大不知道多少的老者,墨没有下马。

燕国使臣刺杀秦王。

他是秦国大臣,如今领兵讨伐。

这种情况下,让若是下马,那可如同一个傻子。

秦王怎么想,天下怎么看。

身为一国君王的秦王被刺杀,他这个秦国大臣,手握十万雁门铁骑的秦国将军,奉命讨伐。

结果在城下,反而与敌国行友善邦礼。

那个白发老者姬踽身后,几名燕卒,已然打开囚车,将五花大绑的太子丹与鞠武押送到老者身后。

“々'墨将军,此前刺秦一事,我王实属不知,皆是此二人所谋。还望将军能够明察,禀明秦王,我王并无刺杀之心,为表 我王歉意,我王愿意再献十五城。”

姬踽拱手说道。

那苍老的面孔上,看着眼前的骑着战马的黑衣少年,忍住住叹息。

为燕国,为其他诸侯国,而叹息一声。

作为燕国姬姓王族,他辅佐过几代燕王。年过近百,即将老死。

他亲眼见到,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变得强大。

不说小儿时,便惊问张仪一嘴,为秦国开疆扩土。

魏冉、范睢、白起、蒙鹫、王翦.……

一个个惊天之才,全部都出现在秦国。

如今再看着眼前这个叫墨的少年,对于这少年的事情,天下何人不知。

突袭雁门,抵御李牧,北击匈奴,以少敌多退李牧,沙丘城下惊天诡谋。

太多太多,让世人惊叹的事迹。

更以年少之姿与上述之人比肩,皆有过而无不足。

即便是他,都忍不住心想。

为何秦国。

名将层(诺得好)出不穷。

六国好不容易熬到白起死了,没想到又出现一个蒙鹫。

好不容易等蒙鹫老死。

还没消停几年,秦国又出现了一个王翦。

王翦到还好,至少赵国李牧可以抗之。

然而没等他们松口气,眼前少这个不比白起、蒙鹫弱半分墨,如横空出世一般。 以败李牧而扬名天下,随后更是弱冠之姿,杀匈奴、败李牧、灭赵国。

白起一生杀戮,杀六国无人可战、无人敢战。

蒙鹫独自一人,攻六国城,七十有余,护四代秦君。

眼前少年墨,比起二者,不弱半分。

想到这些,看着眼前之人,这如何不让他叹息一声帖。

姬踽实在想不通,为何燕丹就不掂量掂量,眼前这少年还在,这样的秦国,燕国能惹得起吗? 若是给他选择,宁愿让半国疆土,迁移都城,也不愿此时,得罪强秦。

去虎秦之心,想必强秦定然也清楚,南方的强楚,才是秦国的大敌。

燕国坐山观虎斗,在做图谋。

这才是真正的一线生机。

若是那样,何至于如今,楚、魏皆在。

燕国危!! !.

第174章:为了千秋万代,总要有人背负骂名

姬踽的叹息,墨不知道,或许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看着太子丹与鞠武。

“有何解释,让你们燕王,自己去秦国与我王说。”

墨淡淡的开口道。

一句话,却明明白白的告诉眼前这白发老者,他这次,是来灭燕的。

要么燕王开城投降,归附秦国。

要么燕王可以试着抵抗,带铁骑大军杀入蓟都,做个亡国之君。

“刺杀一事,皆是丹所为,要杀要剧,但悉听尊便,与燕国无关!"

墨刚刚说万,就瞧见太子丹一脸怒意的开口道。

然而他的话,别说是墨,就是曳胖子等人,都纷纷一脸嘲讽的看着太子丹。

为何这人。

比他们都还幼稚。

而墨,则是连看理都懒得理。

太子丹谋划刺杀秦王嬴政,想必已然做好必死的决心。墨自然不会搭理他。

姬踽面色复杂的看着墨,他自然是听懂了墨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看着墨心意已决,姬踽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无论说什么,都已无济于事。 眼前的少年,又或许是秦王。

灭燕之心已决。

不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过去的。

姬踽摇了摇头,对着墨拱拱手:“姬踽,会禀明我王。”

“半日。”

墨开口说道。

看着老者,他只给燕王半日的时间考虑清楚。

是战,还是降。

姬踽拱拱手,在墨的注视下,缓缓转身离开。随后上了马车。

“将军,你说那燕王,会出城投降吗? ”

农陈问道。

看着马车缓缓离去,他心中思索燕王是否会出城投降,能否舍弃那个王座。

毕竟当初攻打赵国的时候,赵王迁以及那些赵国官员,都奋力抵抗。

最终直到城破,才不甘心的投降。

“燕王清楚,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墨看着蓟都,淡淡的开口说道。

荆轲刺秦。

如今的燕王与赵王迁可不同,在燕国使臣刺杀一事后,燕王应该明白,他与其他诸侯国不一样。 其他诸侯国的国君哪怕兵败,城破。

只要投降,都可以活着。

但燕王,却没那个资格,除非他自己投降,自己去秦国。

不然的话,只要抵抗。

城破,人亡!

墨缓缓驾马来到太子丹与鞠武面前。

农陈、曳二人紧紧跟着。

太子丹、鞠武二人,姬踽并未带走,也不敢再带走。

因为一旦带走。

这就相当于直接表态。

方才姬踽自己亲口说,太子丹与鞠武是刺杀一事,背后的主谋 虽然墨并没有承认。

但这件事情,还没有带无法挽回的地步。

燕王还未表态,燕国还有一丝生机。

若是把太子丹、鞠武带走,那就相当于燕国选择继续包庇。 墨会毫不犹豫的下令开战。

太子丹瞧见墨,一脸不忿,看向一旁。

“把他们二人带过来,我有话与他说!"

墨开口说道。

随后两名将士,押送太子丹,跟在墨的身后。

接下来的事情,将士们都不得而知。

因为墨将太子丹二人,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而在一个草坡上,墨拉住了战马。

因为墨的命令,曳胖子、农陈都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看着远处山丘坡上,墨下马,走到太子丹与鞠武身边。 曳胖子与农陈都没多想。

他们相信墨。

让在这等着,就在这等着。

山丘上。

太子丹一脸愤怒的看着墨,不知道为什么,墨会把他们带到这里。

刺杀一事他们他们已如实说了他们二人,便是主谋。

墨还想问什么。

“初闻将军雁门兴渠,冒天下悠悠众生之口,心雁门百姓之存亡,丹一直对将军敬佩有加。”

太子丹叹口气,看向一边,开口说道。

首节上一节153/2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