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243节

很显然,廖书记的目标不只是清远市市长,这个女人的野心极大。邓华隐约明白,估计是廖家在淮阳省的布局没有全面到位,而淮阳四少爆发出来的,有点突兀,也许东方世家有所准备,却不是廖家的会。

现在看起来,某些世家在淮阳省下一盘大棋,这其的勾心斗角还不是邓公子现在可以理解的。他有点为黄玉英感到惋惜,如果不离开清远市,接下来的诸多政绩,足以推举书记姐姐上位正厅!

走与留,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副厅级位子问题,更多涉及到世家的布局。黄家,显然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在热点地区赢得一席之地!也许,这才是黄玉英不得不离开的真实原因!

回到省政府宾馆已经是灯火阑珊,此次古城县省城之行收获极大,东方怡很满意,今天的购物也很潇洒。女人似乎并没有把邓公子当成是下属,一气儿让邓公子买单六万多块,她也不怕小邓主任投诉索贿!

“喂,”这边筋疲力竭的小邓主任刚要进门,那边东方县长招呼道,“明天给你一天假期,后天回去!”

邓华一愣:“不用假期,我随时可以回去!”

“哼!”东方怡一瞪眼,“去把悍马好好清洗一下,上面都是那些混账男人的味道,讨厌死了!记住,以后这台车不允许胡乱外借,否则我饶不了你!”

说完话,女人咣当一声关门进屋,留下邓副书记傻呆呆半晌,看起来悍马已经被县长大人视为禁脔!可是可是一毛钱油钱不给也就罢了,维护费也要邓公子从腰包里掏,这不是欺负人么!

邓公子郁闷至极,谁让人家是大老板呢!眼下女人拿捏小邓主任死死地,不要说反抗,连想想的勇气都没有意义。伤心的小男人,夜晚继续和玉英姐煲电话粥,只是那边的老太太似乎无处不在,让他不得不一次次断。

虽然和兰馨的关系已经得到双方家族的认可,邓华却很少和兰公主煲电话粥,那边小公主也很少会来电话。很难让人相信,两个人是在恋爱,几乎每周一次的通话频率,甚至还不如和梅惠儿之间的密度大。

不知道淮阳省省委省政府是怎么做到的,第天几家省电视台播出的早新闻上,出乎意料的步调一致,从政经意义上,从理论层面开始为两条交通大动脉开始造势。

出城前,东方怡在路边报摊买下一沓报纸,每一份报纸上面,都在为两条交通大动脉唱颂歌,仿佛两条交通大动脉是东部地区崛起的唯一途径!

车里面终于没有了“臭男人”的味道,东方怡依旧坐在副驾驶位子,这里几乎成了女人的专属座位。邓华特意把副驾驶位重新进行填充,让腰部出现一个凸起,这样坐时间久了,也不会让人疲劳。

县长大人对男人的细心很满意,特别是后面一个全新打造的封闭箱子,里面是东方县长的购物成果。有了这个箱子,此后悍马完全可以充作东方县长的保姆车。

假如再下乡,两个人完全没有必要盖一条毯子,箱子里将会是东方怡的专属物品。邓华毫不怀疑这一点,回到古城县已经是晚上,县委常委会会议室居然灯火通明,乔斌等在悍马必经之路上,迎接一行人凯旋归来。

“县长,县里紧急召开常委会,研究省里面提出的两条交通大动脉,王书记指示,这是古城县绝佳的发展契,一定要把握好会,让古城县事先跨越式发展!”

第440章 古城县的反应

东方县长微微点头:“不错,两条交通大动脉都将通过古城县,将会给县里带来巨大的遇。邓华同志,构想是你提出的,一起到会上给大家讲解一番,也好让县里面的同志们,对这项工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不得不说王尚春的政治敏感性很强,甚至强过邓公子,在电视和报纸上看见两条交通大动脉计划,老王很懊恼。尽管上面只字未提是谁倡导的项目,偏偏王书记就想到了邓华,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果然,不出王尚春所料,看着被东方怡推举上讲台的邓公子,老王心的抑郁渐渐平息。说起来是他把邓华打入冷宫的,东方怡到了古城县,蛰伏很久之后,才启用邓公子,随即让工作有了全新的局面。

“两条交通大动脉计划单纯从淮阳省的角度出发,似乎很不切实际。当我们转换一下视角,从东南地区和内陆地区的视角去看,就会发现,这歌项目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小邓主任侃侃而谈,王书记有点后悔,悔不当初把小邓主任抛在一边,等于是拱相让给了东方怡。很显然,这小子的折腾,已经让东方县长尝到了甜头,仅仅是两条交通大动脉项目,就使得寂寂无闻的古城县,成为全国焦点!

王尚春最在意的就是晋升,这一点和邓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老王的心目,更高的官位,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只是想起邓公子和黄霏之间的传闻,还有那张报纸上面的照片,老王就是一阵腻味。

这小子的确能折腾,不过更能招蜂引蝶,真不敢保证,一旦黄霏大学毕业回家,会不会和他旧情复燃!王尚春从多个渠道了解,邓公子和前后两任上司关系都很暧昧,绝对不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主!

眯起眼看着不卑不亢的小邓主任,似乎根本不像是微不足道的妇科主任,更像是常委班子成员!蓝姗很难相信,此次两条交通大动脉居然是这个家伙提出来的。

在宣传部长的心目,邓副书记除了拈花惹草,似乎再没有可取之处。只是现在看起来,自己的看法有失偏颇,两条交通大动脉项目已经成为全国瞩目的重点工程,地处两个工程心节点的古城县,势必要把宣传做到前面。

蓝部长很清楚,想要搞好宣传工作,一定要从邓华这里入。作为项目首倡者,邓副书记似乎有很多的想法,而这些,就是古城县可以领先一步的优势所在。

说实话,别看邓公子长相很招人,在蓝部长眼,还就是一个小白脸,一个靠女人上位的小白脸!作为廖书记的铁杆,对小邓主任和前任的关系,蓝姗有一点耳闻,正是这些传闻,让蓝部长鄙夷邓某人。

赵彤有点溜号,女儿那边已经不止一次要回来,还是她向孙倩保证,几天后出国看望,才让女儿消停。没想到邓华这边又闹出这么一出,上次邓华和兰馨的关系,在古城县闹得沸沸扬扬,那可是公主哇!

赵主任知道,邓华真的攀上高枝了,和孙倩之间再无可能,此时让女儿回来,岂不是自取其辱!万万没想到一个丧门星居然会有这样的造化,偏偏这造化还是很早以前埋下的伏,赵主任痴痴的看着面前的茶杯,口苦苦的滋味。

每一位班子成员都很兴奋,根本没有一丝工作一天的倦意,政府宾馆食堂,更是早早准备宵夜。看来这几位有点兴奋过度,邓华也能理解,以古城县的地位,参与全国性项目,还是第一次。

能够参与进去,不只是经济利益,最重要的还是政治利益,所有人都将在项目获益。接下来,古城县这个最贫困县城,很可能会成为焦点,不只是舆论上的,还是政治上的焦点!

别看古城县的领导张罗得欢,两条交通大动脉计划古城县能做的着实有限,他们甚至连摇旗呐喊的资格都欠奉。这个事情上,邓华也不过是充当一次蓝图勾勒者,其他时间,还是要有自己的事情。

此次省城行,在农业厅那边获得支持,在省农大同样获得大力支持。很显然,淮阳四少事件,对古城县来说,非但不是恶心事,反而给东方怡带来巨大的收获,远不止教训几个登徒子那么简单。

有了农业厅扶贫项目资金支持,有了淮阳农大的技术扶持,杨家岭筹办养殖种植企业不再是一纸蓝图。从省城回来第天,梁浩敏就带着一台大货车,从省里面拉回来一车好东西。

东方怡亲自前往杨家岭,这是东方县长上任后的第一个项目,别看不过是村属企业,却是意义重大。意味着全新的思路,贫困地区最难得的就是发展经济的点子,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会,而是没有人想到。

就像大市场项目,古城县的民俗工艺品生产已经上千年的历史,可是一直在自产自销,从来没有人想过,让这些工艺品走出大山,走向大都市。也只有邓华,才会想起这样的项目,让古城县的产品走上沪市乃至燕京城的大商场。

只是大市场项目也好,农民学徒工计划也罢,那都是人家吃剩的馍,如今东方怡成为古城县政府的带头人,势必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换做是王尚春,也许会继续深挖几个现有项目的资源,让效益最大化,而不是冒险尝试。

东方县长不一样,女人有一股子发自内心的骄傲,来自大家族的她,绝对不允许自己享受前任的成果。偏偏古城县的条件在那里,如果真的是遍地黄金,恐怕也不会沦落成国家级贫困县!

眼下的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和民俗工艺品生产专项信贷,无疑开创性的举措。特别是两个大通道计划,让古城县成为全国焦点,让东方县长欣喜异常。杨家岭筹办养殖种植企业,更是让东方怡看到了全新的希望。

第441章 项目下乡

仅仅有交通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产品输出,凭古城县的现状,搞大物流无异于天方夜谭。最完美的办法,无疑是借助未来的大通道计划,输出一批产品,以及输出一批劳务,这才是最佳方案。

不管大通道计划是否马上实施,眼下对古城县来说,广告作用几位明显。随着各省市炒作大通道计划,古城县知名度节节攀升,民俗大市场客流量再一次飙升。

可惜了!东方怡几乎要骂人,民俗大市场卖掉啦!眼下古城县从大市场得到的东西着实有限:“怎么样才能让古城县,借助大通道计划的东风,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

大概这是困扰古城班子所有人的问题,邓华吸一口气:“经济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就当前来说,有的是国富民弱,政府有钱,老百姓紧张。古城县这边,如果借助大通道计划,也许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东方怡皱皱眉,“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诸多的工作需要政府投入,仅仅老百姓有钱是不够的,县里边一定要掌握一批创税创收企业,不能措施良!”

后面,何惠已经习惯于东方县长和邓公子的交流方式,两个人不像是上下级,也不像是同事,更像是老朋友,在探讨未来的工作。

邓华笑道:“其实只要供销联社那边运作得好,县里就能赚到最大利润。向来搞生产不如搞渠道。这几年尤其如此,只要建立完善供销渠道,看似微利的企业,只要形成规模,将是一本万利!”

“不够!远远不够!”东方怡有一点失神,甚至忘记身边的小男人不过是团县委副书记,“时不我待呀!借此良,如果不能大跨越发展,对不起古城的父老乡亲!”

从后视镜里面斜睨一眼东方县长,邓公子隐晦地撇撇嘴:“作为两大通道的节点,我们可以有很多事去做。也许现在去招商引资,会是一个绝好的会!”

东方怡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一直以来古城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就让女县长头疼。她看过上年度成功的两项招商引资案,廖家的石材加工厂,除了让县属采石场赚一点原材料钱,一点点税收,再就没有了太多的贡献。

以至于县里很多人,时常会忽视这个上年度排名第一的案例,比大市场项目投资更直接更大的项目。而大市场项目更是让女人糟心,一次性卖掉产权,交给洪氏集团全权经营,使得县政府只能是喝点残羹冷炙!

现在女人连骂王尚春短视的力气都没有,那家伙为了自己的前程,几乎断送古城县发展的前景!很显然,如果这两个项目都按照当初邓华的提议,现在的古城县财政,将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形。

县长大人看过两项招商引资案前前后后所有的卷宗,那一个多月资料不是白看的,女人也正是由两项案例,才正视小邓主任,而不是何惠片面之词!

首节上一节243/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