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159节

呼!没想到纠缠自己和女儿这么久的问题,居然被邓华解决了,孟晴双眼放光,恨不得让小邓同志直接把女儿的终身大事帮忙解决了。

这个才是最让孟主任头疼的:“下去看看就对了,大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际,何不食肉糜不只是古代君王的笑话,当代大学生有多少真正了解过民间疾苦和需求?”

一顿饭而已,难不成孟主任要变成政教课堂?小邓同志家里孩子小,根本无法理解孟晴的苦恼,孟主任恨不得时时刻刻给女儿上政治课,首先就是婚姻大事!

实际上小邓同志在考虑一个问题,要不要剽窃《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这部漫画,当年让他泪奔的画面,想必也会引起诸多网民的共鸣。

记得是在11年的时候看到的这部漫画,当时还是一个老战友告诉自己的,看到这部漫画后,简直让浑浑噩噩的他无地自容!

“我们在这里吃炒面配雪,只为亲们可以为咸甜豆腐脑大战十页!”这句话之后,邓华彻底改变键盘侠的习惯,直到今生也不喜欢当一个吐槽键盘侠。

只是那么感动自己的一部作品,不知道创作者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第一次邓华觉得剽窃是可耻的,也许还应该让原班人马创作出这部经典漫画。

行政学院的学员已经开始准备结业论,小邓同志倒是不着急有人帮忙,可是消停没几天,组部再一次来电话找他。

这一次找他的是熟人鸣,原组部办公厅副秘书长,组部部务委员常务副部长杨辰东的专职秘书,杨副部长年初刚刚退休。

如今鸣是组部党建研究室主任兼政策法规局局长,他相招邓华自然第一时间赶到:“局长好久不见!”

鸣起座相迎笑道:“可不是嘛,别人组部有了熟人,恨不得天两头打秋风,你小子可倒好,几年都不来看我一回。”

两个人的紧紧握在一起,邓华摇摇头:“这不是避嫌么,老领导讨厌搞人际关系,所以我还真不敢来这边叨扰你呀!”

小邓口的老领导,自然是刚刚退休的杨辰东,鸣感慨道:“老领导高风亮节实在是我辈楷模,来来来坐下,上茶,把杨副部长送的大红袍泡上!”

一边的孟晴支开秘书,亲自倒水泡茶:“还是我来,几次来你这边都把按的,还是第一次见你这么大方!”

哈哈!鸣大笑介绍到:“这位是政策法规局副局长孟晴同志,昨天刚刚报到,就跟我极力推崇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我已经跟君鸣同志打过招呼,借调你到这边来,开展该项目的运作和研讨。”

啊?借调到组部来?邓华呆若木鸡:“局长,咱能不能别闹?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刚刚启动县级试点,淮阳省那边,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刘芸同志负责,她是从组部下去的,你们应该很熟的呀,干嘛找我?”

说实话,有过在部委关工作的经历,小邓同志真心不喜欢燕京城的工作,他宁可在地方上当一个小头头,处级干部在地方已经很有实权了。

借调到组部小小的处干啥也不是,只有在地方上,他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为“建立一个吃得饱、穿得暖,不被人欺负的种花家!”尽一份力。

这是邓某人的想法,鸣面色一正:“这可不是开玩笑,昨晚去看望老领导,他也对你在组织工作上的开创性工作赞不绝口,当时我还没当回事,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你。”

还有杨辰东的意见?邓某人没辙了:“感谢老领导还记得我,啧!那个冒昧问一句,借调总有个期限吧?一个月还是两个月?”

咯咯咯!孟晴忍不住笑起来:“别人借调到这边,恨不得一辈子不离开,你可倒好没等来就要走,组部又不是龙潭虎穴,你怕什么?”

什么都怕呀!小邓同志忽然后悔了,后悔那天劝说叶莹,其实他也厌烦部委关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像高海博那类的混蛋,人家是准司局级干部。

之前拿他没辙,现在却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小邓同志不得不打预防针:“事先声明,我脾气不大好,千万不要让高海博之流招惹我,小心挨揍不负责治疗!”

没等来先想着打架,鸣笑了:“你恐怕没时间和他打架,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工作千头万绪,不只是在部里面搞案,更要下去实地考察项目执行情况。”

什么意思?邓华愣了一下:“就是说我还要去淮阳省呗?毕竟那边才是试点单位,川渝市的试点已经胎死腹了呀。”

其实邓华想说,这个项目在下面推广阻力很大,如果不是他足够强势,在清远市都难以开展试点工作,更不要说在淮阳省范围内推开。

不过孟晴和鸣这么热衷于该项目,他实在不想伤害两个人的积极性,毕竟那是他的项目,费尽心弄出来的,绝对不想就此死亡。

第2217章 怎么个情况?

有点懂了,感情局长和君二公子打的一个主意,包括孟晴在内,都是看该项目的开创性和吸引眼球,都是要借助这个项目为自己夯实政绩。

腻味!真的很腻味,把自己当成了什么?垫脚石?还是装点门面的吉祥物?凭啥呀?凭啥把自己当成装饰品?

说实话邓某人真的很不舒服,如果这边有诚心搞试点,自己也无话可说,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

说白了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就是邓某人的孩子,自从它诞生到现在,邓某人为它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你当给人评分那么简单的么?

就算给高海博的评分,看似儿戏的背后,也有着邓某人对那个家伙足够的了解,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怎么可能给人家评分?

那简直是虐待自己的孩子么!谁的孩子自己不心疼?不过凡事有两面,换一个角度去想,假如自己不去参与试点工作的验证,换做高海博那样的混蛋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等于是把未成年的女儿送给恶霸地主啊!一念及此邓华心的懊恼消散了不少:“我愿意参与其,但是需要组建一个团队,一个能够保密的团队。”

噗哧!孟晴忍不住笑出来,女人想到了高海博,高公子被邓某人挤兑的画面有点惨。一如所料,那天谈话的内容早已经不胫而走。

现在部里面每一个人,看向高公子的眼神都有点怪。实际上高海博同志已经有了全新的名字,叫做十二点五!

相信邓某人来到组部以后,也会知道这个消息的,孟晴笑道:“保密是必须的,谁也别想成为某人第二,相信也没有人敢尝试成为第二个数字干部!”

什么数字干部?小邓同志一呆,这家伙智商有点低,看孟副局长戏谑的眼神,邓华瞬间反应过来应该是高海博那个蠢货了,125啊!

鸣很满意邓华的表态:“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不只是为了试点工作更好的进行,还要让工作精益求精。”

想了想邓华道:“首先属性化数据模型构建单纯作为干部考核制度试点服务,绝对不能成为纪检部门审查干部的依据,另外这项工作务必有绝对保密的措施,我不想有一天成为众矢之的,被人家满大街追着砍。”

哈哈!鸣大笑:“放心,你说的也恰恰是我们想到的,眼下这项工作已经引起太多人忌惮,如果再和纪检部门搅混在一起,估计你的工作直接可以宣告结束了。”

不得不说局长对试点工作还是很有诚意的,远比君二公子有诚意,那个混蛋一旦巩固了自己的位子,顿时把自己和试点工作扔一边。

就算新人入洞房媒人扔过墙也没有这么快的,那家伙甚至连洞房还没进,就已经把自己甩在一边了,赤果果的政治投分子。

2002年6月旬组部干部考核分级制度试点调研组成立,组部政策法规局处级巡视员(借调挂职)邓华任组长,位副组长分别是鸣、孟晴和焦顺。

不过位副组长不参与组务工作,组员五名组部组织局六处办公室主任科员吴越、黔州省河池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师同海、沪市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唐一笑。

团央组织部干部一处主任科员徐晓峰,燕京市西城区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副处级)涂海,桂江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干部一处处长(副厅级)芮蕊。

组员只有吴越才是组部干部,小邓同志不过是借调,不是组部正式编制,其他五人两个副厅级两个副处级,还有一个正科也都是借调模式,这样的组合有点古怪。

最少邓华是这么看的:“你是怎么混进组织的?”

对于师同海出现在调研组他不奇怪,别看师书记下去了,可是如果师书记不关注儿子的前途,那才是扯蛋,毕竟师尚古书记非常看好这个项目。

实际上小邓同志要问唐一笑,只是不敢那么直接,冰美人那张嘴他惹不起,一旦发飙远比关枪厉害,还顺带找后账的,这女人绝对惹不得。

唐副秘书长多精明:“这个就不是邓华同志需要考虑的,有一点姐姐提醒你,能够进入这个调研组,每一个都不是寻常人物。”

怎么个情况?邓华一呆:“不会比你们背景更强大吧?”

师同海嘿嘿一笑却不说,这家伙总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实际上很多四九城代都这损嗮,仿佛他们掌握的是顶层密一般。

首节上一节1159/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