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第1158节

“一个优秀的层干部,一生可以改变多少人的生活模式?带动多少人脱贫致富?会给你带来多大的成就感?岂是企业每年几亿元小项目可以相提并论的?”

几亿元小项目?这家伙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可是不得不说他说的没错,官场人干出政绩的话,的确会影响到地方经济建设,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

孟晴也好焦顺也罢,都是在基层挂职锻炼过的,自然明白小邓同志的话,二人连连点头,邓某人的话有理有据,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说起成就感么,叶莹想起了洪图:“你见识过风雅集团吗?那样一个集团,带动上百万人走上致富路,让他们成为先富起来一批人,这也是成就感。”

洪图教授的风雅集团吗?据说财富值可以和大风集团相媲美,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一个高调张扬,一个却恨不得让所有人无视。

没有人知道,风雅集团和大风集团哪一个拥有的财富更多,就算两个公司的缔造者也未必清楚,自己掌握多么巨大的财富。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邓华认真道:“风雅集团的确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可是你到下面走一走,去刘枫教授执政过的地方看看,去我执政过的地方看看!”

什么意思?这家伙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么,居然向叶莹推销自己的政绩,也太不低调了吧?不过想到材料上邓某人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不管是孟晴还是焦顺,都无话可说!

第2215章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风雅集团是带领社会精英走上富裕路!”邓华认真道,“而领导干部则是带动整个社会走向富强,古城县、万盛县、兴远县都曾经是贫困地区,现在你下去看看,看看那些老百姓灿烂的笑脸,你会觉得一流人才在政界是假的吗?”

在叶莹的印象,党员干部都像母亲这样子,整天“有丝竹之乱耳,有案牍之劳形”,却没想到在邓某人眼,官员是改变社会改变人生轨迹的救世主?

而且叶莹很不喜欢邓某人臭屁的样子,居然把自己当成大英雄,难不成他没有学习过历史辩证法么?

女人很难接受这样的认知:“你是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么?历史是人民写的,创造华夏经济繁荣的是老百姓,改革开放是历史大潮推动的,任何人也无法开倒车。”

咦?愤青?邓华笑了,前世的自己也是这么矛盾,一方面信奉精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一方面却又敌视精英社会的自我标榜。

一方面否定历史人物存在的价值,一方面却又渴望自己成为扭转乾坤的那一个,看她对洪图教授的崇敬就知道,女人最终还是推崇大英雄!

“我书读得少无法和你这样的学霸辩论,只是东欧和前苏联解体已经很说明问题,不要跟我说什么经济发展是必然规律。如果有那么多的必然规律,就算没有强力人物领导,今日俄罗斯为什么就不能是他日的华夏?”

呃!在座的都愣住了,没想到邓某人如此胆大包天,这种话也敢说出来,这要是传出去,恐怕会成为别人攻讧他的弹药啊。

连激进如叶莹,都被男人的话吓到了:“你就不怕丢官罢职?”

呵呵!邓华一脸无辜:“为什么要怕?我只是说一个事实,车往哪儿走要看司,船往哪儿开要听船长的。所谓的人民群众不过是历史的沧海一粟,想要改变历史进程,什么时候离不开强力人物的出现。”

这家伙完全颠覆历史辩证法,这样鼓吹个人英雄主义,简直是大逆不道啊!尽管他说的没错,固然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导致东欧变天,导致前苏联的解体。

可是一个庞大的帝国终究是先从内部腐烂的,如果不是因为国内政治风气败坏,特权阶层导致全体民众的信仰丧失,前苏联这样庞大的帝国真的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吗?

问题是这些话和主流媒体宣传相悖,对于干部来说,观念是不是科学不重要,重要的是符合你的身份,符合主流传媒的世界观。

小邓同志这是要颠覆的节奏啊!孟晴轻咳一声:“这道菜很好吃,涂丹尝尝!”

女人是要转移话题,毕竟今儿请邓某人来,是要帮助女儿寻找春天,如果因为小邓同志和叶莹辩论出什么意外,孟主任还真不安心。

没想到邓华却借题发挥:“治大国如烹小鲜,我们这些食客享受到美食,因为有优秀的大厨。如果你进入官场,你就变成了大厨,甚至变成了酒店的老板,每日上什么菜用什么原料,全都是你说了算,这就是官员的权利价值所在。”

两个小女人齐齐看向邓华,他们难以想象这些话是一个处级干部说出来的,和她们在学校学到的完全不一样,这家伙真的是领导干部?

还是被孟主任推崇的领导干部?说这种话如果被人曝光,绝对是政治错误,注定会导致他黯然下课,你丫的观不正啊!

连焦顺都有点尴尬,小邓同志太过份了:“咳咳!这些话隐含深意,你们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可以解读。”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不会连这个都理解不了吧?”邓华自斟自饮一杯,“权利并不是贬义词,左右命运也不是贬义词,这个社会之所以成为秩序的世界,华夏的老百姓之所以越来越好,没有权利左右是不可想象的。”

叶莹翻个白眼:“听上去你对自己的事业很有成就感啊,只是我看到的,很多都是尸位素餐的干部,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领导,还有大吃大喝的官员,这才是权利带来的福利吧?”

果然还是愤青!小邓同志笑了,前世的他也是看什么都不顺眼,即便自己也是官场的一员,可是他宁可做一个键盘侠,也不肯参与到华夏的大变革。

直到有一天看到《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看到其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话,我们在这里吃炒面配雪,只为亲们可以为咸甜豆腐脑大战十页!

每一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

我们没有八年,两年都没有!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遍,就算用算盘打,也要把它打出来!

再给老子一块砖,老子还敢去八线上浪一回!

老子生是种花家的人,死是种花家的死人!

今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愿种花家。

虽然我们当家作主了,但要记得我们当初的承诺,要建立一个吃得饱、穿得暖,不被人欺负的种花家!

一向自诩刚强的邓某人,在前世看到这个漫画的时候居然哭的稀里哗啦,以至于把于思华吓坏了,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当于思华看到这部漫画,居然也感动的痛哭流涕,还以为只有男人才喜欢看着这部漫画的,也正是从那以后,小邓同志才有了全新的理想。

只是前世死的早,没有会给他实现理想抱负,庆幸今生重生种花家,庆幸这辈子可以为种花家崛起做一点小小的贡献,也不辜负当年的那部漫画,不是吗?

所以今生他上网不再是吐槽,不再当一个键盘侠,他总是利用网络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东西,帮助自己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才是自己这只兔子实现大国梦的正确途径!

“叶莹!”孟晴要被女儿气炸了,“怎么说话呢?”

小邓同志哈哈一笑:“有白天就有黑夜,作为年轻人居然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这是你们自己的悲哀。如你所说这一切都存在,如果这一切就是领导干部的全部,你敢想象现在的华夏是什么样的社会吗?恐怕比上世纪初的华夏更黑暗吧?事实如何?”

他还真能说,叶莹却不甘心被说服:“你不否认这些吧?”

当然不否认,邓华微微一笑:“为什么要否认?凡事有正反两面,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你想要看到什么?”

他真的是初肄业生?孟晴忽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女儿,在小邓同志面前,居然拙嘴笨舌,刚刚想要阻止女儿的她忽然放弃了。

也许邓华能劝说固执的丫头,让她离开那个洪图,离开什么风雅集团。那个已经结婚生子的洪图,始终是孟晴心的一根刺,更是女儿的心结。

叶莹愣了一下:“你是说我太悲观?”

第2216章 借调?

我可没说,邓华摇摇头:“不一样的视角看事物,自然有不一样的观点,盲人摸象很正常。但是作为新世纪大学毕业生,也牙牙学语一般人云亦云,未免太过没有主观能动性,为什么不自己深入下去看看?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深入下去看看?叶莹忽然发现,自己似乎从来没有下去看看过,出生在官宦世家的她,一直以来不知道基层老百姓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就算是知道,那也是新闻联播或者网上吐槽的生活,一个是美化过的桃花源记,一个是把最丑陋最恶心的一面展示给自己。

现在邓华的话提醒了她,叶莹举起酒杯:“谢谢你的提醒,也许我真的需要下去看看,如果领导干部真的可以做到你说的那样,当一个公务员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首节上一节1158/20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