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91节

闻同在环保农业上倾注了极大的期望,时刻关注着工作的推进。镇里私人经营的农资门市部都在农技站和镇工商所的严密监控下,一经发现有高残留、剧毒农药或假冒伪劣、超出环保标准的农用物资,工商所会立即查封,予以重罚,并驱逐出镇。

在闻同的支持下,工商所依法处理了一家偷售剧毒农药的门市部,各家门市部才知道镇党委政府是动真格的,此后没人再敢心存侥幸。

天气渐热,各类农作物已经开始开花、挂果,病虫害逐渐滋生,农技站门市部的农药销量迅猛地增长起来。

由于监管到位,处罚严厉,镇上销售的农药都符合国家标准,但难保农户不会到外地购买超标农药,或者使用家中留存的超标农药。

为了应对隐患,农技站的抽检工作开始频密起来,同时发动村民积极地匿名举报。根据公开的规定,对违规者的罚款一半用于奖励举报人,一半用于补充检测经费。

另外,农技站、工商所还会要求村干部组织人彻底拔除违规者所有检测超标的农作物,并把户主姓名及行政隶属关系、检测结果、处理情况张贴在镇政府前的橱窗里,保留五年,供过往行人、外地客商参观。

应该说这样的处罚措施十分地严厉,一个被曝光的农户,抛开脸面不谈,以后他家出售的农产品谁还肯收购?但没有亲眼见证,难免会有心存侥幸者。

农户之所以要使用超标农资,还是因为经济利益。剧毒农药杀灭病虫害的效果好,综合下来花费就少,达标的农药往往效果不那么理想,农民都不愿意使用。

这就对农技站提出了挑战,他们必须要把工作做在前头,搞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督促农户及时、科学地喷洒农药,消除农作物对剧毒农药的依赖。

除了搞好常规性病虫害的防治,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镇政府要求农技站对突发性病虫害做到提前预警,为镇政府当好技术参谋,要把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阻止其蔓延扩展。

辣山村是杳踪镇有名的贫困落后村之一,全村都是山区,只在几个狭小的山谷里有一点梯田,一年勉强可以种上两季水稻,其余全是旱地,只能种玉米、小麦、甘薯等耐旱作物。

全村五千多口人,一年十二个月得有九个月靠吃玉米、小麦、甘薯、南瓜过日子,生活十分贫苦。

村民们以前就有种植辣椒的传统,卖给上山进户收购的小商小贩,以增加收入、贴补家用。

去年四海有芳大量收购鲜辣椒,价格比往年上浮了近两成,让他们得了不少实惠。现在镇里发展环保农业,统筹规划种植辣椒,全村都十分积极地响应。

进山的公路开始还能勉强行车,到了村委会就再也没法往前开了。孙家祥把车停好,和等候的村支书、村长一起陪着闻同、杜子坤进山。随行的还有镇党政办新任文书盖亮。

小盖是县公安局副局长盖如东的亲侄子,去年从边湖农校毕业,本来在县农业局上班,盖如东以机关干部下乡蹲点的名头把他弄到闻同身边。

小伙子人挺机灵,也肯吃苦,蛮得闻同喜欢。对盖如东的用心,闻同自是心知肚明。盖如东三十多岁,十分精明能干,对这样的人他也愿意结交。

第144章 下乡

沿途都是石坷垃小路,新安装的电线杆笔直地立着,一条线看过去颇为壮观。

闻同心情不错,不时地停下脚步到路边菜地里查看辣椒。辣椒株杆已经到了齐膝高,星星点点的小白花点缀在碧绿的枝叶间,很是惹人喜爱。

不时有进山、出山的村民经过,有认识的就会主动向闻同打招呼。闻同更是开心,十分热情地回应着他们。

一行人爬到一处小山坡上,见盖亮气喘吁吁的样子,闻同笑道:“休息一下吧,这里山风吹着凉快。小盖得加强煅炼,身体好是本钱,你这样大喘气,村民见了得笑话。”

盖亮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道:“在学校也时常煅炼,一参加工作人就懒了。”

闻同问道:“秦书记马上要组织全镇篮球联赛,你篮球打得怎么样?”

盖亮说:“还凑合,是校队的替补。”

闻同说:“那就水平很高了,镇政府机关代表队你可以当主力,下班没事多练练,把状态提上来。”

杜子坤在一旁笑道:“小盖还不知道吧?闻书记篮球打得相当好,大学时是系队的主力。联赛得有二十几个代表队吧?实力强的不少,镇中学一个,我们机关一个,真道电气一个,镇开投一个,派出所一个,还有几个村的实力也不错。”

为了平衡各队实力,提高比赛质量,参加联赛的各行政村代表队可以把本村小学老师纳入队中。

方正庭这次十分大方,大笔一挥划给秦小丽整整一万元专项经费,其中五千元将用于优胜队的队员奖励。

联赛模仿美国的NBA,分两个阶段。常规赛在周末举行,比赛场地就是镇中学和各村村小的篮球场。

常规赛结束后各参赛队按积分排名,取一半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在农历正月举行,将作为镇“欢乐春节”文体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盖亮到底是年轻人心性,马上跃跃欲试起来,说道:“我们机关队一定会拿冠军!”

闻同笑笑没接话,接过村支书递上的烟,点上吸了一口,望着缓坡上种植的辣椒、猕猴桃出起神来。

各村村干部都知道闻同、方正庭比较自律,不许他们买好烟招待,就都学聪明了。但凡他们两个人下村检查工作,村干部们就上一块五一盒的“精品乐水”,要是其他副职,最差也是红梅,条件好点的村就买红塔山。

闻同、方正庭并非想扭转什么,就是不愿加重农民的负担,也是比较爱惜自己的声誉。村干部招待的烟,还不都是来自于农民,他们是不可能自掏腰包的。

方正庭来杳踪镇后,把每月配给书记、镇长的招待烟缩档缩量,原来每月一条的玉溪降成了每月一条红塔山,原来每月两条的红塔山变成了一条红梅。其他镇领导不再配发招待烟,真有接待任务时就向办公室申请,由办公室临时配发。镇政府准备的好烟由胡林控制,只在书记、镇长去外地办事或者有贵客来镇上时才配发。

对此闻同很支持,节省镇党委政府不必要的经费开支是应该的,再说他也不缺烟抽。有他支持,其他镇领导再不满,也只能咽进肚子里。仅此一项,全镇一年就可以节省两万多元,让人触目惊心。

“你们看,这满山的辣椒、猕猴桃,到了丰收的时候,该有多好!但愿村民们今年能多吃到几个月的白米饭,争取三年时间吧,让他们彻底摆脱玉米、甘薯和南瓜!子坤有信心吧?你们呢?”闻同忽然大发感慨,问杜子坤和村支书、村长。

“我看问题不大,能完成!”杜子坤也激动起来。能让祖祖辈辈靠杂粮生存的山民彻底摆脱极度贫困的生活,吃上山下人早已习以为常,而他们却梦寐以求的白米饭,这是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村支书、村长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头,附合着杜子坤的话。

闻同看着杜子坤,笑道:“你大学毕业放弃留大城市的机会,主动要求下乡村基层,看看,理想正在一点点地实现!”

这个位置的海拔已经很高了,恰好前面的山都不十分高,视野范围内能看得见山外大片的平原区。杜子坤望着远处,意气风发地说道:“是的,就感觉我们的规划一步步地落地,想法一步步地成为现实,很有成就感!”

闻同说道:“山野里栉风沐雨的树木,往往最后笑傲天下。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民的主体,没有扎实的农村基层工作经历,不足以当大任、成大事。”

杜子坤心里一跳,这是他内心隐藏的秘密吧?其志不小啊!

休息了一会儿,大家又继续前行,进入高青山村境内。辣山村村支书、村长就折返回去了,没再跟着。

高青山村闻同以前来过一次。这个村海拔最高,交通条件最恶劣,是杳踪镇最偏远、最贫困的一个村。

和辣山村比,这里条件更差,一寸水田也没有,连旱地也十分有限,三千多村民大多连肚子都填不饱,一天只能吃上两顿。村民一年到头一半的饭食是玉米糊糊,或者是甘薯粥,当地人都管甘薯粥叫“薯茶”。

这个村海拔低点的地方,也种着辣椒,海拔高的地方就种蘑菇、中药三七。村民经济条件差,胆子也小,愿意冒风险种植经济作物的不多。

一些上过学思想开放的村民敢想敢干,却苦于没有本钱,闻同就协调镇农行营业所给他们发放小额支农贷款。

众人艰难地跋涉到村委会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个个累得够呛。好在胡林细心,事先安排孙家祥、小盖带着干粮和饮水,免得大家路上又渴又饿走不动路。

高青山村村支书、村长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午饭。这里不会有饭馆,镇里干部下来都是到村支书或村长家吃。

自打镇里搞环保农业示范点后,镇干部和农技员下村就多了起来。考虑到山上几个村经济条件太差,闻同就规定每人每顿饭补贴给村里六元钱,每月由村里凭签单到镇政府或农技站报销。不这样的话,这些山上的贫困村还真负担不起接待伙食费。

第145章 奇事

对闻同的到来,高青山村村支书、村长是下了一番心思的,不但割了新鲜猪肉,买了鱼,还特意让人打了一只野山鸡,买了两瓶“醪泉”酒。

首节上一节91/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