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449节

李易秋说:“古局长的意思是我在望水抓得很成功,他本人和尉副市长都十分希望由我牵头,要推辞还真有些难度。”

闻同说道:“这没有什么,据理力争,基础教育工作繁重,眼下又面临着组织中考和高考的工作压力,哪有时间去顾及这事。还有,实在不行的话,和马凤玲讲一声,她的意见尉平畴还是要尊重的。”

李易秋答应道:“好,我知道了,听你的安排,再见。”

李易秋是从西北某省会城市给闻同打的电话,对于此趟行踪,她没向闻同透露只言片语。

第635章 我有个梦想

挂断电话后,李易秋动作优雅地取过吧台上的LV手包,把手机放了进去。

这间酒店是五星级,大堂极为奢华,一层的咖啡厅宽大而富有情调。

西部风情迥异于南方,落地玻璃窗外景物独特,艳阳下不时有身着民族服饰的行人匆匆走过。

咖啡是现煮的,她惬意地啜了一小口,抬眼看了看酒店大门,静静地等待着约好的客人出现。

机舱门打开,坐在头等舱的闻同和妻子走了出来,步入廊桥。廊桥一侧的舷梯口,站着一位西装革覆的中年男人,一看到闻同和兰蕙芷出现他立即浮上微笑,彬彬有礼地轻声问道:“请问是闻主任、兰医生吗?”

闻同轻轻点了点头,道:“你好。”

中年男人说道:“您好,兰医生好,我是市府办的,请这边走。”

夫妇二人跟着他直接从舷梯口出了廊桥,舷梯下的地面上停着一辆奥迪,是市政府专程派来接他们的。

晚上九点多时,夫妇二人到达宾馆,孙以身夫妇和那位大家正在套房会客室等他们。

见过恩师和师母后,闻同才开始认真打量那位大家。这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长着一双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眼睛,上身着一件黑色暗红条纹长袖T恤,下身穿一条紫色灯芯绒长裤,悠然自得地靠坐在沙发里,形象颇为怪诞。

孙以身笑道:“老沈,这就是闻同,这是他爱人,兰蕙芷。”

中年男人这才站起身,神情一派轻松,似笑非笑地伸过手道:“闻主任,兰医生,我是沈钊华,叫我老沈最好,哈、哈……”

从恩师口中以及通过相关资料,闻同对沈钊华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但未曾谋面,缺乏直观认识。

沈钊华年轻时到国外留学,此后一直在美国麻省理工工作,近些年才开始回国兼事一些教研工作。

他在国外学术界享有盛誉,但在国内却声名不显,远逊于孙以身。这并非他浪得虚名,而是他不肯象国内某些明星学者那样包装自己,极少接受媒体采访。

孙以身一直在国内活动,在国内学界、政界和商界地位崇高,尽管他本人极力保持低调,但各种有形无形的力量不容拒绝地给他戴上一道道耀眼的光环。

两人不在同一个领域,不好直接比较水平的高下,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纯从学术水平看,沈钊华所取得的成就和拥有的国际地位明显要高出孙以身不少,所以尽管年龄比沈钊华大上二三十岁,孙以身却和他平等论交,尊重有加。

对学术专才闻同一向敬重,他接住沈钊华伸来的手,微笑道:“沈老师,您好,对您心仪已久,今天有幸一睹风采,十分高兴!”

沈钊华用力地摇了摇他的手,转脸向孙以身道:“孙老,你这位关门弟子和他弟弟两个样子,小声好玩多了,是个纨绔怪物,很有意思!”

闻同莞尔一笑,心道你也差不多。

闻声在Purplerose拿着高薪时,就不时地接受哥哥的救济。创办聚离软件后,身为董事长的他仍旧钱不够花,经常脸不红心不跳地从哥哥处拿钱,只在近一年来他的薪水和分红才堪堪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

听他提到闻声,师母也乐了,道:“这臭小子好久没见了,给我们打电话总是三言两语。”

随即,她拿腔拿调地模仿道:“嗯、嗯,我在这边好,好。师母,空阵子我去看您,一定去,这回一定。好,那再见了。”

众人在笑声中落座,孙以身道:“钊华,小同的许多情况我都告诉你了,你的情况,他也了解了不少,你们自己聊,随便聊。”

沈钊华端起半杯红酒,举了举,道:“闻主任,请。”

闻同举杯和他轻轻碰了碰,道:“沈老师,请。”

放下酒杯,闻同道:“沈老师,一直以来,我有个梦想,期望我们的祖国也能有一所麻省理工。这个梦想,我向恩师和师母说过,两位老人家是了解的,这其实更是两位师尊的梦想。幸运的是,我个人控制了一笔不菲的财富,初步有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基础。这笔财富的来源,我已经原原本本地向恩师、师母和陈市长作了汇报,您想必也已经有所了解。人家可以献出巨额财富,投入教育,诞生出一个个璀璨夺目的名字,麻省理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等,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几乎没有人这么做,那就从我开始,来做这件事。”

说到正事,沈钊华严肃起来,道:“赤心与共,不妨说出来,我这些年回国从事一些教研工作,完全是无偿的,从来不收一分钱,很多时候连往返机票都是自已承担,目的就是回来看一看,了解一下,有没有用武之地,有没有为国奉献的机会。结果很让我失望,我们的大学——唉,不过,国内也有大量的有识之士,更有数不胜数的可育之英才。我和孙老多年前就相识,他很了解我,我也很了解他,我们谈到很多东西,谈得很深,很透。或者说,你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是上中下几代无数知识人的梦想!”

闻同道:“在恩师、师母和陈市长的指点下,我的初步设想是,先创立民间科技教育基金会,同时成立纯粹的民间学术机构,一步步地吸纳有志之士,再争取招录研究生,接着招录本科生,发展壮大,成立大学,朝着这个梦想前进。”

沈钊华突然一笑,又恢复了本性,玩味地道:“国内富人习惯于向基础教育或乡村医卫领域投入善款,不知道闻主任为什么不从事类似公益事业,却来搞无人理睬的科学。要知道,这是漫漫长途,短期内是看不到什么耀眼东西的。”

闻同一笑,道:“基础教育方面也好,乡村医卫方面也好,那都是政府不可推御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公民个人也可以奉献爱心。”

第636章 不为名利

闻同说道:“科学可以改变民族的未来,可以改变人类的未来,我大言不惭地讲,我个人控制的财富,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初步具备了去做一些事情的能力。正因为是漫漫长途,无人理睬,我才要投入。”

他看了眼身边的妻子,接着道:“我们不需要耀眼的东西,那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

沈钊华微笑道:“闻主任是政治人物,抱有这样的理想主义,我很难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也是怪物。”

闻同不作解释,道:“或许是吧,我创造财富的初衷,是为了让亲人过上好日子,这个目的早就实现了,财富已经不再十分重要了。”

沈钊华微露异色地道:“原来是这样,闻主任这么坦然,我有些理解了。不过,是否请你讲具体些,比如有什么具体要求?”

闻同再次看了看妻子,道:“我们认真考虑过,毫无保留地达成了一致,具体要求当然是有的。简单地说,第一,它应该是纯西方大学模式,既有纯粹的学风,也要有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当然,绝对脱离国情不现实,这个我相信您是理解的。第二,它是公益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三,我和妻子控制的那家私人基金会,将和拟创立的民间科技教育基金会签订协议,每年向其捐赠一定比例的盈利分红。第四,无论民间科技教育基金会,还是民间学术机构及未来的大学,都不能大肆宣传,搞成商业味十足,它只能默默无闻地接受有共同理想人士的无私捐赠。第五,我希望这个民间科技教育基金会,民间学术机构以及未来的大学,不要和我们相联系,包括名称,以及管理事务,等等。第六,我想向这所学术机构推荐一位负责后勤工作的人,他姓何,是一位毕生在乡村基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人。第七,我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个梦想初步实现。”

他说的私人基金叫M私人基金。

沈钊华看了看他和兰蕙芷,又看了看孙以身夫妇,诧异之极地问道:“就这些?”

闻同和兰蕙芷异口同声地道:“对,就这些!”

沈钊华纵声大笑道:“闻主任,小兰,贤夫妇有意思,简单之极!别人从事公益事业,总要留个名,甚或亲自参与其事,你们倒推得一干二净!至于你说到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个梦想初步实现,这个要求也太低了!我比你们大上一二十年,都想看到这个梦想初步实现,何况是你们,哈、哈、哈……”

笑毕,沈钊华敛容正色道:“我也是有条件的,第一,这间学术机构由孙老牵头,我辅佐。第二,民间科技教育基金会托管给国际金融机构。第三,我暂时还不能全职参与此事,只能投入一半时间。不过,如果我们的梦想没有遇到不可克服的阻力,至多两年,我会舍弃掉那边的事业,回国全身心为其效力。”

孙以身笑道:“你们年轻人的事,把我这个糟老头子扯进来干什么?”

沈钊华肃然道:“孙老,你不能推辞,在实现这个梦想的初期,需要你领导!”

师母则爽利得多,说道:“以身,看来我们要南迁东洲了。”

她接着转向闻同,大为不满地道:“小同你这家伙,总是不肯让我们安安生生地度晚年,非得找点事出来折腾我们才罢休!”

闻同讪讪然,无言以对。沈钊华看了看他,大笑不已。

师母环视了一遍大家,道:“看来我们都是一群怪物,连照东也好不到哪儿去!”

首节上一节449/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