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448节

汪厅长道:“无风不起浪,官场人事方面的传闻最真实。”

沉默了片刻,他轻叹口气道:“不瞒你说,一动动一串,传言涉及到了我,说我要去省人大,由苍茅市常务副市长王峰接。这么有鼻子有眼,我分析,是有心人在后面吹风。”

汪厅长已经五十八了,离退休不远,省委和他谈的是,等到今年年底调他去省人大。

没想到有人等不及,急着要上位,这让老汪极为不爽。虽然他归沙建洲分管,但他和沙建洲之间一直不贴心,所以在闻同获任省计委主任时,他第一时间就打来祝贺电话,一点也不考虑沙建洲的感受。

和老汪是多年的交情,闻同也不避讳,直截了当地问道:“这个王峰上次刚被压下去,才几天功夫,这次胃口更大,到底是什么来头?”

汪厅长眼眸子一跳,极为不屑地道:“什么来头,贴得紧呗,把身家性命全搭上,你们委的那个,不也是这样?”

闻同想到沙建洲身后那位传闻中的天都公子哥,不由摇头叹道:“为了眼前,不惜日后!”

汪厅长冷哼一声道:“哼,有他们后悔的一天!”

老汪对自己可是有大恩的,他特意约自己出来说这事,不可能没有目的,闻同主动道:“尽管是传闻,也该应对,打算怎么着手?”

老汪心中一暖,我没看错人,他是个记情的人,对我这个快要退居二线的朋友也不丢弃。

他缓和了一下脸色,道:“老实说,我争的不是这几个月时间,早几个月退是退,晚几个月退也是退,我争的是一口气!我知道,他既是敢放出风,估计又是找了身后那位传说中的人。对于那人的影响力,你我都清楚,上次省里顶住了压力,拒绝了干扰,这次恐怕来者不善哪!所以,我不再指望多呆这么几个月,自己主动点,不给省委添麻烦。但是,让王峰上我不同意,那不成了他一言堂了?我们厅二把手济安春你也认识,我认为他是合适的继任人选,想请你向杨总引见一下。”

不能不说,老汪助济安春上位,是有其私心的,并非全然出于公心。他内弟宁学良的联合正和贸易公司,主要业务在建筑领域,如果由他信任的济安春接任建设厅厅长,公司的利益就能得到保障。

闻同不敢大包大揽,道:“他是个十分低调的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轻易掺和我们这个圈子,我只能说尽力促成。”

汪厅长道:“我明白,无论成与不成,我始终认你这个朋友!”

为免他心中存疑,闻同取出手机,当场拨通杨光迅的电话,简要把情况向他作了说明,特别强调了一下汪厅长点出的利害关系。

杨光迅在电话中沉默了片刻,缓缓道:“这次情况十分复杂,见面就算了,反而不好,我尽力吧,日后有机会再一起吃饭。”

这就是答应帮忙了,汪厅长心中松了不少。

同他恰恰相反,听两人一个说此次“来者不善”,一个说“十分复杂”,闻同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暗道原来认为这第三波人事异动也会和前两次一样符合杨书记的意愿,现在看来这个猜测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次日下午,谢春瑜神情兴奋地来到闻同办公室,汇报道:“闻主任,我汇报两件事,第一,从市县系统内选调的六位科级干部已经确定,下周五前全部到岗,另外四位处级干部,复试时间安排在明天下午。第二件事,昨天我处把英才大课堂的文件下发后,所有的市都打来电话,积极性空前高涨,一致请求把县级名额增加到两名,市级增加到四或五名。他们反映,各单位一把手都想参加,如果名额太少,没法分配给中层干部和梯队干部。”

第634章 觊觎市长宝座

让市县两级计委一把手主动要求来参加,这就是闻同想要的效果。他说道:“估计一下,会有多少人?”

谢春瑜说:“我们委自己肯定也会有很多人想参加,我统计了一下,超过三百人。”

闻同道:“楼下宾馆大会议厅多少座?”

谢春瑜答道:“正常可以坐二百七十人,挤挤可以到三百二。”

闻同道:“那就县级给两个,市级给四个,要给我们委自愿参加的适当留出空地方。”

第二天的处级干部复试安排在小会议室举行,考官一共五位,闻同、杭光城、姚迪毅、单荣国和谢春瑜。

人事权是一把手的命根子,杭光城和姚迪毅没想到还有机会参与这样的事,所以脸上虽然不露声色,心里却颇为满意。

单荣国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虽说闻同让他牵头,但重要决定他没有擅作主张,尤其是眼下颇为赏识他的马省长要调走的消息传得人尽皆知。

按照规定程序,复试时候选人先作八分钟的自我陈述,随后就人事处准备的三个书面问题现场发表看法,每个问题从拿题到答毕限时三分钟。

最后一道程序是考官提问,先由人事处长谢春瑜提一些基本问题,随后由单荣国提与本岗位相关的各种问题,再后是考官自由提问。

在面试两位副处长时,杭、姚二人稍稍提了几个问题,闻同则一言不发。这不是大家不重视,而是相关领导打了招呼,人选早就预定了。

在油茶办主任和财审处处长这两个关键岗位的选拔上,闻同坚决地顶住了压力,没接受任何人的说情。

进入油茶办主任和财审处处长复试的各有三名候选人,这六人是完全凭自身实力竞争进来的,所以个个不凡,表现得都十分出色。到这个时候,杭、姚二人提的问题才突然增多,而且提得都十分精到。

闻同以听为主,为体现公平,他对每个人都只提两个问题。为维护一把手的权威,大家自动自觉地把最后的提问权留给了他,只要他一开口,其他人就不再提问。

说实话,这六个人闻同多数满意,尤其是其中一位叫汤志兴的,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结合此前大量的书面材料,在汤志兴身上,他看到了渊博的学识和优秀的理财能力,又看到了原杳踪镇文教副镇长老何刚直的影子。

不过,他却决定不录用汤志兴,原因有二,第一,财审处处长不需要太优秀的理财能手,把汤志兴放到这个升迁前景不是太宽广的位置上,会把他埋没掉。第二,汤志兴是边湖计委副主任,单荣国就来自边湖,他不想再从边湖提拔干部,以免惹来非议。

复试并不是决定正式人选,通过复试,将确定提名人选,由委党组会讨论通过。

复试结束已经是傍晚六点,闻同直接下楼赶往机场。兰蕙芷已经在机场等他,夫妇二人此行的目的地是东洲。

孙以身夫妇今天上午到达东洲,给他打来电话,说是那位他心仪已久的大家上午也到了东洲,已经和陈照东会过面。

陈照东已经安排好人在机场接机,等他们夫妇到达后,将把他们直接从舷梯下接走。

车刚出城,李易秋给他打来电话,道:“和你商量件事,今天下午我们古局长找我,说尉副市长准备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他们想让我主抓。”

闻同当初在望水县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时,市教育局古局长和分管副市长尉平畴极力反对,强行阻挠,后来要不是他请出温健祺施以援手,这项有益的改革就会无疾而终。

没想到当时强烈反对此事的两人,现在突然态度大转弯,居然主动想在全市铺开这项改革,这让闻同大为意外。他思索片刻,道:“市政府是什么态度?”

李易秋道:“还不太清楚,不过古局长说苗副市长很支持,答应尉副市长可以在财政上给予适当考虑。”

闻同又问道:“你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李易秋道:“我前思后想,觉得不太寻常,当初他们那么激烈地反对,现在却又突然这么积极主动,肯定怀有特定目的。”

闻同引导道:“接着说。”

李易秋听他这语气,更加地感觉有异,进一步分析道:“这可能和马省长的调动有关,马省长一动,有人就打起了莫市长的主意。尉副市长是中央部委下来的挂职干部,在上头有一定的背景,难保他不会也盯上市长之位,想来个挂转实,就地转正。”

闻同提点道:“那苗长刚为何要支持他呢?要知道,苗长刚该是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才对。”

李易秋轻笑道:“我想明白了,这是陷阱,还是苗副市长高!尉副市长以前抱着下来挂职谋资历的态度,对所分管工作任其自然开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临渴掘井,现在他突然准备竞争市长,急切之间需要拿得出手的政绩,就想出在全市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这招。这一招是见效快,也吸引眼球,可仓促之间在全市推行,可能会造成不可收拾的乱局。”

闻同笑道:“那你还答应不答应他们?”

李易秋会心地道:“我分管基础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由分管财务和后勤的副局长抓更合适。”

闻同说:“我同意你的看法。”

首节上一节448/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