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55节

李拥军点头,说道:“我也想过壮大规模,可交通不行,运起来困难,靠肩驮背扛不是个事。”

杜子坤解释说:“这个县里已经考虑到了,畜牧局会引进一批适于山区驮运的驴,由专门的人买下这些驴,用来接山区运输的生意,就象电影里的马帮一样。在可以接驳汽车的地方,到时会建座库房,做周转用,这样运力就可以提高几倍。杳踪镇已经这么搞了,山上村民的干辣椒、干蘑菇、中药材,将来主要得靠这种运输方式。”

李拥军笑道:“县里考虑得这么细致,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乡书记也插话说:“你放心搞,有县里大力支持,具体困难乡里一定帮你解决。”

次日,全乡各行政村村干部、自然村村主任集中到乡政府开会。杜子坤把全县农业发展五年计划的主要精神再传达了一遍,随后重点介绍了杳踪镇山区的成功经验。

杳踪镇山区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的成功早已传遍全县,百山乡虽然闭塞,但年轻人还是经常出山的。

他们中有些人看到了各路商贩到杳踪镇收购鲜辣椒、蘑菇、香糯米、山药的现场盛况,回来就添油加醋地予以宣扬,激活了不少人的心思。

这些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不少人已经到杳踪镇农技站试验农场参加过培训,购买了种籽。

现在听说县里会安排农技员进乡蹲点,干部们心里更踏实了,没有农业技术保驾护航,种蘑菇、养山鸡怎么行?

用了四天时间,爬遍了沟沟壑壑、山山坎坎,几个人终于把全乡各自然村都跑到位。

第233章 佳人一诺甘自苦(上)

闻同这一趟收获可不小,整个百山乡广袤的面积象刀刻一般印在了脑子里,对旱地、林地、水土、气候、人口、地形地貌、交通全部了然于胸。

几个人坐在山崖上休息,崖下是奔腾怒吼的乐水。

盖亮叹道:“唉,总算跑完了,明天就可以下山了。”

杜子坤笑道:“就放松啦?其他乡呢?”

盖亮道:“其他乡总要好点吧?”

乡书记苦笑道:“全县山上各乡,就数百山最偏僻、最闭塞,交通条件最恶劣,最贫困,最落后!说实话,很多自然村我都没去过,还是这回跟随闻县长才跑到,想想真是惭愧!”

这几天乡书记围着闻同团团转,几次出言试探,想走他的路子调出百山。他在县里没有过硬的靠山,要有也不会长年窝在百山,现在好不容易有和闻同深度接触的机会,不想抓住才怪了。

他没想过用钱物敲门,闻同的作风早已传遍全县,干部们都听说过,送钱送物是没用的。

方正庭原来和他搭班子当乡长,后来莫名其妙地被调到杳踪镇当镇长,事后他才打听到是闻同点的将。

老方是怎样一个人?方石头!可人家闻同就是看上他了。老方在杳踪镇一点没吃亏,闻同很懂得放权,大力支持他做事,老方也确实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这不,人家现在已经是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是真真正正手握重权的领导,假以时日升任纪委书记也不是奢望。

而自己呢,还是个荒蛮之地的乡书记,和他比差得远了!可任他怎么试探,闻同就是无动于衷,让他好不沮丧。

闻同见他嘴里说着惭愧,话里却不乏牢骚,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当下微微笑道:“在百山呆几年啦?”

乡书记不是笨人,闻言心里一喜,连忙答道:“快八年了,先干乡长,再干书记,回家儿子都快不认识我了!”

闻同又问:“家安在哪啦?”

乡书记回答:“在乡下老家,离这很远,每回回家,先下山再辗转倒几次车才能到家。”

闻同却莫名其妙地道:“李远红乡长、李良春镇长,在杳踪镇也干了多年,很不容易。”

乡书记一愣,旋即明白过来。李远红当了多年副镇长,因为在闻同手下做出了成绩,顺利升了乡长。

李良春步其后尘,做得更加出色,闻同也为他谋了个正科级,提为常务副镇长,现在在杳踪镇很说得上话。

表面上看,两个人的地位似乎不及自己这个乡一把手,但人家是在什么地方?那些地方是百山乡能比的?尤其是李良春,经手的工程还少了吗?

这些事在全县乡镇干部中早已传遍,现在他突然提到这两人,不就是点醒自己嘛!

乡书记立即道:“李乡长、李镇长是我的榜样,这几天跟在您身边,我收获的东西比以前几十年都多!您放心,我一定会带领百山乡,完成县里交待的任务,不辜负您的期望!”

七月流火,天气渐渐转凉。

早晨空气清新,凉风拂面。闻同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从新家属楼跑出来,沿着小湖东岸往南,再跑上贯穿工业园西园、东园的工业大道,一直朝东跑去,只觉神清气爽,身轻如燕,说不出地舒坦。

西园已经整修一新,原先的破败凋落、杂乱无章已经荡然无存。新拓的工业大道笔直宽阔,远远地向东,一直延伸进东园,道旁栽植着从后山移来的树木,很有现代化工业区的味道。

西园原杳踪机械厂遗留下的设施基本齐全,除了新建一座行政大楼和翻新、拓宽这条工业大道外,再没有其他重大工程,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东园。

联合正和贸易公司的一辆大货车驶过来,从他身边开了过去。跟着又是一辆中型货车,自四海有芳的库房外开近来。

宁学良现在倒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泡在杳踪镇,镇上的运输量大增,给他带来滚滚财源,容不得他轻忽。

另一方面,他也是真道电气和镇开投的大客户,每年向省内各路建筑商推销的电缆、工程石料数量惊人。

每期“杳踪论坛”他是必到的,还把公司的几位高管也塞了进来。这些顶尖的讲师和优秀会员,平日都难得一见,现在有面对面交流切磋的机会,谁舍得放弃。况且费用按人头摊,折算下来十分优惠。

真道电气的锂离子电池早已实现量产,借助原高容量一次性碱性电池、镍氢可充电电池的良好口碑和渠道,产品一下线就得到全球各大手机厂商的认可,已经成功打进国际主流市场。由于锂离子电池业务的强劲增长,真道新能源今年的业绩将追上电缆业务。

“闻县长,好久没见你跑步了。”路边小商店里一位早起的妇女揉着惺忪的睡眼,和闻同打着招呼。屋内闷热,妇女穿着件睡衣就出来了,轻薄的衣料下高耸的双乳一颤一颤地。

闻同一笑,回道:“在县里多,早上好!”说着话人已跑远了。

东园还在陆续施工,新立起的几幢厂房新崭崭的,颇有气势,远不是当初真道新能源一幢厂房象座养猪场一样孤零零地掩映在灌木丛中的那副凄凉样。

一男一女从申氏药业的厂房里出来,男的侧着脸,正和女的说着什么,一副呵护备至的神情。女的不时轻笑出声,显见得神情欢悦。

闻同胸口如遭雷击,只觉得快要站立不稳。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转身迅速拐入大道边,隐入正在修建的行政大楼工地后。

女的不是别人,正是申白蓉。

让闻同意外和遭受打击的不是申白蓉和那个男人的恋情,而是另有别情。男人的面部轮廓、眉眼、神情、身量他太熟悉了,就象刀刻一样深深地镂在心中。他万万没想到,申白蓉所说的公子哥居然会是那个人的儿子。

他心乱如麻,只觉得快要喘不过气来,不知如何是好。

第234章 佳人一诺甘自苦(下)

申白蓉感觉到了有人在工业大道上晨跑,不过并没放在心上。工业园里居住的大学生、中专生不少,晨跑的大有人在。

但忽然那个晨跑的人没了声息,这引起了她的注意,就下意识地往这边瞥了一眼,只觉得人影一闪,再定睛一看,并没看见有人。

不对,刚才那道人影太熟悉了,应该是他!可明明又没见人,难道是幻觉?

首节上一节155/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