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54节

申白蓉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前一阵在定府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认识了一个人,对我很好,是外省卫生厅厅长的儿子,我……我想问问你的意见!”

闻同心里早有定计,一声叹息,真诚地道:“蓉蓉,你是个好女孩子,不值得惦记着我,我祝愿你永远幸福、快乐,就象你祝愿我一样!”

申白蓉一下子流下泪来,尽管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真面对时,还是难以自持。她默默啜泣了一会儿,落寞地道:“爱上了一个人,是无法抹去地,你在我心里,无法替代!既然我们有缘无份,那也只能接受上天的安排!你会在心里记着我吗?记着一个可怜的女人,一直在爱着你吗?”

闻同心里酸涩,很不好受,有种想流泪的冲动,强行压制着情绪,说道:“谢谢你的坚强,终老一生,我会珍藏好这份记忆的!”

晚上,等盖亮和班萨达回来,闻同领着他们到怡心湖山商务餐饮对付一顿。班萨达虽然来自扎伊尔,家里却似乎并不贫穷,花起钱来大手大脚地,一身行头很不一般。

“师兄,你们的乡村很美,人们很善良,很好客,也很爱戴你。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你努力帮助他们做到了。和这里比,我们扎伊尔土地更富饶,物产更丰富,却贫困落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我很痛苦!我们的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你们安定,人民勤劳俭朴,扎伊尔一点也比不上!我给老师打了电话,他同意我跟着你实习,定期回去上课就行。”终于找到可以痛快淋漓说话的人,班萨达一气不停地哆嗦了这么多。

闻同已经从盖亮口里知道,班萨达很认真地走村窜户,完全不是来游山玩水的,而是在全方位地实地考察国内的基层乡村组织。他笑道:“老师同意你呆在这里,我热烈欢迎。长期居住就不能在宾馆了,搬到我们家属楼吧,还有空房,盖会帮你安排好的。我们的饮食和你们不同,不知道能不能习惯?”

“没有问题,这里的美食很好,辣椒很刺激!盖说你明天要去山上考察,要好多天,我能一起去吗?”

“可以,不过会很累,吃住也会很差,那里交通十分落后,很闭塞。”闻同说,可不是恐吓他。

“我不怕。对了,扎伊尔的水力资源很丰富,李是电力局的,我还想到她那里实习,了解你们电力企业的运营管理,你能帮我安排吗?”班萨达进一步要求说。

闻同知道他是想一举两得,实习不是借口,追李慧心也是重要目的,就笑道:“我可以试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一早众人就出发,到百山乡时,已经是近晚时分。山上温度低,大家都带着防寒服,不过赶路时却浑身冒汗,防寒服只能挽在胳膊上。

闻同没有急于进乡,连着走了近一天的山路,累得快散架了,还是先歇歇脚再说。

班萨达不顾地上的石坷垃、泥土,身子一软躺倒在地,呼哧呼哧直喘气。盖亮递给他一瓶水,他接过就放到一边,根本没力气喝。

闻同笑道:“我们的山民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几十年没出过山的人不在少数,太苦了!”

班萨达喘了口气,勉强道:“扎伊尔也有不少这样的地方,不过我从来没去过。在我们扎伊尔,偏僻乡村的民风很保守,很排外,外人随便进入他们的领地,会受到惩罚的。”

杜子坤的英语勉强能对付,笑道:“矿业是你们的经济支柱,资源很丰富,但农业、加工业还不发达。农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全国可耕地却不少,近1.4亿公顷,超过国土面积的58%,大部分还没开垦出来。农村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0%,主要采用游耕制,刀耕火种,全国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还得大量进口,真是可惜!”

班萨达笑道:“你这样的,到我们扎伊尔,可以当农业部长了。”

众人哈哈大笑。休息了一会儿,见闻同要起身,盖亮一搭手,把班萨达从地上拉了起来。

所谓的乡其实就是个大点的山村,七八十户人家,乡政府和乡卫生所是最辉煌的建筑,也是乡里最好的单位。前者是一排红砖平房,后者还是一排红砖平房。

民居多数是低矮的土坯房,屋顶盖着茅草。极度贫困的连土坯房也盖不起,就用枝条编成篱笆墙,再糊上泥巴,顶上盖上茅草就是住房。

百山乡的书记领着人接到村口,握着闻同的手惭愧地道:“闻县长,去年来了一趟,今年又麻烦您跑一趟,感谢您对百山的关怀!”

百山乡好多年没有县级领导光临了,闻同连着跑了两趟,着实令乡干部们感动不已,至少今晚又可以沾光吃喝上一顿。

闻同笑道:“到你们这里好哇,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锻炼身体!来,我介绍一下,这位远方客人是扎伊尔的朋友,国立大学的研究生,想跟着我们来看看山区风光。”

大家一笑,握手寒暄后就相跟着进了乡政府办公室。

见书记敬烟,闻同伸手一挡,说:“戒了,我们这次准备多呆几天,把全乡各村跑遍。尤其是最偏远、最穷的村子,是重点。”

第232章 山重水复一程程(四)

乡书记谦恭地笑道:“您工作繁忙,时间珍贵,花这么大工夫在百山,是乡里的福气。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坚决不拖全县的后腿!”

“嗯,给你们的扶持资金已经定了,县里财政也紧张,今年只能分配十五万。”闻同已经把农业局每年扶持杳踪镇环保农业示范点的四十万资金停了,转移到其他乡镇。

这是最实质的东西,乡书记当即喜上心头,笑道:“那可太好了,万分感谢您的关怀。”

闻同淡淡地看着他,没有言语。乡书记打了个颤,暗骂自己真该死,乐晕了头。

这笔钱不是那么好拿的,糊里糊涂决计蒙混不过去,闻同肯定会查看实际用途和结果的。要是被他查出有人做手脚,自己这芝麻官也就当到头了。

清醒过来,书记立即说道:“您和杜局长给我们这么大的扶持力度,再做不出点成绩,我愧对领导的关心,愧对全乡人民!”

闻同说道:“有这样的态度很好,我们是顶着其他乡镇的骂给你们拨的钱,资金有限,只能重点帮扶落后乡镇,希望大家不要辜负县政府的一片苦心!”

杜子坤道:“农科所选派的农技员已经落实,近几天就会到岗。”

乡镇农技站砍掉后,农村农技服务确实受到影响。杜子坤就想了个招,从县农科所抽调一批农技员到山区各乡蹲点,一蹲就是一年,满一年才能回县里,下年再换其他人。为了激励蹲点农技员,农业局还拨给农科所一笔钱,用于发放补贴。

乡书记连忙道:“我们保证做好接待工作,房间已经腾出来了。”

闻同道:“科技兴农不是口号,没有技术支持,工作就做不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仅是在生活上,更关键地是要创造好的工作环境。”

乡书记连声说:“是、是,我们一定会把这个精神传达到全乡各级干部,要全力支持农技员的工作,做好农技推广、农技服务,让广大农户没有后顾之忧。”

让乡干部们失望的是,闻同拒绝乡里安排晚饭,一头钻进一个山鸡养殖户家中,蹭了顿家常便饭。

这家养殖户有三年养殖史,已经见了效益,户主李拥军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

喝干净甘薯大米粥,闻同把碗一放,笑道:“小家伙,叔叔这么多人在你家吃饭,有没有意见?”

李拥军五岁的儿子虎头虎脑的,转了转眼珠,说道:“没意见,爸爸妈妈说了,叔叔是好干部,是帮我们家发财来的。”

“好你个小鬼,人小嘴巴甜,把叔叔哄高兴了。来,送你一个小礼物。”闻同掏出支钢笔,递给小家伙。

小家伙不顾父母的呵斥,兴奋地接过笔,连谢谢都忘了说。闻同笑着问道:“笔是用来干什么的?”

乡下教育落后,百山乡更甚,可没什么幼儿园。小家伙还没上学,见识很少,说道:“写字呗。”

“对了,要好好读书,学很多很多知识,行不行?”闻同说。

小家伙含混地应了一声,就跑到一边玩钢笔去了。闻同不再理他,问李拥军道:“现在有什么困难?”

李拥军道:“搞了三年山鸡养殖,真正见效益也就去年春节。前些年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亏,只落得些经验教训。去年你来后,县畜医总站就给我培训了一下,要好很多,不然那场鸡瘟就躲不过!”

挠了挠头,他支支吾吾地道:“要能再去培训一下就好了。”

杜子坤道:“现在不必了,县农科所农技员要到乡里长年蹲点,派到百山的农技员技术全面,进修过畜禽课程,也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闻同道:“你有很多经验教训,致富不忘乡里,要积极配合农技员总结这些经验教训,不能再让其他养殖户走弯路。”

李拥军爽快地说:“行,这个我不会保守的,市场那么大,整个望水县都养山鸡也不愁卖不出去,何况只是山上这些乡。”

闻同道:“你们这里养山鸡自然条件好,你现在也有了一定基础,要考虑突破个体养殖的模式,放手上规模,做出示范。投资不够找杜局长,县农行已经留出了支农贷款额度,有杜局长审批就可以贷下款来。”

首节上一节154/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