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意犹未尽的王科长,秦远站在窗前,将鼻梁上的无框眼镜取了下来,闭上双眼揉了揉双眉。
这副眼镜,自然是为了掩盖住原本的气质,增加一些书生气的伪装。
他前世就习惯了戴眼镜,如今却也没什么不习惯的。
只是,当他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
目光锐利如鹰。
这个钟兆敏,或许是自己此行最大的收获,也说不定。
秋林格瓦斯,里道斯红肠.
这些产品,可不光在东北有一定的消费市场,在远东,在整个苏联。
或许,都有着极大的潜力可挖!
翌日,秋林公司总部。
在秋林公司(百货)和秋林食品厂几位领导的陪同下,秦远一行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会议室内,气氛融洽。
当秦远代表“远东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引进秋林格瓦斯生产技术和全套灌装设备,并强调这是“技术回归苏联”、“促进中苏友好合作”时,几位领导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秦顾问,伊万团长,你们放心!”秋林公司的一位副总大手一挥,“支持国际友好合作,推动技术交流,是我们国营企业的责任!”
“格瓦斯技术源自苏联,如今能回归故里,我们乐见其成!”
“技术引进和设备采购,我们全力支持!”
秋林食品厂的孙副厂长也连连点头:“对!没问题!我们一定提供最完善的技术支持!保证贵公司在哈巴罗夫斯克的格瓦斯生产线顺利投产!”
价格谈判也异常顺利。
秦远报出的美元+卢布组合方案,让几位领导眼睛发亮。
创汇!实打实的政绩和收入!
双方很快达成了初步意向。
就在会议即将圆满结束时,秦远话锋一转,微笑道:“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的支持!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格瓦斯的生产工艺,确保技术引进后能原汁原味地呈现,我们考察团希望能实地参观一下格瓦斯的实际生产车间。不知道是否方便?”
“方便!当然方便!”孙副厂长立刻应承下来,“格瓦斯是在秋林糖果厂生产的,我们这就安排车,送各位过去参观!”
这正是秦远的目的!
“另外,”秦远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敬意,“听闻贵厂负责格瓦斯生产的钟兆敏副厂长技术精湛,经验丰富。”
“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希望能当面请教一些技术细节。”
“钟厂长?”孙副厂长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没问题!钟厂长是技术专家,她一定非常乐意接待来自苏联的同行!”
秋林糖果厂。
与略显气派的秋林公司总部和食品厂相比,糖果厂的厂区明显小了不少,建筑也更显陈旧。
空气中弥漫着面包烘焙的麦香、糖果的甜腻。
秦远一行人被带到一个不大的会客室。
片刻后,门被推开。
一位三四十岁左右、穿着深蓝色工装、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的女性走了进来。
她身材中等,面容清瘦,眼神明亮而锐利,带着一种久经磨砺的干练和沉稳。
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英气和隐隐的疲惫。
正是秋林糖果厂副厂长钟兆敏。
她的目光快速扫过会客室里的众人,在穿着西装、沉默寡言的伊万团长身上停留了一瞬,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落在了气质沉稳、戴着眼镜的秦远身上。
“欢迎苏联的客人来到秋林糖果厂。”钟兆敏的声音平静,带着一丝东北口音,不卑不亢,“我是副厂长钟兆敏,负责生产和技术。”
秦远立刻站起身,主动伸出手,用流利的中文说道:“钟厂长您好!我是远东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的高级顾问兼首席翻译,秦远。”
“这位是我们公司的伊万彼得罗维奇团长。”
他刻意避开了秋林公司领导的介绍,直接点明了自己和糖果厂的关系。
钟兆敏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个年轻顾问的中文好得过分,而且……态度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她伸手与秦远轻轻一握,触感微凉而有力。
“秦顾问还真是年轻有为。”钟兆敏淡淡回应,目光依旧带着审视,“听说贵公司对我们的格瓦斯技术感兴趣?”
“是的,钟厂长。”秦远开门见山,目光坦然地迎上她的审视,“我们公司注册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致力于将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传统饮品带回市场。”
“贵厂的格瓦斯,工艺精湛,风味独特,完美地保留了传统精髓。”
“我们希望能引进贵厂的技术和设备,在苏联重现这份经典。”
他刻意强调了“斯拉夫民族特色”、“传统精髓”、“带回苏联”这些字眼。
钟兆敏静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
这种上层决定的事情,不是她一个副厂长能够左右的。
秋林糖果厂虽然独立出来了,但是秋林公司仍然对于这家国企厂子有管辖权。
“技术引进,需要经过公司层面的审批。”钟兆敏公事公办地说道,“不过,既然贵公司有诚意,我可以带你们参观一下生产车间。”
“非常感谢钟厂长!”秦远立刻道谢。
一行人,随后便进入了生产秋林格瓦斯的车间。
对于技术,秦远是一点不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观察。
干净整洁就且不说,生产秩序这一点就极有讲究。
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为关键的是,就连工人们散发的精气神,都不是那种得过且过的样子。
秦远走马观花般逛了一遍,心中愈发的肯定了秋林糖果厂以及这位钟兆敏副厂长的价值。
走出厂房,秦远似是不经意一般,随口道:“钟厂长”
“我到冰城的时候,正好看到阿城糖厂发生了火灾,听闻最近那边闹改制闹得很凶。”
他回过头看向钟兆敏,不再掩饰道:“如果钟厂长,有意改制,以求获得更大的自主权的话,或许可以找我合作。”
“现如今南方合资厂遍地开花,一家苏联的食品厂与一家东北的糖厂合资,却也并不显眼!”
他的话音落下,目光灼灼。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出。
这位巾帼英雄,心中潜藏着的炽热野心呢?
第69章 九十年代,钱可通神
回哈巴罗夫斯克的列车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奔驰,窗外是飞掠而过的、覆盖着薄雪的田野和村庄。
软卧包厢内,气氛与来时截然不同。
秦远与钟兆敏相对而坐。
伊万团长和其他几个“技术骨干”很识趣地去了隔壁包厢,将空间留给了这两位真正的主角。
钟兆敏脱下了工装外套,穿着一件深色的羊毛衫,头发依旧挽得一丝不苟。
她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被冰雪覆盖的荒原,眼神深邃,带着一丝离乡远行的复杂情绪,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
她最终选择了踏上这趟列车。
秦远在冰城糖果厂最后那番话,如同投入心湖的巨石,彻底搅动了她的思绪。
改制?合资?更大的自主权?
这些词,在她脑海中盘旋已久。
阿城糖厂那场映红天际的大火,更是如同一个触目惊心的警示体制的僵化和混乱,足以吞噬一切!
她不想秋林糖果厂也步上后尘。
秦远的提议,虽然大胆甚至有些“离经叛道”,却精准地戳中了她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和焦虑。
于是,她以“护送设备、菌种,协助远东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顺利投产”的名义,向厂里打了报告,带着五名真正懂技术、值得信任的骨干,登上了这趟北上的列车。
现在,是摊牌的时候了。
钟兆敏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口水,目不转睛的盯着面前之人,声音平静:“秦顾问,现在可以开诚布公地谈谈你的计划了吗?”
“当然,钟厂长。”秦远取下鼻梁上的无框眼镜,轻轻擦拭着镜片,锋芒毕露。
他沉静开口:“我欣赏你的能力和魄力,也理解你在体制内的掣肘,所以我的提议很简单。”
“给你两个选择。”
“两个选择?”
秦远点头,竖起一根手指:“第一,我出钱,帮你把秋林糖果厂从国资序列里‘买’下来,彻底转为私营。”
“作为经营者,你本人和核心团队将获得一部分股份。我不会干预日常经营,只对重大战略决策保留话语权。你拥有最大的自主权。”
钟兆敏眼神微动,没有立刻回应。
秦远不以为意,竖起第二根手指:“第二,由我提供资金支持,由你以及糖果厂的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共同向冰城市政府发起MBO或ESOP,赎买糖果厂的全部或部分国有股权,实现改制。”
钟兆敏知道MBO就是管理层收购,ESOP就是员工持股计划。
这都是现有国企改制的两种方向。
“改制后,我占有新公司50%的股份,你和管理层、员工共同持有剩余50%。你依然是企业的掌舵人,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秦远身体微微前倾,淡淡道:“第二种方案,更能体现你对糖果厂的感情和责任,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团队的积极性。”
“新的合资公司,将是真正属于你们自己的事业!”
钟兆敏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权衡着利弊。
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十分清醒道:“秦顾问,你的方案……很诱人。但现实,恐怕比这复杂得多。”
“国资完全退出?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大的可能,是国资还需要保留30%到50%的股份,作为象征性的‘控制权’或者‘历史贡献’的体现。”
“剩下的股份,才由我们这些管理层、员工,以及……你的资金来认购。”
“这中间的博弈、审批、资产评估……每一步都困难重重。”
“国资占多少,我无所谓。”秦远将眼镜重新戴上,目光锐利地直视钟兆敏,“我看重的,是你这位管理者,以及秋林糖果厂现有的一切!”
“糖果厂现有的一切?”钟兆敏眉头微蹙,有些不解,“糖果?还是……格瓦斯?”
她联想到秦远此行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