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C的我,身后站着华夏先祖 第477节

  “李善长为工部尚书,掌山泽、屯田、工匠、水利!“

  “华佗为医部尚书,领太医令。”

  “徐光启为农部尚书,掌农桑、耕种。”

  每念到一个名字,就有一位人杰出列叩首,接过金印紫绶。

  “封徐达为安东将军,领雁门郡都督……”

  “封岳飞为安西将军,领西河郡都督……”

  “封苏定方为安东将军,领上郡都督……”

  “封冯胜为平南将军,领弘农郡都督……”

  “薛仁贵为平西将军,领右扶风郡都督……”

  “封房玄龄为雁门太守、赵普为西河郡太守……”

  徐达、岳飞等将接过印信时,铠甲铿锵作响;房玄龄受封时,腰间玉佩与玉带相击,发出清越鸣响……

  可见一众人杰面上无不显露着兴奋之色。尤其是一众武将,情绪尤为的亢奋,他们中有因对封赏满意,满脸笑容;有因不符合心中预期者,心中暗暗立誓,在接下去的征战中必将更为奋勇争先,获得足够的战功一举反超他人。

  而这也是风烨所乐意见到。

  别看他此番在五官一方中所封赏最大的官职,不过是徐达,岳飞,苏定方等人的四安将军。而徐晃、张、太史慈、张须陀、樊哙这些较晚出世的名将,也都不过是个军司马、或者校尉罢了。

  那是因为考虑到如今仍有许多人杰未曾出世,此方之地的疆土又远胜于前世;神州区13州之地,他也只不过占据了两州之地,统一大业还任重而道远。

  甚至除了神州区之外,还有着其他文明区域的存在,那些在不久的将来也都将会成为他和人杰攻伐占领的目标。

  此间种种可都并非一时半会就都能够解决的,自然又少不了一番长久战场厮杀与攻伐。于一众人杰而言,他们不怕打仗,就怕没战打。沙场征战,征伐四方这些都将是他们的战功,是他们之后的晋升之基。

  故而,哪怕此番风烨封赏的官职,相比他们中有些人前世而言,小的不能再小,但一帮武将人杰却都仍充满了干劲。

  能够成为青史留名的名将,这些人杰武将对于各自的能力还是颇有自信的,至少不和历史中那些顶尖层次相比,他们都还是有信心能够进行反超的。

  文臣这边虽然相较于武将而言多有不同,但心思也都是相差无几,心中无不憋着一口气,卯足了劲。

  风烨将原先最早一批被他分派出去治理一地的文臣,纷纷召集回充实自己如今的中央朝廷。

  随后出世的文臣,则被他派出填补各地空缺之职。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他虽然知晓人杰们的能力,但外人确实不知。

  虽然他能够对这些人杰进行破格提拔,但想来会引得诸多声音的不满,况且以一些人杰的傲气,却也都不屑于此,看来多少想着干些出成绩来,好让一些外人彻底闭嘴。

  随着一道道任命下达,“大秦”这个新生帝国的骨架逐渐成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三省八部制外,风烨又设立“天工院”,任命马均为院长,负责新式器械研发,独立于工部之外,直接对他负责。

  此外,“锦衣司”也被他给搬到了明面上,由贾诩担任锦衣司指挥使。

  当最后一位五品官受封完毕,诸葛亮率领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数万人同时俯首的场面蔚为壮观,玄色官袍如潮水般起伏,玉笏碰撞声如珠落玉盘。

  “臣等恭祝陛下万岁,大秦万年!”

  风烨忽然拔剑出鞘。赤霄剑在夕阳下泛着血色寒光,剑尖直指苍穹:“朕在此立誓,必使我大秦疆域之广超越汉唐,文明之盛比肩三代,威名之远播于四海!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秦土!”

  这乃是他心中的真实写照,此刻的他,意气风发,那还顾得本土人士是否能听懂他其中的言语,心中的豪情壮志,让他不吐不快。

  “万岁!”

  “大秦万年!”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连天上的云层都被震散。饶是以一众人杰的心性,风烨此刻仍是看到岳飞虎目含泪,辛弃疾等人杰武将们握紧了剑柄,就连一向冷静的诸葛亮也激动得胡须颤抖。

第554章 “放鸽子”

  在先后分封完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后,风烨便带领一帮子文武,浩浩荡荡回到了奉天殿,和一众文臣武将开始了第一次朝会。

  由于是第一次朝会,所需商议决定的事务有着不少,此番议事直接持续了一天。

  在此期间,已经被立为皇后的云倾,见自己夫君和一帮文武大臣因忙活都顾不得吃食,更是亲自组织人手,为已是饥肠辘辘的一众“大秦”重臣送来了餐食。

  虽然如今已是贵为皇后,云倾却仍保持着朴素作风,亲自检查菜肴。

  虽然并非是山珍海味,但无论是人杰,亦或是本土官员,吃的那都是心满意足。

  毕竟如今才是开国第一天,便能吃到由皇后亲自督促,烧出来的饭菜,对于他们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恩典?

  也因此,原本较为严肃的议事,也随之变成了较为热闹的餐宴,众人一边吃着皇后令人送来的餐食,一边继续商讨着国事。

  很难想象得到,这样的一幕竟会出现在严肃的奉天殿上。

  然随着用餐结束,群臣也都顾不得上休息,继续商讨着国事。

  直至郑和宣读起,风烨刚刚临时拟定好的新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即日起,免除天下田赋三年;废除前朝一切苛捐杂税,将延续此前分土地耕种政策!

  设立国子监,广纳贤才;设立推广科举制,每三年一次,为朝廷选拔可用之才;严惩贪官污吏,凡贪污一百两以上者,剥皮实草……”

  待郑和宣读完,风烨站起身,朗声说道:“众爱卿,今日朕与尔等共襄盛举,开创大秦基业。望诸位同心协力,以民为本,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朕当与尔等共治天下,开创太平盛世!”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再次跪拜,声震殿宇。

  此番“大秦”开国登基大典,到此才算是落下帷幕。

  当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时,风烨站在奉天殿的高台上,俯瞰整个长安城。

  城中万家灯火,百姓们自发庆祝新朝的建立,远处传来阵阵爆竹声和百姓的欢呼声。军营里将士痛饮庆功,官署中新任官员们已开始连夜拟定施政细则。

  清风拂过冕旒,十二串玉藻轻轻碰撞。风烨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此刻,就让我暂且沉醉在这万人朝拜的盛景中吧。

  “小烨,夜凉了,请回宫歇息吧。”云倾不知何时来到我身边,轻声说道。

  风烨握住她的手,这位青梅竹马,前半生始终陪伴在自己身旁的女人,如今已成为一国之母。

  “这短短不过四年间,竟仿佛给了我种过了半载岁月之感!”风烨神情带着些许恍惚,话语中不无感慨:“回想四年前,我文不成武不就,只能活在父兄的庇佑下!那时候所想的,也不过是能够考取一功名,以此帮家里人分担分担。

  不曾想,这到头来,却有君临天下的这么一天!”

  “一切都跟在做梦一样,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竟然也能够成为皇后。”云倾眼神迷离,话语满是唏嘘:“不过这样一来,小烨也总算能够实现心中所愿。

  犹记得。小烨第一次让妾身带你去救济灾民时,你便有感而发,有朝一日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如今陛下贵为天子,这个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风烨点点头,望向远方:“是啊,这才刚刚开始。建立一个王朝容易,治理好一个国家却难。前朝覆灭的教训就在眼前,朕绝不能重蹈覆辙。

  终有一日,朕要让吾“大秦”的子民,人人如龙!”

  看着少年前所未有坚定的神情,云倾一时之间竟有些痴了,脑袋下意识枕在其肩膀上,共赏长安盛景:“我也会帮着小烨,一直陪在你身边的。”

  夜风中,皇宫的旗帜猎猎作响。奉天殿前的广场上,新上任的百官们仍在互相道贺。更远处,长安城的街巷中,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新时代的到来。

  风烨深吸一口气,转身与新云倾手挽着手,走向后宫。

  明日早朝,还有无数政事等着处理。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治理司州水患、整顿吏治、恢复生产……千头万绪,都需要他一一决断。

  “倾姐,前些天几个长辈把我叫去,可是没少念叨孩子之事,今晚咱们再继续努努力!

  如今,偌大的王朝,也该得有个继承人,才能让天下人更为放心,群臣也才能够更为尽心尽力!”风烨一改此前严肃,嘿嘿一笑。

  被他这么大庭广众地提出此事,云倾俏脸不禁一红,往其腰间一掐:“你这家伙,怎么成亲之后这般不着调?每日早晚被你那般折腾,不知道的都还以为我是不检点的女子呢!

  我可不想哪天被群臣,乃至天下百姓指着脊梁骨骂,祸国殃民的妖妃!”

  话语虽是埋怨,但其中却是充满了甜蜜。这一对青梅竹马的帝后,在这偌大孤寂的皇宫之中,却也难以掩盖他们之间的欢声笑语。

  此刻,风烨允许自己稍稍放松,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喜悦。毕竟,从今天起,他不再只是一位平平无奇的穿越者,而是身负华夏血脉传承的大秦开国皇帝风北辰。

  一个崭新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

  “咦!我好像忘记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在与云倾一番云雨后,临睡之前,风烨后知后觉,揉了揉脑袋,却是始终想不起来。

  心中满是纠结,但最终因这一天事情太多,身心俱疲下再也难以维持,搂过一旁的妻子沉沉睡去。

  与此同时,屋外。

  典韦许褚就如同两座门神般,守在门外。

  按照规矩来说,后宫之中像他们这些外臣是不应该踏入,然谁叫他们便是原则。作为风烨的两大贴身保镖,直接便是一道旨意下达,让他们可以随意在宫中活动。

  这道旨意,那可是让不少人为之眼红。

  此刻,这哥两正坐于台阶上,中间摆放一碟特意要来的下酒菜,各自倚靠一侧的护栏,你一口我一句的闲聊着。虽未配酒,却也好不快哉。

  “仲康,话说你是不是忘了提醒陛下,在这些事了后,要去面见始皇帝呀!”典韦啃着将酱肘含糊道。

  许褚这会儿也同样抱着一个酱肘啃着,闻言动作微微一僵:“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那要不我现在去提醒陛下?”

  典韦没好气的翻翻白眼,侧耳倾听半顷:“事已至此,说什么也都晚。现在里边的情况正激烈着呢,陛下,可是身怀着为我炎黄血脉开枝散叶的重任呢!

  你这要是突然嚎上一嗓子,把主公吓出个什么好歹来,你非得被曹公他们给宰了不可!”

第555章 面壁思过

  “退朝”随着郑和拖长的尾音,紫檀木宫门缓缓开启。

  文武百官鱼贯而出,三三两两讨论着各自手头的事务。兵部尚书长孙无忌突然驻足:“诸公可曾见到陛下?方才还在龙椅上……”

  随着逐步接手兵部事务,他手上还有着不少军事,需要与风烨在私底下详谈。

  狄仁杰闻声,脚步微微一顿,回身望去,却见此前还高坐在龙椅之上的陛下,却是突然就不见了踪影:“陛下这般匆忙离去,莫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诸葛亮荀二人,结伴低声讨论着关于科举推广之事,见前方竟聚集了不少人杰,彼此相视一眼,心中皆不禁好奇,止住交谈上前凑起了热闹。

  “看你们这般大惊小怪!陛下之所以那么匆忙离开,想必是早上吃坏了肚子,着急去如厕呢!

  毕竟此前陛下可以说了,人有三急嘛!”刚一靠近,便听程咬金扯着嗓门一脸的不以为意。周遭聚拢的一众人杰,皆不禁一阵脸黑。

  “你个憨货,瞎说什么呢?再这般造谣,小心有御史弹劾你!”长孙无忌没好气道,眼瞅着周遭聚拢的人越来越多,赶忙是摆了摆手,将人群给驱散。

  程咬金也被尉迟恭给拖走了,临走之际,犹能听到其嘴中不停咕哝着:“我说的也没错呀,不然陛下为何那般着急,这一下潮就不见人影了……”

  对于这场闹剧,众人也都并未太放在心上,眼见无戏可看,便就又都三三两两笑着散去。

  ……

  午时的钟声响过三遍,礼部尚书王守仁脚步匆匆,穿过太庙前的汉白玉广场。他本是来取上午遗忘的奏本,却看见惊人的一幕。

  就见下了早朝后便不知所踪的陛下,只穿着素白单衣,笔直地跪在太庙一众灵位前!

  原本冷清的太庙,此刻却是人头攒动,可见着许褚典韦探头探脑,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李白、郭嘉、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杰。

  甚至本应在军营中操练兵马的将领,也不知从哪里听到了消息,纷纷赶来凑热闹。

  见他到来,程咬金咧嘴打着招呼:“伯安,你也来凑热闹了呀!

  哈哈哈~看不出来,平日你小子一副严肃较真的模样,竟还有这样的一面!”

  王守仁心中汗颜,并未接查,转而询问:“这是什么情况啊?你们怎么都聚集在这?还有陛下!”

  “嘿嘿嘿~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吧?咱们陛下这是在面壁思过呢!”程咬金嘿嘿一笑,虽在极力压低自己的嗓门,却难掩其中幸灾乐祸。

  王守仁一怔,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为何?”

  “用咱们陛下的话来说,那便是他昨晚放了始皇帝的鸽子!这不,下朝之后便匆匆跑来请罪!”

  王守仁:“……”

  这会儿,饶是以他的心性也都不得不暗赞一声,自家陛下的勇气。

首节上一节477/4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