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动静也自是被追击的常遇春察觉。
只是还不等唐时他们这边,因援军到来而有所高兴,就见常遇春后方同样烟尘四起。
李文忠和沐英因为不放心,同样领兵而至。
随着双方援军到来,两边陷入默契的僵持,又对峙片刻,终是各自散去。
……
有关于王传远兵败,身受重伤的消息也不知从哪流传而出,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在离国境内快速席卷着。
不等次风波平息,紧随其后,南面战事又传出孔恶南征受挫,被废帝手下大将皇甫嵩大败,敌方几员大将被岳云和张宪斩杀!
使得离军士气大盛,在皇甫嵩带领更是收复界休,邬县二城。
此外,便是之前原本观望的各处勤王军也是蠢蠢欲动。
离国原本趋于平稳的局势,因为征西军各处受挫消息,再一次变得风起云涌了起来。
……
原平城,在将王传远击败,接连派出李文忠、常遇春后,便没有了后续动作,进入短暂的休整。
府衙内,这些天伤亡统计也出来,云尘正听着属下的汇报,发出格外畅快的笑声:“哈哈哈~没想到这次还有意外的收获,抓到两条大鱼!”
“本以为大公子已经是神勇无敌,少公子同样是勇冠三军!”
“真不愧是侯爷的血脉呀!一家子都是当世人杰!”
征北军诸将接连发出赞叹,相较于他们的激动,华夏人杰则都是笑而不语。
面对众人的夸赞,风烨赶忙一番,拱手谦虚。
心中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自己在之前那一战中都没干啥,全程观战的呀。
至于为何会有如今这一幕,全是因为李世民在之前的一战中,接连射翻王达、王典这两个敌方重要人物。
王达便不用多说了,乃是王传远二子,在军中颇有威望。
王典则是王达堂哥,在军中也是颇有影响力的,随王传远南征北战的存在。
“两位先生,你们看那王达、王典该如何处置?”云尘问向了坐于下方的诸葛亮和郭嘉。
随着两人能力的展现,云尘但凡一些事情都会请教询问二人。
“诶,要说什么处置,直接将他们两个砍了祭旗得了!”
“陈兄说的对,王传远那是甚是可恶?他这两个子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杀了我们那么多弟兄!”
下方已是有将领迫不及待的叫囔着。
无论是郭嘉还是诸葛亮,都并未第一时间给予回答,直至云尘出言喝止,前者这才摸着下巴悠悠开口。
厅内众人的视线纷纷投向了这位,看起来有些文弱的青年。
“我的想法是将这两人放了!”
众人直接被整不会了,一个个眸光瞪大一副自己,是不是听错的模样?
郭嘉微微一笑,倒也没有卖关子:“听闻王家的几个儿子关系可不是很好,平日里争斗严重。
王达因处事风格较像王传远的原因,深得他的喜爱,同时也得到大量军中将领的支持。
长子王鑫虽然没有如王达那般出众,但因常年帮忙打理府中事务,拥护者却也不少!
在王传远还是王爷的时候,两人便已争斗严重,何况,如今登基称帝呢?两人谁都想要继承王传远的位置!”
“先生照你说的这般,他们兄弟二人明争暗斗十分严重,可是王传远如今还在,就还能够稳住局势,他们也不会太过呀!
这将他们放回去,说不定还会同仇敌忾,进行联合抵抗外敌!”云尘反应也是迅速,立马看出了对方话语的缺陷。
“侯爷说的不错,王传远在就还能控住局势,他们几兄弟间就算有怎样的小心思,也不敢太过火。
但要是王传云死了的话呢?”
此言一出,厅内征北军一方众人心中皆惊。
唯有一众华夏人杰,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淡定自若,仿佛早就有所料到那般。
“王传远会死,虽说之前烨儿给他射了一箭,可也不至于吧!”云尘很是狐疑。
不只是他不相信,就算是刚刚对于风烨赞赏有加的诸位将领,同样如此。
“之前常将军传回消息,王传远在主公的那一箭下深受重创,是没有及时救治,肯定命不久矣。
当然,要是侥幸留有一口气,对于我们来说,却也足够了。只要王传远随时有要死的苗头,他们的内部争斗便会开始!”
郭嘉随意扯了个理由,当然,这也不是他瞎编的,不然也不会有此谋划。
消息的来源则是锦衣司刚刚所传回的情报。
如今的锦衣司,情报网已经在离国彻底铺开。
不说如前世明朝锦衣卫那般夸张,连人家穿什么底裤,吃了何种东西,做了什么私密事都能够迅速知晓。
一些重大事件还是能够得知的,就如王传远如今的情况。
王传远在李世民的那一箭下,本就身受重伤,加之后面撤离,又受常遇春接连惊吓,没有及时医治,身体已是每况愈下,即将命不久矣!
见郭嘉这般信誓旦旦,云尘一群人心中虽然狐疑,但还是选择相信。
特别是见诸葛亮同样一副成竹在胸,也很是认可的模样。
这段时间以来,两人也向众人证明了他们的谋划就从没有出错过,由此前提下,他们还是十分愿意相信的。
“当然得要和对方谈条件,想必王达手下的那群人,很乐意拿粮食或者银两来赎人的!”
“如果真能如奉孝先生所言,那此计完全可行。”云尘真是点头认同,继而又看向下方将领:“但接下去的一段时间,也不能坐以待毙了!
如今也休整差不多了,留下5千人马协助烨儿留守原平,也是看管两万俘虏。
此外,除去阳曲城两万人,我意领剩余4万5千兵马亲自南下!尔等各自下去做好准备!”
随着,云尘命令接令下达,刚刚消停没多久的原平城,再次有动静接连传出。
相较于之前的压抑,如今却显轻松亢奋!
……
夜幕降临。
寂静的夜空中,星河璀璨,为黑暗中的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颍川郡,阳翟。
在一片幽静的山谷之中,古木参天,绿意盎然。一条石径蜿蜒伸向山腹,两旁松柏挺拔,鸟语花香,仿佛与世隔绝的仙境。
山腰处,一座古朴的道观依山而建,青瓦飞檐,斗拱雕梁,透着一股子沉稳与古老。
道观门前,一对石狮镇守,神态庄重,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此地,便是江湖五大圣地之一道庭。
道馆庭院里点起了灯笼,光影婆娑,宁静而又神秘。
某处山峰之上,修道者们在月光下交流着修行的心得,声音低沉而有力,让人感受到他们对道法的执着追求。
一位白须老道正在对众弟子讲述着修道的奥义,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威严与智慧。
弟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追问,脸上洋溢着对真理的渴望。充满了静谧而神圣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月华洒在老道的身上,为他银白的胡须镀上了一层朦胧的辉光,好似谪仙临尘般。
忽的,他停下话语,缓缓站起,一甩手中拂尘,在众弟子惊异的目光注视下,径直来到了崖边,仰望着夜色天穹。
夜空繁星点点,老道两条白眉微微蹙在一起,手中掐决,似是在推算着些什么。
“噗~”
时间就这般,不知过去了多久。直至老道一口鲜血喷吐而出,惊动了时刻关注这边的弟子。
“师父,你怎么样了?沐尘快!快去请水师叔!”
其中的师姐,朝着一旁的师弟呼喊道。
还想再开口询问,便听怀中的师父,气若游丝般不断喃喃自语着:“天象异常,天命有变!异数……变数……”
第228章 四方论异数
连绵浩荡的钟声,打破了宛若仙境般道庭的宁静。
那宛若屹立于云海的各处山峰之上,在听到钟声的一刻。
月华倾洒下的黑暗,可见道道身影于山林间,庭院间不断闪烁。
一个个身形跃动极快,有踏叶而行片叶不沾身,有踏水而行水波荡漾,更有甚者御剑贴地短暂飞行……
仅是一炷香的功夫,木峰之上,道庭各峰长老,高层便都齐聚于此。
两女六男,加上还昏迷在沐秋怀中的沐云道人,这九个人便是道庭如今明面的巅峰战力。
“水水师妹,沐云师弟这是怎么了?”
“是啊!沐云师兄怎么样了,好端端观个星还能把自己整成这样!”
一众长老师兄弟们,虽是七嘴八舌,话语当中却难掩紧张和担忧。
不怪他们这般,早在之前北境之变的一战中,道庭有生力量全部折损,成为了五大圣地当中人员最少的存在。
如今仅剩的也就只有他们师兄弟几人,再者就是一些弟子,那是出事一个少一个呀。
或许是因为人数少的原因,五大圣地中,道庭的氛围本是十分和谐的,他们师兄弟之间本身感情十分深厚,宛若一家人般。
被唤作水水的女子,秀眉微蹙,撇向周遭围着的众师兄师姐,那冷冷的一撇,周周立马便安静了下来。
女子虽是众师兄弟当中年龄辈分最小的,但在他们中却颇有威严。
见场面安静下来,水水这才心满意足查看起沐云的情况。
大约是盏茶的功夫,水水这才有所动作,先是从怀中取出一包银针,在对方身上一番行云流水的以气御针后,又从怀中取出一瓶丹药,径直给对方喂下。
做完这些后才重重松了口气:“沐云师兄是窥探天机遭受反噬,好在医治及时,他的命倒也算保住了,不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静养就是!”
沐秋和沐尘两两位嫡系弟子,身躯不禁一颤,一阵心有余悸后,赶忙朝着对方深深一礼:“感谢水师叔!”
“人活着就好,人活着就好,道祖保佑!”和沐云年纪差不多金诚道人,面上是如释重负的笑容。
“沐云师兄也真是的,一把年纪了,观个星,看个天相也不知道悠着点!”土听道人责怪道。
“掌门师兄,你可看出究竟是何异象?竟会使沐云师弟,遭受这么严重的反噬!”地灵将视线投向了一旁,默默仰头望天的青袍男子。
天道人闻声,收回视线摇了摇头:“占星卜卦这方面,还是得看沐云师弟,这方面他是我们道庭最精通的存在,我比不过啊!
我所能看到的也不过是大争之势彻底开启,天命异动!”
几人并未就此离去,有一搭没一搭交谈着,从宗门里面的事务,再到如今的天下局势。
这一聊也不知聊了多久,直至被放到一旁休息的沐云,发出了几声哼哼声,悠悠转醒。
众人这才又围了上来,纷纷关心询问着他的身体情况,是否有感觉到不适?
沐云稍微缓了片刻,也后知后觉回忆起了事情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