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熊熊的战火并未因战争结束而停歇,战后的硝烟弥漫苍穹。
一眼望去尽是残肢断臂,破碎的甲奏刀兵,战死的马匹,伤者的哀嚎……为本应胜利的战后,增添了一抹压抑的沉重。
然对于这一切,莫说前世都身经百战的华夏人杰,就是此间世界的征北军将士,都是习以为常。
在各部将领的命令下,兵卒默默打扫着战场,收敛同袍尸体,对还未死透的敌兵进行补刀。
战后众人杰聚在一起,彼此之间倒是有说有笑,讨论各自在此番战场上的发挥。
风烨静静看着这一切,悠悠一叹,唐宗先祖的附身早已散去,身体的控制权再次回归。
“怎么了?不会是这么久过去了,对于这战场厮杀还是不适应吧!
不应该呀,按照那魏武帝和洪武帝的性格来说,对你应该少不了这一方面的磨练!”
李世民的身影徐徐从寒霜背上的灵牌中飘出,虽然略显虚幻,但丝毫掩盖不住他脸上神采飞扬之色。
“额!”
风烨微微一愣,知道对方误会了,苦笑一声:“不是啊,先祖。你们厮杀时,好歹考虑一下是我的身体呀!
现在浑身酸痛,感觉手指都没力气了!”
“啧!你行不行啊?这也太虚了吧,之后可得好好练练!
逐鹿天下,战场厮杀,怎么能没有个强健的体魄呢?你看看朕,一场厮杀下来,用尽三壶箭囊,耗费两把强弓都不带喘的!”李世民微昂着头,嘴角微勾,双手附后一副风轻云淡,无敌寂寞的样子。
两人肆意交谈着,直至云尘骑马而来,这才停下了交谈。
哪怕平时自认氧气,功夫极佳的云尘,此刻也不禁发出畅快笑声,手掌用力拍打着风烨肩膀:“哈哈哈,好小子,表现的真不错!”
此番众人的表现,他在后方尽收眼底,自是知道,因为风烨(李世民)所领中军顶住了对方的强攻,为两侧的包夹突进,争取的时间。
此外,还有他在战场上临危不乱的应变,领兵一马当先的勇武,都不由让他这当父亲的心中暗自惊叹。
以至于到了后面,看似是自己在调度兵马,实则何尝不是对方在临阵指挥,战场的节奏都跟着他走。
以至于他现在一度怀疑,自己这变得愈加神秘莫测的小儿子,不会就是刚刚为大军笼罩军势,提供加成的存在。
“咳咳咳~爹,你悠着点啊,儿子我现在浑身酸痛!”
风烨对于此番战果,心中虽然也很是开心,面上却是一阵呲牙咧嘴。
说真的,确实痛啊!
常遇春、李渡诸将,在将事情给麾下士卒都吩咐完后,却也是陆陆续续的聚拢过来。
“咦!怎么不见李文忠,沐英两位将军,还有英儿怎么也不在?”
扫视一眼,云尘眉头立马皱起。
就在他心中疑惑之际,便听一旁自己的小儿子清了清嗓子,开口说出了,让他更为亢奋震惊的消息:“早在之前,我便让李文忠和沐英两位将军,在此战获胜后的第一时间,领一万骑兵攻打阳曲。”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征北军众将心中那叫一个吃惊啊!
特别是云尘,面上变换神色之精彩,更是让他略显失态。
让他反应如此失态的是,并不是自己儿子擅自调兵,毕竟在他自己手中也有个两万多兵马,而是自己儿子反应竟然这般迅速。
这要是能成的话,那可就是直接断了王传远后路,再不济就是让自己这方转守为攻,主动权完全落入自己这一方了呀。
相较于他们的失态,常遇春诸将明显镇静许多,毕竟此事就是他们和诸葛亮与郭嘉,在开战的前一天所商议出来的。
“难怪!难怪啊!前不久看到他们快速集结,往南而去,原来是这样子!”
“你这么说来,我好像也看到云英公子!同样往南而去!想必应该是与他们同往!”
云尘听麾下将领这般说,却无奈叹气。
“既然都已经有所安排,那就都照你们的想法来!
北辰对于接下去有什么想法?”
征北军诸将赶忙将视线放到了少年身上,眼中尽是期待。
对于这一点,风烨在刚刚和李世民便有所交谈,当即也是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此战虽然胜利,但损失也不小,同样需要一段时间的修整!
不过这乘胜追击的机会,却也不能放过,可派一员大将,领一万兵马紧随其后。
一来可趁势而为,说不定还能因此扩大战果,二来也可为李文忠两位将军拖延时间,攻取阳曲创造更多机会!”
一听又有仗可打,无论是华夏人杰,亦或是征北军诸将,都不禁蠢蠢欲动!
常遇春更是主动上前请命:“主公,这追击之事某愿领兵亲往!”
“爹,此事你怎么看?”
风烨会立马回答,而是看向自己老爹,毕竟经此一战,自己兵马损失过半,这一万兵马还需要从征北军中征调!
“可!”云尘点头赞同,看向周遭,眼中同样充满渴望的将领,略微沉吟:“那便由常遇春点齐一万兵马进行统领,李渡为副手从旁协助,追击事宜你们皆可便宜行事!”
对于常遇春他还是十分信任与推崇的,毕竟能力摆在这,都是有目共睹。
对此安排,在见识了常遇春的种种表现,李渡自是也无异议。
两人在领命后也并未有所耽搁,离去之后,便快速点齐了一万骑兵前往追击。
随着他们离去后,云尘他们也并未就此逗留,留下士兵打扫战场,他们则是回到了原平城,准备接下去犒赏全军,开庆功宴!
这一夜,因为此番大胜,原平城无论是军营亦或者是府衙处,都显得格外活跃,一改战前的压抑与阴云。
相较于原平城内众人的热闹,王传远这边却显十分苦逼,愁云惨淡。
特别是王传远本身,在战败撤退之际,被李世民一箭射中,虽没有因此当场毙命,却也已没有了半条命,直接陷入昏迷。
好不容易在唐时带领下,临时安营扎寨。
服以各种天级疗伤丹药,和医师使出浑身解数的救治下,悠悠转醒过来。
却又忽闻四周喊杀声四起,在常遇春领兵追击,奇袭营寨的刺激下,一口老血再度喷出,下一刻,便又陷入了昏迷。
本就士气低迷的征西军,在常遇春接连不断的袭扰下,士气可谓是一降再降。
要不是还有张北等少数大将进行作证,又有唐时以王传远名义极力维持的话,直接便是军心溃散。
常遇春却也不敢过于激进,在接下去的日子,只是时不时的发动袭击,每次都是适可而止,不断地消磨对方。
对方虽经历一场大败,兵马损失大半,但还是剩有一半多远超出常遇春所携带的一万骑兵。
何况还是在每次己方也都有所损失的情况下。
毕竟,越到后面唐时和张北,都已是有所准备。
但常遇春的游击打法,却也让他们苦不堪言,特别是王传远身受重伤,需要静养。
原本全力赶路,只需七天便可到达阳曲的路程,硬生生被拉长了一半。
第227章 天象异常
昏沉的天色笼罩大地。
一辆跟着急行大军南下的马车里,唐时看着那面容愈加虚弱的陛下,轻声安抚着。
“陛下再坚持一下,很快就能到达阳曲城!”
常遇春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接连骚扰,可让他们苦不堪言。
王传远更是因此,病情变得愈加严重。
哪怕再接下去,唐时他们有所防备。
但终究没法做到夜以继日的防备,常遇春总能抓住间隙的机会,不时骚扰上一下。
特别是有机可乘时就猛打猛攻,事不可为时撤退的也是十分果断。
王传远神情很是憔悴,躺靠在马车榻上虚弱的点点头:“这段时间多亏了爱卿你们!如今的局势如何呀?”
“先前一战,云尘他们虽胜,却也损失惨重,如今并未有所动作,而是在原平城进行休整!
但根据我推测,对方修整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对我们主动发起攻击!我已经将消息传回朝廷,想必太子应该已经收到消息,有所安排了!”
两人交谈间,张北已领着一小队兵马来到阳曲城前,大声呼喊,准备叫开城门。
“吾乃张北,快快打开城门,迎接陛下!”
随着他的叫喊,城墙上一年轻小将缓缓露头,看向下方众人不屑冷哼:“李文忠在此!此城已被吾所占,尔等速速退去。
只不过是区区叛逆之贼罢了!还妄敢称陛下,给我放箭!”
城墙上早已蓄势待发的弓箭手,在命令落下后,纷纷上前对着下方箭雨抛射。
张北反应却也迅速,七曜刀快速舞动格挡飞来的箭矢,心中虽是愤恨,却也不敢再过多逗留,驱马快速撤回本阵。
“就这么放他们离去,何不趁机掩杀出去。”云英疑惑开口,心中有着不甘。
“不可!对方兵马虽有损失,但还是要比我们多的,况且还有张北坐镇,我们没人是他的对手,杀出去虽然可以打对方个措手不及,但优势不大,还可能把阳曲城丢了!”沐英出言提醒。
“文英说的不错,原平城才是我们此行目标,只要将原平城牢牢占据,主公接下去便可轻易进行返工。”李文忠附和道。
早在五天前,他们日夜不停行军,终乘原平城防守空虚,将其一把攻下。
……
“军师,如今我们该怎么办?”张北黑着一张脸回来复命。
虽然随着王传远登基大封百官,但他还是习惯以往那般的称呼。
“不曾想对方动作,竟然这般快速。”外面的动静虽然相隔两三里,但里边的二人却隐约间还是听到了。
“云明倒是有个好儿子啊!”似乎这几天经受的刺激多了,王传远此刻倒显得格外平静。
“这回算是我们栽了,撤兵,回京!”
唐时则是全程眉头紧锁,迎着王传远疑惑的目光,这才开口:“陛下,如今形势对咱们不利,以臣之见还是迁都高陵吧!之后的太原已为四战之地,无论是南边的废帝,还是北边的威武侯,对咱们都是虎视眈眈。
不仅如此,随着陛下此番大败,那些原本依附陛下的势力也将变得蠢蠢欲动,只有回到左冯翊方可无忧!”
听着对方讲述的利弊,王传远略显沉默。
对方所讲的这些,他这些天来也并不是没有想到过,但始终没法下定决心,如今被唐时提起,却也不得不去面对,进行抉择。
“传令,全军撤回高陵。”
这会儿他也已经有了决断,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
“爱卿后续的事情就需要交给你,迁都事宜就由你去协助太子了!”
张北虽然对于自己陛下的命令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十分忠诚的去传达命令。
军令下达,大军不再敢过多停留,生怕李文忠他们真的领兵杀出,毕竟在他们后方还有神出鬼没常遇春所领军队。
如他们所料想那般,在他们刚离开阳曲城一段距离,常遇春果真领兵进行追击。
眼见两军战争即将打响不可避免之际,却忽闻南方喊杀声四起,一支军队在猛将带来快速靠近。
这一下,无论是王传远还是唐时都不禁紧张了起来,只以为前方是伏兵,后面有追兵。
直至对方靠近,张北看清了对方所打出的旗号,不禁大喜:“是自己人!”
唐时这才得以松口气,面上重新露出了笑容:“早在之前,我便利用机关鸟将求援的消息传回,不曾想接应的竟这般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