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董仲舒点了点头。
“学生正是儒家弟子,推崇儒家思想。”
果然,这些儒生都是这副样子,对百姓们惺惺作态,实际上内心不知道怎么看不起百姓呢。
本来就对儒生没什么好感的嬴政听到董仲舒还要改革,心里更加气愤了。
正好和他遇到了,那就好好理论一番。
“好,你怎么证明大秦用儒家思想治国比用法家思想好?”
“哦……”
董仲舒重新打量了一下嬴政,好奇的说道:“原来老先生是法家弟子。”
嬴政打着哈哈:“算是吧,只是比较赞同而已。”
他可是大秦皇帝,根本不是谁家的弟子,只是他推崇法家的治国理念,算来也是半个法家弟子了。
“法家自然有好的地方,不然我大秦也不会灭了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万世功勋。”
董仲舒对于其他家的思想还是很了解的,最后是看了所有诸子百家才确定儒家是最适合统治国家的。
始皇点了点头:“你还算有点学识,那你说法家思想这么好为什么要舍弃他,换成儒家思想呢?
董仲舒也不着急回答,转头对那年轻抄书官喊道:
“子初,准备写茶来,今日吾要和这位老先生论道,那就是客人,要用待客之礼招待他们。”
“老先生,我们不如坐下慢慢谈?”
说着,董仲舒伸出手做出请的姿势。
接着就看到那年轻掌柜擦了擦一旁的几案,随后端着茶汤走了进来。
始皇倒也不客气,抚了抚衣袖,坐了下去。
坐下后,嬴政惊奇的看着身下的椅子。
这椅子很符合身体结构,人坐上去很是舒服。
董仲舒注意到对方惊奇的眼睛,微微一笑:
“此椅乃是鲁班大师亲手所做,不知老先生感觉如何?”
始皇一顿,鲁班大师?
怎么又听到这个名字了?
没想到那张青远说的是真的。
不过他此时此刻也不想讨论这个鲁班大师有多厉害。
“好了,好了,我不想跟你讨论什么椅子,你还是赶紧回答我的问题吧。”
董仲舒听到始皇那不耐烦的语气倒也不恼,笑了笑说道:
“不得不说,法家在统一天下约束六国之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现在不是乱世时期了。”
“现在我大秦正在稳定发展之中,在用这种思想就会显示出弊端了。”
始皇抬着下巴问道:“依法治国怎么就有弊端了?你也说了可以约束众人的行为,要是放弃了法家思想,那么大街上奸淫盗窃之事该如何处理,放任不管吗?”
“我也了解了一下刚刚颁布的政令,什么扰乱社会秩序,或者损害他人财物,这算也算是犯罪。”
“关入大牢什么的,这也是运用了法家思想啊!”
嬴政的智商是无人能质疑的,他今日听到张青远说的那些罪名多少也了解了一些。
对于犯错的人就要做出相应的惩罚,这不就是法家思想吗?
这就说明就算是大秦新律法也借鉴了法家思想。
有理有据,嬴政得意的看着董仲舒,看你做何解释。
那儒生倒也不着急,淡然的给嬴政到了一杯茶:
“刚才是学生无礼了,没想到老先生也是非常聪明之人,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关键之处,想必您也非常了解大秦新律法了,那我就很好解释了。”
“这新旧律法之间做大的差别就是量刑。”
“怎么说?”
第79章 董仲舒为始皇解惑
嬴政问道:“怎么说?”
“十二公子说旧律法量刑太重,百姓们犯一点错就有可能被挖鼻子,割耳朵,百姓们整天胆战心惊,这就抑制了劳动积极性。”
“你可以想一下,百姓们劳作了一天,路上捡到一文钱,没有来得及向官府报告,就有可能被砍手指,这样他们可能都不愿意出门了。”
“或者,一个老人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两个魁梧的年轻人打架,他年事已高根本无法阻止两个年轻人打架,按照大秦旧律法,他应该与打架者同罪。”
“本来好好的,一会就要被拉去砍头,他该怎么办?慢慢的就没有人出门了,那地谁来种?”
“若是遇到抢劫之人,他又该怎么办?”
嬴政听到这里,心里好像明白了一点。
“这……这些法律只是约束百姓们不要犯法……”
董仲舒却摇了摇头:“弊大于利,那就说明它需要改变了。”
“而按照新颁布的律法,打架者关七天至十天,罚五百文,按照情节严重定罪。”
“路人若是袖手旁观也无妨,若是见义勇为,就会给出相应的奖励。”
“这样的差别我说的够清楚吗?老先生?”
旁观者无罪,勇为还会奖励,始皇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律法。
这和大秦旧律法相差甚多,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亲自制订的。
正如这董仲舒所说,百姓可以对任何事有选择的权利,也不会让百姓害怕出门了。
现在听来,光从百姓这个角度来说,这新律法的确此旧律法要更好一些。
嬴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新律法听来却是有可取的地方,是阁下制订的吗?刚才听你说你是儒家弟子,怎会运用法家思想?”
只见那儒生笑着摇摇头:“我是没有这样的才能的,这新律法都是十二公子制订的。”
“公子的才能比天下所有人都要厉害。”
听到这里,始皇皱了皱眉头。
怎么又是小十二?
这个逆子什么时候学习律法了?
他最近不是在研究什么墨家机关术吗?
什么曲辕犁,农家肥的,现在还能制订律法了。
不过这新制订的律法却是有可取之处。
等教训他以后,再好好教导一番,要是他最喜欢研究机关术就让他去工部接着研究。
若是更喜欢钻研律法,能让他做的事情就多了。
不管他要干什么,都免不了受责罚,将他关进大牢生活个几年。
一切等朕消气再说。
尽管始皇承认新律法的确比旧律法更适合现在的大秦,不过他心里自然是不服气的。
只见他接着说道:“不管新律法是如何关心百姓的,都是在法家思想的基础上改革的,这和儒家思想没有半点干系啊!”
嬴政又问出了关键。
只要是律法自然是根据法家思想改革的,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
不过什么问题仿佛都难不倒董仲舒。
“老先生说的不错,我接下来正要解决老先生的疑问。”
“不知老先生可听说一句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始皇冷哼道:“这不是已经传遍了吗?”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自己还发了很大的火,之前他当着天下人的面焚书坑儒,早就厌恶了那些儒生。
听到那个逆子要独尊儒术,他自然怒火中烧。
董仲舒接着说道:“虽说都已经传遍了,但很少人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先生也一定认为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就是只运用儒家思想,摒弃其他思想吧?”
“哦?不是这样吗?”
始皇冷笑着,看你怎么狡辩。
“自然不是,十二公子只是想迷惑众人而已,让那些六国余孽不清楚大秦究竟如何改革。”
“其实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并不是只会推崇儒家,而是要取百家之长,形成一个新的思想。”
“比如墨家机关术,法家用律法约束天下,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兵家的布兵谋权之道,这些都是有利于大秦发现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总结起来就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石,法家思想为砖瓦,还有疾其他学说的有利观点的新思想。”
“从此以后,不管是六国还是诸子百家,形成一个统一有利的思想,这更有利于天下人团结一心,不会再有分裂成各国的可能。”
“十二公子说了,只有思想上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统一,大秦才于百姓心中屹立不倒。”
闻言,嬴政的世界观仿佛裂开了一样,那道裂缝照进来一片温暖的阳光。
取百家之长,形成一个新的思想。
只有天下百姓思想统一了,才算真正的统一,六国余孽也会渐渐放下反秦之心,成为真正的秦人!!!
始皇第一次认为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观。
这不就是他所期待的吗?
天下统一拥护大秦的统治,奈何他寻找了大半辈子都没有任何收获的治国之法。
他曾想过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了六国余孽,直接从根源处消灭反秦之人。
但他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并不是因为杀不尽六国余孽,而是他无法控制所有人的思想,就算没有六国余孽其他人就没有反秦之心吗?
而小十二想出了如此妙计,直接从思想上解决了问题,最后大秦一定会真正的统一,全天下都是心甘情愿的成为秦人。
妙!妙啊!
始皇第一次觉得小十二或许在某些方面的确比自己还要厉害。
整个人都呆住了,眼睛一动不动。
这种思想对大秦的发展也是有利的,诸子百家能百花争放自然是有闪光的地方,一些学说是真正有可取的地方。
自然,这些思想也有不好,甚至错误的地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