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很多百姓来说,他们只知道种地,哪里知道文字这东西有什么用?”
“噗嗤!”
掌柜的突然笑出声来。
接着他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打算认真的和这人说道说道。
“老丈,我都说了你眼界太窄了,还在这不懂装懂啊!”
“你的意思是,整个大秦百姓就是野蛮人呗。”
“我给你说吧,十二公子之前就说了,他还有上万种发明没有拿出来,最先拿出了纸张,就是想将大秦的文化传承下去。”
“只要能传播大秦文化,所有人都去学习,慢慢的就能形成大秦文化根基,以后大秦定会传承于万世。”
突然间。
嬴政仿佛被打开了一扇门。
不过嬴政又想了想,发现这些话虽有气势,却是假大空的东西。
这就是一张纸而已,除了能让读书人更方便,不用再使用那厚重的竹简。
不然还有什么用途?他能承载大秦的根基吗?
朕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可以承载大秦根基,那一张纸又能怎么样呢?
嬴政有些想笑。
“掌柜,你怕不是诓我吧?”
“你肯定是将那十二公子神话化了,把这些想的太夸张了。”
“一张薄薄的纸,怎么承载大秦文化根基?”
“朕都……我都没说过这些话。”
嬴政正要继续说。
却听到“啪”的一声,只见那掌柜的怒目圆瞪,手掌拍在几案上。
“放肆!尔等眼界如此之窄,还不相信十二公子的才能?”
“我看尔等就是看到新律法后,认为没有人能约束你了,这官府可不是摆设。”
“今天我就警告你,在这大秦用可以污蔑所有人,就算是污蔑始皇帝,都没有人说什么,但绝对不能质疑十二公子的能力。”
“就算我丢了这抄书工作,也要给你们一个教训。”
说完。那个书生模样的瘦弱掌柜,突然撸起了袖子,气冲冲的要打人。
嬴政明显吓了一跳,谁敢对他这么放肆?
我看你就是当个小小的官就目中无人了,还敢教训朕?
朕就是说了两句小十二不好,你就要教训我?
暗影和流沙立刻运起真气,拦在始皇面前,只要眼前之人再敢上前一步,他们就有把握瞬间将此人斩杀。
正当所有人剑拔弩张,马上就要动起手来时,却听到身后传来一位男子的声音。
“子初,不得无礼,十二公子有言,百姓就是衣食父母,不能如此对待他们。速速道歉。”
听完,便看到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走过来,手中握着一本竹简。
那掌柜本想好好教训此三人一番,看到中年书生过来后,立刻放下脚步,恭恭敬敬的弯腰行礼。
“子出初见过董相先生。”
说完便退了回去,转过身看着始皇三人脸上仍有怒气。
那中年男子略带抱歉的笑了笑,走到嬴政面前,抱拳说道:“还望老先生见谅,仲舒管教不严,我在这里向您道歉了。”
“我等只是十二公子的一个手下,实在是不应该对老先生如此无理。”
看到董仲舒诚恳的眼神,还有举止之间的儒雅,嬴政倒也没那么生气了。
刚才,就算他此刻是个普通百姓,只是问一个问题而已,就得到掌柜如此对待自然会生气的。
更何况他真正的身份的大秦的皇帝,任何人都不敢对他如此无理。
要不是董仲舒出现的及时,不然那掌柜就会被株连九族了。
气氛渐渐缓和了下来。
嬴政上下打量着董仲舒。
不对!为何那掌柜称这人为董相?
朕怎么不知道大秦还有个董相呢?
刚才听他说自己是那逆子手下的人?
嬴政还没想明白就又听董仲舒开口道:“刚才我也都听到了,老先生的确眼界窄了一些,正如这抄书官所说,我大秦的文化就要靠这新纸才承载了。”
“文化乃是文明的载体,促进天下人思想进步,所以这样说并无过错,十二公子将建立一个绝无仅有的大秦,这推行纸张承载文明就是第一步。”
嬴政一顿。
朕明白了,你道歉只是因为那抄书官态度不好,并不是因为他说错话了。
怎么这无稽之谈也会被人奉为神明了呢?
是这天下人傻了,还是我嬴政傻了?
虽说这人行为举止较为儒雅,说话也彬彬有礼的,一看就是个有学识的书生,但你怎么又夸起小十二来了?
还说什么一张纸就能承载大秦的文化根基,这朕都没有同意,你们说是就是了?
你说的这些还不如刚才那掌柜的说的好听呢,朕看你就是想找事。
还以为你是一个讲道理的书生呢,原来也是个听风就是雨的酸儒,还说朕眼界太窄,老子都一统天下了,谁敢说朕眼界太窄?
要不是朕灭了六国,哪来你现在的安稳日子?还在这教训朕来了?
你才是眼界太窄呢!
嬴政一开始对那掌柜的话还没有太生气,一个看店的而已,根本轮不上让唐唐始皇生气。
而你装的有模有样的,还是个酸儒,朕最不喜欢的就是你们这些推崇儒家思想的人。
当年朕可是下令抓了很多儒生,毁了很多儒家经典,你难道不知道吗?还在这耀武扬威?
始皇抬着下巴问道:“还不知道你到底是谁呢?”
“你说什么?”
还没等董仲舒开口,那年轻掌柜火气就上来了,正要理论一番,却被董仲舒拦了下来。
“子初,刚才我这么跟你说的,十二公子言百姓乃我们的衣食父母,不可如此无理。”
“他们没有我们看过的书多,没有我们接触的事物多,自然想的不够深远,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切不可轻易动怒?记住了吗?”
第78章 遇到董仲舒
“学生记住了。”
那年轻掌柜抱了抱拳,不情愿的走到角落里垂下双目。
虽是教训人的话,在始皇听来这不是在看不起自己吗?
怎么,朕读过的书少?接触的事物也少?所以才想的不够深远?
朕这一生所做的事,岂是尔等可以做到的?
哼,朕今天就要给你说清楚了,让你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目光短浅。
教训完年轻掌柜后,董仲舒又恭恭敬敬的向行礼,抱歉的笑道:“没有向老先生表明我的身份,是我的过错。”
“学生不才,名为董仲舒,是当今中丞相,掌管思想改革。”
言毕,依旧露出温和的笑容看着三人。
始皇皱了皱眉头,
董仲舒?
还是大秦中丞相?
朕何时拜他为中丞相了?
“这么年轻就是中丞相了?”
董仲舒自嘲的笑了笑:“学生不才。”
“怎么我从未听说过?”
嬴政直接问出了心里话。
董仲舒一愣:“老先生,学生是十二公子亲自封的中丞相,难道说,十二公子的决定还要经过您同意吗?”
当然!
朕不同意,谁敢做出如此决定?
嬴政正要发怒,却听到暗影轻咳了两声,顿时惊醒。
他说的不错,朕于两个月前就“驾崩了”,大秦朝堂上的事都是有小十二做主的。
哼!
好你个小十二,还没有成为秦王呢,就能随便拜一个儒生为中丞相了!
文武百官就看着你这样胡闹吗?
朕从未听说过这人,一上来就成了丞相,未曾经过三公九卿一步一步升上来,就如此胡闹。
这样不清不楚的人就坐上了丞相之位,我大秦早晚要完蛋。
朕任命任何官职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文武百官的认同才决定的。
这董仲舒是什么人?
竟然还交给他改革思想如此重要的事情。
我大秦从来没有一个人上来就能改革天下思想的。
此时此刻,始皇拿出心中的小本子,在李斯,冯去疾,王贲,蒙毅等人的名字后面加上了董仲舒。
这些人都是霍乱我大秦之人,早晚有一天要将他们通通革职打入大狱。
自然,整个大秦的罪魁祸首小十二是朕第一个要处置的人。
始皇早就想好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此时他内心有些悲哀,我大秦要落入这些人手中了,怕是早晚会天下大乱。
又想了想后,嬴政握紧了拳头,他已经是宗师境界了,自然不能这些人胡闹。
“你说的对,十二公子的决定不需要我来同意,不过这大秦丞相也不是谁都能当的,听你所言你应该七号儒家弟子吧。”
小十二要进行改革,始皇是知道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看眼前之人说话和打扮的方式,还说自己要改革大秦思想,不用说就是儒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