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第1447节

  英国的银行,华人想要进入很难,何微拿住了这个机会,立马回国,没有拖泥带水,没有儿女情长。

  她对事业这样上心,对前途很明确。

  霍钺想,幸好那时候没有桎梏她,要不然她今天只是个普通的姨太太,除了吃饭跳舞就是打麻将。

  他一直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

  他这一生中,能数出来的好事不多,故而霍钺很珍惜。

  霍钺让随从开车去停靠飞机的空地,没有再回头。

  他想,还是想办法让那个催眠师去岳城吧,他应该少来香港。

  香港太小了,人走在街上,都会产生不该有的联想。老天爷还故意捉弄,非要把这种邂逅做成不可。除了平添伤感,还有什么意义?

  

第1544章 何微的工作

  

  何微这次去新加坡,事情办得很顺利,得到了他们分行行长根特先生的赞赏。

  根特先生是英国白人,今年五十出头了,个子很高,有点谢顶。他的模样称得上仪表堂堂,可人品却堪忧。

  她就职的银行叫“莱顿尔银行”,从前是做金银器起家的,后来莱顿尔先生和太太联姻,两家银行联合之后,成立了现在的大银行。

  莱顿尔银行在全球有九十八家分行,亚洲一共四家。

  香港分行的员工约莫三百多人,却只有十一名女性,其中亚裔女性只有两位。

  一位叫张洙,比何微大两岁,是香港富商人家的女儿。她的表姐是名医,叫罗艾琳,还跟顾轻舟的妹婿裴诚认识。

  另一位就是何微。

  分行长根特先生很喜欢亚裔面孔的美女,他每次看到张洙和何微,眼睛都发光。

  张洙家庭显赫,他不敢对其轻浮。

  何微是总行那边的人推荐过来的,他又不知道何微的底细,暂时不敢贸然出手,只时常有点言语挑逗。

  何微从不敢泄露自己的身份,怕根特先生知道她出身贫寒,就会加重对她的骚扰。

  故而当银行讨论顾轻舟名下那批金条时,何微故意说:“这是司太太的,她是我姐姐。”

  旁人就问是不是亲姐姐。

  何微支吾道:“关系很亲啊。”

  能存下这么多钱的,肯定贵不可言。何微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就主动请缨去办此事。

  她真的做到了,而且说了自己是顾轻舟派飞机送回来的。

  根特先生拿到了文件,面上露出了几分谨慎,对何微也客气了很多,是那种公务上礼貌的客气。

  “但愿能撑得久一点,别那么快被人戳穿我的出身。”何微走出了银行,只是暂时松了口气。

  她听说根特先生的任期是五年,今年是第四年了。

  何微一边等根特先生调任,一边等她的男友赶紧来香港。

  她结婚了之后,估计会好一点。

  如今这个世道,女人做事业太难了,尤其是有点姿色的女人。那些上司或者男同事觉得你不在家里相夫教子,就是送上门给他们调笑的,不轻薄你几句,好像辜负了你一样。

  何微想着,等她结婚了,工作时间也长了,处境肯定会改变一些的。

  她的男朋友,也是很普通人家的孩子,家里兄弟姊妹众多。他能念那么昂贵的医科,是他叔父资助了他。

  这样的家庭,男朋友肯定不会反对她工作的。

  如此想来,何微的心情倒是好转了很多。

  她从隔壁街上下了电车,正好看到拐角有个小肉铺,想着家里没什么菜,她就买了两斤小排骨。

  何微的房子墙壁薄,空间也不大,约莫三十来平,她一个人住还是挺舒服的。

  回家之后,把排骨烧上,正要收汁出锅,突然有人敲门。

  何微诧异。

  她小心翼翼走到了门口,问了句谁啊?

  门外的人却说英语:“年轻的女士,你在煮什么,这样香?”

  声音苍老,带着几分慵懒和低沉。

  何微知道,这是她旁边房间的老英国人,她好几次早上去上班,遇到他买酒归来。

  他过得很落魄颓废,身上的衣裳又脏又皱巴,头发胡子凌乱不堪,几乎不见了脸。他遇到了邻居,也不打招呼,视若不见的错身而过。

  相对于其他两户,这位老英国人安静极了,从不扰民。

  何微就开了门。

  果然见他站在门口。

  他身上散发出淡淡酒香,也有刚睡醒的懵懂,可能是喝了一天的酒,现在睡醒了反而饿了。

  “是红烧排骨。”何微道,“我放了很多的姜和蒜,您能吃吗?”

  她认识的英国人,几乎都不爱吃姜,蒜也是勉强。

  然而红烧肉类,又不能离了这些。

  “我喜欢姜蒜,你给我一碗吧。”老先生说。

  何微道:“那好,您进来吃吧,正好我也没吃饭。”

  老先生却不往里走,站在门口道:“绅士不进单身女士的房间,尤其是年轻的女士。”

  何微就笑了起来:“那我给您盛一碗,您稍等。”

  老先生又道:“请女士关好门再去盛,年轻人要懂得保护自己。”

  何微愣了下,反而觉得他言之有理,果然先关了门。

  她很快就盛好了一碗红烧排骨,又盛了一大碗米饭,一齐端给了他:“剩下的汤拌了饭,很好吃的。”

  老先生接了过来。

  第二天清早,何微上班之前看到自己门口多了两个碗,其中一个碗里有一块巧克力糖。

  她把糖拿出来吃了,高高兴兴去上班了。

  这天晚上,她下班回来,再楼下的小径上又遇到了那位老先生。他依旧穿得破破烂烂,手里拎了两瓶酒。

  他赞赏了何微的排骨,说那是他吃过最美味的。

  “我周末做红烧肉,到时候也给您一份。”何微慷慨道。

  她问起老先生,问他是英国哪里的人,为什么来到香港,家里其他人呢?

  老先生说他来自伦敦。

  “忙碌了大半辈子,突然很想写本书,就想着到处流浪,正好到了香港,这里的酒很好喝。

  我和我太太结婚四十年,她每天早上替我刮胡须,她病势的时候也是早上。那天早上,我们养了十二年的两条狗也跟着她去了。

  我一日之内失去了所有,再也不想留在伦敦,这才决定到处去看看,像年轻时那样喝酒、写诗。”老先生道。

  说到这里,他脸上有浓浓的伤感。

  何微听他说起自己的妻子,自己的狗,却不提儿孙,可能是没有,故而她没有再多问,只说:“您的理想很浪漫。”

  老人突然问:“年轻的女士,你有什么理想?”

  何微笑道:“好好工作。”

  “工作不是理想,那是生存。你是在莱顿尔银行上班吗?”老人问。

  “您也知道?”

  “你有次早上上班,拿的文件袋上,是莱顿尔的标戳。”老人道。

  何微诧异。

  那是内部标戳,外人肯定是不认识的。

  “您也在莱顿尔工作过?”何微有点惊喜。

  老人却叹了口气:“是的。失败的玩意儿,浪费了我多少时光,不值得,除了赚钱什么意义也没有。若是我早些年去写诗,我现在肯定是个诗人了。”

  何微啼笑皆非。她对银行存了几分敬意,没有跟着老人去诋毁它。

  

第1545章 倒打一耙

  

  何微每天早上八点二十准时到银行。

  一般她是最早的人之一,而分行长根特先生,肯定要到半上午才来。

  不成想,她这天刚踏上银行大门口的台阶,就看到根特先生的汽车,稳稳停住了。

  根特先生每次见到何微,必定要热情寒暄几句,今天却只是一点头,十分焦虑进了银行。

  “出什么事了?”何微伸头去看了眼根特先生的办公室。

  她好像看到有人等着。

  而根特先生这么恭敬,肯定是大人物。

  何微到了自己的办公桌,收拾了一通,准备吃自己带过来的早餐时,突然有个俏丽婉转的声音说:“早上好。”

  她说的是英文。

  何微一抬眸,看到她面前站了个小姑娘,约莫十岁上下,穿着一件淡粉色风氅,里面是白色纱裙和乳白色的长袜,一双淡粉色的小皮靴。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碧绿色的眼睛,像翡翠般澄澈。

  “早上好。”何微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银行里九成是欧洲人,还没有到上班时间,同事的小孩子过来玩,也实属正常。

  “安娜,你叫什么?”小姑娘好奇问。

  何微笑着说了自己的英文名字,并且告诉小姑娘她的中文名字也很好念,叫微微。

  “你是上班的人吗?”小姑娘又问何微,“是秘书吗?”

  “不,我是正式的职员。”何微道。

  小姑娘就点点头。

  就在此时,根特先生的办公室门开了,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他约莫四十岁,却是深色的头发和眼睛。

  “安娜,过来。”中年男人招招手。

  小姑娘就跟何微说她爹哋找她,她要过去了。

  后来,何微听到人说,总行的莱顿尔先生到分行来了,好像是有什么大事,当天根特先生就陪同着他去了总督府。

首节上一节1447/1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