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药娘 第1035节

“层层管理都应该齐备,教书先生,上面是每个官塾的塾丞,然后是整个官塾管理层。可以按照官塾的数量,比方说京城比较多的,就分得细一点,远处比较少的,就可以少一些中间的层级。但必然是需要有人管的,而且是专门管理,免得像现在这样,国子监只当他们是兼着的,也不尽心尽力,做事的只有下面的人,上面的人爱管不管,搞得下面的人也不敢多说,多做。”

林炤听了点头,道:“其实设立官塾对那些举子秀才是好事,这些人虽然有了功名不用纳税,但到底无所事事每天里只看书读书,家里有地还好,没有的和普通没生计的百姓有什么区别?设立官塾需要大量的教书先生,本身对他们的身份来说也是一种承认,再合适不过的公事,还能养家糊口。”

越绣宁点头。确实是这样,但就是有些人的迂腐思想改不了,真真是气死个人。

“只要管理到位就行。都察院的官员每年都要出去,还有吏部也要派人去查各地的吏治,今年就放出风去,不管是都察院还是吏部官员,出去了都会将官塾的巡查当成是一个重点。叫各地官员们都重视起来了,官塾的管理也纳入到吏部官员的考核里,如果官塾出了大问题,绝对给记上,不给升迁!看他们着急不着急。”

越绣宁道。

夫妻俩就这样,喝着茶商量了一会儿。

设立官塾免费让百姓们得到读书的机会,这早在越绣宁提出来的时候,便已经说清楚了,这是国策。而且当时百官们还看不出来这件事对他们有什么影响,除了户部觉着花钱太多之外,没有反对的,所以,当时推行还算是顺利。

但是后来问题就慢慢的出来了,花的钱也更多了,官员们有底下里抱怨的,也有人就如陈信一般,心屈窄的很,不愿意读过书的人太多失去了他们的优越感,便积攒了一些设立官塾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全都当成是反对的理由。

不过,国策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了,谁现在反对,那就是反对国策,因此,反对的人始终不成气候。

林炤和越绣宁也非常注意这一点,不让朝臣们形成共识,所有人一起反对。

所以,事关官塾的事情都是发现了马上解决。朝廷这些年的国力日渐强盛,国库充裕,官塾中主要的银钱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朝臣们现在连反对的最大的一个原因都没有了。

越绣宁又说起来,明年科举考算学,各地官塾虽然从前年开始就已经将算学纳入到教学中了,但到底学算学的人太少,这种先生都不好找,这几年也没见什么起色。

以后这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如现在的翰林院有几个算学比较好的,就可以选京城的几个官塾,让他们去教学。每十天授两堂课就可以。

“天泽这几年学的还挺好的,我有天去看了看他现在看的书,有些地方……”越绣宁差点说漏了嘴,说有些地方她都看不太明白了,一顿又改了:“大部分都跟天书似得一点看不懂,不过算学其实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用的还是挺多的,之前推得太过轻松,今后需要点力度了。”

林炤道:“增加课业不一定只选京城,我听海南那边官员回来说,那边做外洋生意的人多,好些人也提到了,该有个能学算术的地方。不如设两处,一处京城,一处广州府,如何?”

越绣宁同意:“好!”

御花园后山那边养了些梅花鹿什么的,怀哥儿跟在后面绊着小胖腿儿的追,蕤姐儿跟在旁边一直叫:“别摔了,小心看摔了!”

言哥儿手里拿着他的小弓小箭,也在追另一只梅花鹿。几个孩子的笑声漫山遍野的响,越绣宁听着孩子们的笑声,心情也慢慢的好转了许多。

林炤亲手沏了一壶雀舌,闻了闻,茶香四溢,茶汤温润甘甜,倒进了宋窑白瓷杯盏中,递给越绣宁。

“嗯,好香。”越绣宁喝了一口,眼睛都眯了起来,跟他灿然一笑。

看见她已经释怀了,林炤也松了口气,笑着端着自己的杯子过来坐在她身边,搂住了肩膀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夫妻俩不再谈公事,低声的说笑着,聊着体己话。

第1290章 拎出来质问

转天,皇帝上朝的时候,直接就把国子监祭酒给拎出来,询问昨天查问王利耀的情况。

付祭酒忙出来,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堆的话,林炤听了半天,却没听出个子卯寅丑来。

在朝里,很有些付祭酒这样的人的,老奸巨猾狡诈至极,看起来像是做的事了,但真正问起来,听半天其实什么都没做,说到底,他们这些人就是机关算计,圆滑油腻,不得罪人,总想几面为人,什么人都不得罪。

林炤从龙椅上站起来,背着手道:“皇后娘娘昨天说的话,可见你是根本没听见去。”

付祭酒慌忙的磕头:“皇后娘娘的教诲,臣每个字都记着。”

说着,将越绣宁的那番话还重新说了一遍,果然是一个字都不差。

这就是这种老臣狡猾的地方,你说他没用心办事吧,一点毛病叫你挑不出来,但他们办的事情总不和你的心意,确切的说,就是不得罪人,总想用和稀泥的手法将事情抹平。

林炤冷冷的道:“以前九州各地学子们在乡试之前,朝廷是完全不管的,能不能读书认字,全然的看百姓们自己。各地只有私塾,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考上来了,有了进士功名的,直接就拜了监考的官员为老师。只是,你们所有人想过没有?你们被称为老师,到底教过学生什么?读书认字,算术医术,你们是半天没教过的,怎么就理直气壮的当别人的老师?”

官员们躬身听着,有些人偷着面面相觑,心里想这又是哪出?没听说国子监出了什么事啊,圣上怎么就生气了?

林炤继续说着:“当然,有了学生到底要教点东西,教什么呢?教怎么为官,怎么在官场中油腻,怎么圆滑的面面俱到,甚至于,怎么在官场上逢高踩低,拼命地往上爬!”

官员们站不住了,全都跪了下去:“皇上息怒。”

有人跪下了之后在人群中嗔怪的去看国子监祭酒,心里想,你惹了皇上,倒让我们所有人跟着你一起挨骂!

那付祭酒跪着伏地,一句话都不敢说。

“设立官塾,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孩子读书识字,这是国策。目前已经能看出来一些可喜的变化了,官塾设立如今已经七八个年头了,最早读书的年纪大点的孩子如今已经到了参加科举的年纪,你们,尤其是翰林院,国子监应该是最有感触,这几年的学子科举的试卷文章,是不是文采出众者众?博古论今者众?有条理有分析的也非常多?”

“另外,朝廷的邸报每个月的印制量也大幅增加,朝廷有什么策略,只要在邸报中详细写明白,全九州各处推广起来是不是比以前更加的简单?现如今,心系朝廷的人是不是也越来越多?”

“就算是种地,各处的农书印制量也有增加,售卖的较好,大前年,前年,去年,各地发生洪灾的每年都有数省,旱灾数省,每年这种灾害多不胜举,去年山东、山西、陕西、甘宁等地,共有九省发生旱灾!如果是以前,早就饿殍遍地,饥民到处流浪讨饭,甚至京城这边也早就出现饥民进城的事情了。”

“为什么能够控制住,起码没有发生不可控制的饥荒?也是去年,土豆种植为什么能够那么快的推行到全九州?这些事情,你们难道从来都不想一想?”

林炤道:“正是因为读书识字的人多了,大家看农书,看邸报,朝廷教怎么抵抗旱灾,他们知道了,按照朝廷的来做,各处一起推行,自然能够抵御一些常年有的灾害。”

林炤扫了扫底下的朝臣们:“这都和读书识字的百姓数量有增加是分不开的。种种好处,你们各自回去好好琢磨。设立官塾是国策,绝对不会半途而废,一定会一直推行下去。”

说着道:“都察院都御史,吏部尚书。”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吏部尚书忙出班:“臣在。”

林炤道:“昨天京城的一处官塾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性格暴戾的教书先生责打学生,让皇后看见了,经询问,这个先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打学生了,已经有两年之久!但是,从下到上,没有重视的,如果不是皇后亲眼看见,这件事就一直这样继续下去,一直到闹出人命!”

“着,你二部回去了之后将巡查各地官塾列入今年的公事中,官员们下各地巡查,对于官塾的巡查、教书先生的查问,是今年的重中之重。如果发现有违反律法的,不合情理的,全都详细奏报。每个人到了每个地方都要有单独详细的折子,若是偷懒或者瞒报,决不轻饶!”

三位官员忙道:“是。”

他们三个退回去了。

林炤这才问:“付祭酒,你国子监的事情查清楚了吗?”

皇上这一番的谈话,付祭酒岂能听不懂?而且还叫都察院和吏部一起查各处的官塾,非常明显就是因为昨天的事情,才引出来的。

他哪里还敢含混?忙磕头道:“臣已经查清楚了。王利耀确实有维护陈信的行为,塾丞、生员都明知道,却并未上报……臣愿承担失职之责。”

林炤心里着实冷哼,这个老奸巨猾的东西。

如此之人掌管国子监,实在是品德有些不够。

这会儿心里就有了要换掉这个祭酒的想法了,当然,倒不用现在就动手,等这件事过了之后在寻个借口换掉他好了。

首节上一节1035/11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