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淞沪开始 第8节

  而距离并不太远的战争,与他们根本就没有丝毫关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中尉军官带着几人从大门外走了进来。

  这个中尉军官惊人的年轻,就算板着一张白皙和帅气的脸,很有些不苟言笑的严肃模样,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岁左右。

  身上的军装笔挺、干净,被烫到一丝褶皱都没有,腿上一双靴子能照出人影来。

  腰间没有配着胡彪他们原本那个死鬼连长,那一种抗日神剧中经典的驳壳枪,而是应该是一把漂亮而精致的M1900勃朗宁手枪。

  在民国时期有关于手枪优秀程度排名,‘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的顺口溜,这玩意属于最好的‘一枪’。

  他有着一个只有德械师等精锐部队,才有资格配发的M35头盔,却没有戴在脑壳上,而是被左手拿着放在了腰间。

  从而露出了一头应该是用了大量司丹康头油,才能梳出来的整齐油头。

  行走之间腰杆挺立得笔直,脚下每一步迈出之后好像丈量过的一样标准。

  身后的位置上,则是跟随着一共七人,里面还有着一个中尉、两个少尉军官,还有四个士官。

  中尉看起来有些平平无奇,轻易就被人忽略。

  可是另外两个少尉,同样是相当的年轻和精干。

  四位士官手上身体壮实,手里都端着一挺簇新的花机关,也就是MP28冲锋枪,一看就是精锐的好手。

  总之,这个中尉军官走进收容营的时候,身上好像有着一束光。

  让众人看在眼中后,会不由自主地升起‘精干’、‘阳光’、‘来历不凡’、‘前途远大’等众多美好字眼。

  然后问题就来了,这样一个前途远大,与他们这些溃兵格格不入的中尉。

  带着一票同样不凡的手下,来这一个充满颓唐气息的溃兵收容站来干什么?

第11章 特务连

  ……有很多人当着我的面,或是客气、或是真心实意的夸奖过我年轻有为;实际上我清楚地知道,我仅仅是运气好一些而已。

  因为在漫长的抗战中,我见识过太多更优秀的年轻人。

  他们有文化、有理想、精力十足,认定了一个目标后,就不惜一切的努力去达成。

  对比起来,他们在个人能力方面其实比我强上了太多;可惜他们的运气太差,早早地就战死在一场场的战斗中,根本没有机会成长起来。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卖相良好,看起来可以说堪称楷模的年轻中尉到来,在第一时间里就吸引了收容所的所有人目光。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个说法换在了人上也同样如此。

  看了一眼那名仿佛身上有光的中尉,又本能看了一眼自己如今咸鱼一般的糟糕模样,众人心中纷纷生起了自惭形秽的心思。

  不过就算这样,依然不影响这些溃兵们或躺、或坐,继续的懒洋洋晒太阳。

  为什么?在现代位面早就躺平的胡彪,倒是相当理解这些家伙们此刻的心理:比老子强,有着光明前途的大人物多得去了,也不在乎又再多上一个。

  然而,看到了众人如此慵懒的表现后,那名中尉脸色越发的难看了起来。

  一把抢过了身后一名士官手里的一挺花机关枪,对着前方屋檐的位置,‘哒哒’的就是打空了一梭子的子弹。

  如此突兀响起的枪声,尤其是屋檐上被打烂的瓦片,‘噼里啪啦’掉落了下来的动静。

  让收容所的众人再也无法躺平,犹如诈尸一样地从地面上弹起,

  将打空子弹的花机关枪扔回了身后,那一名中尉终于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委任状一般的东西,中气十足的发出了一个命令:

  “苏省保安团第三补充连的人,立刻出列。”

  许是被对方身上的气势所慑,原本也在躺平一排长丝毫不敢大意,对着麾下的四十几号人一边喝骂,一边踢打起来。

  用这样一种方式,催促着胡彪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在中尉身前的空地排出了三列队列。

  可惜仓促之间,那三排队列看起的高高矮矮,弯弯曲曲,乱糟糟的厉害。

  在排队的过程中,大家都是不敢乱说什么,连张伟那个社会人小哥的嘴里,也没有嚷嚷着胡彪他们早就听腻味了,那一句‘要砍死这个扑街’的牛逼大话。

  嫌弃地看了一眼狗啃一般的队伍,那中尉继续朗声说道:

  “都听好了!我叫冯耀祖,黄埔第11期的;还没有毕业,但是我给上峰写了血书。

  告诉上峰的长官们,书什么时候都能读,但是也等到打走了小鬼子,让偌大一个中华可以放下一张书桌的时候才行。

  原本我被分到的部队,是398团的直属特务连。

  可惜不等我上任,他们三天前就被鬼子出云号巡洋舰上,一发203毫米的舰炮命中;整整一个连,就五个人活下来,还疯了一个。

  但是仗还要打,上峰答应我可以重建特务连。

  根据前线指挥部的命令,苏省保安团第六补充连剩余人员,即刻编入第67师398团补充连,由我担任连长。”

  话音落下后,不顾胡彪等人还没有从以上突兀的消息中反应过来。

  冯耀祖又扭头向着其他的溃兵,在嘴里大声喊了起来:

  “上面的长官答应过我,可以从你们这些人中拉起一个160人的满编连来;光凭补充连的这些货色数量还不够,原本想要谁我直接点名就行。

  可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这是要命的买卖,全凭各位自动加入。

  别的不敢许诺,但冯某人敢许诺今后该是你们的粮饷、功劳,我冯某人半点指头不碰;上面发下来多少,到你们手里就有多少。

  伤了有人治,死了有一份抚恤金。

  等跟鬼子打起来的时候,我也不会躲在后面,更不会独自跑了;若是有人看到冯某人打起来逃跑,直接打我黑枪就行。”

  在偌大的一个收容所中,一时间只有冯耀祖的声音响起,其他人脸上都是一副见了鬼的惊讶表情。

  国军中的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的情况,自然是人所共知的一个秘密。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长官都贪,可是绝对没有人敢将这个秘密当众说出来。

  该说不说,这位冯耀祖真敢说,又或者说真虎啊,他就不怕这话传出去,让其他的长官们心生间隙?

  可不知道为什么?冯耀祖这么虎的表现,却是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胡彪清楚地看到,那些溃兵们原本灰暗的眼神,逐渐有了光彩。

  沉默了十来秒之后,一个歪戴着军帽的上等兵,正了一下帽子后,嘴里大喊出了一句:“我来一个。”

  有了这样一个带头者后,一个个愿意加入的声音纷纷连续响起。

  不多的时间之后,连同胡彪他们在内的队列,已经有了一百六十号人,已经达到了一个满连的规模。

  连长冯耀祖也不墨迹,立刻就一马当先地带队走出了收容所。

  身后的三列队伍自然是连忙跟上,才走出几步,一个端着花机关的士官,嘴里就是大喝了起来:

  “注意保持队列,手摆起来,跟我唱:风云起,山河动,黄埔建军声势雄……”

  ******

  大约一个小时后,在一个老旧的院子里。

  一个一脸大胡子的高大汉子笔直站立,对着身前一张桌子后的中尉军官,也是特务连的副连长,大声地自报家门:

  “鲍富贵,鲁省人,下士,独立第20旅重机枪主射手,读过两年私塾。”

  闻言之后,中尉军官头也不抬,拿着笔在一本册子上飞快记录的同时,嘴里也说出了一句:

  “记住了,你被编入了连直属机枪班,担任主射手职务,下一个。”

  然后,大胡子汉子退到一旁,一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走了上来,用带着浓郁陕省口音的腔调说道:

  “周有才,俺以前是98师的伙夫,不认得字,可俺一手面食好滴很。”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还取下了身后一个一直背着的大包袱,一脸宝贝的从里面取出了两样东西。

  居然一是一把菜刀,二是一根擀面杖。

  满意的点了点头后,副连长安排了起来:“刚好,你以后就去炊事班当班长,我再给你配几个帮手。”

  以上的情况,是胡彪他们一行人跟着冯耀祖这个新连长,唱着歌来到了数里之外的另一处临时驻地。

  然后,他们就被扔给了眼前的副连长进行登记造册,顺带着直接进行分配和编组。

  于是就有了眼前这一个众人排出了一条长队,一个个人上前轮流汇报自己的情况,然后被分配的场面。

  至于连长本人,他第一时间就又再次出门了。

  据说是去后勤那边,给大家要武器和装备。

  眼见着那名小老汉被安排成了炊事班长,帮厨的人员也要定下来了;队伍后面一点位置上的胡彪等人,立刻有了一个强烈的急迫感:

  不能磨叽了,必须让高义马上行动起来,把他那一个神神秘秘不肯说的办法用上,好把他们几个安排到炊事班去了。

  连忙隐蔽地对着高义,一个劲地猛打眼色。

  那眼珠子,都要快眨巴出火星子了……

第12章 炊事班

  ……再激烈的战争,间隙中也有着片刻的宁静。

  在这些宁静的间隙里,我们往往会忙活着各种的事情,其中有一些当时觉得很糗,实在是有点没脸见人。

  但是事后回想起来,哪怕是那些糗事,依然让他们嘴角不自觉带上了笑意。

  可因为在这些糗事发生的时候,有着那些与之相关,让他们忍不住时不时怀念着的那些人……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在胡彪等人的眼皮子,真要眨巴出了火星子的时候,高义那个中年老爷们总算是反应了过来。

  他连忙将手伸进了裤兜里,等到掏出来之后手里,已经多了一块手表。

  很是懵逼了一下后,胡彪等人终于反应过来了,原来高义所谓的办法就是打算用这一块手表,去贿赂那个分配的军官。

  还别说!民国时期的手表虽然也能自产,但是产量非常有限,大部分还是靠着进口。

  想来一块手表的价格也不便宜,少说几十块大洋是要的;这一块手表的牌子,还是瑞士的浪琴表,价格只能是更贵了好些。

  如果用这一块手表进行贿赂,还真有不小成功率。

  唯一的问题是,如果胡彪他们几个没有看错的话,那一块浪琴手表应该是前连长的。

  因为连长对这块表相当宝贝,经常有意将代表的那一只胳膊,衣袖高高地挽起,将这一块手表亮出来。

  所以说高义是趁着打扫战场的时候,偷偷从连长尸体上薅下来的?

  难怪埋连长的时候,他手腕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很快之后,也不知道想到了一些什么后,胡彪、王鹏、周坤这几个货色的表情就复杂了起来。

  见状之下,高义以为是他们有些看不起自己发死人财的行为。

  很是有些羞愧的同时,嘴里也用只有几人才能听清的声音吐槽了起来:

  “特么!我能怎么办?不知道什么玩意把我们从现代位面弄过来的时候,身上的东西什么都没有带过来。

  不发点死人财,哪有办法把我们弄到厨房去,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不怕告诉你们,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我都不打算把手表拿出来了,留着今后卖了当起步资金不好吗?

首节上一节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