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淞沪开始 第26节

  就算为了节省房租住在了马驹桥,工作地点却在三环内,每天花费好长的通勤时间,每月也没有剩下多少。

  为了多赚点加班费,都已经是两年多没有回家了,也没有吃过正经的故乡味道。

  看了一眼价格后,黄伟民觉得这小摊卖的居然不便宜,还是对着那个看起来相当阳光帅气的年轻老板说道:

  “来一份素油泼面,再一个肉夹馍,切肉的时候要辣椒。”

  坐下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些凳子和桌子虽然是最便宜的那种旧货,但是异常的干净,一点油脂都没有。

  那年轻的老板也不说话,直接忙活了起来。

  擀面、切面的动作说不出的干净利落,很有点老师傅的架势;煮面当口,夹出了老大一块肉‘当当’剁碎的时候,更是充满了一股韵律感。

  尤其是煮好了面,加上了各种菜码和辣椒面后。

  将一勺子热油,连续三次浇在了上面时‘刺啦、刺啦’的响起,都让黄伟民有了一种自己坐在老家老字号面馆的错觉。

  等到面和肉夹馍一起送上来后,他迫不及待地先吃了一口面。

  然后一个35岁,离家千里工作的男人泪流满面。

  不是因为胡彪在面里加了洋葱,也不是因为这面吃起来面比肉还香,可以说是他这一辈子吃过最好的油泼面。

  而是黄伟民在其中,吃到了家乡的味道。

  在这一刻他似乎回到了关中,回到了那一块生养他的黄土地,他想家了,想爹娘了……

  PS:明天的剧情,就是再一次穿越了

第37章 火爆

  ……不知道什么时候,‘劳动最美’、‘你奋斗的样子真帅’,这些说法在网上已经被大家相当厌烦了起来。

  这些说法怎么说了?不对,也对。

  说它不对,那是因为这年头辛苦劳动,还有努力奋斗只能解决温饱,对于改变个人的命运和阶层,两者间没有太大的必然关系。

  说它对,那是只要找准了方向,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充满了干劲和愉悦感,整个人都好像生产队的驴一样,根本就感觉不到累。

  反正我在摆摊的那一段时间里,因为很有一点盼头,每天去出摊的路上,三轮车的脚蹬子都快踩到冒烟……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晚上的九点出头,也就是才营业了3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后。

  胡彪对着一个这种寒冷天气里,还穿着小裙子的漂亮妹子,满嘴赔着不是:

  “小姐姐不好意思啊!今天是第一天出摊,根本没想到大家这么捧场,结果东西准备的少了一些,现在是一点都没有了。

  我自己打算留着当晚饭的一份,都给了这位大哥;明天我一定多准备一些,保证你能够吃到。”

  等到被闺蜜在朋友圈安利,结果兴冲冲跑过来却是没吃上,一脸郁闷的吃货妹子离开后。

  胡彪大大松了一口气后,又继续着刚才被打断的事情:数钱;一十、二十、三十……五十得这么数了起来。

  没错!胡彪今天首次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都没有等到胡彪计划中的营业高峰期,也就是中学的晚自习下课,一群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学生们光顾。

  他所准备的所有油泼面和肉夹馍的食材,就已经卖了一个干净。

  甚至还有好几个人,被朋友好生地安利了一番后匆匆赶来,却是没有吃上;那一个失望的模样,让胡彪看到后居然有种莫名的罪恶感。

  所以说胡彪的小摊子,在开业的第一天就取得了开门红;这货在干劲十足下都准备好了,明天起码要准备一倍以上的食材。

  至于今天的营业额是多少,又赚了多少钱?

  只能说虽然准备的食材有限,但是收到的现金和转账全部加起来,一共卖了755块,赚了差不多500。

  这一种没有房租和人工成本的移动摊位,有着这么大的利润比也正常。

  明天如果多准备一些的话,赚上一千块也是轻松。

  不过就算如此,今天的利润都等于以往打上两三天零工了,胡彪已经相当满足。

  将零钱放进了口袋后,胡彪开始收拾着东西了;准备等到还在吃面的两个客人吃完,就收工回家了。

  晚饭的话,买点米焖上点米饭。

  家里还有一些用肥油榨猪油渣,加点盐巴和烧烤调味料,滋味一定会是美滋滋。

  对了!回去的路上还要把垫子、床单、被子这些一起买了,今晚上暖暖和和的好好睡一觉;明天早点起来买菜。

  想到了以上的这些,胡彪都是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

  可就在这个时候,耳边传来惊喜的一句:“哎呀!今天这里多了一个小摊,总算不要摸黑走这一段路了。”

  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只见是两个背着书包的姑娘,正带着惊喜走过他的小车。

  LED的灯光照耀之下,她们脑袋后扎出的马尾欢快地晃动着,充满了年轻的活力;以及一种胡彪有些无法形容,也许应该是自己老了,看到花朵般健康成长下一代的欣慰。

  “算了!多待一会再收摊吧,最少等这些孩子全部走完了先。”胡彪停下了动作,嘴里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最终在十点出头,胡彪才蹬着三轮车缓缓地离开了这里。

  同一时间中,在一间除了便宜之外一无是处的网吧中。

  当自己控制的角色被人又一次拿着98K爆头后,四眼在‘啪’的一声中,将耳机重重地砸在了桌子上。

  对着一脸诧异的铁公鸡和大马猴两个伙伴,骂骂咧咧地说出了一句:

  “特么!今天状态一点不好,把把都被人爆头,老子不玩了回去睡觉;你们两个玩吧,反正包夜的钱已经给你们付了。”

  说完之后,他拿着不知道多久没洗的外套,匆匆出门而去。

  在走出了网吧,被零下的冷风吹了一下后,四眼整个人立刻就清醒了过来,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脸。

  今天他玩游戏的状态,怎么就这么差劲?

  说白了还是心乱了,在看到了胡彪虽然没有反驳他们,但是眼中有光的样子后,他的心彻底就乱了。

  哪怕在走开的一路上,甚至与铁公鸡他们吃火锅的时候,都在骂着胡彪那小子给脸不要脸,脑壳秀逗了。

  但他心里清楚自己其实是嫉妒了,嫉妒对方有勇气逃离这个烂泥塘。

  蹲在马路牙子上连抽了三根烟后,他将烟头用力一扔,嘴里嘀咕出了一句:“回日租房早点睡,明天早点起来找活干吧。

  转眼间都快过年了!年前也给家里转点钱回去。”

  随后,当四眼在25块一晚的狭窄单间中睡着的时候,并不知道其实铁公鸡和两人,也没有继续通宵。

  各自找了一些借口,早早地回去了。

  然后,第二天早上五点,三人在等待中介招人的地方相遇后,先是面面相觑,接着就是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有一个算一个,心情居然都挺不错……

  ******

  对了!当四眼他们在等待着工作的时候,胡彪在这一个时候干啥了?

  当然是在去买菜的路上,更为准确地说是没有蹬着他的三轮车出门,而是在寒风中小跑着奔向了菜市场。

  不蹬着三轮车,不是因为太冷了。

  而是胡彪这小子虽然不知道一个月后,他又会前往淞沪战场;可是却在经历了行军喘成狗的尴尬后,本能想让身体健康起来,不要年轻轻得这么虚。

  问题来了,怎么才能不这么虚?

  戒烟?估计是做不到了。

  买点腰子,羊枪、牛枪这些补补?也不是不行,但需要等钱包更充裕点再说。

  去健身房,找个穿瑜伽裤的私教小姐姐练练?好像也没有这个闲工夫和闲钱,但是跑步锻炼身体这一种免费,但是有效的方式他还是能够做到。

  于是胡彪起床稍微热身了一下后,就在寒风中奔跑了起来。

  等到带着一堆肉菜返回出租房时,天色已经彻底大亮了起来。

  这个时候,胡彪头顶冒着白烟,全身都被汗水彻底打湿,整个人喘成了狗一样;只是就算如此,胡彪心中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这样一种坚持下来的感觉,该说不说还挺得劲的了。

  之后的时间里,就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了;无非是用洗衣粉洗澡、洗衣服,洗干净了之后开始处理食材。

  忙活到了午饭后,才是补睡了两个小时。

  值得一说的是,胡彪在刚刚黑下来的天色中,才是蹬着三轮车抵达了昨天摆摊的地方,惊讶地发现已经几个有些眼熟的人已经等在那里。

  还没等他想清楚,这几个人之前在哪里见过。

  那些人嘴里,七嘴八舌的声音已经响起:“胡老板,你终于来了,我可是连午饭都没吃,就等着你出摊好吃一顿。”

  “说得这么夸张,有那么好吃吗?”

  “我跟你说,好吃到抽耳光都不肯放筷子;再说胡老板做的东西不仅好吃,他人还挺帅的了。”

  “哎呀!胡老板你不用忙活摆桌子了,这点小事我们来就行,你赶紧扯面吧,我要来一份加面、加肉的超大豪华版。”

  就这样,带着一脑壳懵逼的胡彪,他就这么被迫营业了起来。

  之后的时间里,因为客人源源不绝地到来,他整个人就像是陀螺一样,忙起来就没有停下过。

  当时间到了晚上8点56分的时候,哪怕今天准备的食材多了一半,依然是卖了一个干净……

第38章 又要穿越了?

  ……人真是一种最复杂的生物,在漫长的抗战期间,我见过很多战士在上一场的战斗中还能英勇战斗,甚至慷慨赴死。

  可在侥幸活下来伤愈归队后,让他们上战场前又会变得胆小和懦弱,甚至还有一些人想要当逃兵。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不会过于严厉地惩罚他们。

  因为我在第二次穿越过来的时候,同样有着以上的复杂心理;但是真被填进了战壕,弟兄们一一在身边战死后,又快速地恢复了过来……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胡彪的小摊已经是营业二十五天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在这个曾经彻底躺平的小青年,已经有了很大的一些变化。

  比如说:每天早上差不多十公里,半程的负重越野跑,他一趟跑下来之后已经不那么喘了。

  回到出租房放下了东西后,还能继续做上五十个俯卧撑,还有一百个仰卧起坐。

  手臂和小腹等位置,有了一些不太明显的肌肉块。

  因为经济条件的改善,洗澡的时候也终于不再用洗衣粉了,而是用上了蜂花洗发水和魔都硫磺皂,这些国货虽然土了一些,但是嘎嘎好用。

  不过要说变化最大的地方,还是他那一个小摊的营业状态了。

  不是说时间一长就变得不好了,而是好到了有些吓人的地步。

  这不!在一觉醒来之后,胡彪将比起第一天营业,起码是多出了三倍的食材放上了三轮车后,并没有像最初出摊时一样,将几张简易折叠桌也挂在三轮车上。

  而是将一叠塑料高凳子,还有一叠塑料板凳,分别挂在了三轮车上。

  为啥?当然是那几张桌子,对于数量众多的食客来说根本不够用;还不如让他们将一个高凳子当桌子,然后坐在板凳上吃面了。

  就算用餐环境如此恶劣,他的客人们貌似也没有什么意见。

  因为要是动作慢一点,这样一高一矮两张凳子的餐桌,他们往往还占不到,只能是站着吃和打包。

首节上一节26/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