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67节

  “冈村宁次将军所谓的智慧,就是抛弃我们好不容易占领的土地么!”

  被土八路赶到县城或者核心大据点的鬼子士兵们都在暗骂,但是却仍然改变不了这里的局势。

  一时间,整个华北平原上,似乎到处都是八路军部队胜利的旗帜,到处都是老百姓庆祝的欢呼!

  ………………

  长治郊外,八路军总部。

  夜色中,指挥室里,焦香味四窜,老总等人围在中间的烤炉上,正在烤着焦香的窝头。

  “这个烤的差不多了!再烤下去就过了,不仅不香,反而会发苦。”一个身穿军装的年轻干部熟练的翻转着窝头,然后将手里的窝头递给了老总。

  “老总,尝尝吧,这可是我在冀东那边新学的做法。”军装干部笑着说道:“冀东那边比不了总部这里,大家不仅能吃饱,还能吃上红星罐头。”

  “那边的老百姓比这边苦一些,虽然土地还算肥沃,但是靠近北平,又靠近关外,马匪、鬼子来回霍霍。年景好些的时候,普通老百姓也就是能吃上这玉米面、白面、地瓜面制成的三合面窝头,吃着不够香,还噎嗓子。年景不好时,吃糠吃树皮都是常态。”

  “不过那边的老百姓也发明了不少窝窝头的吃法,蒸着直接吃、沾着辣椒吃等等,这个烤着的吃法我最喜欢,有股麦香味。”

  一身戎装的老总慢慢接了过来,放到嘴里细细的品着,然后有些笑意的说道:“真的有股麦香和焦香味,味道真不错,不过确实噎嗓子!”

  慢慢吃完这个窝头,老总才感叹道:“那里的老百姓,确实更苦些啊。”

  军装汉子笑道:“今年其实还好,虽然今年大旱,粮食还减产,但是咱们目前手里的家伙硬了,根据地的粮食大都保住了。咱们老百姓的光景还比去年强一些!”

第427章 鬼子再搞什么名堂

  总部指挥室里,老总等人继续围炉夜话。

  副总参谋长从旁边的小柜子里,拿出了6盒红星罐头,递给了军装干部,嘴里笑道:“喏,包司令,吃了你带来的窝头,我们也还你几盒红星罐头。”

  “别说我们藏着掖着啊,这可是我和老总最后的存货了。”

  说到这里,副总参谋长不禁有些苦笑道:“现在啊,大家都馋红星罐头,来到我们这就说在外边吃不着,要打我和老总的秋风。”

  “张云司令每次送来的罐头,总部基本都分下去了,我们总部这些人每月分到的罐头也不多。基本还没吃上几回,就全被你们这些军区干部们拿走了!”

  这位姓包的司令有些受宠若惊的说道:“哈哈,那怎么好意思啊,参谋长,这太贵重了,哈哈。”一边客气着,他手里却毫不含糊,喜不胜收的接过这几盒罐头,放到了身边的文件包里。

  老总等人也是呵呵的笑着,看着他“入袋为安”,却丝毫不以为意。

  冀东根据地距离这里太远了,也太苦了。虽然那里与这边根据地有山路相接连,可以沿着燕山山脉慢慢绕过去,但是山高路远,十分不便。

  过去一年,总部武器装备宽松以后,其实也持续向着冀东方面输送补给弹药物资,但是考虑遥远的补给距离和巨大的补给成本,运送物资基本都是兵工厂生产小设备以及枪支弹药等。

  没有罐头牛肉,不妨碍打鬼子,但是手里的家伙子弹不够,却会影响部队战斗力,甚至会丢命的。

  因此,冀东干部们对此倒也没有埋怨,但是偶尔带回去的红星罐头,已经成为了那里的传说级高级食品。哪位干部过来总部或者老家,都会想方设法的带几盒回去,给坚守在冀东的干部们尝尝。

  …………

  略过了这些玩闹,老总又细致的询问着冀东的部队情况。

  包司令对着地图,详细的讲解了如今根据地基层发展情况、部队发展情况以及周边的敌情。

  “老总,一年多来,总部前后为我们补充了14部电台,8000支步枪、220挺捷克式机枪,100门82迫击炮和30门重型迫击炮炮弹,以及400万发子弹,近万发迫击炮炮弹,还有少量的步兵炮和九四式山炮及炮弹。”包司令有些欣喜的说道:“这对我们部队发展太重要了。”

  “凭借着这些武器弹药,我们持续伏击敌人部队,消灭伪满洲军及鬼子部队,又缴获了部分装备,发展了大量新兵,基本巩固了山区根据地。”

  “不过,数十万关东军及伪满洲军始终是我们头顶上的利剑,他们发起的零星扫荡就让我们不得不周旋,使得我们的发展颇为受限。”

  说到这里,包司令有些苦恼。

  老总和副总参谋长默然。

  关东军,鬼子最为精锐的重装部队,确实是华北八路军发展的最大变量。数十万部队,近千架战机和数百辆坦克,这样的力量,确实让目前的任何八路军部队都屏住呼吸。

  “我这里还收到根据地发给我的电报呢,说目前发现了大量关东军及精锐的伪满洲军秘密入关了,已经进入了北平。”包司令拿出刚收到的电报,颇为苦恼的说道:“目前军分区颇为担心他们会采取前后夹击的战略,攻袭我根据地,那我们很可能不得不放弃大部分现有核心区域转移了。”

  “哦!”老总、副总参谋长都惊疑道。

  目前总部情报部门倒是还没收到这个消息,毕竟鬼子是秘密入关的,也就是冀东根据地极为关注关外鬼子调动,才能提前发现端倪。

  实际上,虽然前后夹击战略确实对冀东根据地威胁巨大,但是如今根据地装备不弱,完全可以在山区里与鬼子周旋,实在不行还可以强行破网而出,前往外线作战。

  虽然这样一来根据地会损失巨大,但是部队却可以保全,而几万鬼子恐怕也会被牵制在那里,且物资耗费巨大。在没有网住八路军大部队之前,鬼子一般不会采取这样大的作战战役。

  “这些鬼子,应该另有目的!”老总很快就判断说道:“鬼子如今对物资耗费看得很重,不会轻易发起大的战役的。冀东根据地大都在山区里,鬼子攻进来容易,捕捉到你们部队却很是困难,不过是徒耗钱粮罢了。”

  “鬼子在搞什么名堂?”

  副总参谋长则是如有所思,说道:“目前各个根据地捷报频传,我们各个根据地都收复了很多外围地区,而大量的鬼子精锐部队却蹊跷的守在城市里。”

  “再加上这突然入关的鬼子关东军部队。”

  “很可能,这是鬼子在秘密集结兵力,并筹划发起一次突然袭击啊!”

  老总闻言,认可的点头道:“没错,这个思路是正确的,鬼子这是密集的集结兵力。”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

  “他们要袭击哪里?”

  …………

  有怀疑方向,剩下的就会好办很多。

  经过这么多年的反围剿和抗日斗争,八路军包括情报部门在内的领导层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智慧,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辨别敌方的行动和隐藏的意图。

  北平、石门、天津、太原、青岛、济南等大城市,各个地下组织等,都在重新审视和侦察鬼子部队相关情况。

  部队大规模调动,是很难隐瞒的。无需潜入敌人总部,也无须收买敌人军官,仅仅观察车站人员物资运输情况,敌人军营的粮食、废弃物情况、周边异常口音情况等,很多细节就暴露了鬼子正在收缩兵力并向石门、太原、北平等城市集结的现实,且阳泉地区也存在异常的部队变更。

  总部汇总情报后惊讶的发现,华北方面军正在从华北、关外持续调兵,集结了至少4个师团、2个旅团近9万鬼子以及6万伪满洲国军队,部署在正太军分区周边。

  鬼子目标是谁,不言而喻!

第428章 情报确认

  八路军总部。

  偌大的地图前,老总、副总参谋长等人正在凝重的复盘着汇总得来的情报。

  “情报部门已经确认,鬼子从关外地区至少调来了1个师团和大量伪满洲军,目前正在北平地区隐蔽集结;而驻守天津的27师团、驻守徐州的21师团、驻守兖州的32师团兵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兵力减少,情报部门怀疑这些部队也被暗中抽调了兵力;驻守石门地区,之前被重创的110师团有了重新补充及重整迹象。”

  “另外,太原地区108师团、驻蒙军的26师团,也有向太原地区集结的调动迹象。”

  副总参谋长一边标记,一边脸色极为严肃的说道:“目前看,这个完整的关东军师团及数万伪满洲军部队约7万人肯定会参与此次作战;另外这些驻守兵力莫名减少的师团很可能也有兵力被抽调参战,还有加上原来就驻守太原的独立混成第9旅团、驻守阳泉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以及驻蒙军及108师团……”

  “参谋部估计,此次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很可能调动了超过15万人参与此次对独立支队的攻击,且绝大部分是精锐的日军部队!”

  副总参谋长话音落下,整个总部里一片寂静。

  超过15万人参战?!

  这样的攻击规模,已经超过了1937年底鬼子侵占山西的沂口会战、太原会战,也是八路军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一波单独攻势。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会战级别的战斗,独立支队将会面临一场极为严峻甚至是残酷的考验。

  老总脸色也有些严肃的看着地图上标注的一个个点位和鬼子番号,过了好一会才有些叹息的说道:“之前看冈村宁次出招颇没有什么章法,却没想到他刚到华北,就憋了这么一个大招。”

  “他上任之间不过两个月,就有魄力大规模从平原地区抽调部队,集结华北地区3成的兵力,聚集攻击一处点位,简直是孤注一掷的豪赌。”

  “真是一个难缠的敌人啊!”

  副总参谋长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或许,他不是豪赌。”

  “结合之前情报部队发现的鬼子间谍异常活跃迹象,很可能他们确认了云烟兵工厂的位置,确认独立支队驻地附近拥有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基地,才下如此的血本。”

  “他这是一下子打到咱们的软肋上了,逼得咱们不得不与他应战!毕竟云烟厂这么多的机械设备和原料,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迁走!”

  老总和参谋们想了想云烟厂那壮观的山体工厂,想到了里面那大量国际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流水线,一时也是陷入了沉默。

  是啊,云烟厂如今可是供应了八路军近7成的弹药补给,绝对是一个不能放弃的必守之地。

  但是,面对这样的攻势,如何守?

  难道仅仅靠着山体工事硬顶着敌人么?

  如果稍有闪失,那可就覆水难收,损失惨重了!

  老总等人思考片刻,还是没想到一个可以避免与敌人消耗又可以保全驻地的“两全之策”!

  “先把情报详细告诉张云同志吧!”老总决断道:“看看咱们这位擅长创造奇迹的常胜将军如何破局!”

  ………………

  当张云接到总部发来的长长一篇情报电文时,确实是感到有些震惊的。

  不过,不是震惊冈村宁次的出手毒辣准确,也不是震惊其调动的部队数量之多,而是震惊于总部的情报准确和宽泛,竟然轻易查出了鬼子从关东军调兵,以及从各个师团抽调兵力的情报。

  这样的情报能力,说明党和部队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已经在华北各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报线,可以获得各领域的情报。考虑到党的地下战线历史上的那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以后这些情报线值得张云更多的期待。

  至于15万大军袭来,张云倒是没有多大紧张,反而有种尘埃落定的轻松感。

  实际上,早在总部提醒鬼子情报机构异常关注独立支队后,张云就已经预感到了冈村宁次会来这么一出,早早就以料敌从宽的思路,提前做了应对15-20万大军来袭的一些准备。

  鬼子派来的兵力不可能再多了。

  无名山驻地太小,20万军根本摆布不开。实际上,15万人都够呛排开,张云都有些想要见识一下冈村宁次此次的排兵布阵了!

  而对于冈村宁次为何直接采取如此规模的大手笔,张云参照着原本的历史,早已经对其想法有了一些猜测。

  华北局势,在独立支队崛起之后,就已经走上了与历史截然不同的局面。

  虽然看似目前《亮剑》位面的八路军并没有比历史同期多占任何一座关键工业城市、省会城市,但是在在华北广阔平原上,八路军依靠着山区总部及张云源源不断提供的弹药补给,已经把鬼子挤回铁路线附近及关键城市里,而且将历史上的很多截断分割根据地的铁路公路,如白晋公路铁路、石(门)德(州)铁路等,都掐死在腹中。

  如果从地图上看去,鬼子其实也就能完全控制华北平原一小部分地区,然后以兵力突击的方式影响大部分地区罢了,广大的乡村地区以及核心根据地的县城等,都在平原八路军部队掌握之中。

  这就是为什么129师师部不像历史上那样退守太行山,而是冒着一定风险扎根平原的原因。如今的平原八路军,凭借着这些火炮弹药和控制的广阔区域,凭借着华北平原稠密的人口,迅速发展壮大,拥有兵力达到了惊人的近70万人(含大量不脱产的民兵和游击队,历史同期仅有20余万人),而八路军人数更是接近了90万。

  这样的发展速度和潜力,老家和总部自然不能放任其发展,需要一些师级领导亲自坐镇主持大局。

  虽然师部有些风险,但是绝对是可控的。平原上的鬼子虽然可以集结两三万人,直接打穿平原八路军掌握的任何一片区域的,但是平原广阔,周旋空间巨大。而鬼子因为无法建立有效的统治,无法建立据点等触须,自然无法在根据地内建立稳固的情报人员,只能依靠飞机侦察、电讯侦测技术等确定寻找八路军部队指挥部门,很难精准的掌握八路军平原根据地核心的位置。

  明明能打得赢,但就是守不住控制区域,抓不住敌人主力,这就是平原鬼子面临的无解局面。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鬼子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经费投入必然也会越来越难以平衡,因此冈村宁次必须尽快瞄准关键位置,消解平原八路军的装备补给,才能破解平原上的僵局。

第429章 应对和部署1

  无名山驻地。

  灯光明亮的山体工事大会议室里。

  独立支队所有的团营级干部济济一堂,等待着一会儿召开的独立支队战术研讨会。

  此时张司令还没有到,整个会议室里熙熙攘攘,支队军官们难得聚的这么齐,自然是各种寒暄嬉笑,互相胡咧咧。

  此时,巨大的华北地图已经挂在了墙上,支队长刘长青脸色有些紧绷,带着参谋们认真的标记着鬼子的位置,将一个个带着膏药旗图样的鬼子标志吸挂在了地图上。

  眼看着代表鬼子的标记越来越多,本来还在插科打诨互相开玩笑吹嘘战绩的团营长们就已经呆不住了,纷纷挤到了地图前,观察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

  经过两年的高强度历练成长,这些从基层军官们成长起来的独立支队中高层军官们都已经娴熟的掌握了地图作业,能够读懂地图,自然对地图上标注的信息极为敏感。

  “刘队长,你这是不是标错了?我怎么看着咱们被鬼子大军包围了!”一团长张苗看着地图有些奇怪的问道。

  旁边的几个团长们也齐齐点头,眼色有些莫名的看着刘长青,眼神中有着一些担忧、希冀、热烈甚至还有些惊喜。

首节上一节167/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