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65节

  此外,张云既然已经打算反攻,自然不会仅仅止步于打通交通线。

  按照张云的想法,现阶段的目标,是通过持续的作战放血,不断挤压筱冢义男第一军的生存空间,直到鬼子足够虚弱时,强行聚歼新一军的师团级部队,直到把鬼子赶出山西。

  山西所在,形胜之地。只要守住沂口等几个关键点,就能将鬼子挡在山外,是八路军非常好的战略后方。虽然1937年底晋绥军、中央军、八路军联手都没能挡住鬼子,但是张云自信一年后他就能挡得住!

  前提是,再通过一年的发展,他可以拥有更为强大的武器装备,拥有储量庞大的子弹、炮弹等各类物资。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云烟兵工厂的建设和发展,继续扩大兵工厂的产能!

  …………

  此时的云烟厂,经过了两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军工产业体,共拥有一个总厂、两个分厂以及一个民用厂。

  总厂,自然是张云用尽心思发展建设起来的无名山驻地山体工厂。截止目前,总厂有正式职工7000余人,包括专家30余人,工程师270余人,管理人员200余人,各类制造工人6800余人。此外,总厂还招聘数千名周边群众负责一些分拣、组装、打包等工作,甚至还外包出去一些迫击炮炮弹弹壳打磨等简单任务,以尽可能的扩大产能。

  总厂拥有着张云提供的近百套国外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是目前国内(东北日占区除外)最新最先进的兵工厂。同时,经过军工专家们不断调整关键工序,管理人员不断完善工厂管理制度,还有张云提供的大量资金支持鼓励下,这里也是国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兵工厂。

  根据张云的产业布局,总厂主要负责生产冲锋枪、山炮、重型迫击炮、步兵炮以及最新的仿M2式105毫米榴弹炮等武器,以及炸药、子弹、炮弹等消耗物资。

  第一分厂,自然就是和顺昔阳交界处的原云烟分厂了,主要负责部分炸药、子弹、迫击炮炮弹的生产工作。而第二分厂,则是张云为进一步扩大产能而新设立的分厂,地址在辽县仓储区附近,主要负责炸药、山炮和步兵炮炮弹的生产。

  这两处分厂都是张云为了扩大产能而分解出来的,职工是从云烟厂总厂中培训并抽调出去的,设备也是由总厂淘汰下来但仍然十分先进的机器设备,目前两厂正式职工人数达到了4000余人,同样也外包或者招聘了大量兼职人员。

  根据军工专家们的统计,目前云烟厂总厂及两处分厂产量汇总起来,每月可生产TNT、黑索金等各类炸药1.2万吨;生产各类迫击炮240门、九二式步兵炮30门、九四式山炮30门,105毫米榴弹炮10门;生产各类子弹1500万发,生产82毫米迫击炮炮弹15万发,60毫米迫击炮炮弹30万发,120毫米迫击炮炮弹15万发、70毫米步兵炮6万发、九四式山炮炮弹10万发、105毫米榴弹炮炮弹2万余发,各类口径防空炮弹10万发;月产冲锋枪1500支左右。

  此外,设置在和顺县城外的民用厂每月可生产防毒面具1.5万具,各类药品40余吨,雨衣4万件、帐篷2000个、罐头4000吨、消毒剂1.4万升、军服4万件……

  可以说,云烟兵工厂凭借着一厂之力,提供了八路军部队目前列装的绝大部分火炮及炮弹,全部的防毒面具及药品,近一半的子弹和炸药供给。

第422章 部队整理

  昔阳县小王村。

  独立支队大会议室旁的小型休息室里。

  张云站在窗户前,透过玻璃望着远处的山景,观赏着已经开始变黄的山林,也思考着云烟兵工厂的扩产方案。

  总厂受到山体工厂的空间所限制,已经没有更大的扩张区间了,因此此次增产不考虑总厂。目前,张云对总厂的定位就是技术研发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以及独立支队自用弹药物资自产基地。

  总厂就是云烟厂的大脑和核心,目前军分区所有的高端人才,包括各领域专家教授、高技术人才等都被张云安置在其中,并提供了国际先进的研发和研究设备,帮助专家们研究军工、民用等最新技术成果,紧跟国际新工艺新方向,以及生产最新型火炮、炸药等等。另外,总厂还专门生产供应独立支队各个部队消耗的弹药物资。

  相比之下,之前扩张出去的云烟一分厂、二分厂不仅持续发展壮大,且仍然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两个分厂的厂区车间大都是沿着悬崖向内挖掘,并辅助以高强度水泥柱给予支撑而成,甚至有些车间就是沿着悬崖边上新建了一排排的大棚。张云完全可以安排建设工人继续沿着悬崖挖掘建设车间,增加分厂厂区面积。后续只需要设备到位、物资到位、人员到位,分厂的产能就能有效提升。

  而正好,这些生产设备、基础物资和产业工人,现在张云哪一样都不缺。

  不说缴获空间里的大量设备和物资,经过两年的发展,云烟厂三座工厂一万余名正式职工,正在以师带徒传帮带的方式,不断培养出大量的合格军工产业工人,补上了张云扩张军工产业的人才缺口。

  虽然分厂这样的布局在有效规避鬼子的飞机轰炸时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整体防御上的薄弱环节,不过,两个分厂毕竟已经算深处根据地内部,理论上安全性还是可以保证的。

  况且,在总部协调安排下,和顺军分区、辽县军分区等还安排了部队负责其外围守卫工作,总部更是已经安排大量工会干部进入了其中,组织工人们开展了部分军事训练,成立了工人纠察队和武装队,必要时候这些工人也是可以参加战斗。

  ……

  思考清楚后,张云立即就拟定了军工厂增产方案,并通过兵工厂高层管理层们正式落实实施了。这些管理层经过近两年的磨合和发展,已经适应了张云这种快节奏的发展方式,也能按照张云的想法很好的完成部署任务。只要张云通过保密旋转门的方式,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必要的设备、经费、人员和大量原材料,那两三个月后,云烟厂此次增产的效果就能显现出来。

  按照此次扩产计划,张云将进一步增加重型迫击炮炮弹和九四式山炮炮弹的产能,月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5万发,分别达到了20万发和15万发,另外就是额外提升子弹月产量200万发。

  现在阶段,按照老家和总部的工作安排,云烟厂基本算是张云的自留地,其工厂所有资金、人员、设备甚至是规划等变动,都无须报请总部批准,增产事宜自然也不例外。

  老家的大佬们,通过其管理的总部兵工厂投入就计算明白了,一座现代化兵工厂建设成本巨大,运营成本更是海量,简直就是一座吞金巨兽。哪怕总部汇总了几个根据地获得的钱粮物资,都只能勉力供应总部兵工厂的运营,且部分关键物资还得依靠张云的供给。

  因此,对于云烟厂,老家和总部也就选择放手让张云施为,只要张云按月提供给老家和前线总部一部分弹药物资就可以。

  当然,总部不插手云烟厂的管理,但是也积极配合提供了大量的工人、干部和政工人员,负责工厂工人们的福利保障、安全生产等工作以及两处分厂的保卫工作,同时也对原太原厂高层起到一定的制衡监督作用,防止原太原厂高层一家独大,造成不好的影响。

  ………………

  好不容易忙活完云烟厂的扩产计划,张云又马不停蹄的召集了独立支队所有团级干部,进一步梳理和整理部队,完善部队编制。

  过去三四个月里,张云率领独立支队在沉寂之余并没有闲着,而是再次进行了招兵练兵工作,完成了1.2万新兵的训练工作,并补充到各个部队里。不过在此次东出太行过程中,部队通过实战,也发现了一些编制混乱问题,有必要进行新一轮的整编。

  截止目前,八路军独立支队作为正旅级单位,已经拥有3个支队10个团级部队,全军人数达到了4.8万人,另外还有数千新兵正在训练,以便补充损耗。

  其中野战1团、2团、3团归属第一支队,直接归张云直属,是独立支队最为正宗的野战部队,每团对标国民政府、晋绥军的加强团规模,编制5200人,拥有3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团属机炮连、1个团属辎重连,1个团属骑兵连,以及通讯排、卫生排、工兵排等部队,具有极强的单独作战能力。

  负责驻地防守的是仍然是4团、5团。现在驻地越来越大,入驻驻地的脱产人员越来越多,确实需要极为强大的兵力驻守,因此两支部队规模都是属于加强团编制。其中4团编制6400人左右,为5营编制,负责四个方向的外围防守及预备队,该团主要编有重机枪和中小口径迫击炮等,主打的就是自动火力制胜。5团的编制为4400人左右,主要负责山体工事防御工作,编制了重机枪、火炮部队、生化部队以及辎重部队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云专门把防空营拿了出来,成为了独立支队直属部队。目前防空营编制2800余人,设置有雷达部队、前方警戒防空观察哨兵部队、防空作战部队、辎重部队等。

  而东区7团、8团、9团,目前也是加强团规模,编制4000人左右,分为3个步兵营及1个炮营,并编制有机枪连、辎重连、通讯排、卫生排、工兵排等部队等。相比野战团,这三个团的火炮特别是重炮配置数量较少,主打一个万金油部队,既可以拉出去打正规战,也适应游击战和破袭战需要。

  负责新兵训练的仍然是6团,也称为新兵教导团,不限编制,目前拥有600名教导官。

  重头戏仍然是独立支队的炮团,目前炮团编制为6800余人,分为5个营。其中前三个营都配置了山炮、重型迫击炮,主要负责配合各步兵团作战。4营为重炮营,专门伺候仿M2式105毫米榴弹炮以及缴获的鬼子重炮;5营为火箭炮营,主打一个能算(计算攻击角度)能扛(扛着进入预设发射阵地)能跑(打了就跑)。

  另外,就是正营级的侦察营、特务营了,编制分别为300人左右。这两支部队属于张云的奇兵部队,一般不参与正面作战。

  其实,4.8万人的部队,已经远远超过1个师,甚至是接近一个军的规模了,不过八路军编制有限,加上张云升职太快,老家和总部虽然想要再次晋升独立支队级别,但是考虑到保密需要,暂时尚未开展。

  不过,张云也不在乎这些。

  在八路军部队里,除去几个老资历的师长外,恐怕就连如今的大旅长都没有张云名声响亮。

  抗日名将张财神云,又岂是等闲之名!

第423章 阴谋袭来

  辽县县城。

  一处小酒馆里。

  一位留着北方口音、面貌普通、脸色憨厚的男青年正在劝着辽县军分区后勤部一位负责干部喝酒。

  “小李,咱们可是老乡,整个八路军里面,哥哥除了你也不认识谁了,如今认识了老弟,也是缘分!”

  “干一个,干一个!”

  ……

  “喝不动了,喝不动了!”

  “哎呀,老弟这酒量不行啊,老哥我还有量呢!”

  “兄弟,这些年,哥哥也没少帮你,别说你上次需要中药材,就是洋火胶卷等敏感物资,哥哥也带着人从日占区那里给你搞回来了,让你在领导面前出了彩了。”

  “不过,你们那个什么独立支队,老是搞突然袭击,不是突然发动对正太铁路沿线的攻击,就是向东打平原,每次弄得轰轰烈烈,截断了商路,害的老哥我的货都被耽误了好几次了!”

  “不过啊,虽然耽误了,但是听说独立支队打鬼子那叫一个痛快,我们行商的兄弟都叫好呢!”

  “这个独立支队到底什么来头,兄弟你也跟我说一说,让哥哥我也提提气!”

  年轻干部虽然醉眼朦胧,但是闻言也有些警觉,嘴里嘟囔道:“不能说,这是内部信息,不能往外说的!”

  “哎呀,我的好弟弟,我是外人么?听听也不打紧的,我也不告诉别人。”

  年轻干部脑袋越发迷糊,闻言也豪迈起来,嘴里说道:“那你别告诉别人啊。独立支队,可是我们八路军的王牌部队!”

  “……人数不少,我们都说他们有三四万人了,老厉害了。不能说了,再说就违反纪律了。”

  “好弟弟,不说了,不说了,喝酒,喝酒。”

  “不过,他们这么多人,得需要很多弹药吧。你们军分区的后勤部是不是得经常给他们送弹药?”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一直是他们给我们贴补一些弹药,而且都是崭新的子弹和炮弹。我们军分区啊,跟他们比,那就是穷哈哈了!”

  “不能比,不能比啊。”

  “看来,他们确实不一般啊!”脸色憨厚的男青年眼神中闪烁着惊喜的神色。

  …………

  “坏了,部长,我犯错误了!”年轻干部一觉醒来,回想起这场酒局,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赶紧找到了他相熟的部长,汇报这个他之前觉得很可靠,现在却琢磨着很可疑的“老乡”。

  “这个人绝对有问题,不是日谍就是国民党特务!快,安排战士把他抓起来!”部长作为老革命,见惯了这些阴谋诡计,立即就发现了问题,立即就安排部队去抓人。

  不过,安排完了之后,他才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哎,估计是晚了,他肯定早就跑了!”

  “你呀,年纪轻轻就喝酒误事!再喝下去,连命都快没了!”

  …………

  无名山驻地里,平时一直神隐的情报部王部长找到了正在指挥室里研究地图的张云,向着张云汇报了总部刚刚发来的示警情报。

  “司令,刚才总部传来了密电。这一段时间以来,总部情报机构和安全机构汇总情报发现,鬼子特务情报机构正在加大对我们独立支队的情报收集力度。”

  “根据总部统计,他们不惜暴露了数个埋在咱们周边部队里的暗谍,窃取了包括咱们独立支队的人数、武器配置及弹药补给情况等。”

  “目前总部已经加强了对各军分区的反谍报培训,且泄露人员其实也未能掌握咱们的真实信息,但是总部怀疑鬼子通过分析这些情报,有可能拼凑出咱们的部分真实情报。”

  “另外,总部提醒咱们,鬼子突然加大对我部的情报收集工作,有可能是鬼子正在将攻击重点放在咱们身上的征兆,请我们做好防范工作。”

  听完王部长的汇报,张云有些皱了皱眉头,然后将目光转向了地图上的“北平”。那里,有长期担任鬼子情报参谋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绝对是一个战术高手,但是也是一个对情报极为重视的人。历史上,他发动扫荡之所以屡次成功,就是因为其一手建立的情报系统已经可以捕捉到八路军很多部队的位置。

  而独立支队,位置更是早已经暴露。

  理论上说,如果冈村宁次想着再次进攻独立支队驻地,那鬼子重点关注的应该是独立支队驻地周边的部队及地形信息。但是从目前总部通报看,鬼子似乎对弹药补给的流向十分感兴趣。

  鬼子发现了什么?然后,他们会如何做?

  张云眼神森幽,已经有些猜测到了冈村宁次的想法。

  ……………………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冈村宁次站在司令部最高的4层阳台上,远眺着远处山上越发美丽的红叶,欣赏着北平的秋色,同时也在听取着情报参谋的汇报。

  “将军阁下,”情报参谋低着头,小心的汇报着:“近期我们启用了3个暗间,收获了部分八路军和八路军独立支队的情报。”

  “按照您教授给我们的情报分析方法,我们经过严格的分析汇总,比对核实后,基本确认了以下信息。”

  “八路军部队目前的发展人数比我们预想的要多一些,各地民兵加起来可能已经超过了40万人。不过,根据我们情报人员观察,大部分八路军部队属于民兵部队,不仅武器装备很差,同时基本不参与外区域进攻,可以将其视为地方警察等,战力低下。”

  “其正规部队目前数量未知,因为各个所谓根据地的人数都一直变动,但估计在10万人左右。”

  “独立支队方面,其确认人数应为3万-4万人,拥有着先进的装备,且具有丰富的山地战、阵地战经验。其驻地位置未变,且其大部分兵力就在他们驻地周边驻扎。”

  “另外,根据我们情报人员观察的八路军内部弹药物资的物流方向看,大部分弹药都是从昔阳、和顺方向向南流动,且独立支队拥有着八路军部队数量最多的弹药,我们怀疑其驻地附近就拥有着八路军最大的兵工生产基地。”

  冈村宁次听着,脸色露出了笑意,说道:“此次情报部门做的非常好!”

  “这段时间我查看卷宗,发现独立支队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再打驻地防御战,而不是如同其他八路军玩所谓存人失地的运动战。现在看来,独立支队之所以凭借着山体要塞强行防御其驻地,就是为了防卫其八路军兵工基地。”

  “我之前的判断没有错!”

  “守着不可移动的山体要塞和兵工基地,那独立支队驻地是八路军最强的一点,但也会是最弱的一点。”

  “现在,可以制定攻袭独立支队驻地的计划了!”

  “此次,我们务必使出全力,确保一战功成,彻底摧毁独立支队及其守卫的八路军军工基地!”

第424章 民心大定

  作为情报参谋出身的战术高手,冈村宁次初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就展现出了极强的专业素养。

  他从华北情报机关千头万绪的情报中发觉到了独立支队的弹药流转异常,并仅仅用了20多天时间,就确认独立支队驻地附近必然存在八路军重要兵工基地的论断。

首节上一节165/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