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1939 第367节

“成,也别24小时了,三天,三天没有答复,我自己走,不给你添麻烦。”

岳烛远点点头:“就这么说,你自己小心点。”

他从原路走出巷子,正准备上车的时候,停下了动作。

“等我一下。”

岳烛远想起牛子龙的话,拐了个弯走进城隍庙,过年的时候这一带是很热闹的,老百姓会自发地在前面一带搞庙会,供全城的人玩耍,但是今年。

他看到庙前的空地上,没有字画摊、年货摊、糖人摊、小食摊、也没有杂耍卖艺的江湖人、西洋景可看,全是一堆堆的人。

“行行好吧,买去当个丫环,啥事都中啊。”

“老爷发发善心吧,给口吃的就行,把人带走吧,大的小的都能做工,保管手脚勤快。”

......

这里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口市场,有卖儿卖女的,有卖老婆孩子的,也有卖自己的,不是为了钱,而是换一口粮食,让家人有个生存的机会。

他转头就走,一刻也不敢停留。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的二楼办公室,黄绍也在给李宗仁说灾民的事情。

“火车经过黄泛区的时候,我看到了淌水的老百姓,他们成群结队、背井离乡,正向郑州、开封等城市而来,下了火车到你这里,路上到处都是逃难的灾民,你不知道吧。”

李宗仁不解:“去年河南遭了灾吗?农民的粮食没有收成吗?”

“你可真是官老爷,坐在大楼里治天下。”

黄绍提醒他:“河南去年当然遭了灾,兵灾,日本人要粮食,仓里的要,地里的粮食他们也要,老百姓已经逃过一次了,现在他们回来了,没有粮食怎么办?我不用去问也知道,你的河南省政府,那些官员一定会收税、征粮,是他们把老百姓逼上了逃荒之路,对不对?”

李宗仁无言以对,这是确定无疑的事实,果府的官员别的不会干,摧债、收税、纳捐、抓壮丁是行家里手,再加上五战区几十万大军涌进来,河南的老百姓还有活路吗?

“你想让我出军粮赈灾?”

“不可能,就算你们能省出一点军粮,也救不了这么多人,只有一条路,与共产党合作,你们的军粮保证灾民不死,共产党给他们找活路,我相信无论是对上对下,都可以交待。”

“共产党他们肯?他们有这么多粮食吗?”

黄绍告诉他:“共产党要比你们更重民生,我从他们的地方来,人人喜气洋洋过个好年,市面上物资充足,老百姓生活的确有改善,这是做不得假的,德邻兄,你不会愿意看到,治下之民易子而食的惨剧发生吧,我告诉你,现在已经发生了,能救多少人,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李宗仁看着他,心里的纠结全都表现在了脸上,太难了。

第六百九十七章 移民计划

河南的灾情是从过年后开始的,为啥呢,过完年再出来逃难,是当地的习俗。

河南周边的我军解放区发现这个苗头,马上把消息向上汇报,再结合当地地下党的证实,很快就得到了真实的情况,河南的灾情已经爆发了,正向全省蔓延。

“没有想到啊,本来应该1942年发生的大灾荒,提前了两年爆发,而且来势汹汹,很难应付啊。”

春节还没过完,政治局的委员和各个解放区的领导人都要回去,准备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一些人已经带着任务离开了,留下来的也会在几天之内走,北方局的胡服和南方局的总理多留了几天,山东分局的李富春也留下来,听取新形势汇报。

山东分局是最早开展土改的解放区,又在对苏贸易中充当了主力军,去年的农村粮食丰收,使得山东解放区有余力支援其他地区,也为兄弟解放区的经济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的问题很严重啊,需要我们集思广益,集中一些物力和财力来帮助当地的灾民,这不是为了果府,而是我们的老百姓。”

总理说道:“陈主任做了一些工作,通过黄绍这个桂系的老人,向第五战区的李宗仁进言,希望他们与我们一起,做好救灾工作,前线的各个部队都要做好灾民的接待工作,地方政府也要行动起来,不能有排外的行为,更不能把人往外推,要和他们讲清楚,灾民的安置不会放到当地,我党会有通盘的考虑。”

胡服点点头:“是该有个通盘的考虑,放灾民过来,当地的老百姓一定有顾虑,会害怕他们分田地,要打消他们的顾虑,告诉他们,灾民只是过境,另外,党组织和部队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保证灾民的顺利过境,我看,各大城市的铁路部门现在就可以动员起来了,把人数落实到每个解放区,北方局先表个态,华北各省可以接受100万灾民不成问题。”

李富春接着说道:“胡书记有魄力,山东解放区也不能落后,30万吧,我们负责安置。”

“南方局的解放区面积小,苏北、苏州、上海周边地区,20万灾民应该能容纳得下,不行像崇明岛和别的海岛上也能安置一部分,总之一定会尽力。”

陈云统计了一下:“一共150万,我们预计,河南的灾民不会少于500万,一旦开放,跑到我们这里的至少也有300万,如果陕西一带能打开通道,边区接收20万灾民安置在关中地区、三边地区、榆林地区是可以的。”

“南洋局也可以的。”

于铮举起手,总理有些意外:“海南岛上条件虽然不错,但是本身粮食供给就很吃紧了,再说了路途太远,不好安排吧。”

东北局书记王稼祥说道:“一个小岛上千把万人了,还是让我们来吧,东北九省可以接受100万灾民,组织一下我看没问题。”

主席不置可否地看着于铮:“于铮同志,说说你的想法。”

“苏岛,这是一个57万平方公里的大岛,岛上的华侨只有30万,布鲁同志多次希望中央能发动群众往那里去拓荒,我看现在就是一个好机会,也别分了,统一安置过去,300万人嘛,解放区负责把人运到海边,海南负责海路这一块,我们的船队一次能运50万人,一个月一趟,半年完成任务,中央可以考虑一下。”

经过几个月的战斗,苏岛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华侨苏维埃政府所控制,正如于铮所说的,当地的土著人与华人之间的比例相差太过悬殊,一旦建国政权的组织中又无法排除土著人,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从别的地方吸引华人来定居,背井离乡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不到走投无路,谁又肯主动离开。

现在,河南大灾,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这个时候的人是没得选择的,只要能活下去,他们愿意把老婆孩子卖给别人,那么去一个比较遥远的地方重新开始,就未必会有抵触心理了,就算有,也会在生存的压力下忽略不计。

于铮的意思很简单,把坏事变成好事,救灾变成移民,大规模地、成建制地往苏岛移民,唯一的问题在于,果府会不会合作。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事情都要去做,命令,河南周边的解放军部队可以向对面的蒋军施压,让他们放人,对于蒋委员长来说,也是双赢嘛。”

主席一锤定音,各位领导人纷纷同意,总理补充道。

“最好要发动舆论,在果统区进行广泛的宣传,要赢得人民的支持,我们党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来做这件事情的,不能让他们以为,是要求着他们去做的。”

“是啊,为了老百姓的死活,我们可以让步,可以付出代价,但不能说他们完全不配合,那是不行的,实在不配合啊,那我们就打过去好了,解放河南拯救灾民,一起解决。”

经过讨论,关于河南救灾问题的决议全体表决通过,按照300万以上的人数来安置,尽量劝说他们以家庭的方式移民苏岛,只有实在不愿意的再另行安排,原则上优先安置移民,并给予一定的补助,鼓励他们去海外,并帮助他们站稳脚跟。

这不光是一个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就算是答应了,在移民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环境的适应问题,毕竟南洋地区的气候与中原截然不同,能不能适应?克服不了水土不服,移民就是一句空话。

打消他们的顾虑,就要把工作做到前面,而不是简单地把人运上船扔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地方就完了。

当然了,于铮敢这么提出来,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有现代的医疗条件为保障,至少生存率不会像古代那么低,这是最好的机会,以后就是开出再高的条件,也很难一次性吸引几百万人移民海外了。

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行下效

我党向来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认真做,李宗仁的身上没有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这个职务落到了老资格的民国元老李培基头上,以他的资历也不好用上质询的口气,只能是客客气气地行文,以部队上报的各地流民情况,督促地方政府引起重视。

结果就是泥牛入海,无声无息。

形势的发展比黄绍介绍的还要严重,各地驻军的报告雪片一般飞到郑州的战区长官部,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首节上一节367/3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