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313节

  于是匈奴可以很轻松的派人南下寻找矿工。

  矿工这边也就是给的钱多钱少的问题。

  冒顿也从奴隶那听说一些秦律,知道秦国有连坐制度,于是更偏向于找那种孤身一人没有家室的工匠。

  这倒不是说冒顿菩萨心肠担心工匠逃入匈奴后其家人遭连坐。

  而是冒顿知道,只有这种工匠才更容易说服也能安心长期呆在匈奴。

  更容易说服,是因为没有家人被连坐于是就没有顾虑。

  能安心长期呆在匈奴,是因为在中原无依无靠也没什么好留恋的,冒顿单于甚至还可以给他安排个家室助他成家立业……

  同时秦时战乱时代像这种无依无靠的工匠还不在少数,于是冒顿很容易就寻到几个。

  问题在于在草原探矿并非易事。

  正如之前所言,古时探矿通常是在有山的地方探天然矿,草原一片平坦,要探矿就得掘地三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想来想去,冒顿只能冒险让其到阴山、阳山处探矿。

  此时沈兵所收复的河套地区是在阴山、阳山的南面,匈奴就在阴山、阳山的北面,可以说是以其为界各占一半。

  结果还真让冒顿寻到了硝石和硫磺……阴山山脉和阳山山脉各有约两千里长,平均海拔两千米且矿产资源。

  在这么长的山脉和山区里能找到硝石和硫磺并不奇怪。

  这让冒顿喜出望外,马上组织奴隶采矿,并让秦人工匠按配方建起火药作坊。

  然而高兴是高兴的,冒顿在回到帐蓬后依旧是长吁短叹心神不宁。

  左贤王稽粥不由奇道:

  “单于,我们已经得到了火药的配方。”

  “现在又找到了火药所需要的矿,马上就可以制出‘震天雷’,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冒顿单于摇头道:

  “你知道秦军为什么不越过狼口北上进攻我们吗?”

  (注:狼口指的是阴山与阳山之间的缺口,因其形似狼张开的上下腭,于是中间的缺口被匈奴称为狼口)

  稽粥想也不想就回答:

  “因为狼口险要,秦军无法通过!”

  狼口也的确险要。

  尤其阴山有个特点,就是北缓南陡。

  也就是阴山靠近匈奴的一面是比较平缓的,慢慢倾向蒙古高原。

  而靠近河套也就是中原的一面十恰好陡峭,一千多米的海拔直降到河套平原,就像被一刀切断似的形成无数悬崖。

  在这样的地形上,北面几乎无法立人,秦军也无法跨越。

  但若秦军要自“狼口”进入蒙古高原,就要一路穿过由阴山、阳山形成的山谷。

  两侧平缓的山坡就为匈奴包围、夹击秦军提供了绝佳的地理优势。

  但冒顿摇了摇头,说道:

  “你以为有强弩、三弓床弩,以及‘震天雷’的秦军会因为狼口而不敢北上?”

  冒顿这话说的也对。

  虽说匈奴在高处弓箭可以射得更远,但秦军却大量装备强弩,且这强弩的射程几乎是匈奴弓箭的两倍。

  这么一来,匈奴就算占有地利,但依旧是匈奴能打到秦军,秦军也能打到匈奴。

  再加上秦军还有三弓床弩可以发射“霹雳火球”……这狼口还真挡不住秦军。

  稽粥不由奇道:

  “单于,那秦军为什么不过狼口北上?”

  冒顿若有所思的回答:

  “是因为我们的速度。”

  “因为我们可以随时撤走。”

  “因为我们可以到任何一个他们找不到也追不到的地方。”

  “然后再突然集中兵力袭击他们的薄弱处!”

  应该说冒顿单于分析得很对。

  骑兵在草原就有这好处,这里注定是骑兵的天下。

  骑兵在这里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如此空旷的草原想要逃到一个地方很容易,只要有水有草可以喂马就可以了。

  如果匈奴缺食物,就算喝马奶也可以凑和几天。

  但是,想在这么大的草原找到一支部队那就无异于大海捞针。

  于是从一开始,匈奴和秦军在战术难度上就严重失衡……前者逃,后者找。

  逃可以随便逃,找却累死也找不到。

  而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匈奴,却可以派出游骑侦察判断秦军的补给线,然后绕到其后方集中兵力进攻。

  在草原上,这种战术几乎可以说是无解。

  稽粥不解的问:

  “既然如此,那单于又为什么担忧呢?”

  冒顿单于走了几步望向帐蓬外的火药作坊和远处的矿洞,说道:

  “如果我们要保存这些矿生产火药的话,就不再有这些战术优势了!”

  稽粥这才“哦”了一声恍然大悟。

  骑兵可以走,帐蓬可以拆,但矿洞和火药作坊却无法带走。

  顶多,匈奴就是带走一些制好的成品“震天雷”。

  但是在此之后呢?

  秦军很快就会占领这些矿洞和作坊。

  以秦军的个性,或许就会在这里建一座城寨长期驻守。

  又或者干脆把矿洞炸塌。

  如果匈奴修复矿洞恢复生产,秦军就再来炸一次。

  除非……

  匈奴守住这里。

  但这么做却正合秦军的心意,秦军正愁找不到匈奴主力。

  所以……

  冒顿摇了摇头,道:

  “这并非长久之计。”

  “我们不能让秦军知道这些。”

  “否则,矿洞将不保。”

  冒顿想的没错,匈奴的确守不住这些矿洞,他们从来都不是擅守的一方。

  但同时冒顿又想错了。

  沈兵这边刚刚发现火药配方被盗,又哪会想不到矿的问题。

  而要找矿其实很简单,必然在阴山一线。

  于是沈兵就派出探子前往阴山以北侦察……

  侦察方式就是让会说匈奴语言的牧民做探子,反正匈奴没有户籍,是牧民会说其语言就无法分辩。

第三百六十八章 偷袭

  阴山,自古以来都被视为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的分界线。

  古人诗句写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这阴山说的就是河套以北的阴山山脉。

  旦凡北方游牧民族强了,就会渡过阴山南下入侵中原。

  若中原强大了,便会将匈奴赶回去甚至过阴山北击匈奴。

  此时沈兵却没想渡过阴山北击匈奴……

  冒顿一直担心的就是这个,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需要如此劳师动众。

  探子探到匈奴矿洞的位置就好办了。

  沈兵派出一支百人队爬上阴山占领制高点……北坡的确更为陡峭

  ,但陡峭也只是大军和补给无法翻越,并不代表步卒上不去。

  何况秦军还有个东西叫索箭,用三弓床弩发射的索箭。

  所以不管面前有多陡峭甚至是悬崖,在索箭和绳索的帮助下秦军都能轻松上山……

  这其中还多亏了阴山南面的树木。

  阴山南面因为雨水较足光照充分,所以多树木。

  北面则因雨水光照皆少,所以只有植被和灌木。

  于是南北两面植物差别较大。

  因为南面有树木,于是索箭就可以被很好的利用:瞄准一颗树,嗖的射出索箭,其上的倒勾便会牵牵的将树木勾住。

  有了绳索要爬上去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实在没有树的悬崖也没关系,三弓床弩也一样能解决。

  只不过用的就是铁弩箭,朝悬崖上“嗖”的射出一枝,铁弩箭就狠狠的插进石头中,再“嗖”的一枝……

  宋朝就用这种战术攻城。

  他们将一排铁弩箭射向敌人的城墙,铁弩箭插在城墙上就形成一阶梯,然后兵士就可以沿着这铁阶梯快速爬上城头。

  再往上若是三弓床弩上不去的地方,也没关系,还有供单人弩箭发射的小索箭。

  绳子上前后让一个擅长攀爬的兵士先上去,然后往将绳梯拉上去固定牢,其它人就可以拾梯而上了。

  这一百人爬上制高点后并没有立刻行动。

首节上一节313/4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