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科就更简单了,道法自然,这是一门自然学科。遵循‘理论推导结果,结果证实理论’这一原则……而这个修道的学科,教出来的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
胡昭一开口,就让丞相陷入思考。
到了他这一步,所谓的政治就是整治人心,人心齐正自然做什么都顺。
胡昭看着是个给皇帝讲学的清闲博士,可也是影响当世人心齐正的重要存在。
自然地,如胡昭这种清白的学术大能不能用官位来衡量。
北府心齐,就在于中高级军吏始终待在军队里,没有搅合政务;也在于中低级军吏外放的县尉、县令长与田信保持正常的公文联系,田信能掌握每一个人的动态,时常劝勉、警戒。
也在于北府是一个上升势头猛烈的势力,虽然要打击的敌人范围很深、很广,但也意味着胜利的果实格外丰美。
到目前为止,北府出身的官吏只在环关中地带出仕……再远的话,就不方便田信监察、交流和培养。
所以到目前为止,北府小到府兵都有一个学习、上升的空间、通道;大到中高级军吏,也有一个劝进、元从之功可以期待。
这个上升期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田信工作压力并不重。
工作压力除了处理政务消耗的时间、体力、心力外,还有心理承受。不断收拾存在人情关系的旧部,是个人都会有心理压力。
别的不说,新币在益州推行,把益州士族的根本利益给卖了,作为长期益州的实际统治者,丞相终究不是心性凉薄的人,自然很不好受。
同样道理,天下民心思定,谁鼓动战争,谁就有这种源自道德的心理压力。
庞林突然逃跑带动豫州郡县的官吏逃亡,原因就在这里,这种压力实在是太大。
能顶住这种压力的只有大将军、大司马、魏延这些乱世沉浮的宿将。
而目前朝中,已经没有愿意来承受这种看似忠义道德,实际违背仁善道德的压力。毕竟是先帝旧臣,道德感、责任感相对强烈很多。
沉默许久,丞相就说:“陈公在关中立大学,今后人心希望应在关学。胡公应知如今天下将定,理当文学兴盛。值此之际,是名师寻觅高徒,高徒亦寻觅名师。良才美玉多往关中,胡公此去正好能一展所长。”
唯立功、立德、立言,可以不朽。
胡昭已经六十五岁,心神宽慰高兴的时候精神奕奕,怎么看都比丞相硬朗、旺盛。
略作思考,胡昭就说:“恐门徒不适。”
顾虑马秉不愿意跟随他去关中,田信不是逼杀马良的元凶,可在马家人看来,马良死因跟北府是沾边的。
无关乎道理,是感情上不愿意接受。
对此丞相不假思索:“马季常儿子岂会如此短见?”
皇帝坏了另一个马家的退路,那胡昭这条路就不能荒废。
哪怕马秉想不通,也要想办法让马秉想通这个问题。
马良是手足兄弟,自己儿子可以吃亏,不能再让马良的儿女吃亏。
胡昭见了这话,当即也就宽心,江都一行这些年,也就收下一个好徒弟,自然要好好照顾。
至于皇帝,两位孔明先生都没有提及。
一个明知在作恶还要作恶的皇帝,违背先帝遗训,已然失去抢救的意义。
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园
关中二月末,种植冬小麦区域的劳力已经空闲,陆续集结到各处工坊或者工地做工。
这种人力动员自然引发魏人担忧,这些劳力武装后就是府兵,容不得小觑、大意。
在这浅草淹没马蹄之际,田信与姜维沿着渭河南岸巡视,随从不过十余骑。
十余骑不是为了护卫,而是为了往来传递信息。
此时春寒未退,可见轮休的大片荒地上有童子放牧羊群,或者数量稀少的鸡群、鸭群。
这些童子也只是在边上自顾自玩耍,只需警惕外人,也要避免禽类走丢。
而荒地外围,里社的男女忙完春耕后就在田垄边插扦杨柳枝条。
连续三年开拓,关中恣意生长三十年的灌木丛、杂乱树林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清理。
居住区域、田野、临近道路,或靠近水源的林木多已经被砍伐,或称为建筑木材,或者称为冬日的燃料。
限制城镇居民饮用热水的唯一物就是燃料,越是发展成熟、规模庞大的平原商业城市,其冬季就越缺乏燃料。
燃料开采、运输不易,是黄河以北很难出现大都市的重要原因。
关中荒废三十年,林木成荫解决了当下城镇、乡社发展最重要的燃料问题,通过丛林狩猎也能获取营养丰富的副食。
在斧头大面积普及的关中,开发林木的过程中也能获取生存必要的资源,当下问题就在于林木与居民生活的平衡。
这三年也就砍掉了五分之一,林木还能复种……在自己田地里划出一片地充作林地算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也有里社集体的林地。
林木资源是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只要百姓还有长久生活、发展的心思,自然会经营家里的小林地。
但这种林地无法提供太多的燃料,更像是一种稳定生长在地里的建材,就等着应急使用;或用来建立新的宅院,或卖了换钱。
秦汉山林开发是需要许可的,砍伐林木是有规划的,就连打柴也有限定。
百姓想要获取廉价、稳定的林木,唯一办法就是在田地里划出部分劣地种植树木。
这种林木无法做稳定燃料;包括乡社、里社组织复种的林地,也无法提供能满足当地居民使用的燃料。
除非有北欧、北德意志那么大范围的黑森林……可关中没有,因此关中这些年滋生的林木也就还能支撑七年到十年。
毕竟是自然滋生的林木,以低矮灌木、新树居多,不是那种巨木参天的老林,所以看着面积大,可有效获取的燃料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健康、温暖的生活,是需要环境为成本的。
整个关中官吏士民都已经享受了充足燃料带来的优渥生活,绝不可能主动放弃生活水准……这不仅仅是享受,更关系着健康、生命。
因此环保、林木巩固水土这种大话题、影响千秋的提倡,根本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