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骑砍 第647节

只能在日常营务、军务的范围内提供方便,任何一缕出格的调兵迹象,都会遭来大将军府的正值。

偌大的江都,陈祗竟然无兵可调……这才是正常的,否则也不会用这种见不得光,欺负对方反应慢、不够果断的诈术。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以人情网络推动、组成的庞大诈术,关姬不上当,还反应激烈。虽未直接动手,但也会逼死一些人,这些人不死,要死更多的人。

除非北府兵北伐时全军覆没,威名赫赫的北府精锐大军被南山山洪冲毁、田信仅以身免,这才是完美的结果。

可这种概率,究竟有多大?

这种渺茫的概率面前,陈祗惶恐之余很是无助,自己不想死。

现在回江都,肯定会被推出来做替死鬼。

不回江都,难道砍了李严,带着李严的头颅投奔魏国?

虽然疯狂,可终究有一点可能性在……可砍的过李严?

陈祗心中衡量得失……可自己真的不想死,起码不想死的这么窝囊、没意义。

大丈夫死则死矣,当死大事尔!

陈祗突然面有厉色,引得李严紧张,拇指稍稍用力就能弹出剑。

李严就听陈祗说:“正方公受奸人蒙蔽自不知晓内情……陈某欲见长公主,即为宣达诏书,更为乘机向长公主进言,欲请……长公主殿下拨乱反正,护持帝室社稷!”

陈祗身后一人突然大喝:“住口!尔欲灭族耶!”

陈祗突然转身背对李严,自己拔剑出鞘指着对方,见虎贲这支主要武装无所适从之际,更是大喝:“正方公!奸贼欲行吕不韦篡国之举!受制于人,仆平日谨慎寡言。如今,奸人重重设计,仆已无退路,进亦死,退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李严也按动绷簧,剑柄弹出尺余,被他抓住乘势拔出,指着虎贲簇拥的几个人:“还真是大案、要案……左右虎贲,擒拿诸人,与本官于大将军当面诉说曲直!”

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

入夜的章乡正举行一场篝聘最近坐镇襄阳……可人家一个南阳人,犯得着去冒险?

李严想通一处处环节,虽信心十足,可就怕那些人狗急跳墙,做出背水一战的蠢事。到时候这些人死不足惜,还会引发更大的朝政混乱。

不过按着良心来讲,李严也觉得这些人的说法有道理……孙氏无德,应选德才兼备的女子坐镇后位。

可谁能想到,孙氏无德,竟然如此无德,如果陈祗说的是真的,那整个北宫除了宦官、宫女能保留下,余下都得换一茬人。

城门前李严没有考虑多久,就见城门校尉习珍出现在城头,火把照映,李严驱马上前刷脸:“速速开门,我有十万火急之事要面见大将军!”

习珍见李严身后是虎贲,一本正经拒绝:“晨鼓三通之后,才可开门!”

“此社稷重事,一切后果李某一肩承担!”

李严仰头呼喝:“若不通行,还请速速通报大将军,由大将军裁决。”

习珍就要答应时,就听李严又说:“此事重大,若有走漏,大将军必会追究!”

习珍稍稍迟疑,询问:“正方公,可能通传卫将军?”

“也可。”

见这件事情不妨碍赵云的知情权,习珍扭头看守门司马:“开门!”

随即又点拨两个亲信分别去通知大将军府、卫将军府。

作为襄阳人中的一员,习珍又不是多么迟钝的人,总能察觉最近的状况有些不对。

本以为是北府兵非法北伐引发的群体患得患失情绪,现在见李严这模样,分明是很有信心,才这么大喊大叫,要搞风搞雨。

随着城门开启,湿冷晨风顺着城门甬道吹刮,李严、陈祗等人齐齐打了一个冷颤,俱是心中发紧。

习珍也从跑马道下城,在门内侧迎接李严,低声:“正方公,究竟何事此般急促?”

“务必守好江都各门,大将军、卫将军自会有公允处断。”

李严也是低声:“今日,将天翻地覆!”

说罢李严就踹马前行,座下马儿已累的气喘吁吁,马腿包裹一层泥浆。

习珍怔怔发愣,目送这一行人向大将军府奔去。

第五百九十二章 讲故事

北宫,刘禅以新的承光殿为寝殿。

刘禅却怎么也睡不着,熬了一夜,虽然很困,可他终究是个精力旺盛的少年,扛得住。

董允、费祎这些人的提议很有道理,不失为良策。

更让他忧虑、不安的是秋粮收缴时引发的民间舆论,因为历史积留问题,也因为工业、技术发展引发的经济变革问题,几种问题交织在一起,使江都朝廷不得不在荆州、湘州施行新的粮税,引发的民间愤慨,自然是朝着他这位新皇帝宣泄。

刘禅不敢打扰身孕明显的孙大虎,独自披着一领羊裘大氅走在宫殿二层的走廊,隔着护栏可以看到清晨,略有青灰色薄雾遮蔽的北宫。

西北角的方向是彰德殿,是先帝的寝宫,如今是一座定时打扫的冷宫。

宫中鸡鸣之际,立于玄武门南的钟鼓楼开始敲响晨鼓,三通晨鼓之后,才会洞开各门,江都的三座官市也会开启。三座官市分别是奢侈品、珍贵食材的北市;手工制品、刀剑、布帛、生活器皿的南市;以及大宗、廉价物资,位于码头处的外市。

自今年时,江都三座官市的商税统一为十税一;各处关津税卡,也统一为十税一;相较于以往表面意义上的十五税一,算是提高了三分之一税率。

而江都也率先实行五税一的粮食税……以前哪有这么重的粮税,基本上你种的粮食都不够你吃,总会被各种方式筹措为军粮;要么被官府强征筹措,要么被豪强以租税、利息的方式收拢、夺走。

所以之前朝廷地方上收取户调实属不得已的办法,从粮食上已经不能最大化收集资源,必须开辟新的收税方式,让懈怠的百姓积极奔波起来。

只要收取户调,缺乏纺织工具的百姓为了交税,只能多种植粮食、其他农产品;拿这些去跟豪,或在官市上兑换布帛,再以布帛交税……户调制度的施行,保证了粮食的筹集。

百姓存粮不够吃,自然不可能有积蓄,毫无抗风险能力。

稍稍有所动乱,就成了无忧无虑,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民、灾民。

可麦城大肆制造织机,新式织机的推广……导致朝廷收了户调来的布帛后,却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取粮食!

就连补血袋一样的地方豪强,也在织机推广中家业衰败,庄园经济惆敝,自己日子尚且紧巴巴,更不可能拿出积蓄的粮食‘义助’官军,获取政治特殊待遇。

首节上一节647/96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