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 第382节

江南造船厂新建成的三万吨级船台上,江南厂的厂长叶在馥和江南厂的新任总工程师平贺让两个人,一左一右跟在常瑞青身边。

叶在馥是历史上民国时期著名的造船专家,曾经就读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拥有海军工程学士学位。1917年底被当时的北洋政府海军部派到江南造船厂担任技术员,两年前就已经升任到了江南厂一把手的位置。虽然这些年,他几乎亲身参与了中国造船工业复兴的全过程,但是最让他感到兴奋的还是《日华合邦条约》签署后的这些日子。由于这份忽悠人的条约和日本国内的GC主义革命,大批服务日本造船工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飘洋过海来了中国。其中就有现在江南厂的总工程师,原日本海军造船少将,舰政本部第四部主任,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教授平贺让。

说起平贺让这个名字,现下和海军有关的中国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因为原来日本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长门”号和“陆奥”号就是由他主持设计的!和这样的造船泰斗比起来,江南厂的厂长叶在馥简直就是个刚刚入门的造船行业的实习生…

正是有平贺让以及一大批日本造船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加盟,才让现在的江南造船厂从一个设施一流,技术末流。最多只能建造万吨级散货轮和千吨级驱逐舰的不入流的造船厂,一跃而成拥有设计建造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能力的,世界第一流的造船企业!

连一向对中国造船工业没有多少兴趣的常瑞青。也专程从南京赶来视察在建中的“中山”号航空母舰了。

“中山”号是由美国伯利恒造船厂设计的27000吨级的大型航空母舰,各项性能指标和另一个时空中著名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类似。

标准排水量27000吨,满载排水量34500吨。舰长265米,飞行甲板厂261米;舰宽28.3米,飞行甲板宽29.2米;平均吃水7米。机库长173米、宽21米、高5.4米。拥有12台重油专烧锅炉,4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高达13.5万轴马力。最高航速30节,燃料载量63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15节。

根据常瑞青提出的设计要求。该级航空母舰的装甲厚度十分可观,水线装甲带厚达63mm101mm,炮塔装甲厚127mm,炮塔底座装甲厚28mm。机库装甲板厚达76mm。主甲板装甲厚38mm,而且还采用了拥有38mm装甲的装甲飞行甲板,极大地提升了该级航母的战场生存能力。

此外,“中山”级航母的防空火力也非常强大,根据目前的设计,拥有12门双联装127mm高平两用炮,还预留了可以安装16座四联装40mm高射炮和50门单管20mm高射炮的炮位。而且还专门委托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和瑞士的厄利孔公司专门设计用于水面舰艇防空的40mm和20mm高射炮。

由于坚固的装甲和强大的防空火力挤占了不少空间,加上未来舰载飞机的个头可能较大。因此这级空载排水量高达27000的航空母舰的舰载机预计数字只有90架上下。

如果放在另一个时空,这一级27000吨的航空母舰的横空出世。恐怕会在世界海军界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在这个时空,中国将在1928年前后拥有三艘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的消息却没有引起国际上面太大的关注,世界上的主要几个海军大国也没有调整他们的航空母舰建造计划。因为眼下的世界海军格局已经由于日本的暂时退出,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英美两国正为了马尼拉港内的十几条日本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在不停争吵。美国人是花了两亿美元买下这些军舰的,当然想将它们保持在美国本土。而英国则认为美国购买日本海军主力舰的行为违反了《上海海军条约》,这些军舰应该立即拆毁!

不过无论他们如何争吵,无论这些日本主力舰会落个什么下场,有一点这两个海军强国上下的意见是一致的。将来的海洋就是英美两国海军的天下!失去全部主力舰的日本,和没有一艘主力舰的中国,在未来是根本不可能参与世界海上霸权的争夺。哪怕中国拥有3艘先进的航空母舰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的这也是事实,3艘“中山”级上的舰载机加一块儿不过是270架,又能有多少战斗力?

这样的观点,常瑞青也从西方国家的报纸上看到了。现在看到刚刚铺设了龙骨的“中山”号航空母舰,常瑞青就想起了西方海军观察家的这个论调,他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身材矮小的平贺让,用英语问道:“平贺先生,您认为苏维埃日本有没有可能复兴日本的海军?”

身为原来的日本海军少将和造船专家,平贺很清楚日本海军和日本造船业的情况,他说:“日本海军的人材还在,造船工业也基本完好,损失六艘战列舰和三艘战列巡洋舰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长江口之战的结果也表明,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在空中和水下力量的打击下,显得过于脆弱,未来海军的主力可能是航空母舰,如果苏维埃日本的海军将发展重点转向航母的话,失去主力舰的打击也未免不能因祸得福。但是考虑到日本GCD给日本经济和工业造成的打击,以及目前苏维埃日本的北上国策,日本海军恐怕是没有复兴之日了……”

“日本GCD的北上国策是假的。他们所执行的社会制度也是有利于军事工业发展的,虽然日本人民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平贺让一怔,思索着说:“如果真是那样。苏维埃日本的海军也未免没有复兴之日。我研究过‘中山’号的设计图纸,认为航空母舰建造的难度远低于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而且‘中山’号对航速、装甲和防空火力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如果在这几个方面适当降低一些标准,航母的建造难度和成本还会大幅降低。但是日本还受到《上海海军条约》的限制,航母的总吨位不能超过81000吨,这也会限制日本海军复兴的脚步。”

常瑞青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条约这种东西对一个苏维埃国家来说是没有任何限制作用的。现在日本GCD的政权已经慢慢巩固下来了。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构建起一道铁幕。届时他们在铁幕后面干点什么事情,国际上面根本就无从知晓。现在就看托洛茨基这个世界革命领袖准备怎么打日本牌了。

关于日本海军的话题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常瑞青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造舰设想。他指着正在建造的“中山”号道:“乃芬先生(叶在馥),平贺先生,我们的海军需要一种可以伴随‘中山’级航空母舰。为其提供防空和反舰火力掩护的军舰……我的设想是。这种军舰的空载排水量应该在两万五千吨上下,航速在30节以上,主炮火力可以击败所有的重巡洋舰,防空火力不亚于‘中山’号航空母舰。”

“委员长是想要一款战列巡洋舰么?”叶在馥反问。

“也可以算战列巡洋舰吧,占用主力舰的配额,我想建造六艘这样的军舰。不过这种战巡的作战对象不是敌方战列舰或战巡,而是敌方重巡洋舰和飞机。”常瑞青顿了一顿,又说:“此外。未来海军还需要一种大型轻巡洋舰。”

“大型轻巡洋舰?这是什么船?”平贺让有些疑惑地望着常瑞青。似乎对这位陆军出生,压根不懂海军的委员长提出的造舰构想感到非常诧异。

“英美两国最近预备在伦敦召开一轮新的海军会议。一方面讨论九艘日本主力舰的处置;一方面讨论限制巡洋舰的总吨位。我设想中的大型轻巡洋舰将会占用重巡洋舰的配额,排水量最多不能超过一万吨,主炮选用150mm级的加农炮,航速应该超过所有的重巡洋舰,同样要求强大的防空火力。平贺先生,这样的船能设计出来么?”

平贺让耸耸肩:“不就是建造排水量相当于战列巡洋舰的重巡洋舰和排水量相当于重巡洋舰的轻巡洋舰,同时大大加强防空火力么?这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他的话说的一点也不大,这个时代军舰的建造和设计受到海军条约的限制,所有的海军工程师都在追求在吨位受限的情况下,设计出火力、航速和生存能力更强的舰艇。而常瑞青现在提出的造舰构想就是牺牲反舰火力以换取防空火力和航速,对平贺让这样的海军造船专家来说,真是没有一点难度的。

一旁的江南厂厂长叶在馥此时却提出了疑问:“委员长,未来海军真的不考虑进行舰队决战了么?靠三艘航母上的270架飞机恐怕很难夺取制海权吧?”

常瑞青摆了摆手,说道:“舰队决战不必考虑了,未来的中国海军确定走空中优势的路子。所以我还需要你们设计一款排水量在两万吨左右,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建造,可搭载70到80架飞机,最高航速达到30节的航空母舰。这一级航母的建造周期要求控制在18个月之内……”

……

就在常瑞青视察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同时,一个由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派出的专家组也已经抵达了日本横滨港。

冷冷清清的横滨港内,来自尼古拉耶夫斯克的明斯克号散货轮缓缓靠上码头,甲板上面原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古比雪夫很认真地看着眼前一片破败的海港。他来日本之前已经研究过相关资料了,那些资料所描绘的横滨都是一个现代化的繁荣港口,是日本最大的港口和日本重要的工业中心,集中了钢铁、炼油、化工、造船等重要的重工业产业。可古比雪夫现在所见到的,却是一个混乱、肮脏、到处都是废墟的破烂海港。如果不是有几艘挂着星条旗的美国运粮船正靠岸卸货,古比雪夫都要以为这里是个被废弃了的港口了。

“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你确定这里就是苏维埃日本最大的港口吗?”古比雪夫身边站着一位和他年纪差不多,但是身材非常高大的斯拉夫男子。此人就是古比雪夫的副手,苏联专家团的副团长卡冈诺维奇。他和古比雪夫都是斯大林一条线上的人物。之前他还担任过副粮食人民委员,在斯大林前往远东的几个月里还代理过粮食人民委员,现在则受了斯大林的牵连被贬为这个小小的专家团副团长来帮助苏维埃日本。这份差事如果再干不好,大概就得去古拉格劳动改造了。

古比雪夫也叹了口气,苦笑道:“这里的确是横滨,日本最大的港口,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同志,看来我们和日本GCD所面临的挑战都是非常非常艰巨的!”

卡冈诺维奇同意他的观点,说道:“是的。所以托洛茨基同志才派我们来日本,我想这个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对苏联和GC国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对了,你说日本方面会同意托洛茨基同志提出的世界革命布局么?”

古比雪夫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他们这次来日本的首要任务还是全面调查日本经济的情况,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日本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计划。当然了,日本未来的工业布局最好还能考虑到世界革命的需要,不过和日本讨论这个问题不是他们两个“经济专家”的任务,一个级别更高的军事代表团,已经在几天前抵达东京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优越性二狂的说

上海霞飞路,常家花园。

视察完江南造船厂、江南重工(引进英国技术的江南造船厂的轮机和锅炉制造工厂)、中华重工上海兵工厂、英商上海耶松船厂、福特公司上海分公司、沙逊汽车公司(由犹太富豪维克多。沙逊投资)、上海西门子电机厂等重要工业企业后。常瑞青就住进了他在上海的官邸,并且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经济工作会议。

“委员长,自民国11年1月开始的一五计划,至今已经是时间将近过半,而计划所规定的各项任务也大多已经过半。特别是产业工人训练计划和教育发展计划进展尤为迅速,预计将大大超过原有计划。当然这方面的成绩主要应该归功于委员长您领导的对日作战取得大捷和《日华合邦条约》的签订,以及日本国内发生革命等原因的推动。根据民政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在中日战争之后成为我国公民的原日本籍公民(包括台湾人)合计超过1500万。其中约有三分之二接受过新制小学以上教育,约有500万人接受过中学以上教育,接受过大学及专科学校教育的也有将近20万之多!另外在这些新国民之中,还有超过30万人的技术工人。由于他们的加入,目前困扰中国经济之最大瓶颈已经大大缓解,而且将来之人才培养进度也将大大加快。因此国家计委建议适当加快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速度……”…

正在发言的是国家计委主任阎锡山,从1923年6月份中日开战到现在。全中国最忙的大概就是阎锡山这位计委主任了!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打多久打多大,但总要做最坏的打算。国家计委就忙着制定战时经济计划。原先的一五计划中的许多项目都要进行修改。这一大堆的工作刚刚忙完,中日战争却已经大获全胜了。

而获胜以后的工作就更多了,不仅要将刚刚开始转入战时的经济再转回平时,还要接茬修订第一个五年计划。呃,不修订也不行啊,中日战后,中国一下子多了三十多万平方公里。还都是经济发达、资源丰富的富裕地区!又多了差不多1500万人口,其中的一部分还是中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有了他们的加入,未来几年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必然会大大加快。相应的投资规模、外汇使用额度、易货贸易额度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加快进行。

而且现在的中国不是完全计划经济的苏俄模式,而是计划经济加市场经济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模式。中日战后,国家的重点投资项目还没有加速,私人投资和外商投资倒开始大干快上了。这两年国际经济也进入了景气周期。那些口袋里揣着大把美元的外商全都敏锐的感觉到。在战胜日本收获了大笔战争红利后,中国经济肯定会迎来一次高速增长!所以从去年9月上旬到现在,不过半年时间,流入中国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就多达五亿美元!在上海联合交易所挂牌的中国公司股票全都获得了巨大的升幅,四大自由市的土地价格也都在半年之内上涨了超过百分之一百!

看着眉飞色舞介绍大好形势的阎锡山,常瑞青忽然微蹙了下眉毛。政务院副总理张君劢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变化,于是便打断了阎锡山的发言,低声问道:“委员长。您觉得有何不妥?”

常瑞青微微一笑说:“谈不上什么不妥,只是现在的股票价格和自由市的土地价格暴涨。会不会造成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泡沫成分过多呢?”

“委员长在担心泡沫经济?”重工业部部长孔祥熙懂一点金融,听了张君劢的话就插话道。“要不我们限制资本流入几大自由市好了。”

听到这话,财政部长宋子文立即就提出反对意见:“不成,不成……四大自由市对外资的吸引力就在于完全自由的经济贸易规则。这几年四大自由市的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在全国的排名都是前列的,对财政的贡献也非常大,所以那里的规则不能轻易改变。”

宋子文的话也有道理,常瑞青想了一下,说:“子文的意见很好,游戏规则是不能随便改变,要不政府的公信力何在?”他顿了一下:“再说大量外资流入造成资产价格上升也并不都是坏事,对了,现在上海是不是有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苗头了?”

中央银行行长张公权接过问题,点点头说:“何止是苗头,根本就是亚洲金融中心了!日本革命发生之后,整个南洋的形势都不稳,南洋甚至是南亚的资本都在往咱们这里流,上海滩上的外商金融机构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开出来!现在上海的地价相比外国金融机构开张的速度来说,实在谈不上什么泡沫。”

“现在还不是泡沫,将来一定会变成泡沫的!”常瑞青笑了笑说。他知道现在四大自由市的地价和上海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的确算不得高,而且之前因为中日战争还暴跌过一轮呢!再考虑到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未来国际经济的高增长……估计这一轮的股票、地产大牛市大概可以持续到1929年,如果历史上的大萧条还会如期而至的话。

常瑞青清楚,泡沫经济的破裂固然会给经济带来重创,但是在泡沫累积的过程中,同样也会让资本泛滥,使得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对于需要大量资本的重工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再说了,自从资本主义诞生之日起,泡沫经济和泡沫破裂的事情就在交替上演,好像还没有听说过哪个资本主义国家能够避免泡沫经济的。

所以现在要考虑的不是避免泡沫经济,而是要最大限度利用泡沫经济。同时将泡沫破裂给经济造成的打击降到最低。

想到这里,常瑞青微微翘起嘴角,说道:“我们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所以才会有大量的资本流入,这是好事情,我们不应该阻挡资本流入,而是要将我们的市场建设好、规范好,同时再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给全世界的投资者……对了,现在是时候考虑制定《证券法》和《银行法》,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了。这几件事情早就提出过了,不过拖拖拉拉好几年都没有办,今年一定要办好。”

“证券法?银行法?金融监管委员会?”张君劢看着常瑞青问:“这个在国际上面都鲜有先例的……”

“那就由我们开这个先例吧!”常瑞青斩钉截铁地道。他知道这个时代世界上的金融监管几乎就是空白!各个资本主义国家都认为那些大公司和大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是绅士。都是值得信任的,不需要太多的外部监管!历史上美国证监会就是在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后的第五年,也就是1934年才开张。所以常瑞青现在提出制定《证券法》和《银行法》,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的建议的确超前的有些过头了。

“那么这两部法律的重心又是什么?金融监管委员会的职责又在哪里呢?”张君劢接着问。现在常瑞青是大权在手的独裁者了。张君劢当然不会为了这些“小事”逆了他的意思。但是身为法律专家的他。还真不知道这两部法律概如何制定。

首节上一节382/71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