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稳着呢,江朝宗的步军全都老老实实在北京城替大帅维持秩序,李进才的第13师也都在南苑大营里面呆着,没有什么异常。”
“那个模范团呢?有人监视他们吗?”
白宝山依然微笑:“模范团现在驻扎在丰台城,也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在丰台城外修了工事,警戒的也颇为严密,恐怕不好攻打。”
张勋哼了一声:“那还叫没有异常?莫非要他们打上门来才算异常吗?来人呢,让常瑞元前来说话!”
第四十五章 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大哥,如今的局势是明摆着,这个出头鸟咱常家可不能做!”
常瑞元穿着北洋军的呢子军服,肩膀上扛了个上尉的军衔,跟在常瑞青后面,在丰台县城高大结实的城墙上面亦步亦趋的走着。脑袋耷拉着,脸上的五官皱成了一个愁字,一点看不出升官带来的喜悦。
常瑞青却是一身洗得发白的士兵军服,腿上还裹了绑腿,一副艰苦朴素的模样儿,背着手昂着脑袋正看着城外刚刚修筑好的一块阵地,目光里面透出来的都是自信的光芒。
城外的阵地是在白崇禧和卢逸轩两人的监督指挥下修建的,有两条弯弯曲曲的,用交通壕相连接的堑壕,十数个位置成土丘或是坟头的射击点,还有在堑壕内壁上开挖的防炮坑道,在阵地前面则是由拒马、鹿砦、铁丝网构成的障碍物。这样的防御地带一共有四个,分别守护着丰台县城的四座城门,而在丰台县城的城墙上面,还设置了几十个用沙包垒砌成的机枪火力点,可以居高临下以火力控制城外的大片区域。而丰台县城外面的射界也都清理出来了,原先修建在四座城门外面的一些个临街商铺,也在给予了一定的补偿之后全部拆除了。小小的丰台县城,现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至少用中国内战的标准来看是这么回事。
常瑞青举起右手轻轻挥了一下,在这段城墙上面站岗的十几个士兵在向他行了军礼以后一起退下了城头。常瑞青这才转过身来,看着身后这个,瞧着似乎成熟了一些的弟弟。那张俊秀的脸庞上面,现在都好像快要起了皱纹了,也不知道是真心在担心爹妈,还是装给哥哥看的。
常瑞元上前一步,语气诚恳地道:“大哥,大帅对咱常家不薄!咱家能有现在这份家业,都是托了大帅的福!这回大帅也没想为难大哥,非但如此,大帅还打算等北京的局势安定下来,再对大哥提拔重用一番……一个混成旅旅长外加重庆镇守使的差事到时候就归了大哥您了!”
常瑞青目光一闪,总算多了一丝温情:“二弟,这些年我不在家,家里面的富贵都是靠了你在张勋那里当小听差才挣到的……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我是知道的,现在你哥哥我也是团长了,你不如就过来帮哥哥,别再留住张勋身边了。”
常瑞元眼圈微微一红,还是叹了口气:“大哥,我留在哪里都无所谓,我知道张大帅早就不信任我了,现在的关键是你!你打算怎么办?”说着他指了下城外的工事:“你难道就想凭着这个小小的丰台县城同张大帅的18营精兵硬撼,真不顾爹娘的安危了么?”
常瑞青淡淡一笑,转回了头,又看着城外的工事:“张勋不会动爹娘的……他如果能打下这座丰台县城,就没有必要干这种下三滥的事情,如果打不下来,呵呵,张文生还会听他的话?二弟,你可别忘了,哥哥我可是徐又铮跟前的红人,到时候还是段祺瑞得以重返北京的第一功臣!他张文生巴结都来不及,怎么敢动我的爹娘?”
常瑞元咬了咬牙,再看哥哥的眼神已经多了几分敬畏,这个哥哥比他想象中可狠多了!爹妈让人扣了还能如此淡定将利害关系分析的清清楚楚,这是枭雄啊!他凑到了哥哥耳边,压低了声音:“大哥,难道你就打算据着这个丰台城同张大帅唱反调了吗?你就真的一点都不看好张大帅的复辟?万一他的复辟可以闹上一年半载,哪怕就和袁大头那样闹上仨月,你这丰台城恐怕都……”
听到弟弟好像是真心在为自己打算,常瑞青脸上的表情又柔和了不少,他微微摇了摇头,笑道:“瑞元,不是你哥哥我瞧不起你们辫子兵,你们家大帅的复辟顶多也就十天半个月!咱这丰台城高墙固,这点时间怎么样都能守住的,你就放心大胆更哥哥呆在这里,等段芝权打回来,哥哥我就是个混成旅旅长了,要不了多久,一个镇守使的差事总是能谋到的。瑞元,哥哥有了镇守使,还会少了你的么?”
“可是爹妈那里……”常瑞元人家可不是穿越的,那是他亲爹亲妈啊!感情自然不一样,一想到爹妈已经落在张勋的虎口里面,他的眉毛就皱得紧紧的,下意识就想摇头,常瑞青却又急又快的接了下去:“张勋那里我自有办法交代,他现在闹复辟是忠于故主,我现在据城坚守也是忠于故主,我的故主是段祺瑞、徐树铮,莫说是一个镇守使,就是一个督军也不能让我背叛芝老和铮公!至于复辟大清朝的事情,不是我这个层次的人可以过问的……只要芝老、铮公命令我当清朝的官儿我就是清朝的官儿!如果芝老、铮公要我反清,那就请张大帅派兵来丰台一战吧!”
说着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封刚刚写好的信,递给了自己的弟弟:“这里有我一封亲笔信,还有徐铮公给我的手令,你都带给张勋。他既然以北洋领袖自居,想必是不会做太过火的事情。等交代完了以后,你就跟张勋请辞,到帮我做事吧,你我兄弟同心,还怕成就不了一番事业吗?”
对于自己这个便宜弟弟,常瑞青其实不怎么看得上,觉得他不怎么像军人,倒更像是江湖中人,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时代的军阀谁不是讲义气、够朋友,一身江湖习气的?就连那位革命先行者,不也是洪门兄弟吗?在这个时代,江湖和军界、政界的界限可是非常模糊的,而常瑞青给弟弟安排的发展方向恰恰就是江湖。
常瑞元的眉毛一松,换了个沉思的表情,低声自语道:“既然有徐树铮的手令,那你据守着丰台城也能说得过去,上面的事情自然该由大帅和芝老去商量,不过你守着丰台城就行了,可千万别再闹出什么事情来,段芝老门生故吏遍天下,能像你这么报答的,恐怕也没有几个吧?”
“那是,我区区一团人,怎么能和张勋的七、八千大军抗衡?再说了,段芝老、徐铮公也不过是让我守着丰台县城,没准这就是个谈判的筹码,大家都是北洋一系,有什么不能谈的呢?”常瑞青笑吟吟的回答,心里面却是大松口气。如果说他眼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那就是张勋进了北京城不马上复辟,而是先想办法和自己的这一团兵为难。现在有这样一番表白,又有自己的便宜爹妈在徐州当人质,张勋想必是可以放心大胆搞复辟了,那样历史的车轮也才好滚滚向前把张大帅的辫子军给碾成粉末不是?
常瑞元不知道他大哥心里面在打什么主意,听了这番表白自然也就放下心来,接过哥哥手中的信封,笑了笑道:“那好,我这就去见大帅,把书信交给他,顺便再向大帅请辞。大哥你就放心吧,其实大帅也是极重义气的,大哥现在是为段芝老两肋插刀,大帅定然也会十分看重,只要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大帅也不会为难大哥的。”
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常瑞青在心里面暗笑,这就是民国的军阀混战,真的是混多于战呢!
第四十六章 复辟和赤旗一
紫禁城,养心殿内。
光绪皇帝的小老婆,长得胖乎乎的瑾太妃,就是那位著名的珍妃的亲姐姐,还有同治皇帝遗留下的小老婆瑜太妃今儿居然一起聚集到了小皇帝溥仪的寝宫养心殿里面,一块儿召见了内务府总管大臣世续,还有小皇帝的老师陈宝琛老爷子。君臣几人奏对了好几个小时,也不见两位逊清的重臣告辞退出。只看见几个深受两位太妃信任的太监守在大殿外头,什么人也不让进去,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外面是寒风凛冽的冬日,养心殿里面却是温暖如春,世续和陈宝琛两个老爷子都赐了坐,和两位太妃面对面坐着,都皱着眉毛不吱声儿。小皇帝坐在两个太妃中间儿,有点昏昏欲睡的样子。他没有穿上朝的龙袍,而是穿着便服,不过也是明黄色儿的,这个颜色在大清那会儿是皇帝老子专用的,眼下却是人人都可以穿的。
两位太妃却是一脸为难的模样儿,只是不住的叹气,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瑾太妃才慢慢开腔:“这个张少轩倒是个难得的忠臣,是一心向着朝廷的,共和的这几年,他陆陆续续也向宫里面孝敬了五十多万两银子……全天下是头一份呐!”
额,瑾太妃对忠臣的标准到是挺简单明了的,肯大把大把往宫里面送银子的,肯定是忠臣,银子送得越多,忠心自然也就越多了!
“可这天下间还有几个忠臣啊?这些年往宫里面送银子的,可真是凤毛麟角!”瑜太妃的观点好像也差不多,只是更加悲观一点儿。她是同治皇帝的妃子,19岁就没了老公开始守寡,而且又不得西太后的欢心,在庚子国变的时候儿干脆被抛弃在紫禁城里面……大概是因为人老珠黄,所以才保全了名节,不过世态炎凉早就已经看透了。所以对张勋通过世续、陈宝琛提出的复辟建议并不怎么看好。
“姐姐。”瑾太妃叹了口气,苦笑道:“可是复兴祖宗江山的机会就在眼前,咱们……总不能对大清的忠臣们说,咱大清就这么算了,爱新觉罗家不要这天下了吧?这样咱俩百年之后见了老太后和先帝爷该怎么交代啊?”说着她就把目光投向了对面的两个老头子:“世续,陈师傅,你们说说看,这事儿该怎么办啊?还有,北府那边儿是什么意思?怎么也不进宫来商议啊?这皇上可是他亲儿子!”
北府指溥仪他老爹,前摄政王载沣的王府。不过这位摄政王现在是百事不问,对于任何复辟活动都坚决不参加!看起来对大清朝是彻底死心了,倒是很有一个“亡国之君”的觉悟!如果他儿子溥仪有他这点儿智慧,那票满清遗老遗少估计得少受不少的活罪。那位宣统皇上到了49之后,没准还能混个政协副主席什么的干干……
“回太妃的话,奴才刚刚从淳王府(载沣是淳亲王)上过来,淳王他……照例不见奴才的面儿。”说这话的时候,世续的老脸儿都快要皱成一团了。心里面则一个劲儿埋怨载沣……你要是不赞成复辟,倒是说话啊!眼下隆裕皇太后已经不在了,你是皇上他爹,自然就是宗室领袖,你说句话儿,两位太妃也就没有话讲了,张勋那边也好交代!
可是现在,你淳亲王装聋作哑不吱声儿,满城的遗老遗少里面儿大多数都是赞成复辟的,张勋又带来八千辫子兵要来做复辟大清朝的忠臣。他世续要是反对,只怕这位张大帅翻了脸儿直接就给拉到菜市口给宰了!
但是反过来拥护复辟的风险也不小,张勋的辫子兵不过是八千,又不是八万,八十万!这全天下没有留辫子的军队少说也有几十万!就是北京城周围也有好几万,到时候张勋打了败仗顶多拍拍屁股跑到天津租界里面,可是“朝廷”怎么办?皇上怎么办?能跑到哪里去?要是也跑去租界,这一年四百万两的银子,他们中华民国还会给吗?
“帝师”陈宝琛老爷子的眼珠子缓缓转动,显然是在反复权衡,沉默了片刻之后,还是咬了咬牙:“皇上,两位太妃娘娘,老臣觉得,如今共和已经办了好几年了,可办得如何呢?恐怕天下人是有目共睹的……民不聊生啊!很明显,这个共和是不符合咱的国情,皇上复位没准还真能得到天下黎民的赞成,还是值得一试的。”说到这里,老爷子停顿了下,压低了声音:“万一真的不成,咱就把责任推到张勋身上,这个复辟也不是咱的主意啊?咱就是有这想法,也没有实现的力量……老臣以为,这天下间总是讲理的人多,而且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不也是大清的旧臣,总不会逼迫故主太过吧?……要不,咱还是先把张少轩招进宫里面,听听他的意见?”
瑾太妃心里面本来就是倾向复辟的,瑜太妃虽然谨慎一些,不过也乐意看到大清复辟,被陈宝琛一番话说得全都动了心。两个女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就同时点了点头,瑾太妃道:“张勋也是一片忠心,咱如果见都不见上一面,只怕寒了天下人的心,我看不如就下旨召见吧。世续,就由你去传召,记着从宫里面儿选几件玩赏的物件带了去,算是对皇上的赏赐。”说着,她又轻轻叹了口气,用细不可闻的声音喃喃道:“要是先帝爷还在,那该……”
……
北京成。
宣武门外,江西会馆,四合楼。
舞台周边长达六米的戏台子上,正是锣鼓喧天,戏台周围三面环绕的观众席上更是人头攒动,还都是如今北京城里面的排得上号的大人物。其中戏台正面,中间第一排最中间的那个位置上端坐着的,正是带着八千辫子兵浩浩荡荡来到北京城下的定武军大帅,安徽督军张勋张少轩!
而台上唱戏的,也都是了不得的名角,现在正在台上咿咿呀呀的那个老生就是眼下北京城京剧界的老前辈,前清内廷供奉,升平署教习,被西太后赏了四平顶戴的孙菊仙,孙老爷子。
这位老爷子和张勋张大帅的私交不错,历史上他听说张勋死讯的时候儿,甚至哭倒在地,说:“黄钟大吕,恐自绝响!”可见张勋非但与其关系不错,而且也是一个真正懂戏的戏迷,算是梨园界的知音了。
现在孙老爷子在台上唱得是《逍遥津》,又名《白逼宫》,讲得是后汉三国的故事,汉献帝与伏后计议,派内侍穆顺给国仗伏完送去血诏,嘱约孙权、刘备为外应以锄曹。曹操从穆顺的发髻中搜出密书,带剑入宫,命华歆把伏后乱棒打死,还鸩杀了伏后的两个儿子,杀了伏完及穆顺的全家。额,基本上就是奸臣得逞,忠臣灭门……这位张大帅可是马上就要当那个复辟大清朝的忠臣了,居然鬼使神差般的点了《逍遥津》这出戏,怎么看都有些不吉利!
不过张勋本人倒没有觉着什么不对,正端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和着孙菊仙的唱词哼哼着,还不时带头叫好。似乎这回来北京不是为了复辟大清朝,就是来听戏的!
看到他这副样子,戏园子里面那些京城的头面人物们心里面那块悬着的石头,也都稍稍放了些下来,看来复辟的事情,多半是个传言,这个张勋还不至于如此莽撞吧?
而就在此时,一声公鸭嗓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了来:“皇上、瑾太妃、瑜太妃娘娘有旨,宣前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张勋入宫……”
第四十七章 复辟和赤旗二
听到皇上、太妃的宣召,满戏园子的观众都没心思看台上的孙菊仙唱戏了,都把目光投向了张勋。当然,还有一些老掉牙的满清遗老遗少还一本正经跪了下去,好像大清朝还在似的!
张勋却是笑呵呵的,一脸的风轻云淡,站起身冲身边的几个北洋一系的大佬拱拱手,笑道:“故主有召,勋去去就来,老哥几个可别走了,咱今晚可要不醉不归的。”
和张勋坐在一桌的京津临时警备总司令王士珍转了下眼珠:“少轩不忘故主,实乃我等之楷模。”
张勋一笑,摆了摆手,国务总理李经曦在旁边也附和道:“往后少轩干脆就常住北京城得了,宫里面也可以常来常往,就是想天天见都成。”
“俺老张倒是这么想来着,可是徐州那里也一大摊子事儿,走不开啊。”张勋大笑,又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下周围的那些人,包括步军统领江朝宗、陆军12师师长陈光远、陆军13师师长李进才、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湖在内,都是满脸堆笑,点头称是……看起来都好像是在怀念故主的样子。
张勋在几个小听差的搀扶下站起身,走到那个传诏的太监面前,恭恭敬敬行了跪拜礼,口称:“接旨。”然后又扭头对众人道:“俺去去就来,各位稍候片刻。”说完就笑呵呵朝江西会馆专门为他准备的休息室走去进宫见小皇帝溥仪照例是要换上清朝的官服,张勋这是去换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