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产品运输由各自的物流公司进行,其中西部特区承担三成运量,好莱坞财团承担三成,剩下四成运输任务由罗斯柴尔德家族完成。所需运输费用,必须必同类运输企业降低10%,作为对盟友的优惠政策。
西部特区有义务在未来的十年内,将产品出货量以10%的速度递增,另外两方必须无条件接收这些产品,并在本方负责的范围内进行售卖。对于产品销售价格的大幅变动,需要三方协商之后共同决定,不能单方面大幅度变更。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好莱坞财团自我能够决定的产品销售价格变更权力只有5%。
这份三方盟约是全世界第一个跨洲际的商业联盟,它宣示着未来三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尽管西大陆诸国在科技和经济上隐隐对西部特区展开了封锁,却并没有影响其国力提升。
无法购买西大陆各国的先进产品,虽然是个遗憾,但西部特区却能轻松对外售卖,只不过借助好莱坞财团的掩护转手一下,就打着白鹰国制造的幌子在西大陆出售了。
第九百四十三章 反攻的北伐军
没有先进科技可以自己研究,如今西部特区拥有自身培养的本土科学家和大量条顿国科学家,根本不惧任何技术壁垒。至于西大陆诸国,却会因为失去了华兰国这个越来越大的市场,让经济振兴速度减缓,同时又遭到西部特区的工业品倾销,未来的商业前途堪忧。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不过他们是没有国籍的,没有对任何国家的忠诚度可言。如果非要相互比较一下,和善对待犹太人,并对他们一视同仁的西部特区恐怕更让他们有好感。
在这样的形势下,西大陆各国的经济是否恢复,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并无多大关系,各国的弱势反倒让他们更容易控制其经济,这是两边都有利的选择。至于这份盟约中,对华兰国的实体与金融市场并未做任何规定,实际上是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并不看好如今还不算强大的华兰国市场。虽然华兰国拥有着全世界四分之一强的人口,但个人的经济实力还有待加强。比起西大陆两亿人口,华兰国六亿多人口的购买力只相当于其六分之一左右。
赵守宏就是借着这样的弱势,让罗斯柴尔德家族不屑于瓜分华兰国市场,最终保证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纯洁性,也为他将来掌控全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赵守宏及时转变策略,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先锋位置,让西部特区的经济走在前面,得以拥抱更大规模的市场。有了足够大的销售渠道,西部特区麾下的各个工业区开始埋头扩大生产,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当然其中的增产重点,还是重工业体系。
有条顿国储备的雄厚人才基础,哪怕只是近几年内借用一下,也足以扶植起西部特区自身强大的重工业体系了。等到这些人因为国内环境好转,返回到条顿国的时候,西部特区自身的人才也就能够独立运作了。
赵守宏借用着一连串的阳谋,终于采取借鸡下蛋的方式,完成了原始的工业规模与科技积累。等到华兰本土的各方面人才成长起来之后,一个强大华兰国的崛起将再无障碍。
西部特区埋头发展经济,向着世界第一流强国的目标急速冲刺,而在华兰国的东部地区,依然是烽火连天的局面。世界上从未有一个国家出现这样的境况,整个国家被一分为二,西部特区和西南军阀的地盘上平静无波,没有任何战争发生,他们只是埋头发展经济。尤其是西部特区的经济,已经足以和许多西大陆中等强国比肩。
但在这个国家的东部,却是群雄割据的混战局面,各地的经济建设已经完全停滞,军阀们互相攻伐,哪怕是同处于一个势力之下的小军阀们,也会互相攻击,这就是地方军政不分、中央政府弱化的坏处。手中掌握着军权和财权,没人不想让自己更加强大一些,就算是不愿意打仗的军阀,也同样在拼命扩张。因为一旦自身停止扩张,别人的势力就会超过自己,到时候被攻伐的就是自己了。
在这样的互相提防,互相猜忌的状况下,为了生存他们只有战斗。战火不断的爆发,其结果就是民不聊生。百姓的生活朝不保夕,甚至不知道明天自己的家乡会否成为战场,自己的性命还能不能留到明天。
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促使着更多的人向西部特区迁移。各个军阀治下的人口越来越少,没有了人口就没有税收,也没有了参军的壮丁,就无法扩大自己的势力。为了壮大自身,他们只能进攻邻近的军阀,结果战争让百姓继续逃亡,造成了恶性循环。
直系军阀发展到现在,也已经变成了一个充满小军阀的体系,内部的攻伐从未停止过,这也让曹锟非常头疼。内部的战争让他无法偏袒一方,否则众多手下都会离心,可是战争不休他发展经济的计划就无从谈起。尽管直奉战争已经过去了一年,直系领地内的经济发展却无多大起色,而现在他还有更加烦心的事情。
1923年4月中旬,准备充足的革命军开始了反攻。这一次有共社党精英的加入,以及红联政府给予的大量武器弹药支持,孙文海手中兵强马壮。另外红联军名将布柳赫尔也化名加仑,来到了孙文海身边作为他的军事顾问。
这一次革命军可谓势在必得,六万大军分为两路会攻粤州城。革命军的主力就是当初的北伐军,这都是原本国大党掌握的精锐力量,战斗力是有保障的。如今有红联政府的大量军事援助,战斗力更是大幅提升。反观陈炯明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势力根本没有多少增长,如今他能够掌握的嫡系部队,只有一万多人而已。
面对优势兵力的北伐军,陈炯明只能收缩兵力,保卫粤州城的安全。陈炯明的粤军放弃抵抗,革命军则节节进攻,他们从韶关出发,一路沿着北江向南,仅仅十天工夫就克复了清远城,叩开了粤州城的北大门。
面对着大军压境的形式,陈炯明慌了手脚,他在司令部里暴怒的喊道:“这个孙文海真想赶尽杀绝啊,我们只是政见不合,他何必要置我于死地。”可惜陈炯明的记性不好,他似乎忘记了,当初想要置对方于死地的正是他。如今孙文海带兵反攻回来,也是只能算是礼尚往来而已。
实际上几个月前的那次兵变另有隐情,并非是陈炯明想要当军阀,所做出的自私行为。尽管这个人野心很大,对权力的渴求十分强烈,却也算是个较为坚定的革命者。
作为一直坚持在粤东的领导者,陈炯明本来就是如今国大党内与孙文海齐名的实权人物,只不过这两个人在政见上的分歧很大。陈炯明主张现在粤东搞好民主宪政,效仿白鹰国建立起与之相仿的联邦政府,再逐步走向全国和平统一。这个主张在历史上有许多人提出过,被称为联省自治。
第九百四十四章 进攻粤州城
孙文海却不同意陈炯明的主张,他认为应该加强中央集权,要以武力北伐统一全国。只有这样国家才有足够的凝聚力,也能打击许多暗藏的野心家,让国家统一之后,少去许多麻烦。
因为这样的政见分歧,两人多次发生过争吵,他们的不和在党内也成了公开的秘密。双方彻底决裂因为一个意外,在兵变之前的一个星期,陈炯明的亲信,负责北伐军后勤筹备的粤军总参谋长邓铿从外地返回粤州城的时候,在广九车站突然遇刺,两天后邓铿不治身亡。
这个突发事件,造成了两人的彻底决裂。孙文海认为刺杀是陈炯明所谓,他是想要破坏北伐的后勤供应,陈炯明却指责孙文海杀害其亲信,清缴其羽翼图谋不轨。双方因此爆发了激烈争吵,而刺杀的主使也变成了无头公案,但两人的关系已经无法弥合。
孙文海直截了当的向陈炯明摊牌,他只有两个选择,其一是率军参加北伐,其二是为北伐军筹措五百万大洋作为军费。这样的条件让陈炯明忍无可忍,他当即拒绝了对方的要求,结果其官职遭到孙文海的罢免。
孙文海的鲁莽做法,让陈炯明的部下怀恨在心,其亲信叶举终于开始了行动。趁着北伐军倾巢而出,粤州城内空虚的机会,他亲帅两个主力团乘夜进入粤州城,并包围了总统府和粤秀楼,这才发生了之前的那一幕。
如今孙文海被赶出了粤州城,陈炯明重新上位,尚不足三个月,对方就反攻了回来。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陈炯明也不好批评鲁莽动手的叶举,他只是皱着眉头,考虑着该如何击败革命军。
“督军,我看咱们不如暂避其峰,先将主力退到惠州去,这样能够保存实力。”叶举提议道。
“保存实力?保存个屁,粤州城丢了,你以为革命军不会继续进攻吗?”陈炯明听得就上火,叶举虽然不失为一员猛将,但谋划并非其所长。
“我认为应该在粤州城给革命军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无力继续进攻,这样才能安稳的退守惠州。”比较擅长谋划的李易标说道。
“不错,只有这样,才能阻止革命军的进攻。”林虎听得眼前一亮,当即点头同意。
“我们的人太少了,应该如何抵挡革命军?”叶举看了看几人问道。
陈炯明此时已经渐渐平复了心情,听到叶举如此说,他笑道:“比起对粤州城的熟悉,谁能比得上我们?明着打不行我们就巷战,就算把粤州城打烂了也没关系,反正不能完完整整的给孙文海拿去。”
陈炯明的决绝,让其他将领倒吸了一口凉气,想不到这次战斗将会如此惨烈。不管是否惨烈,这已经是粤军唯一的机会,如果不能在粤州城让革命军伤筋动骨,他们也就失去了继续存活的可能。
有了陈炯明的决断,众多粤军将领分头准备,他们没有在城外挖掘战壕和工事,而是在粤州城内堆砌起大量杂物,将所有道路隔断,让城内地形复杂无比。这样的情况下,有利于守军的作战。
当率军抵达粤州城外的蒋瑞元,看到这一幕时有些傻眼,他本来以为要和粤军在城外堂堂正正的打上一次,为此他将革命军不多的大炮全都拉了过来。可是蒋瑞元的满腔热血此时化作了寒冰,粤军藏身于广大的粤州城内,大炮根本无法使用,想要进攻就只能凭借士兵们的血肉之躯。
“命令先头部队准备发动进攻。”蒋瑞元发出了命令。
“不可。”出声阻止的人是政治主任周伍豪,他是一名共社党员,曾经在高卢国留学是当地党小组的领袖。回国之后,他渐渐展露出军事方面的才华,因此被党中央派到军队中,作为共社党的代表。
对于粤州城现在的形势,他也感到非常头疼,但这并不能让他认同蒋瑞元用人命换胜利的做法。看着眉头紧皱的蒋瑞元,周伍豪沉声道:“革命军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能随便浪费。这么大的城市,散布着上万名叛军,一旦将战士们投入这样的巷战,我们的伤亡将会非常惨重。”
周伍豪的想法,也是不少将领的心声,他们纷纷点头应和。蒋瑞元冷哼一声道:“兵贵神速,我们决不能在粤州城下拖延,让对方有了准备的时间。军人的血本来就应该流在战场上,不能因为怕伤亡而退缩,命令立刻进攻。”
蒋瑞元的话说得很不客气,似乎只有坚决的发动进攻,才符合革命军人的气质,实际上蒋瑞元此举却有着打压共社党的政治目的。在共社党加入到北伐军中以后,因为乌托邦主义理想的鼓动性,很容易被下层士兵和民众们所接受。
蒋瑞元有着很大的个人野心,尽管他隐藏的很好,却不会眼看着共社党蚕食国大党的地盘,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自己未来的根基。因为这样的情况,蒋瑞元一有机会就故意显示自己的权威,借以打压共社党的威信。
孙文海联红联共只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他对共社党也相当抵触,否则也不会在对方第一次提出合作的时候,只允许其加入国大党方可党内合作了。如果不是因为陈炯明叛变,让革命军几乎丧失了根据地,他的态度也不会转变如此之快了。因为心有芥蒂,孙文海才对蒋瑞元的做法睁一眼闭一眼,也让对方越来越跋扈。
蒋瑞元毕竟是此次进攻的总指挥,他的说法如此坚决,其他人也不好继续反驳,周伍豪只好闭口不语,但脸色却极不好看。
接到命令之后,革命军第一军两万多人,首先以连为单位分散进入了粤州城中。在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士兵们是能平端上了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随时准备射击了。
街道上到处是碎石堆,一眼望去根本看不了多远,在那层层叠叠院子后面,有着无数粤军士兵正在虎视眈眈。
第九百四十五章 残酷巷战
在复杂的地形中,大部队根本无法前进,反而会因为目标过大容易遭到攻击。进入城区的革命军只好再次分兵,每个连都已班为单位,沿着街道向市区内前进。
如果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西特军,一定会告诉他们各班之间要有火力掩护,同时要派人占据制高点,一点点的清理房子,绝对不能冒进。同时迫击炮和机枪火力必须占领制高点,交替掩护前进。
可惜革命军不是西特军,他们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军事素养,这些人所能凭借的就是一腔血勇。两个班的革命军沿着街道两边快速前进,他们没有清理街道两边的房屋,而是直接冲向了城市中心。他们的轻率很快遭到了损失,躲藏于两侧屋顶上的敌人突然冒头,对着这些人就是一顿乱枪。
因为敌人是来自两边屋顶的交叉火力,暴露于街市上的革命军无法利用街墙防御,结果全部被击毙当场。当援军闻声赶来的时候,只留下了满地的尸体,以及汇聚成流的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