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说要售卖武器,那就再好不过。
墨家的守城兵器,别人不知,参加过商丘之战的昭之埃也太明白其威力的。
籍车、转射机,还有那些火药雷,都是守城利器。
随后,适又说道:“鲁关方城一带,乃是楚之精华。此地不失,楚地不乱,楚民不凄,这也是需要防御的。”
“盘算一下,这些武器要有先后。我若为魏侯,必纠集魏韩郑联军,先破鲁关方城。若不能入王子定,再转而围大梁一线。”
“魏韩兵力,不能两线作战,事有轻重缓急。”
昭之埃也懂军略,这种事原本是该贵族掌握的知识技巧,适这人知晓的却多,只是并非第一次知道,也不必震惊,只道:“正是这样的。王上亦是如此考虑!”
赞叹之余,心中也暗暗担忧。
墨家这些人的作为,很明显可以对得起“人物贵贱,尚贤而任”的说辞,这些人便是做令尹,只怕也未必不如当年唯一的外姓令尹彭仲爽。
若真的按照墨家的道理变革,楚国贵族必要哀嚎遍野,因为这些人真的有能力,而不只是嘴上说说。
只此魏韩入王子定的军略分析,便足以证明这一点。
肯定要先打方城鲁关,若攻不下来才会转而去围困东线突出部的大梁中牟等城。
楚国内部如今对于鲁关防线的防御还有不同的看法。
有认为已经纠集重兵,与魏平原决战,因为楚人守城能力不强。
楚王则将希望寄托在昭之埃的这次出使上,若能得到墨家守城器械的援助,就打防守反击,鲁阳公引楚军精锐等到魏韩围城疲惫的时候再发动反击。
这两者意义大为不同,楚王知晓楚军的实力,也因为商丘一战被墨家穿阵留下了诸多阴影。
三军决战,成功了固然好,可一旦失败,精华的南阳地区就算是彻底易手,楚王就要学学先祖逃到云梦泽去了。
昭之埃见适分析的明确,赶忙又夸赞几句,适道:“我们巨子曾言,守城以弓弩为上。”
墨家弩颇有名声,墨翟也是制弩大师,昭之埃心动,心说难道墨家要售卖楚人弩?
不想适却道:“然而,弓弩不仅可以守城,还能攻城,这是墨家所不能允许的。也不希望将来楚师拿着墨家的弓弩去兴不义之战……”
昭之埃默然,之前的兴奋全部浇熄之后,适又道:“然而墨家还有一物,犹如弓弩,却只能用来守城,难以用来攻城野战……”
昭之埃不知道这是什么,但知道墨家并不说谎,又相信墨家的技术,连声说好。
适要给楚人的,自然是原始的火器。
只是原始的程度,要比墨家众人在大泽中见到的那支管状的重火门枪还要原始。
他想卖给楚人的,就是一些粗制滥造的原始火器。
一根不需要太精细的粗铁管,后面绑上个棍子做把手,前面能塞下火药和铅丸射出去三五十步的那种……最原始、最为简易、也注定被淘汰的类似于“胡斯手炮”这种火器。
制作简便。
就算用来进攻也不会对沛县这边走长管火绳枪的未来产生威胁。
凑合着用似乎比没有要强。
听听动静或者靠着火光可以壮胆……
守城可以缓慢装填。
等等这些,都可以大赚一笔。
适说的天花烂坠,将这种武器的优点大肆放大,丝毫不提其中的各种缺点。
而只是这些优点,已经足够让昭之埃心动。
楚国有弓手,但是弓手都是精锐,不是那么容易训练的。
弩的制作周期太长,成本太高,墨家也根本不卖,楚国一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的弩来守城,更别说制作复杂的箭。
很多守城的城中农兵,他们这辈子可能都没摸过弓,可是守城没有远程武器又不好守,真正精锐的弓手还要调离准备等到魏韩疲惫后决战。
适也是希望九州民众早点接触到火药武器,尤其是战国时代全民皆兵的情况下,让火药武器早点扎根,也算是为将来准备。
除了这些原始的手炮累武器之外,适表示墨家还可以提供一些特制的、不能用来进攻投掷,只能用来守城的火药雷。
这是大手笔,此时尚无大宗的武器买卖,各国都是自产自用,而且以铜为主。
弓之类的武器,更因为制作周期太长的缘故,根本不可能大规模交易。
最多各国也就是买卖一些胶、羽毛、柘木之类的原材料。
墨家直接出卖守城武器,这还是头一遭,而且适表示数量也不是问题,可以尽快提供一批,运送到鲁关方向。
甚至于教授农兵施放的墨者,也可以跟随前往,但是不会参与守城,并且在围城之时就会离开,以彰显墨家这一次的绝对中立。
昭之埃心中大喜,觉得墨家的兵器一旦到手,鲁关方城一带的防御就算是安稳了,自己也算是达成了使命。
之前已经明确,这就是一场交易,那么价格问题也是必须要讨价还价的。
适不等昭之埃先说,便道:“世间皆知我墨家不以珠玉为宝,所以珠玉墨家适不收的。而且珠玉价格难定,又不能够吃喝,那些工匠也不能认同。”
“以铜交易,楚国面临此祸,又大量需求。毕竟战争持久,除了这些守城的兵器,恐怕也需要戈矛之类……”
“况且,既有此战,楚王也必重赏封君,这些钱财皆源于赋税,而赋税又源于楚之民众,墨家收取这些,等于是转嫁了灾祸给那些楚人……还是对民众不利!”
昭之埃原本心中觉得适想的挺周到,可听到后来顿生警觉。
什么都不要,珠玉不要,税赋得来的钱财也不要……可之前又明确说是交易,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适想了想,说道:“我原本想,我墨家倒是还有些金铜,倒是可以借贷给楚王。毕竟墨家的金铜,是为了利天下而用的,如今封君贵族各放贷收息,就按照一定的利息出借给楚王,慢慢偿还……”
这种借款的事,此时虽还未出现,但是于商人实力强大的战国时代很快就会出现。
国君借贷,民众逼债,由此才有了债台高筑这个成语。
周天子问商人借贷,连利息都还不起,以至于被商人逼得建筑债台躲起来,至少比起皇权无限集中的时代,商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放在封建皇权集大成的满清,只怕借贷就算还不起,商人们也未必敢去紫禁城逼债。
昭之埃也觉得这办法可行,以楚王的信誉保证来借贷,贵族们未必肯借,而且听起来墨家这一次出卖的武器数量不少,贵族们也未必借的出。
墨家手中其实也未必有这么多现金,只是货物从墨家手中出,等于墨家借钱给楚王买墨家的武器,然后楚王再还本金和利息……这是后世学来的很好用的手段。
然而适不是商人,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而他赚钱的目的只是为了墨家将来谋大事。
所以在昭之埃点头认为此事可行后,适又道:“只是偿还的这些,依旧是从赋税中得到的吧?终究不忍民众受苦,不若这样,我有一个既不压榨民众,又可以偿还本金利息,同时还能够让楚国府库充足、民众富足的办法。”
昭之埃不可思议地看着适,心说这世上……难道会有这样的好事?不增加赋税,反而可以让府库充足民众富足,而且还能偿还本金和利息?
第二九零章 渴极贻醴酒含鸩(四)
这世上,若是有什么听起来玄奇似难做到、但却偏偏可以实现的事,昭之埃觉得若出于墨家之嘴便可信。
他虽惊奇于适所言的不费府库还日益充足的说法,可既然是眼前这个人所说,昭之埃也只静听并未反驳。
听了一段,昭之埃觉得,似乎真的是一场双赢,听起来对楚国竟真的毫无损害。
这一次请求墨家相助,适给出的帮助手段大致可分为二。
聘墨家帮助修缮改进郢都的城防系统,这个既然是聘,那么总要给钱。
帮助在鲁关长城防线增强守城的防御力量,增加守住鲁关方城方向的几率,提供规模足够的远程投射投掷兵器。
初始看来不多,但是这一场楚国的继承权危机,也必然不是一两年之内可以解决的,之后还需要源源不断地外部支持。
金钱,粮食,物资,武器……
这一切,都是一笔现在的楚王难以支付的数目,因为还需要应对今后的战事。
适给出的贷款购买武器的偿还方式,在昭之埃看来略微有些奇怪。
利息便以货税来抵押,从此之后十五年,墨家希望楚王能够给予墨家免税铜节。
战国初年,同行税和货物税的征收早已经在各国普及。
虽然楚王集权能力不足,真正能够管辖的范围不大,这种征收同行税的能力不够强,但是仍旧在一些紧要位置有官吏收税。
几十年后,楚之鄂君就曾得到过楚怀王的免税通行证。
车节与舟节。
上面规定了免税的规模,除了黄金,羽箭,兵器等禁运品之外,其余的货物都有免税权。
适提出的利息补偿办法,就是这东西,这是对沛彭发展起来后大肆把楚作为倾销地的必须,也是团结和培养一部分和墨家有着无法割舍利益关系的商人的必需品。
再者数年前墨家已经提前派人前往巴蜀活动,带动那里的煮盐业发展。
而后续计划中的抵达淮水入海口一带晒盐和焚烧海草灰做璆琳等计划,也都是将大宗物资把楚国作为一个广阔市场。
如今看不出墨家的货物有什么威力,昭之埃也觉得没有什么,而且适说这样一来对楚大为有利。
且不说墨家的机械铁器,便是往来的一些楚国急需的货物兵器,墨家似乎只要经营的产业就是这些,而这些都是对楚国有利的。
长久一算,这本来墨家就少在楚地活动,这税原本也征不到,等于是用一个没有的东西来偿还利息,还能获得墨家源源不断地稀奇货物。
昭之埃思考之后,便自作主张,认为这件事自己完全可以答允墨家。
至于舟节车节,那也是可以给予个十个八个的,数量上也不做限制,而且墨家的意思也是主要走大宗货物,小规模的货物不会动用税节。
昭之埃自认为,只需要和墨家商讨一下那些货物不能出关就可以,比如楚国的一些战略物资如羽毛、胶等,墨家不要向外运输即可。
这一点适所代表的墨家倒是答应的极为痛快,当即表示:牛、马、胶、羽毛、兵器等,不会从楚国往外运,但是往楚国内部运送却可以。
昭之埃只觉得墨家简直是太过善良,商人交通有无,楚地的一些战略物资也正是各国需求的,墨家既不往外运,那么答允了也没什么。
商量完了利息的赔付,昭之埃又听适说了一番关于本金赔付的手段。
这本金赔付的手段,在昭之埃听来更是墨家人的脑子真的就是理想到想着利天下的耿直。
适给出的本金赔付手段不但不用花楚国府库一分钱,而且真的可以增加楚王府库的充盈。
因为适表示,如今墨家已经可以冶铁。
他又搬出来那两位“曾步量九州”的子虚乌有的夫子,说南洋宛城一带,也是有可以开采冶炼的铁矿的。
南阳的汉代冶铁遗址多于彭城,那里又是楚国腹地,正是墨家想要一步步渗入楚国腹地的最佳落脚点。
所以适给出的楚国支付本金的办法就是:允许墨家在宛城开矿,承包期二十年,每年所得了利润,墨家会仔细做账,分给楚王十分之一。
期间其余人也可以开矿,但是如果楚王能够将宛城南阳一带的开矿权全部承包给墨家,对其余人征税而对墨家免税,墨家也可以再多给楚王二十分之一的利润。
高炉生铁退火铸铁是时代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墨家想要让天下商业交换和手工业发展的农业基础,这一点必须要尽快在各国普及铁器。
只有这样,农业才能发展,农业的发展才是商业和手工业的基础,这一点适弄得很清楚。
对昭之埃而言,铁器也是楚国一直想要的东西。
楚国不是没有铁器,但是真的少有铁制农具,那些海绵铁锻打手段制造的铁器成本依旧太高,而且制作周期太长,用来做农具过于昂贵。
墨家的铁器是沛县现在的主打产品,而沛县距离楚国的精华地、距离昭氏的封地又的确有些太远。
适考虑到运输成本,考虑到将来中原大战大致同往南阳的路路交通可能被切断,也更考虑到对楚国的渗透和扶植一批手工业者和大商人的必要性,提出了这么一个办法。
实际上,这是极为阴险的手段,只是此时尚无这种模式,昭之埃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而适除了站在墨家的道理上,阐述了一番这是利天下的道理后,又站在楚国的角度上阐述了一番对楚国的好处。
一则是民众可以有大量的农具,楚国精华之地发展起来也更快。
二则楚王每年可以获得收入,这些收入又是以往所没有的,等于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