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393节

“这些确实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他们要改变我们的既定战略呢?如果想要军队的指挥权呢?我们怎么办?”弗里茨国王反问道。

“这绝对不可能。”斐迪南大公回答的十分干脆,在他看来德奥两国是盟友,即使是德皇也只能请求奥匈帝国怎么做,而不是直接命令,普鲁士都不行,那么巴伐利亚就更不行了。而按照费迪南大公的想法,既然巴伐利亚军团是来帮助奥匈帝国分担压力的,那么应该直接置于奥匈帝国的指挥之下,更别说反过来了。

“在未来的东线战场,奥匈军团才是主体,他们应该服从于我们。而不能以军事援助为借口,将其作为要挟我们的手段!鲁普雷希特代表的是一个王国,而我们是一个帝国!”斐迪南大公对此反应十分的激烈。

“我也是这样认为,奥匈军团只能掌握在皇帝陛下和皇储您的手,其他人,即使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也不能让步。而且我们制定了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如果巴伐利亚想要改变它,我们数年的努力恐怕要化为泡影,而新的计划,和为了计划而进行的调整恐怕需要数年的时间!”康拉德也表示了反对意见。

“那么你们就代表奥匈帝国和鲁普雷希特谈谈吧,看看结果如何。”弗里茨国王反应异乎寻常的平静。好像在处理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陛下似乎对我们不是很有信心。”在离开霍夫曼王宫的时候,康拉德小声对旁边的斐迪南皇储说道。

“并不是没有信心,而是皇帝陛下心有自己的考量,如果不出现什么大的意外的话,我们和鲁普雷希特的谈判更多的只是表明一种态度,最终的决定皇帝陛下可能已经做好了。”费迪南皇储说道,也许说打仗,弗里茨国王不行,但是如果说政治手腕的话,那绝对是水准以上,否则也不会在普奥战争之后,还可以重建奥地利帝国。

“那么我们的谈判还有意义吗?”康拉德略带不满的说道。

“当然,我们要摸清鲁普雷希特的底牌,他的目的,他的计划,以及这样做对奥匈帝国的影响。”皇储说道。“而对于我来说,则是要告诉那位心高气傲的****殿下,在东线谁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任何一个王者都不希望别人分享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一山难容二虎,鲁普雷西特和玛丽公主那是因为一公一母。普鲁士已经表示将置身事外了,那么东线的领导权就在鲁普雷希特和费迪南手,谁压服谁,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见分晓。

“那您打算怎么说服这位王子?如果只是想依靠身份和地位强行压制的话恐怕是不行的,这位****有的时候连的德皇的面子都不买。”康拉德问道。

“很简单,我们不是已经制定了作战计划了吗?把我们的计划拿出来,我相信,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部制定的计划一定会比巴伐利亚弄得更好,我们需要告诉鲁普雷希特****,只要他按照我们说的去做,我们就可以取得胜利。”费迪南皇储信心十足的说道。

“没想到,我们在击败俄国人之前,首选需要击败巴伐利亚人。”康拉德笑着说道。

“我很喜欢这个说法,好了,我的总参谋长先生,好好准备一下吧。”皇储对康拉德的形容十分的满意。

感谢书友王耀的青年近卫兔、第一近卫坦克旅、蓝泡温泉、空山我独坐、慢慢游k、肥牛大王等书友的~~~!以及书友谁主青春、cgfhfyy、刚子123、sunrays、狩魔铁骑等书友的支持~~~!作者君这几天三更均订逗不涨了--!各位书友能否给力一些?今天继续三更!!!

第615章 我们打算这么打!

“根据,两国高层之间达成的协议,在战争爆发之后,奥匈帝国将在德军主力东进之前负责抵御俄队的进攻,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制定了一套详实可行的战略,下面由我为远道而来的贵客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康拉德站起身来来到一副巨大的地图面前,然后用手的推杆来介绍情况。

“在战争爆发之后,奥匈帝国将在两国边境上展开4个集团军的兵力,在这条长达奖金400千米的防线上,我们至少可以投入十个以上的军和至少8个骑兵师的部队,而一旦战争打响,第一和第二集团军的攻击方向将是维斯瓦河和西布拉格河之间展开攻击,并且在巴伐利亚军团的配合下在波兰西部粉碎俄国集团。”

“而另外两个集团军和一些独立部队将在杜布诺和卢茨克方向发动进攻的俄军。为了方便巴伐利亚军团,我们专门将攻击方向定在了距离贵国比较近的位置上。巴伐利亚军团和我们的两个集团军将包围对手至少2个集团军的兵力,并且一举掌握主动。”康拉德说道。

“这个计划并不现实。”康拉德刚刚结束介绍,鲁普雷希特就表示了反对。

“为什么?这个计划已经是很合理的,我们这是充分考虑了双方的情况。”康拉德虽然有些不满但是还是决定先解释一下。

“你们至少没有考虑我们的情况,对俄国人的了解也非常有限。”王子起身,从侍从身边拿起一根推杆说道,“你们在计划对奥匈军团的推进速度是按照每天15到18千米的速度设定。这个速度太慢了,巴伐利亚的军级推进速度是每天30千米上下,即使是重炮部队,每天行进距离也在25千米以上。”

随后****殿下用推杆画了一个弧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部队可以很快的完成包抄,而贵方的部队却刚刚离开出发阵地不久,两个军团根本无法形成合力,反而会形成一个时间差,让对方有各个击破的可能,如果我们要配合的话,那么配合巴伐利亚军团的奥匈军团的每天移动速度必须在25千米以上。”

“在后方机动的时候,我相信贵方有能力以每天30千米以上的速度进行公路机动,但是我们是在战场上,我们需要攻破对方的防线和要塞,这样的速度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实际上每天18千米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康拉德的估计还是比较靠谱的,历史上俄国人在西里西亚战役的突破速度也就是6天跑了90到110千米。

“如果是在后方机动的话,我们的军级单位移动速度在45千米左右!我们所有的重炮、和大部分重装备都实现了车辆拖曳。一个军配属的汽车数量在700辆以上。连以上都配有单独的车辆负责补给。在野战机动方面我们做过数次实验,和我们的普鲁士同行比起来,我们的速度至少快了6成!你们跟不上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有可以撕开俄国防线的利器,我们的装甲部队可以轻易的摧毁没有经过强化的阵地。而俄级单位是没有梯度防御能力的,在他们的大部队后面不到20千米的距离上就是后勤补给单位,我们完全可以用小得多的代价直接摧毁他们的后方补给点,然后孤立包围俄国人。”王子说道。

“但是俄国人有大量的骑兵,那些哥萨克们可以很快的封堵缺口。而且对于新式装甲部队的战斗力问题,我们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至少在没有经过验证之前,我认为这样的攻击穿插速度并不现实。”康拉德擦了一把冷汗说道。

巴伐利亚在鼓捣新东西,这事他知道,但是他没想到在经过一番整备之后,巴伐利亚军团能有这样的战斗力,如果是别人说的话,他是断然不会相信的,最多当成一个笑话,但是****做事的声誉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在大事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偏差。再想想当初鲁普雷希特****带着数百辆各种车辆从慕尼黑杀到维也纳的情景,他对王子的话先信了三分。

“如果阁下对巴伐利亚军团的进攻速度和突破速度有异议的话,我们可以组织一场演戏,我们可以用实际来证明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属实的,而如果非要从实战经验上来说的话,我认为整个同盟国内部都没有巴伐利亚军团的经验多?不是吗?我们的军官和士兵至少参加了三场局部战争。我们在制定计划上更有发言权。”无形之,鲁普雷希特就掌握了主动。

通过演习来检验军队的战斗力,研究新的战术,进而重新修正计划,这对于和平时期的军队来说是很正常的,诸如德国的施里芬计划、奥匈帝国的a计划,以及俄罗斯的19号计划不都是和平时期鼓捣出来的,根据列车表和演习的经验再加上参谋人员脑洞设定的?然后开战后就直接按照计划开搞。所以王子要求用演习证明一切的话,那么无论是康拉德还是费迪南皇储在道理上也不能否定。

但是此时,费迪南皇储是绝对不能同意的,毕竟巴伐利亚每年的拉练都不少,从德国方面传来的消息也从侧面证明了巴伐利亚军团的强悍,而如果这场验证演习再证明了鲁普雷希特的论断的话,那么这个计划就真的要大修了,而大修的方向,就不是奥匈帝国单方面可以决定的了。

“奥匈帝国毕竟承担了主要压力,我们自然需要根据帝队的情况来设计整个计划,我承认巴伐利亚军团的强大,但是这种强大更多的是在战术层面,所以我希望您能从战略上进行考虑。”看着举棋不定的康拉德,费迪南皇储终于开口了,但是他的话并没有什么新意,甚至让在座的巴伐利亚军方人员有些反感,至少让利奥波德亲王感到十分的不满。

“我们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德国总参谋部没有把我们划到贵国的麾下,所以,我们拒绝没有考虑巴伐利亚情况的计划。我们怀着十二分的诚意与贵国合作,而不是来当炮灰的!”利奥波德亲王一句话噎的对面说不出话来。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

第616章 听我说!

有些话鲁普雷希特是不方便说的,但是利奥波德亲王说就没事,论资历,人家在普法战争的时候就是炮兵指挥官,比在座的所有人资历不知道高哪去了,论身份,弗里茨国王见了亲王也要叫一声哥。毕竟利奥波德亲王是茜茜公主的哥哥,也是弗里茨的哥哥。更重要的是,人家还是实权亲王。所以王子唱红脸,利奥波德亲王唱白脸没有任何问题。

“你们至少应该听听我们的计划,战争的事情不是看谁的兵多听谁的,而是谁说的有道理听谁的,而你们从回忆开始就是在介绍你们自己的计划,而在计划有些漏洞的时候,也没有想过如何去补救和修正,而是继续欺骗自己,这是十分错误的行为。”亲王接着说道。

“好吧,那请贵方说说巴伐利亚军团的计划吧。”费迪南皇储说道。

“首先,我们必须确定一下俄国人在未来的战争到底可以动用多少兵力。”在利奥波德亲王的示意下。鲁普雷希特再次走向前台说道。

“虽然在远东这场还未结束的战争,俄国人的表现并不好,但是如果我们公平来看的话,在距离欧洲足有数千公里的地方俄国居然还可以组织起50万以上的军队,这本来就是一个奇迹,我们不能说俄国人没有指挥方面的错误,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在部队的运输和动员方面,俄国人有着惊人的效率。我想普鲁士总参谋部对俄国动员速度的件应该已经送到了各位的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经过数年准备之后,俄国人在18天之内就可以集他们三分之二的部队!”

“这个比例相对于德国来说并不算什么,我们在15天的时间里就可以让全部的德军进入出发阵地,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俄队巨大的规模!根据我们的预测,如果我们在1910年左右和俄国人开战的话,他们的一线兵力将达到134万人左右!而三分之二的话,就意味着在1战开始的时候,我们在东线将面对将近90万的俄军。那么好了,我想问一下,贵国的4个集团军能有多少人?”

“对了,我还需要提醒一下,这仅仅是面对奥匈军团的兵力,如果他们觉得还不够多的话,那么他们还会有1到2个集团军可以用来增援,不要指望着守卫东普鲁士的德军可以援助,他们需要防御的战线太长了,收成尚且不够,更不要说帮我们分担压力了。”鲁普雷希特补充道。

“更为重要的是,这仅仅是常备部队,如果到了真正战时,俄国人可以补充的兵员数量要远超贵国的承受能力,我们都知道,部队的征召潜力是由受过训练的军官和士兵人数决定的,一定年龄内的退役士兵在战争时期可以很容易的转化为兵员,我说俄国受过训练的预备役人员人数是贵国的2倍左右,不过分吧?”(历史上俄国在1战前受过训练的人员数量是560万,而奥匈帝国只有300万,德国是490万。)

“也就是说,即使贵国开始挡住了对方的攻击,俄国人源源不断的动员力量也足以压垮奥匈帝国。即使普鲁士抽调更多的部队帮助奥匈暂时挡住了俄军的攻势,形势依然不好,您能明白我的意思吗?”王子问道。

“诸位请看这里,整个俄属波兰形成一个巨大的突出部楔入德奥之间,其实这个开局对我们很好,他们的兵力相对于这条蜿蜒的战线来说非常有限,一个集团军的正面恐怕有90到120千米左右的距离,即使这样,在西北集群和西南集群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空隙。在巴伐利亚军团的配合下,我们开始挡住对方的并不困难,甚至可以迫使对方后撤,但是这仅仅是一场战术性胜利,而战略上则让我们陷入了被动。”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占领了俄属波兰部分地区,将这个突出部逐渐拉平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随着鲁普雷希特的话语,一条线将俄属波兰分成了两半,而如果这条线就是战线的话可以发现这块突出部被磨平了,战线被拉直,东线的总体长度变短,这也意味着俄国人用于防御的长度变短,兵力会更加集。

“然后,我们会进入消耗战阶段,俄国人可以用充足的兵力储备和纵深来逐渐消耗我们,对此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战争进入这个阶段后,我们想要快速结束战争的愿望将要落空,我想这是任何人都不想见到的情况。”王子最后总结道。

“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俄国人的纵深是存在的,巨大的动员能力也是客观存在的。难道会因为您的计划,而导致这些客观因素都不存在吗?按照你所说的话,我们似乎根本无法击败这个庞然大物。而根据你的推测,我们在西线也很难获得胜利,那么我们开始这场战争的目的何在呢?”费迪南皇储反问道。

“俄国人的动员能力和战略纵深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他们同样也有软肋,那就是技术装备的缺失!俄国的工业能力在欧洲列强几乎是垫底的,甚至远不如贵国。所以,对于俄国人来说,部队的损失是可以承担的,但是技术装备的损失是无法承担的!”

“所以,我们的战略开始就应该是成建制的吃掉俄团,大量杀伤和俘获人员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火炮、机枪、火车等技术装备的杀伤!现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再是人数,而是火力,如果我们能让俄国损失大量的重装备的话,那么及时他们能补充人数,这些缺乏重武器的新编部队依然没有什么战斗力!”

“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单纯的正面阵地交战是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效果的,因为我们的攻击速度太慢,即使正面能击退对手,他们依然可以将位于后方的炮兵保存下来并且后撤一段距离之后重整部队。这也就造成了败而不散的情况。所以,这也是我强调突击强度和突击速度的根本原因!”鲁普雷希特回答道。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

第617章 迎头痛击

俄国人开始的时候兵力和装备还是很不错的,历史上一战开始的时候,俄军在东线一共部署了52个步兵师、21个骑兵师、拥有3203门火炮。而德奥军队一共只有52.5个步兵师、12个骑兵师以及2808门火炮,要知道,俄国一个师的兵力是2万人,德军是1.7万。奥匈师更少一些。总体来说,俄国在兵力上有优势,装备上也有优势。而后者几乎可以说是整个1战期间,东线俄军唯一有优势的时候......。所以才能才能打出加利西亚会战的辉煌胜利。

首节上一节393/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