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93节

“很快,大量的骑兵出现在我们的两翼,他们的移动速度相对于普通骑兵来说比较慢,以至于我们可以从容的部署防御。我们开始展开,两条稀疏的散兵线很开形成。所有的步兵连队以机枪为核心,形成一条环形防御工事,我们之前已经考虑到了可能面对对方骑兵的情况,并且制定了预案,然而很快我们发现,我们的计划在面对对方打击时没有一点作用!”

“大量的马车!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多的四轮马车,而且他们还出现在战场上!如果是在其它地方出现这种场景的话,我绝对认为这是要给笑话,但是当对方露出狰狞的獠牙之后,我们迎来了一场灾难!”

“至少有40多辆四轮马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其还有几辆远远的停在了2千米外的地区,他们应该是搭载了某种可以曲射火炮,他们部署这些火炮只用了很短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听见了一阵阵急促的炮击声从远处传来!一发发炮弹甚至可以用眼睛捕捉到,他们划着一道道致命的弧线从空落下!甚至于在第一发炮弹还未落地之前,他们的火炮已经开火数次了!”

“密集的弹雨落在了我们的阵地上,那至少是4个以上炮兵连的投射量!我们陷入了一片火光之。然后,那些剩余的四轮马车抵达了距离我们战线不到800米的地方,透过烟雾,我们突然发现那些四轮马车的后车上搭载着一挺挺的机枪,至少30多挺机枪在800米的距离上对我们展开了扫射!上帝啊,我们两个营的兵力也只有12挺机枪!”

“我们的火炮在第一时间就被压制或者摧毁,4门75mm炮有两门火炮被摧毁,另外两门被压制,土耳其人,或者说德国人的机枪活力很快将我们的防线打得支离破碎,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依然努力抵抗着对手的攻击,并且至少杀伤了对方2000人。最终我们的部队没能挡住土耳其人一**的骑兵冲锋,我运气比较好,侥幸的跑了出来。并且送上了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一名战后侥幸逃脱的意大利骑兵军官在报告这样写道。

总体来说,这名军官的叙述大体上还是符合基本事实的,他却是比较详细的描述了这场战斗德国—土耳其人的战斗方式,侦查骑兵的持续压制和侦查,然后以马车携带的迫击炮和机枪进行远近两重火力压制,最后,用大量携带马刀和手枪的骑兵发动冲锋结束战斗。

不过意大利人所谓的抵抗并不属实,整个战斗从发起到结束就15分钟......。然后两个营的意大利部队在付出了300人伤亡的代价后,剩下的1000多人就投降了!只走了少量骑兵。

“意大利派遣了三万人,然而在北非连一个水花都没溅起来!”英国人报纸这样形容意大利人的行动!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466章 铁堡训练中心

铁堡,这个颇有后世科幻风的名字出现在了王子卧室的地图上,在巴伐利亚王国的西北方向的一个偏僻角落,在鲁普雷希特王子的提议下,以及在利奥波德亲王的全力支持下,巴伐利亚第一个,也可以说世界上第一个坦克机械化合成训练心正式成立了!

好吧,说什么机械化合成训练心还是有点早,目前这个训练心唯一可以实施的训练内容只有两个,一个是步坦协同作战。另外一个就是排一级装甲车辆协同作战......。整个训练心只有5辆各种装甲车辆,展开训练的时候还需要用卡车来凑数。

在铁堡训练心之外,王子安排了自己最精锐的一个皇家近卫营负责安保工作,而且这个近卫营还配有50辆各种车辆,其包括但是不仅限于卡车、装甲车、火车......。没错,就是有火车,这个年代卡车的马力还是够呛,想要把一辆15吨到18吨左右的突击炮从工厂运往试验场地还是很费劲的,所以只能用平板货车来运输大量的重装备。

而因为这个原因,德国第一家装甲车辆生产厂也在不远的位置上,所有人员包吃包住,军事化管理,连个人问题都尽量内部解决......。没办法,这是王子的杀手锏啊,1战,王子是吃肉还是喝汤完全就看这个搞的怎么样了。

于是乎,一个工厂、一个设计院、再加上1条铁路和一个合成训练心,就花掉了王子多达800万马克!这tm可是40万英镑啊!够8000个熟练的工人一年的工资了!这钱花的叫一个心痛啊。

“这一切都是必须的!新时代的条顿骑兵将从这里诞生!”看着账单上让人肉痛的数字,王子这样安慰自己。而大把的金钱投进去后,是要有效果的,无论是王子还是利奥波德亲王都对此十分在意。隔三差五就回去视察一番,这让暂时负责整个训练心运作的施密特少将亚历山大啊。

突破坦克2号因为厚重的装甲和那门威力巨大的75mm短炮而成为了重点发展对象,现在这款1战版的三号突击炮有了一个更加正式的名字,那就是胡蜂式突破坦克,但是因为王子强调,作为一款坦克必须有一个可以转动的炮塔,于是这款战车最终被改名为胡蜂式突击炮。再加上这款突击炮是经过三次大规模改动才完成设计的,好事的人还将其成为三号突击炮......。

作为巴伐利亚首席坦克手的麦克现在有了一个分外响亮的外号,那就是装甲麦克!他现在的工作除了对坦克进行各种复杂地形测试之外,就是和一群步兵兄弟一起好好研究如何配合作战。

刚来到铁堡的步兵们看到这个巨大的东西后首先第一感觉即使羡慕,第二感觉就是庆幸,前者是因为羡慕麦克等人可以坐在这个刀枪不入的铁家伙之作战而不用面对枪林弹雨,这些老兵们经历了多次演习,现在他们也十分清楚在现在的火力下,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

至于庆幸吗,那自然是这个大家伙是他们这边的,而不是敌人那边的。先不管有用没用,有这么大一个东西在前面挡子弹那就是好啊!至少在动真格的之前,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但是实际运作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啊!

“卧槽!人呢?”麦克到后来成为德国装甲第一人,被人称为钢铁屠夫后还一直记得自己第一次进行步坦协同作战时的场景,麦克驾驶着胡蜂式突击炮一马当先,然后后面整整一个排的士兵跟在自己战车后面亦步亦趋,完全将这个大家伙当成了一个移动的钢铁堡垒。

盲目依靠之后,人们甚至会丧失一些最基本的反应,比如说如果没有胡蜂式突击炮的话,那么这个排的士兵至少可以在进攻的时候摆出一个倒三角战斗队形,两个步兵班在两翼,犹如螃蟹张开的钳子一般,拥有重武器的第三个班位于后方,使用手的机枪和掷弹筒来支援部队前进。

班内各个战斗小组之间战斗会以此相互配合,在烟雾弹和步枪火力的之下,爆破手和冲锋枪手靠近阵地,然后在成功爆破了对方的碉堡之后,冲锋枪手清扫堑壕,然后班组其它成员顺着前者开辟的道路迅速前进。

但是现在有了这东西之后,步兵们下意识的就围绕这辆战车行动,所有的人都挤在战车后面,似乎看样子依靠战车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似得。原本的灵动消失不见,按照施密特的话说,他感觉战车后面的士兵就是一群木偶!

而在接近实战环境的场地上进行试验,麦克同样感觉想要操作这个巨兽有些困难!巨大的战车在遍布木桩、铁丝、弹坑和堑壕的模拟战场上运动,胡蜂式突击炮犹如泥足巨人一般动弹不得,它在泥浆挣扎,避开那些不知深浅的水坑,绕过那些铁丝网和堑壕,因为前者一段卷入履带之后,可能会缠住行走设备,而在实战想要排除故障是在有些困难。而堑壕更是麻烦,稍微宽一些的堑壕就可能让战车在翻越壕沟的时候卡主。

“不过900米的仿真战场,我们走了整整70分钟!训练心的人实在是太狠毒了,他们居然用5台抽水机,给我们弄出了一片沼泽!”麦克在自己的日记这样叙述道。

坦克单车作战是没有前途的,麦克在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胡蜂式突击炮并非无敌,按照他的估计,如果俄国人的3寸炮装备穿甲弹的话,那么在500米距离内可以轻松的击穿突击炮的正面装甲。而且地雷和集束手榴弹都可以轻易的破坏掉这辆战车脆弱的行走部分,甚至一个木桩、或者一捆蝮蛇铁丝都会让它寸步难移。即使没有这些,泥泞的土地也会极大的消耗这辆战车的油料和可怜的发动机寿命。

“是时候制定一个较为详细的规则了。”鲁普雷希特看完报告后说道。

感谢书友疯的影子、慢慢游k、海有边的打赏~~~!以及书友一品黄山吸烟有害健康、地狱火、金螃蟹的月票支持~~~!最近订阅十分惨淡,今天三更,各位书友能否支持一下?

第277章 巴伐利亚军团的轮子2

不过好在这个位面同样没有什么过于沉重的装备,师一级装备最终的不超过150mm重榴弹炮,放列重量一般不会超过5吨,(法国人的m1917放列重量甚至只有3300kg!)如果在公里上以每小时15千米速度前进的话,70hp马力的发动机也勉强够用了。

至于说105mm榴弹炮这东西重量更低,一辆70hp的拖车直接牵引一门105mm榴弹炮和一个弹药车一点问题都没有。根据之前的演习结果,在行军状态下,一辆汽车理论上走200千米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至于说没有太大问题标准是什么?按照工程师威廉.迈巴赫的标准就是3个小时内修一修可以凑合着用。

花了大量的钱准备了硬件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车辆同样是个问题,毕竟你的军队不是摩托化,根据木桶理论,大量步兵的行军速度才是决定一支部队行军速度的短板。

大量的火炮、弹药、各种后勤大件用汽车拖曳的问题勉强解决了,那么步兵和基层连队的负重问题怎么解决?要知道,随着重机枪、掷弹筒和迫击炮的装备,连营级的装备重量也大大增加。

根据历史上的数据,如果以师级单位来看,每把步枪配属280发子弹根本不够用。(这些子弹当然不是全部有士兵携带,是分散到了士兵、营团大车、军级储备的各个方面。)而加上机枪和迫击炮的话,部队携带的弹药辆就更大了,而且沉重的机枪本身携带就有些困难。

不过好在,王子的叔叔利奥波德亲王不愧是一路打过来的宿将,从基层做起,思维也够开阔,经验和想法理论都很给力,他重新设置了车辆的分配。将原本下放到营连的部分重装备单位临时组成数个火力支援足,这些支援组配备独立的车辆,一般不跟随普通营连机动,只是交战时临时配属下去。

而作为穿越者,王子同样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受到了巴伐利亚军队大部分士兵的好评,首先,在于伙食的改善。虽然这个年代搞不出什么自热食品,也不可能搞什么一包管一天,四菜一汤外加香烟牙签的套餐。但是各种压缩饼干和外带全家桶什么的还是可以学习一下的。

外观上烂的和一滩泥没啥区别的肉糜状副食、味道不咋地但是吃了管饱,硬度也不是很高吃了不饿的压缩饼干。成为了巴伐利亚机动师的标准士兵应急食品。而特意搭配的蔬菜粉更是弥补了士兵的维生素不足。倒不是说这些东西多美味,关键是能量高容易消化营养较为均衡......。

至于携行装具方面,王子直接参考了另外一个位面的产物,在结合了德国人现有身高和体能之后,重新优化了一下重量和容积,并且将装满物品的偕行装具的重心维持在腰部稍微靠上的位置。原有复杂被褥被相对简单的野战睡具所取代。各种物品也尽量标准化。

经过一番从硬件到软件的优化之后,这个被作为样板部队的巴伐利亚师别的不说,至少行军速度和逼格是绝对给力的!根据去年的演习情况来看,巴伐利亚机动师的第一天极限机动速度可以达到35英里以上,当然,这个代价就是不少人员需要临时“购买”挂票。而跑了三天之后,车辆的完好率直接下降到了7成左右。

对于这个速度,巴伐利亚军上下还是比较满意的。而再自己达到了快速部队第一期计划之后,王子殿下现在开始考虑是不是搞一下坦克、自行火炮什么的。毕竟这些才是一战先进战斗力的究极体现啊!看看1战英国人的坦克,丑到了一定境界了,但是谁能否认这东西就是nb?

不过很快,现实的残酷性就如同一场暴风雪一般彻底浇灭了王子的雄心,这年代任何打算搞履带行走设备的战斗装置都不靠谱啊!发动机不给力,悬挂无论从设计还是生产方面都不过关。于是大受打击的王子殿下开始老老实实的研究装甲车这种实际上最早集攻击、防御和机动为一体的机械化兵器......。

不过还是因为悲催的发动机和基础工业水平。这个年代的装甲车也不可能指望有多高的防御力和攻击力,70hp的发动机就在哪摆着呢,你的车辆能有多重?于是废了半天劲,花了十多万马克之后,王子殿下搞出来的东西也不过是两种,一种是装备了机枪的车辆,而另外一种则是自行迫击炮,没办法,这东西初速低,后坐力小一些。技术难度自然比较小。

总之在花费了大量金钱之后,王子能得到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这支利用各种运输车辆拼凑起来的快速部队,而另外一个就是包括戴姆勒公司在内的一些列公司的股份。没错,是股份,因为这个年代真正能认识到汽车重要性的人很多,如果仅仅是民用的话,汽车的性价比并不比马车高,毕竟汽车的采购价就是很大的一块,而一般平民在维修和保养等售后方面也是无能为力的。

除了贵族们会买一些刷时髦之外,1900年的汽车销售量和产能是非常少的。而后世那些闻名的汽车巨头在现在看来其实和小工坊没什么区别......。总之现在的戴姆勒公司很缺钱,很缺人......。

不过没关系,鲁普雷希特王子这两样都不缺,不就是人员和资金吗?作为王子的头号跟班,谢林伯爵用一张价值500万马克的支票在2天之内搞定了戴姆勒和他的合作伙伴威廉迈巴赫,然后成功的获得了汽车厂高达40%的股份以及在奥匈帝国销售的独家代理权。虽然在董事会没有绝对多数,但是却又一票否决的权利,毕竟这个时候整个戴姆勒公司也不值这个数啊。

而作为戴姆勒公司的技术骨干,威廉迈巴赫也来到了巴伐利亚,担任南德意志汽车集团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人。而威廉迈巴赫的儿子卡尔迈巴赫则接替了父亲在戴姆勒公司的地位。

和戴姆勒公司不同的是,南德意志汽车集团的主要研发项目是载重汽车和特种车辆,说白了就是完全的军用车生产厂,而且是有政府包买包卖的厂家。正是因为巴伐利亚王室的扶持,以及威廉迈巴赫等人的努力。王子殿下的巴伐利亚机动师才有了今天这个规模。

感谢书友xiaotang246、1982、承诺壹芈孑的~~~,以及书友我是我意、书友16033110、赢子夜、曾不想离开、同学都谈恋爱了的支持~~~,今天依然三更!求订阅求支持!!

第467章 步坦协同作战1.0版 1

步坦协同怎么玩?王子本身作为穿越者也不是很清楚啊,毕竟没干过装甲兵。不过至少他知道步兵将作为坦克的耳目和保镖,为坦克指引攻击目标,并且清除各种地雷和反坦克人员。而后者将作为攻城锥,为步兵清理火力点,并且引导步兵前进,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一辆突击炮后面至少要拥有一个加强排的步兵,也就是说大概应该有50名左右的士兵跟随攻击,只有这样的规模才是一个比较合理,能够容纳各种作战单位的战斗团队,才不会有任何短板。在途击炮火力的支持下,这样的部队可以打入对方的阵地,然后巩固并且控制一个突破口!”

“突击队必须下属一个工兵分队,这个分队负责清除沿途的雷场、反坦克桩和铁丝网。并且对路况进行探查,以便选择一条适合通过的通道。如果有必要,还需要配合战车携带的填充物通过堑壕。”[一战英国坦克就曾经携带过数吨重捆扎好的树枝扔到堑壕之作为填充物,帮助翻越壕沟能力不够的战车通过堑壕。当然,这是在西线。]

“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应该装备冲锋枪,未来我们的对手,最有威胁杀伤之一就是那些携带着炸药包妄图和战车同归于尽的爆破手。我们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近程火力,以便可以将对手封锁在100米外的区域内。”德国在1战就位精锐的风暴突击队大量装备冲锋枪,这种近战利器不仅仅是清扫堑壕的工具,同样也是战车的最后一道防线。

首节上一节193/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