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20节

“符腾堡和萨克森不会提出类似要求的,因为这些军队是由我们巴伐利亚负责供养的,而另外两个公国是德国政府供养。整个体系和军队编制都是在帝国约束下进行的。所以没有可比性。”王子知道德皇担忧什么,于是这样说道。

“那么巴伐利亚为何就要这么特立独行?其它所有国家都是按照普鲁士标准整军的,而唯独巴伐利亚那么特殊。这一点让我非常纠结,也让帝国内部的一些人非常不不满,或者说是不安。”德皇皱着眉头说道。

“信仰和历史传承这种问题,我不想多说,我想已经有很多人提到过这些了,我只是谈谈巴伐利亚保持这种独特性的好处,对整个德国的好处。”王子平静的说道。对于德皇这个说法他其实早有准备了。

作为普鲁士的国王和德国的皇帝,历史上普鲁士的统治者无时无刻不想将其它王国同化调,当然这种同化不是说直接废掉对方的王号,而是说逐渐将其纳入到整体之,比如说20世纪初,普鲁士完成了对符腾堡和萨克森王国的邮政以及铁路的统一。再比如说对以上两个王国在军事体制上的统一。

但是可惜的是,到了第二帝国崩溃,巴伐利亚受到的影响依然是最小的,至少在军事方面完全可以用我行我素来形容。[邮政和铁路作者君记不清了--!]王子知道,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德皇早晚会向巴伐利亚伸手。而作为一个胸有大志,颇有野心的未来****,王子自然不会同意。

“您为何想要对总参谋部进行调整?为何想要将其它王国的军事高层吸收到决策体系?”王子直接反问道。“不就是因为您认为单纯普鲁士容克贵族掌军对于皇权来说并不好吗?”

“实际上您和我有很多想法,根本无法在普鲁士军队实行,部分容克贵族和资本家已经结盟,即使不依赖皇权,他们依然拥有很强大的力量。毛瑟步枪并没有我们的新式半自动步枪好用,普鲁士也不是缺这点钱,但是就是无法大规模推广。”

“我在巴伐利亚可以搞以汽车运力为主的机动师,但是普鲁士可以吗?将原本用于马政的钱投在新兴的汽车领域,这一定会有莫大的阻力,我想您前期的一些试探工作的结果已经说明了这些问题。”

“参谋部甚至还会出现因为担心贵族军官比例的减少而不愿意扩军的论调!某些身居高位的人,为了某一阶层的私利居然不顾国家的安危!这难道是可以容忍的?我们无法扩军不是因为钱、人力或者政治压力,而是因为某些人不愿意失去垄断的特权!这真是一件稀罕事啊!”王子的话语充满了嘲讽。

[这还真是历史事实,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百度一下黑林根将军,普鲁士元帅、普鲁士战争部长、一战开始后德国第七集团军司令......。]

“您举步维艰,想要做任何改变和尝试都要用7分的力气去解决各种内部矛盾,剩下的3分力气才可以做事。但是巴伐利亚不一样,巴伐利亚没有固执而实力强势的容克贵族阶级,没有富有而狡猾的大资本家,国王完全可以代表国家,我们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所以在这个画布上,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可以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才华,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建立一个经济体系,建立超前的军事体系,而不用考虑各种守旧力量,单纯凭这一点,对于德国来说就应该让巴伐利亚军事保持独立,因为这里,德国陆军可以汲取新鲜的血液。”王子说道。

感谢书友sunnybirdc的打赏~~~,以及书友lksos、萧萧ck1、温床、同学都谈恋爱了的月票支持~~~!第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70章 普鲁士代表团

由施利芬伯爵、小毛奇、兴登堡三人组成的德国代表团,几乎涵盖了整个德国陆军从最高战略的制定、战役的实施、以及到基层战术方面的所有项目,三人都非庸手。德皇相信,这三个人往巴伐利亚转一圈之后,完全可以将巴伐利亚王国的军力基础摸透。

“这个,是不是有点兴师动众了?”当德皇交待了任务之后,施利芬伯爵首先提出了意见,普鲁士总参谋长带队去转悠一圈,这个动静有些太大了,而且他不认为巴伐利亚有什么东西值得自己这个总参谋长去看看的。

德国陆军一共20多个军,近百的骑兵团。施利芬认为自己作为总参谋长需要将眼光放在战略全局上,而不是某一个点。巴伐利亚再强,也不过三个军的规模,在欧洲大国的国战之最多算战役层面的。自己没必要关注。

看看巴伐利亚军队有多少大炮?有多少机枪?队形走的是否严整?训练水平是不是很高?拜托,这点事情交给兴登堡去就可以了,自己是大人物,哪能管这些事情?

“但是你不觉得,作为帝国的总参谋长,对帝国下第二大邦国的军队都没有了解,难道不是一种失职吗?”德皇十分不喜欢别人顶撞自己,如果说面对鲁普雷希特,碍于对方身份和关系,有些话不好说出口。但是面对眼前这位总参谋长可就不一样了。前者是德意志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后者只是高管,高管看不顺眼,换了也就换了......。

“小毛奇,说说你的看法。据说你和巴伐利亚王国驻柏林的武官关系比较密切。”德皇压根没有征求伯爵想法的意思,而是直接对小毛奇说道。

“这个,据说巴伐利亚第一军正在准备进行换装,他们打算将大量的75mm速射炮换成了105mm轻型野战炮。从重量上来看,后者的立略大,但是弹道更加弯曲,在增大仰角之后,射程也不错,这种可以曲射,并且投射量更大的火炮很适合间接射击,而且适合在法国东北部的丘陵地区作战。”

“不过有一点我搞不清楚的是,巴伐利亚似乎在裁撤军马,他们的军马保有量这几年不是上升,甚至是略微下降。如果他们要使用新式火炮的话,那么后勤压力会增加,毕竟105mm榴弹炮的弹药更重,而大量装备机枪和半自动步枪之后,巴伐利亚人反而减少了马车的数量,这一点让人看不明白。”小毛奇说出了心的疑惑。

“他们正在尝试着用蒸汽汽车或者拖拉机来运送武器和补给。并且据说他们已经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一旁的兴登堡说道。作为第四军军长,兴登堡最烦的是什么?军队的后勤和速度啊!不带兵不知道,带了兵之后才知道后勤是军事第一大问题,第二大敌人啊!

双方拉开架势,火炮征服、士兵占领、突破对方表层阵地,这些都是战争最简单的事情,真正的难度在哪?如何把这些部队从家里送到前线,然后保证前线的供应,以及进攻部队能随时得到支援这才是最关键的!

就拿现在的兴登堡第四军来说吧,一个军将近4万人,拥有1.2万匹军马。平均不到4个人就有一匹马,这些马带着全军近百门各种火炮和能维持最多不超过5天的辎重前进,如果不依靠铁路的话。即使不打仗,每天的行军距离最远不超过25千米!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他始终在寻找解决的办法。但是无论是对编制进行优化,还是增强管理,他发现军队的行军速度和补给难度依然是两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德意志帝国不是一个可以打持久战的国家,如果不能迅速解决对手的话,陷入消耗战的德国最终会被拖垮。而巴伐利亚人的做法给了他一点启示。

“呵呵,那位王子可能希望能用这些东西代替军马?但实际上能操作这些车辆的不是一名驾驶者,而应该是一名机师!他们太容易出故障了。”施利芬笑着说道。

“但是这是我们在离开铁路之后,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军马已经被证明了无法保持军队的行军速度,那么我们就必须找其他的办法。”兴登堡沉思片刻后说道。

双方的认知上的不同不仅仅是因为军事观点的差异,同时也和阶级立场有关系。兴登堡是草根出生。一步步打到现在这个地位的,但是施利芬可不一样,人家是容克贵族,容克贵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军事地主阶级。他们掌控着军权和土地。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为了这一点,德方甚至在1900年前反对扩军,因为扩军后会增加很多新的职位,而容克贵族数量有效,这些新的位置只能留给其它人。这对于容克军官团对军队的掌控来说无疑是不利。

为了这一点,他们绝对不会放弃马政,而对所有对马政有冲击的事物都会持否定的观点。比如说汽车......。巴伐利亚可以搞是因为本土的贵族力量十分弱小,而拥有土地的更少。但是普鲁士不可以。因为这些原因。施利芬不自觉的就对巴伐利亚的一些做法持怀疑态度。

“现在不是下结论的时候,用你们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然后好好的过过脑子,而不是在这里瞎猜!”皇帝陛下略带不满的说道,随后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立即准备一下,去巴伐利亚吧。

“这群家伙,真的不让人省心啊。”看着远去的三人,威廉二世嗤笑道。难道这次让整出这么大的阵势真就是为了摸摸小兄弟的家底!根本没那么简单!德皇上台后对普鲁士总参谋部已经忍了很久了!

陆军总参谋部在德的地位简直是说一不二啊。他们制定的计划就是战时的计划,即使皇帝想改也不可能,不是说皇帝没有这个权利,而是因为军事这东西不能凭个人权利直接篡改,而且德皇毕竟不是专业军人。要是没了一群参谋,真让他拍板,他还真没这把握......。

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酸奶加水果好好次的~~~!以及书友62592299、人、哈佛街、马蹄铁、饿疯龙的支持~~~,第二更奉上~~!下午还有一更!!求订阅求推荐!!!

第292章 报酬2

“你说的很有道理,那么为何你不打算让这种新鲜血液流遍帝国的全身呢?如果我没合作的话,有朝一日,你成为帝国总参谋长或者战争部长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德皇问道。

呵呵,空手套白狼啊,王子不知道德皇的许诺到底能否实现,毕竟历史上没有其它王国的高层担任总参谋长的先例。不过王子可以确定如果王子这边松口的话,那么巴伐利亚军队这点新鲜血液一定会被污染。普鲁士太强了,他们的军力太强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普鲁士不会被改造,而普鲁士会反过来影响巴伐利亚!

“陛下,您不能指望用一汪清水来灌溉一片沙漠,更不能指望沙漠一天之内变成绿洲。您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您才借助其它王国的力量来慢慢改进普鲁士的军事架构。”王子说道。

“呵呵,你一直都能都是这样,总能把那些毫无道理的东西上加上所谓的大义!我已经收购了,我可以给你4个机动师的编制,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帮助我,为普鲁士建立一个完整的机动部队体系!”德皇脸色有些狰狞,气急败坏的说道!不过王子并不怕,因为他知道,这是德皇已经同意让步,所作所为不过是照顾一下自己的面子。

普鲁士用6成的国力还供养近8成的军力,其实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施利芬等人回来后,德皇就准备建立一支机械化军,但是可惜的是,施利芬为首的德国总参谋部并不认同这个建议。

原因很简单,太费钱了,巴伐利亚人家是富得流油,而且车辆几乎都是巴伐利亚当地生产的。降低了部分成本,所以人家弄一个机动师就弄了,但是这个机动师的初始投入依然是普通步兵师的2倍以上。而德皇要弄一个师的话,那么成本就更高了,按照施利芬等人的推算,弄一个军的话,大概要正常军的三倍以上的投入!这不是现在普鲁士可以承担的。

当然你可以说等汽车工业发展起来了,规模大了,成本会降低,但是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绝对不行。而想要在普鲁士议会通过这些军事拨款也是个问题,增加钱没问题,但是怎么增加,怎么花钱那是普鲁士战争部和总参谋部的事情,德皇不懂这事啊!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德皇的要求不了了之,有的时候德皇真想直接把施利芬换下去,但是想想,换上来一个新的未必就更好,所以先忍着。自己本国队友不给力,也是德皇能够纵容鲁普雷希特王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他实在很难找到一个志同道合而且有足够地位和能力的合作伙伴了。

“4个师的编制我不可能一下给你,要分成至少两批,相关资金帝国不会出一个马克,巴伐利亚和奥匈帝国如何分担这是你们的事情。而作为回报,你们需要将我的6个近卫团,训练成机动团!”德皇最终终于拍板了。

“好的,没问题。”王子点点头表示同意,普鲁士都无法仓促上马一个机动军,那么巴伐利亚更不可能同时上马4个机动师,实际上在1901年前能完成1个就不错了,然后奥匈帝国再帮忙完成一个,剩下的两个要完成估计要等到1904年左右了,这还要看王子在俄**火卖的如何......。

至于说帮助德皇训练一支机动力量吗?这个也没啥,反正历史上德皇就有自己掏腰包给近卫团装备机枪的事情,这一次无非是掏腰包买汽车。自己需要提供的不过是一些军官和培训。经济上的成本几乎没有。至于说德皇能否将这项政策继续推广下去,那就看皇权和容克贵族之间的斗法了,王子反正短期内不打算掺和这些事情。

最终的结果还算不错,机动师的编制要比普通步兵师略大,一个师最多能有1.5万人左右。而4个师就是6万,即使考虑到这些部队可能会有奥匈帝国的成分,在完成这期整备之后,巴伐利亚至少也能多出一个军的编制。4个军几乎占到了普鲁士常被25个军的分之一!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

而完整自家的整军计划之后,王子又该考虑一下未来如何帮自己的老丈人了!奥匈帝**队的战斗力啊,真是个问题,不过好在内部混乱,想要插手也很容易,在奥皇愿意提供军费的情况下,自己不妨帮助他们提升一下。

于是,这件事期最终被确定了,德皇承诺,最多半年之内,德皇将推动普鲁士从参谋部同意巴伐利亚的整军计划,但是在此之前,双方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地也该变动一下主人了!

“英国人在和布尔人的战争之损兵折将,而且布尔人现在已经快控制了整个东开普地区,甚至有向开普敦发动进攻的迹象,黑人们也可以尝试着摆脱英国人的束缚。在这段时间内,英国人插手的可能性很小。”

“总参谋部讨论过对葡作战的计划,认为面对葡萄牙不需要多少军队即可,他们的估算结果大概是安哥拉需要5000人,在莫桑比克需要3000人即可瓦解当地的葡萄牙人抵抗力量。施利芬甚至认为,海军压根没有必要参加,只要之前,我们能将陆军送过去即可。你认为呢?”德皇问道。

“这个从纯军事角度来说没错,葡萄牙人在安哥拉的驻军最多也不过3000人,我没用5000人打都是抬举他们,但是问题未必有这么简单!这军事背后还有政治呢!”王子想了想说道。

“莫桑比克的形式我并不担心,莫桑比克被英德两国殖民地包围,法国人在马达加斯加的驻军很少,而且莫桑比克本来就不算很大。在英国人不介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将其占领。”

首节上一节120/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