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19节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无论是野外机动演习还是攻防演习,普鲁士总参谋部的表现都让人不满意,德皇有充足的结构将改组总参谋部,而来自巴伐利亚、符腾堡和萨克森三个王国的助力让德皇在处理军事问题上有了新的选择。

所以,当德皇提出将普鲁士总参谋部变成德意志陆军总参谋部的时候,无论是施利芬还是小毛奇都没有反对的理由,而且现在的德皇也不怕对方以辞职相威胁!而意识到大势不可违的施利芬伯爵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硬抗,表示在原则上同意德皇的安排。但是细节方面需要讨论的还有很多。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德国总参谋部怎么改!是像联邦议会那样,按照军队比例来分配权利还是怎么弄?要是前者的话,改和没改其实就没多大区别了,普鲁士军队在德国的地位可是至少7成以上!要是按照军队比例来确定的话,其它邦国的发言权几乎是可有可无的。

至于说增强邦国之间的交流?这个也用不着改组总参谋部,愿意很简单,普鲁士和各大邦国之间都是有军事代表的,双方之间的交流也是比较频繁的。如果这样改动的话,那么这个总参谋部改不改没多大意义,这个结果对于德皇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对于鲁普雷希特王子来说同样无法接受。

但是同时,德皇又无法接受其它邦国在军令权上和普鲁士拥有对等的地位,甚至连威胁到普鲁士对帝**队的掌控权这种事情都不可能允许。让其它邦国对总参谋部的计划拥有否决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总参谋部的作用是按照我们的要求制定战斗计划,而不是让政府配合他们的作战计划!这本来就是本末倒置的办法,总参谋部应该根据我们可能面对的不同情况制定不一样的计划,而不是从头到尾抱着一个计划不放手。”

“帝**事最终的决定权应该在皇帝和国王手,而不应该在军人手!我们才是这个国家的主宰,所以,在要求总参谋部制定的计划的命令应该由我们发出,是否通过拟定好的计划也应该由我们决定。”

“总之不能说施利芬伯爵认为认为只有一个计划可行,那么我们就只能有一个计划。”当德皇正在为改组军事体系而烦恼的时候,王子提出了要给全新的建议!总参谋部应该只做好参谋,至于打谁、怎么打的决定权应该由另外一个机构说了算!

“另外一个机构?”德皇陷入了沉思。其实根据帝国的法律,德皇有权决定军的一切,不过因为德皇的技能并不是点的军事专精,所以给他这个权利,他也不敢擅自作出决定。

“如果您认为对原有指挥体系冲击太大的话,也可以设定一个非正式军事幕僚团,为德国的军事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同时德军总参谋部吸收一些来自其它王国的代表,同时这些代表有独立面见皇帝的权利。”王子想了想说道。

“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德皇想了想表示可以接受,首先,设立一个非正式的军事幕僚团确实可以让德皇听到不同于从参谋部的声音,避免了总参谋部一家独大的事情。而允许其它国家在总参谋部代表面见德皇也可以让德皇时刻掌握总参谋部的内部情况。这极大的加强了德皇对军队的控制。

其实,从德国历史上来看,总参谋部权利膨胀也是在普法战争之后,之前的时候总参谋长想要面见德皇必须在首相在场的情况下才可以,老毛奇厉害吧?俾斯麦更厉害!普法战争之前,老毛奇想要面见德皇,还需要获得首相的首肯!

在王子殿下的设想,经过改造后的帝国总参谋部的结构应该是这样,以德皇和各邦国首脑为首央政府根据政治和国家需要下达一个作战要求,然后德国总参谋部负责围绕这个作战要求制定作战计划。计划制定好之后,由德皇和他的幕僚团对计划进行讨论,并且作出最后的定夺。

如果计划通过,那么自然皆大欢喜,如果计划不行,那么就打回去重做,如果参谋长表示无法完成,那么就直接换人,而且德皇和他的幕僚团还可以随时通过参谋部人员的觐见来了解计划和军备制定的情况。

至于说这样做对穿越者有什么好处?好处自然很大,首先,王子自己在一战前就已经升级为****,在王国权利机关和军事机关都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肯定少不了鲁普雷希特,凭借自己的地位和与德皇的关系,王子完全可以影响德国的军事策略,他将成为战略的制定者之一,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的被动接受者。

至于说这样的决策体制会不会造成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如果在其它国家那是可能的,但是唯独在德国不可能,因为当时1战的德国各大邦国的****和核心人员谁多少都懂一些军事!

比如说1战开始时西线的7个集团军吧,第四集团军指挥官是符腾堡公爵阿尔伯莱希特、第五集团军指挥官是德国皇太子、第集团军指挥官是巴伐利亚****鲁普雷希特。能指挥一个集团军的人物,水平还是有的。

感谢书友海有边、bighill1982的打赏~~~,以及书友同学都谈恋爱了、七点箭人、cllyf、z的月票支持~~~!求订阅求打赏~~~!

第290章 王子的要求

鲁普雷希特王子的建议最终还是被德皇采纳了,这个结果对于德国各王室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唯一利益受到损害的就是德国总参谋部的高层,因为他们的决定权已经被无形削弱,只有建议权。而如果进入战争的话,那么普鲁士的军令权也将从他们手转移到皇帝和他的幕僚团手。

王子最终决定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保证各邦国高层对帝**队的掌控,历史上一战后期,德国的军事权利几乎都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手,德皇本身军事水平有限,最终变成了牵线木偶,当国内爆发政治危机后,德皇和一干王国贵族显得极其脆弱,尤其是当兴登堡表示不支持德皇之后,整个德国旧有政治体系就这样土崩瓦解。

鲁普雷希特作为未来的一国****,自然不希望自己的王冠飞走,而控制军队就是他必须要做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有各个王国的军权都在皇帝和国王手,那么他的位置才算安稳,所以他愿意帮助德皇收紧军权。

当然,这个帮助绝对不是无偿的,既然鲁普雷希特王子和巴伐利亚作为了德皇收回军权的马前卒,吸引了大量的仇恨和敌视,那么德皇就必须给予一定的补偿,否则的话,谁还会帮你办事?而现在王子就想知道,德皇能给什么好处?

“巴伐利亚可以在和平时期多保有一个预备役军,如何?”屏退其它人之后,德皇开出了自己的报价。

按照历史上一战开始时的情况,德国陆军成军规模的编制是25个正规军和13个预备役军。巴伐利亚的军力是3个军和1个预备军。兵力大约是占整个德国兵力的分之一!如果加一个预备军的话,那么动员前兵力是八分之一左右,动员后的兵力依然是八分之一。总体比例实际上略微上升,而且因为是预备役,所以平时就是一个空架子,消耗的资金也不算多。

德皇开的条件非常有讲究,巴伐利亚的军队员额有所上升,分担了普鲁士的压力,同时也没有破坏帝国内部的军力平衡,反正巴伐利亚的军队是王国自己养,自己不过给个编制,什么都没付出啊,德皇的算盘打得很不错啊!

“没有任何意义。”鲁普雷希特苦笑道,“这个结果不是我想看到的。”

“那一个正规军编制如何?这已经是底线了,增加一个正规军的编制需要总参谋部讨论的,而且你增加了,如果萨克森和符腾堡也要求增加怎么办?我所要承担的压力很大啊。”德皇面带不悦的说道。

“今天时间还早,我们能否从长计议?从战略上审视一下巴伐利亚王国的地位和所能作出的贡献?”王子问道。

“好吧,你有一下午的时间。”威廉二世让自己放松下来,换了一个有些懒散,但是更加舒服的姿势。

“还记得我曾经跟您说过的德国可能面对的最糟糕的情况吗?”王子问道。

“当然记得,你担心英法从西线进攻德国,而俄国在东线发动进攻。”德皇点点头说道。

“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的话,我希望我的巴伐利亚军团可以在动线配合德国东普鲁士军团,以及奥匈军团在东线作战。因为从位置上来看,巴伐利亚正好处于东普鲁士地区和奥匈帝国间的位置。我们是在绝对内线作战,可以同时支援两个方向。”王子说道。

“这个我原则上同意。但是这又和我们今天说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呢?”德皇皱了皱眉头说道。

“巴伐利亚需要的不是普通师,需要的是机动力量!可以快速支援北线的东普鲁士和南线的奥匈!一支移动迅速,而且打击力强悍的部队。”王子说道。

“奥,你的意思是想加强骑兵力量?或者是打算多建几支巴伐利亚机动师这样的部队?”德皇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很快他又想不通了,既然你想建的话,那么就直接把新增的那个军改成机动军就行了,这有什么不一样呢?

“第一,机动部队不可能设成预备编制,因为他们专业化程度更高,需要更多的训练,更有经验的,并且年富力强的官兵,所以您第一个计划行不通。”

“第二,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现在巴伐利亚的人口似乎并不能轻易的增加一个正规军级编制。”王子略带难堪的说道。

“开什么玩笑?巴伐利亚的人口1890年时是帝国的八分之一,而现在这个比例已经向七分之一过渡了,这几年,你们巴伐利亚人口的增长速度几乎冠绝全国,在欧洲都是数得上的,你跟我说你缺人?”德皇嗤笑道。

“我们的工业人口在9年的时间里增加了约3.5倍!农业也因为土壤改良政策而增加了大量的耕地面积,9年的人口红利尚且不足以弥补工业和农业新增岗位的需要。而且我们在非洲的项目也需要很多的人口。”王子略微有些难堪的说道。

“呵呵,现在的巴伐利亚居然出现了人力资源缺乏?”德皇反问道。“好了,不要说了,说出你的真实目的,我们的绕圈子到此为止吧!”德皇话锋一转说道。

也许现在的巴伐利亚人口确实比较少,一个完整的军需要4.3万人,这只是部队,如果算上一些其它单位来说可能会更多,4个军加一个预备军还有骑兵,再算一些军队高层和其它单位的话,足有20万人了。这对于巴伐利亚仅有900万人口的基数来说确实多了一些。

但是德皇不相信巴伐利亚无法承担,因为巴伐利亚王国的财政收入在这几年里已经翻了1.5倍以上!更别说增长更快的王室产业!经济上没有问题,人力上挤一挤也可以,毕竟现在巴伐利亚的军队所占人口比例还是低于普鲁士的,普鲁士可是以6成多的人口承担了将近8成的军力!所以,德皇认为王子说的不过是托词而已!

第二更奉上~~~,这章是作者君提前发的,打赏和月票支持,下一章再感谢~~~!求订阅求支持~~~!

第291章 报酬1

“我的要求很简单,第一,我要4个机动师的编制,其原因我已经说了,因为巴伐利亚处于枢位置,我们需要进行有足够的机动力量可以支援两线作战。”王子竖起了第一个指头。

“第二,这4个机动师必须有两个可以从奥地利招募德意志人。经费问题,由巴伐利亚和奥匈承担,帝国央政府不用支付一分钱!”王子竖起了第二个指头!而这句话,让对面的德皇感到了有些不满。

“为什么事情都要和奥匈帝国搅在一起?”德皇皱着眉头说道。

“因为人力成本和未来战斗的需要,从目前来看,巴伐利亚招募一名本地人的成本已经非常高了,招募2名士兵的钱如果放到奥匈帝国的波西米亚或者其他地区,可能能招募3个人或者4个人,后者因为语言或者其他问题的原因正被从基层体系剔除,而我们可以接受这些剩余的人力。”

“作为未来的国王,我们必须让每一个人都能贡献出最大的力量,节省所有可以节约的成本,经过将近10年的培养和建设,巴伐利亚的人更适合作为工人,因为他们更适合建设和生产。而奥匈帝国方面有人力却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所以必要的互补是需要的。”

“大家都是德意志人,宗教信仰都是一样的,双方虽然从属于两个国家,但是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未来巴伐利亚军团和奥匈帝**团是要相互合作的,这种行为有助于提升双方的信赖,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无论从经济上、军事上还是政治上这样做都是有好处的!我们为何就不能开放一些?”王子最后总结道。

“4个师就是5万人以上啊,这个数量太多了,普鲁士军方是不可能接受的,最多三个师,兵力总数和一个军持平。”德皇其实对于巴伐利亚从奥地利证照人员并不是很在乎,毕竟这个年代雇佣人员还是很常见的。

布尔战争布尔人就有9000荷兰人和爱尔兰人组成的部队,而英国人的殖民军更是从世界范围内招人。法国人大名鼎鼎的外籍雇佣军团也是存在的。真正让德皇在乎的是巴伐利亚军团的规模。要是这个计划成功的话,那么巴伐利亚的军队人数占德军的总数就有20%以上了。再加上其它王国可能也会提出扩军的要求,德皇总感觉不是那么好。

首节上一节119/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